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平洲三將

錦華被她的嚴厲嚇了,抿了抿脣,不情願地回答:“剛剛聽母親和爹爹說的。”

在韶華的再三催促嚇,錦華把她聽到的關於汪家東山再起,皇帝命在旦夕,大皇子唯恐在端明皇后十年大祭上逼皇帝退位。而世子跟李家提親實際上是爲了替大皇子鞏固權力,所以李家一旦和王府結親,很大程度上就是把那一派遊離的勢力拉到大皇子黨。

雖然李家並不會因爲一個孫女而花那麼大的本,去成爲弘文的黨羽,可不代表別人不會衝着這一點向着弘文去。

當初有人說李家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李閣老硬着脊椎頂下着罵名,結果得到皇帝的重用,而罵李家的那個人反而被貶往西南,使得李家在朝廷中威信顯赫。再加上李家現在有李斯晉、李斯年兩個後起之秀,不管誰上位,他們都是未來的重臣。若是現在扳倒他們,只會把李家推往對方陣營,拉攏不得,也只能借勢。

王儲之爭已經從三年前開始,甚至更早一點,從端明皇后病逝那一年就拉開了。但是皇帝身健如虎,又不沉迷酒色,治國有道,深得百姓愛戴。若是等到皇帝年老力衰再退位,恐怕連皇孫都得青華俊貌年紀。或許年輕的皇子尚未有雄心,可是後宮的主子們卻不得不早早替兒子打點前程。

端明皇后的死給了皇貴妃和弘弋莫大的機會,可也有人不願皇貴妃黨上位。或許是對手,或許只是不希望重蹈汪國舅的忠臣,所以自願結締成大皇子黨,來制約日漸強大的皇貴妃黨。

皇帝對底下臣子的動作不是不知情,只是自己春秋正盛,手中緊握兵權,根本就不擔心兒子們會反撲。在他眼裡,兩派持衡,相互制約,皇權才能更加穩固。直到去年,一次急症險些奪走了他的性命,皇帝才謹慎起來,對權位也握得更緊。

多羅的頻繁騷動分走了他不少心神,他早知道自己中的毒來自多羅,卻不知這毒性在體內潛伏甚久。若是平心靜氣,十年八年甚至更久都不會發作,可是情緒一激,越費腦力毒性就越猖狂。多羅二王子的覲見朝拜,再三表示川北之亂是大王子一人所爲,並非多羅王本意。而且大王子以及被多羅王派人追捕,待捉捕歸案,再親自押送進京謝罪。

可皇帝心中清楚如果不是多羅王默許,這支大軍沒那麼容易就攻向川北,他的假意笑納只是因爲他還沒做好決定,到底要戰,還是要忍。若是他的身體並沒發現中毒,他絕對是誓戰不休,可現在他不行,他任何一個過激的舉動都會讓他隨時喪命。

皇帝有些心寒,他並不知自己的毒到底是誰下的,但想必是他信任的人。

一旦他喪命,這皇位落到誰手上,這個國家還能不能百年再百年,他不知能不能對得起黃泉路上的列祖列宗。皇帝一再打量着,與端明皇后有着一樣神貌的弘文,以及與自己一樣骨子裡沸騰着好鬥的弘弋,越是欣慰就越心寒。

如今,端明皇后十年祭日,皇帝又命在旦夕,如若弘文不抓緊這個機會,只怕一旦皇帝歸天,汪家會再次被皇貴妃黨打壓下去。有人傳聞皇帝在將傳位的聖旨擬好,如今正握在某個心腹大臣手中,唯恐有一日忽然暴斃,到時無人繼位,天下大亂。

許多人都猜測是李閣老手握聖旨,可當着皇帝在位的時候,都不敢貿然去問。王府的提親更加讓某些人確定了這個猜測,可惜李閣老不冷不熱地拒絕了,如今不斷有外人進京,恐怕流言傳道弘文要逼宮一事,只怕不是空穴來風。所以,李閣老和兒子孫子商量一番後,決定讓李勳卓帶着家眷離開京城,暫避風頭。

因爲李勳卓並非官場中人,又常年在外走動,所以拖家帶口離開也不會被人說什麼。然後再借口閭陽老家族長的病重,到時候就算守城人問起,也不會過於爲難。

韶華聽到其中曲折後,李家的車隊已經緩緩駛出城門,李勳卓掀起車簾,回望城門,長長嘆了一口氣。

“老爺,咱們這番出來,還能回去嗎?”淩氏有些擔憂。

李勳卓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說什麼晦氣話,咱們只是去探望大伯,等他老人家身體康健後就回來。”說這話時,李勳卓有些沒底氣。

