第124章 徐光啓

bookmark

徐光啓可是中華歷史上真正的名人了。

鄭勳睿跟着中年人上了馬車,兩人都沒有說話,馬車行駛了好一會,終於停下來。

門口看不見什麼馬車,看來徐光啓因爲身體的原因,一般不接見來訪的客人,這個事情是真的,跟着中年人直接進入府邸之後,鄭勳睿很注意的看了看四周,一切都顯得很是簡樸,看不出奢華的地方。

來到書房的時候,一股淡淡的中藥味道傳來。

徐光啓身體不好,一直都想着致仕,可是皇上就是不同意,可以說徐光啓是唯一一個在內閣大臣位置上面正常亡故的大臣了。

中年人帶着鄭勳睿進入書房的時候,腳步很輕。

徐光啓端坐在書房,臉色不是很好,中年人準備稟報的時候,徐光啓搖搖頭,中年人明白了意思,迅速給鄭勳睿泡茶,接着退出書房,輕輕帶上門。

“鄭大人,本官請你來,你不會吃驚吧。”

“大人,召見,是下官的榮幸。”

“這些話不用說了,本官建議你到陝西去,你不會暗地裡責怪本官吧。”

“大人若是爲了解釋這等事情,下官就斗膽了,下官絕無意見,下官也清楚,自身的資歷很淺,不可能服衆,唯有到艱難困苦的地方去磨礪,做出一番成績,才能夠真正得到他人的認可,若是想着平平安安,那還不如留在翰林院。”

“不錯,本官聽聞你想着到府州縣,就感覺到不簡單,你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可謂是我大明歷史上最年輕的翰林修撰了,迄今爲止,翰林修撰直接到府州縣去磨礪的,你也是第一人,正是因爲這些因素,本官提議你到艱苦的地方去。”

“下官感謝大人的成全。”

鄭勳睿還真的不是特別的高興,那是因爲他內心的想法,外人不可能知曉,延安府被稱之爲黃土高坡,地理條件很是惡劣,當然如今是什麼情況,他不是很清楚,但相信也好不到哪裡去,這樣的地方糧食產量有限,不可能與南方比較,再說延安府正在鬧流寇,他去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不可能是安撫百姓,還是要剿滅流寇,而且必須抓緊時間,決不能夠耽誤春耕時節。

到這樣的地方去,就是最大限度的考覈他的能力。

“本官看得出來,你不是特別高興,還是有些埋怨本官的意思,你能夠表露出來,本官就很是欣慰了,本官閱人無數,看得出來,你還是質樸的。”

“大人言重了,下官略有不喜,這倒是真的,下官以爲,不管是誰到陝西去,都不可能表現的很是高興,那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說得好啊,被朝廷派遣到陝西去,沒有誰會高興的,你若是表現的喜氣洋洋,本官倒真的是要擔心了,好了,本官找你來,的確不是給你做什麼解釋的,本官也沒有必要那樣做,本官看你雖然年輕,可幾次上朝的表現,很是不俗,故而想着讓你受到磨礪,來日成爲可用之大才,至於說你是不是能夠做到,本官就不得而知了。”

“你到陝西去的消息,昨日就傳開了,本官想着問問,你對延安府的情況知道多少。”

徐光啓終於說到最爲關鍵的地方,鄭勳睿也不敢小覷,不管怎麼說,他到陝西去,還是需要得到朝廷之內的支持,支持的力量越大越好,否則今後的日子不一定好過。

“下官知道一些,延安府下轄三州十六縣,分別是鄜州、葭州、綏德州,膚施縣、安塞縣、甘泉縣、寶慶縣、安定縣、宜川縣、延長縣、延川縣、清澗縣、洛川縣、中部縣、宜君縣、米脂縣、吳堡縣、神木縣和府谷縣,有戶數三十七萬,人口一百零四萬。”

鄭勳睿一口氣說出來這些情況,徐光啓顯然有些吃驚,怕是沒有想到,尚未接到聖旨的鄭勳睿,能夠將基本情況瞭解的如此詳細。

“不錯,能夠知道這麼多的情況,看來你不打算在延安府去敷衍做事了,不過你可知延安府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下官以爲,最大的問題乃是流寇聚衆造反,安塞的闖王高迎祥,宜川的橫天一字王王子順,定邊八大王張獻忠,清澗的過天星惠登相,府谷的王嘉胤、掃地王張一穿,米脂的闖將李自成、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綏德的老回回馬守應、紫金樑王自用、神一魁,洛川的不沾泥張存孟,膚施的曹操羅汝才、爭世王藺養成、闖塌天劉國能、射塌天李萬慶、混十萬馬進忠等等,都是流寇的大小首領。”

“且不說這些人爲什麼造反,可是他們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已經讓陝西淳樸的民風大爲變化,流民乃至於百姓,爭先恐後的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更爲令人擔憂的是,流寇絕大部分的頭目,都是出自於延安府所轄的州縣之中,這讓流寇視延安爲大本營,就算是遭遇到官軍的圍剿,也能夠回到延安喘息,等待再次造反的機會。”

身體虛弱的徐光啓,忍不住慢慢站起來了,他完全沒有想到,鄭勳睿居然對延安府有着如此清晰的認識,崇禎二年延安府大旱,全年無雨,耕地幾乎是顆粒無收,崇禎三年延安府再次遭遇災荒,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皇上對延安府諸多的反賊,心存憐憫,同意了三邊總督楊鶴的以安撫爲主、剿滅爲輔的作戰方針,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方針明顯是錯誤的,已經投降的流寇,幾乎全部都開始了再次的造反。

