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

bookmark

十月十一日,湯若望回到西寧,他先是回西寧天主教堂轉悠了一會,然後立即求見李自成。 !

李自成覺得怪,“湯先生不是在黃河築橋嗎?怎麼回到西寧了?是不是遇什麼難題?”

“沒有,沒有,黃河大橋早竣工通行了,”湯若望得意地道:“大都督,我們一直沿着蘭州至清水縣的水泥大道築橋,如今只剩下清水縣境內渭水的一座橋,可惜天降大雪……”

“蘭州黃河大橋已經通行了?奧,大道沿途都有水泥橋?大軍通行時再不用花費時間渡河了?”李自成這段時間,精力都是歸化西寧異族與林丹汗身,隴右的訊息傳過來,他也不太心,如今聽到湯若望的話,才知道湯若望與築橋隊一直在努力。

爲了他心的華夏帝國……

湯若望可是神聖羅馬國的人吶,若不是爲了傳承天主教,他絕不會來到遙遠的東方!

李自成長嘆一聲,“湯先生,你們辛苦了!”

“這些都是技術活,我還做得來,”湯若望笑笑,“幸好大都督用了專門的築橋隊,他們現在熟練了,築橋的速度也快,我並不像原來那般太過費心,倒是大都督,據說現在整個西寧,幾乎都是天主的信徒,連蒙古人都開始信奉天主了……”

“現在的西寧,十萬百姓差不多都是神的兒女了,”李自成用宗教的方式來同化異族的路子,在西寧最爲徹底,漢人自然不甘落後,不夠他們誠心到什麼程度,至少名義信奉天主,還有蒙古人,“林丹汗和他的大福晉,已經洗禮爲神的兒女了,他們回去之後,會在蒙古人廣泛傳播。”

“這些都是大都督運籌帷幄!”湯若望最初爲西寧軍生產各種產品,還是爲了交換,以換得李自成助他在西寧推廣天主教,到如今這番成,他實在沒有想到,短短兩三年,竟然有了十萬信徒,不,加隴右,至少還有數萬信徒。

即便是在歐洲,在神聖羅馬國,這也是不可想象的事。

幸好認了李自成做爲教皇!

當初奉李自成爲教皇的時候,他還有些擔心,萬一李自成不服羅馬的教皇……

現在看來,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以李自成的手段,天主教必會在大明的土地發揚光大,以大明的人口數量,到時候教徒的人數一定會超過神聖羅馬國,甚至會超過歐洲的總和!

李自成即便自立門戶,與羅馬教皇分庭抗禮,只要承認羅馬教皇宗主的位置,對天主教的傳播總是好事。

他來到大明已經十五年,前十二年幾乎一事無成,如果不是遇李自成……與他一同來到大明的同伴們,如今還在各地苦苦掙扎,重複着他以前的故事……

“可惜,西寧地區的人口太少,加臨近的三川府,纔不過十餘萬人口,”李自成淡淡地道:“而隴右的人口要多得多!”

“大都督的意思……下一步是隴右?”湯若望驚得合不攏嘴,他雖然不知道隴右的人口數量,但憑感覺,應該西寧多得多。

“隴右不是已經傳教了嗎?”李自成淡淡地道:“隴右接受了不少家貧無歸者,人口接近百萬,僅一個蘭州府,人數超過十萬,可是,你們,不,是我們,我們沒有足夠的傳教人員,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在各地修建教堂。”

湯若望也是無奈,這麼好的機會,簡直是天都難求,難道僅僅因爲人手問題,要白白錯過?“大都督,要不,我們將西寧地區的人手都派過去……”

“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如果發展過快,信徒的心思沒跟,反而容易出事,”李自成搖搖頭,道:“別急,時候一到,我自然會讓隴右變成下一個西寧!”

湯若望想起來了,當初在西寧推行天主教的時候,李自成並沒有使用雷霆的手段,而是溫水煮青蛙,直到今年,方纔重拳出擊,整個西寧,都是神的兒女,只要李自成在隴右站穩腳跟,像他所說的,隴右遲早會成爲下一個西寧。

天命軍的屬地越大,天主教的傳播會越廣!

要想傳播天主教,只有與李自成的天命軍綁在一起。

湯若望差點忘了,現在李自成纔是天主教的教皇!“大都督,那我們現在需要做什麼?”

