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自掘墳墓

楊聰雖然表面上雲淡風輕,什麼都沒說,其實內心裡卻一直在不斷的思索着。

夏言爲什麼突然提出來要撤換南京戶部尚書張時徹呢,他難道不知道張時徹是張邦奇的親侄子嗎?

這點顯然是不可能的,叔侄同朝爲官,而且都管至六部尚書的,貌似就這麼兩位,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內閣首輔能不知道嗎。

夏言明明知道張時徹是張邦奇的親侄子,還要這麼搞,那就證明,他是有所圖謀的,要不然他也沒必要跟張邦奇撕破臉不是。

那麼,他到底圖謀什麼呢?

難道他是爲了鹽引份額?

這點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夏言這個人雖然跟他們不對付,但,不吹不黑,此人真不是什麼貪官污吏,別說是什麼鹽引份額,就算是一般手下人的孝敬他都不會要。

他既然不是爲了求財,難道是爲了求權嗎?

這個也不大可能,南京戶部尚書是個肥缺沒錯,但是,並不是什麼關鍵職位,他奪了也沒多大意義,他要真跟陽明一脈撕破臉幹,還不如奪了張邦奇的禮部尚書之位呢,這個位置纔是內閣以下最要緊的位置之一。

夏言既不是爲了錢也不是爲了權,卻不惜跟陽明一脈撕破臉,提出撤換南京戶部尚書張時徹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這事明顯不正常啊!

其實,這事,仔細琢磨一下,就能看出端倪,夏言很明顯是被嚴嵩給耍了,真正想奪取南京戶部尚書之位的其實是嚴嵩!

這個千古有名的大貪官,面對大明最肥的職位,不垂涎三尺纔怪。

嚴嵩眼饞南京戶部尚書這個肥差,所以設計讓夏言出手搶奪,這纔是最正常的。

夏言這個傻帽,被人當槍使了還不知道呢。

楊聰正思索間,陸炳突然問道:“清風,你倒是說說啊,這事怎麼辦,如果沒了鹽引份額,我們估計都得喝西北風了。”

陸炳着實有點急了,因爲這會兒他並沒有多大權力,也撈不到多少油水,鹽引份額的收益幾乎就是他全部的收益來源了,要是這一下沒了,他真得喝西北風去了。

楊聰還沒來得及說話呢,張邦奇竟然也跟着附和道:“是啊,清風,你趕緊想想辦法吧,廷議的時候我們肯定是爭不過夏言和嚴嵩的,到時候,如果南京戶部尚書之位被他們奪了去,這鹽價恐怕又得飛漲了。”

他這話也沒錯,如果讓嚴嵩那個貪官的祖宗把南京戶部尚書之位奪了去,這鹽價估計又得漲回以前的水平了,要知道,這會兒鹽價可是降了六七成了,老百姓基本上也能吃得起鹽了,如果又漲回以前的水平,恐怕老百姓又要苦不堪言了。

不過,他的意思恐怕不是這個,至少,他並不是光爲了老百姓着想,他想的更多的,恐怕還是他侄子張時徹的前程。

南京戶部尚書雖然說不如京城戶部尚書,但好歹也是個掌控實權的職位,還是有那麼一點升遷的可能性的,南京刑部尚書就不一樣了,那純粹就是個養老的職位,坐上去之後,仕途基本上就結束了,除了等着年老致仕,其他的基本上就不用去想了。

張時徹這會兒才四十來歲呢,張邦奇自然不希望他們老張家下一代的希望就這麼毀了。

這事,該怎麼辦呢?

楊聰又想了想,這才問道:“這廷議之舉是誰提出來的?”

他可沒去早朝,這些人也只是說夏言想撤換南京戶部張時徹,早朝的具體情形他可不清楚。

徐延德聞言,不由賣弄道:“廷議是我提出來的,清風,你是不知道啊,當時的情形着實萬分緊急,夏言那老傢伙是咄咄逼人,好像硬逼着太子殿下點頭一般,詹事府那幫魂淡也是頻頻使眼色配合,誤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差一點就點頭了,要不是我一個機靈站出來阻止,這會兒估計南京戶部尚書之位都易主了。”

楊聰聞言,不由一愣,這廷議,竟然是徐延德提出來的!

他原本以爲,應該是夏言提出撤換南京戶部尚書張時徹,然後嚴嵩或者其親信順勢提出組織廷議,反正這會兒朝中的重臣大半都是他嚴嵩一黨的人,廷議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沒想到,這廷議竟然不是嚴嵩的黨羽提出來的,這老狐狸,什麼意思?

按理來說,他沒必要這麼猴急啊。

反正,廷議也是他佔絕對優勢啊。

這事如果沒有通過廷議,甚至沒有通過嘉靖,嘉靖不發飆纔怪呢,嚴嵩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楊聰仔細一想,頓時明白了,嚴嵩是在坑夏言呢!

這老狐狸,玩的好一招一石二鳥之計啊,既奪了南京戶部尚書之位,又把夏言給坑進去了。

如果太子朱載壡真的點頭了,在早朝的時候就把這事定下了,那夏言就慘了。

嘉靖就算不立馬把他給撤了,肯定也會因此對他心生厭惡。

你傢伙也太不像話了,朕這纔剛剛撇下政事想專心修煉,你就想“欺負”太子年幼,擅自撤換南京戶部尚書,翻了天了你!

嘉靖一旦對這個人心生厭惡,那這個人基本上就完了,夏言這明顯是在自掘墳墓呢!

那麼,這事怎麼應對呢?

如果真讓廷議來決定,張時徹這南京戶部尚書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如果想要保住張時徹的位子,就得想想其他辦法了。

他現在能做的,貌似就是讓人去挖戶部左侍郎鄢懋卿的老底,把這傢伙幹下去,這樣就不用廷議了。

不過,這樣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因爲嚴嵩還可以提出其他的人選。

如果嚴嵩提一個,他幹下去一個,那就有點太過了,估計幹不到幾個嚴嵩就該發現了,到時候,嚴嵩肯定又會調轉矛頭,聯合夏言來對付他,如果是那樣,他這幾年豈不是白裝孫子了?

想到這裡,楊聰猛然間反應過來,這事,沒這麼簡單,嚴嵩不但想通過此事把夏言坑進去,還想通過此事來試探他,看他是不是真的厭倦了仕途,打算歸隱山林了。

第五十九章 奸細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七十二章 攀親第一二五章 國庫一下就充盈起來了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九十章 毒計第十三章 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五十章 出事了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十五章 如果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一二六章 秘密武器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九十六章 鹽場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二〇六章 教導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十一章 感動俞大猷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強者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一〇五章 聽天由命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五章 以錢借勢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一七五章 又一個戰神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一一七章 使個蔣幹之計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六十四章 猜第二十章 地頭蛇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八九章 公正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一七六章 兩邊不是人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
第五十九章 奸細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七十二章 攀親第一二五章 國庫一下就充盈起來了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九十章 毒計第十三章 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五十章 出事了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十五章 如果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一二六章 秘密武器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九十六章 鹽場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二〇六章 教導第一六五章 糊塗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十一章 感動俞大猷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強者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一〇五章 聽天由命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五章 以錢借勢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一七五章 又一個戰神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一一七章 使個蔣幹之計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六十四章 猜第二十章 地頭蛇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八九章 公正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一七六章 兩邊不是人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