淩氏眨了眨眼,看着丈夫,心裡直犯嘀咕:誰家這麼積極,冰天雪地的臘月還要舉家大小地趕回去老家看望病人,想想都覺得不吉利。對於李閣老的安排,淩氏有些欷歔,一方面她又遺憾沒能和王府搭上親,要不然她走出門都要橫着去,另一方面又慶幸丈夫沒有從仕。那日聽到他口氣嚴肅地告誡她,可能要變天。似乎有一份名單在各家各戶傳着,如果有人不肯合作的,就會被威脅甚至扣押,而那份名單就是保舉弘文繼位的奏摺。

城中已經有人家的妻女莫名地被捉了去,據說因爲不肯順從,那娘子被脫光送了回去。這事引起不小的風波,可是因爲對方極力否認,所以也沒人敢傳,但已經人心惶惶。拿家眷妻小來威脅人的,顯然是無恥之極,還這麼詆譭一個娘子的清譽,不管是真是假,都足夠令人憤怒髮指。

不過那被傳言的官員只是個小官員,又有人爆出,只是普通的綁匪所爲,和弘文無關。只是不管有關無關,這也說明了,大皇子黨確實已經有所行動了。

“希望爹爹和大哥他們平安無事。”李勳卓心裡覺得沉重,感覺自己此時離開他們,似乎有些臨陣脫逃的意味。

“老爺,您別擔心,就算真有變故,以爹爹和大哥他們在朝中的地位,想必也不會被爲難。我想爹爹更不放心這一車的大小,還有大伯的身體。”沒有家眷在身後,李閣老自然也就不怕有人要挾,而李勳卓他們只要到了閭陽,有祖宅的人護着,想必有事。

朝中局勢早已是冰雪烈火,勢不兩立,只因李閣老告老,李斯晉兄弟又不算頂樑之衆,所以所受的波及也不會那麼大。

李勳卓想了想,點點頭,他現在是這隊伍裡的主心骨,他上有長嫂,下有未出世的侄孫,確實不能大意。

於是,他叮囑了淩氏幾句後,掀簾出去,準備安排車隊加快速度,至少要先出了京畿。

然而就在他出馬車的那一刻,聽到崔漢林驚慌地跑回來,一路疾呼:“不好!老爺有馬賊!”就在說話之際,似被什麼東西橫空飛來,刺中大腿,他慘叫了一聲,立刻倒地,純白的雪地裡頓時染出一片鮮紅。

崔漢林的慘叫讓李勳卓臉色大變,隨行的家僕們雖然害怕得顫抖,但都團團圍着身邊的馬車,保護車內的人。李勳卓沒想到剛出城,就會遇上馬賊,難不成是預先埋伏在這裡等他們的不成,這讓他想起之前的流言。他還沒來得及出聲喊人保護夫人娘子,只聽一陣噠噠馬蹄,七八個人影騎着駿馬踏雪狂嘯而來。

淩氏已經在馬車內嚇得瑟瑟發抖,早知道她寧願被人圍困在家中,也好過在這城外冰雪地裡被馬賊殺死。不明所以的劉氏和龐氏,一聽到外面的尖叫聲、馬蹄聲、呼喝聲,整個都亂了心虛,各自和車裡的人抱成一團,躲在馬車裡哆嗦不敢出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等到淩氏穩住心情,才發現意外地沒聽到外面的慘叫,也沒有打鬥搶奪的聲音。只覺得外頭一片安靜,她愣了愣,訥訥地想要去掀車簾,才掀到一半,李勳卓在車外的聲音喝住了她:“都別出來,外面……外面沒事,咱們得救了。”

李勳卓看着幾個屍體橫七豎八倒在地上,鮮血染紅了他們身下的雪地,他打了兩個冷戰,看着不遠處,騎着馬緩緩踱步而來的人,走上前,對他拱手道謝:“多謝閣下出手相救,李某感激不盡,敢問閣下大名。”

一名年輕的男子身着戎裝,騎在馬上,背對着大陽,五官都遮擋在陰影裡。他揚嘴,聲音顯得輕慢。“你是李閣老的什麼人?”

李勳卓雖然對男子的問話有些不悅,但還是回答:“閣下與家父相識?”看着年紀,頂多就是比李斯晉大上三四歲,口氣卻十分倨傲。若不是看在他的手下利落出手,殺死了四個馬賊,又嚇跑了其他人,他也不會這麼好脾氣和他說話。

“我不認識,不過我爹認識,我爹是平洲徐紹青,或許李閣老會認識。”年輕男子看着李勳卓臉色微訝,知道他認識父親,然後得意地說:“李閣老還真是醒目,這麼早就讓家眷離京,看來京裡是鬧得快不能收拾了。”

對徐紹青這個名字,李勳卓說不上認識,但聽說過徐州三將會來,想必這徐紹青必定就是開國二十二帥中的徐家。

“你們算走遠,遇見我,要不然這天寒地凍,估計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到京裡去了。根本沒人會理你們。走吧,再不走,京裡要是有亂賊流竄出來,比山匪可更不要命。”男子故意恐嚇了李勳卓一下,看他臉色一驚一乍,得意地哈哈大笑。“騙你的,有我徐子昂在,亂賊是逃不出來的!”