“本官沒有想到,鄭大人對延安之情況,如此的通透,看樣子本官不用過多的擔心了,不過本官還是有三個建議,鄭大人若是覺得合適,可以採納,若是覺得不合適,就當本官什麼都沒有說。”

“第一個建議,儘量安撫百姓,民以食爲天,延安連續遭遇到三年的災荒,百姓的確是活不下去了,若是不能夠很好的安撫,幾乎是沒有什麼辦法穩定的。”

“第二個建議,春耕生產爲重中之重,若是不能夠抓好今冬明春的春耕事宜,來年再次遭遇災荒,朝廷也沒有辦法救濟了。”

“第三個建議,整頓官吏,延安府馬懋才,能力平庸,面對盜賊四起的局面,幾乎是手足無措,去歲陝西巡撫吳大人就私下裡寫信了,只是沒有彈劾,加之延安府乃是人人都懼怕的地方,朝廷也難以派遣官員,因爲馬懋才之平庸,導致延安府的局面更加的不可收拾。”

。。。

徐光啓提出的三個建議,的確是不錯的,也是很關鍵的,但鄭勳睿內心還是不舒服,他豈能不知道這些,可目前的關鍵是,延安府已經窮的叮噹響,朝廷大軍數次在延安府境內剿滅流寇,各地官府疲於應付,甚至無法提供充足的糧草,如此的情況之下,他就算是神仙,到延安府去了,也是無可奈何的。

不過他還是要表示感謝。

“徐大人之教誨,下官牢記在心,下官一定不辜負徐大人之期望。”

徐光啓看着鄭勳睿,臉上帶着微笑,微微搖頭。

“本官知道你在想些什麼,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你兩手空空到延安府,能夠做什麼事情,本官說的這些也是空的,不要說你,就算是本官去了,也無可奈何,本官也知道,今日皇上召見你,你肯定會提出來要求的,可否說說提出了什麼要求。”

鄭勳睿嘆了一口氣,說出來了在皇上面前提出來的三個要求,可惜皇上只是答應了兩個。

徐光啓聽的眼睛裡面出現了精光。

“好的很啊,本官看樣子是杞人憂天了,你早就想到這些了,虧得本官多嘴。”

徐光啓慢慢走到了鄭勳睿的身邊,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清揚,你是殿試狀元,老夫本不是殿試主考官,按說不應該提出來此等的要求,你若是不嫌棄,老夫欲認下你這個學生,如何。”

鄭勳睿的身體微微抖動了一下,迅速站起身來了。

“恩師請受學生一拜。”

看着鄭勳睿恭恭敬敬的行禮,徐光啓沒有拒絕。

“清揚,你在朝中的表現,老夫都是知道的,你沒有攀附周大人和溫大人,這一點老夫內心明鏡,老夫今日冒昧了,主動認下你這個學生,是想着你能夠大有作爲,爲朝廷效力,老夫既然認下了你這個學生,若是沒有見面禮,那是說不過去的。”

徐光啓走到了鄭勳睿的面前,輕輕拍了拍肩膀。

“老夫在戶部還說得上話,昨日就給戶部打過招呼了,給你提供白銀十萬兩,你也知道朝廷幾乎是拿不出來銀子了,若是府庫充盈,定不止這些銀子的,十萬兩白銀,能夠起到一些作用,希望你能夠好好的使用,老夫相信你能夠治理好延安府,只要治理好了延安府,流寇的勢頭就會大大減弱的。”

一直到這個時候,鄭勳睿的臉上才真正的露出了微笑,十萬兩白銀,對於整個的延安府來說,的確是不算多的,但真的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再說他已經是徐光啓的學生,日後就能夠受到徐光啓的照顧,有了這樣的一層關係,他在延安府就可以放開手腳幹了。

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776章 閃電戰(6)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13章 盧象升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53章 搬遷第848章 自作孽第7章 生意經第320章 阿炳爺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129章 暮氣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77章 有情有義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1章 跳大神第434章 千古恨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527章 羣英會(2)第60章 儒學教授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23章 秦淮河第358章 血戰(2)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19章 震驚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646章 微服第81章 說親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393章 利誘第651章 露崢嶸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66章 慘烈第241章 噩耗第575章 警告第777章 閃電戰(7)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260章 兵敗第515章 慘敗(4)第379章 議和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77章 有情有義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49章 驚豔第430章 很順利第243章 暗流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83章 利弊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780章 閃電戰(10)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658章 找理由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
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776章 閃電戰(6)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13章 盧象升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7章 厚黑之術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53章 搬遷第848章 自作孽第7章 生意經第320章 阿炳爺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129章 暮氣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77章 有情有義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1章 跳大神第434章 千古恨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527章 羣英會(2)第60章 儒學教授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23章 秦淮河第358章 血戰(2)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19章 震驚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646章 微服第81章 說親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393章 利誘第651章 露崢嶸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66章 慘烈第241章 噩耗第575章 警告第777章 閃電戰(7)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260章 兵敗第515章 慘敗(4)第379章 議和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77章 有情有義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49章 驚豔第430章 很順利第243章 暗流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83章 利弊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780章 閃電戰(10)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658章 找理由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