“多謝徐公子搭救,待我回京以後……”李勳卓總算知道這年輕男子的名字了。

徐子昂眼睛半眯,壓低聲音道:“我勸你最好不要回京,既然逃得出來,就安心地尋地方躲去,別讓李閣老一片苦心作廢。”

“可我家奴許多受傷,只怕走不遠。”李勳卓剛纔略微清點,慶幸沒有折損,只是不少人受了傷,最重也只有崔漢林大腿中了匕首。若不回京治療,只怕沒到一半路,這些人就得病死。

“那就找其他地方,總之我勸你別回去。”徐子昂正色道。“趕緊決定,我讓人護送你們一程。”

李勳卓見他臉色嚴肅,也心知他不是故意威嚇,又聽他主動提出護送,心中對這個傲慢的年輕人有了改觀。想了想,腦子裡立刻想起岳父家,大概也只需半天路程。

正等他張口,有人來報:“老爺,五娘子她們的馬車不見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由妒生恨第四十八章 花前月下第七章 閨學第十章 劉家郎君楔子第一百零七章 王府奇遇(二)第九十八章 落水紫鴛第一百零五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零四章 中邪第四百零八章 神廟私會第五十三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二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爲妾之道第十二章 兩件小棉襖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六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二十九章 純屬自衛第二百六十四章 妒婦不好惹(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失寵與嫉妒第一百四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一)第六十章 年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救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城神醫第三百三十四章 夜入白山第三百八十四章 休想討價還價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六十七章 一較高下第二十六章 鳳棲梧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送秋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四章 長孫媳第五十三章 驚夢第一百零三章 奔走第四十四章 隔船有耳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五章 世代姻親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事佬第一百八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八十一章 失寵與嫉妒第一百四十八章 巧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一百二十七章 芙蓉閣(二)第八十五章 相見恨晚第三百零六章 辭別第一百三十四章 告白第一百八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谷遇險第七十八章 頂嘴的下場第三百四十四章 好心沒好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甜蜜陷阱第三百七十九章 父親的寄望第二百九十九章 替罪羔羊第六十七章 一較高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不過三第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尋人啓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心此情第二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七十章 和親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四十一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紅衣女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迷魂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谷遇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好的預兆第四百零一章 精誠所至第六章 天倫之歡第六十五章 邀請第二百四十七章 花明柳暗第三百五十九章 邀寵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酒裝醉第二百三十七章 爲妾之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冷宮第一百零二章 禍起穗鳳第一百九十一章 聖旨(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筓禮第二百章 回門(一)第四百零三章 欽天監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越攪越渾第一百二十三章 持家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三百四十九章 替罪羔羊第三百三十三章 白山求助第一百零二章 禍起穗鳳第三百零三章 可憐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中邪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剛柔並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質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告白第七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都督之妾第三百七十七章 和氣生財第三百一十六章 太守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家出京
第二百八十六章 由妒生恨第四十八章 花前月下第七章 閨學第十章 劉家郎君楔子第一百零七章 王府奇遇(二)第九十八章 落水紫鴛第一百零五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零四章 中邪第四百零八章 神廟私會第五十三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二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爲妾之道第十二章 兩件小棉襖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六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二十九章 純屬自衛第二百六十四章 妒婦不好惹(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失寵與嫉妒第一百四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一)第六十章 年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救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城神醫第三百三十四章 夜入白山第三百八十四章 休想討價還價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六十七章 一較高下第二十六章 鳳棲梧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送秋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四章 長孫媳第五十三章 驚夢第一百零三章 奔走第四十四章 隔船有耳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五章 世代姻親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事佬第一百八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八十一章 失寵與嫉妒第一百四十八章 巧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一百二十七章 芙蓉閣(二)第八十五章 相見恨晚第三百零六章 辭別第一百三十四章 告白第一百八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谷遇險第七十八章 頂嘴的下場第三百四十四章 好心沒好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甜蜜陷阱第三百七十九章 父親的寄望第二百九十九章 替罪羔羊第六十七章 一較高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不過三第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尋人啓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心此情第二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七十章 和親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四十一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紅衣女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迷魂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谷遇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好的預兆第四百零一章 精誠所至第六章 天倫之歡第六十五章 邀請第二百四十七章 花明柳暗第三百五十九章 邀寵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酒裝醉第二百三十七章 爲妾之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冷宮第一百零二章 禍起穗鳳第一百九十一章 聖旨(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筓禮第二百章 回門(一)第四百零三章 欽天監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越攪越渾第一百二十三章 持家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三百四十九章 替罪羔羊第三百三十三章 白山求助第一百零二章 禍起穗鳳第三百零三章 可憐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中邪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剛柔並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質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告白第七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都督之妾第三百七十七章 和氣生財第三百一十六章 太守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家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