“先鞏固已有的成果,再傳播天主的福音,我們暫時什麼也不用做,”李自成頭痛的是銀子,如果有足夠的銀子,他可以在各地大肆修築教堂,當然,先得養活將士們,“湯先生,你來自神聖羅馬,有什麼法子可以掙錢?”

“掙錢?”這可不是湯若望的長處,他沉思片刻,道:“現在最掙錢的行業,便是海運,歐洲人都是沿着大海掙錢!”

“我也知道海運掙錢,可是,天命軍的屬地,並不靠近大海。”李自成暗自嘆息,現在的海運,一半是貿易,一半是搶劫,只要實力足夠,那是一本萬利,可惜……如果自己當初不是來西寧,而是去了南方……

可惜天下間沒有“如果”,時光不會倒流,人生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那……”湯若望搖搖頭,掙錢的事,他實在沒什麼興趣。

李自成也是隨口一說,湯若望來自歐洲這塊全世界最先萌動的地方,萬一有什麼好的主意,那是意外收穫了,“沒關係,我再想想辦法,如果有了足夠的銀子,我可以更快、更大範圍地在隴右傳播天主的福音。”

湯若望不解,“大都督,傳播天主的福音,與銀子有關係嗎?”

“有了銀子,可以修築更多的教堂,”李自成嘆道:“百姓也是一樣,如果他們手有了多餘的銀錢,豐衣足食,他們纔會有時間去教堂做彌散,如果僅僅處於溫飽階段,他們會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土地,能吃飽,活下去,纔是百姓的第一需求。”

“原來如此……”湯若望這纔想到,李自成最初傳播天主教時,是用糖果、白麪、山羊吸引百姓入教的,他的心思縝密,難怪天主教能在西寧發揚光大,“大都督,銀錢真的對百姓入教有很大的作用嗎?”

“天主教剛剛傳入東方,開始階段,百姓並沒有認識到天主能力無邊,只有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才肯加入天主教,”李自成一直將傳播天主教,與穩定屬地、提高天命軍在百姓心目的地位,是結合在一起的,“教堂發放的那一點糖果,只能吸引老人孩子,關鍵是青壯,只有他們在天主的指引下富裕起來,纔會主動成爲神的兒女,天主的福音,纔會廣泛傳播!”

“那如何才能讓百姓儘快富裕起來?”在這方面,湯若望基本是“盲”,他只能瞪大藍得發綠的雙目,等着李自成拿主意。

“海外貿易暫時不可行,只有發展工業了,如果能讓百姓在工廠做工,得到更多的酬勞,他們會富裕起來。”李自成又在推銷他的“工商興國”大計了。

湯若望呆望着李自成,雙目發出藍幽幽的光芒,“大都督,在歐洲,有一個叫英格蘭的王國,似乎是鼓勵工商業工廠的發展……”

“英格蘭王國?它現在怎麼樣……它是如何發展工商業的?”李自成的心“噗噗”直跳,這個超級巨無霸,這麼快要登場了嗎?

“這個……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在神學院的時候,聽說過英格蘭,卻是從來沒有去過,他們似乎與羅馬教皇不睦……”

“奧,”李自成稍稍有些失望,這個距離英格蘭最近的人,卻不能帶來英格蘭真實的近況,“我也打算在西寧、蘭州發展各類工廠,可惜缺乏銀錢,也沒有足夠的技術……”

“銀錢的是,我的確沒什麼辦法,不過,”湯若望凝視着李自成,道:“若是大都督需要技術,我這倒有一些。”

“你有技術?什麼技術?”

“皮鞋、葡萄酒、棉麻地毯,還有自鳴鐘……”湯若望爲了傳播天主教,與李自成的想法倒有許多一致的地方。

“咦?”李自成十分驚,“你怎麼會掌握這些技術?技術完整嗎?能生產出產品嗎?”

“大都督忘了,我自小便在神學院學習,學習的內容除了神學,便是各類最先進的技術,”湯若望用怪的眼神打量着李自成,“大都督,我學的都是最先進的技術,自然可以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那太好了,有了這些技術,百姓會很快富裕起來,傳播天主的福音,能加塊速度了。”李自成恨不得立即將湯若望的腦子打開看看,裡面到底有多少實用技術。

他雖然攜帶着不少來自後世的食用技術,但使用的都是後世的工藝,以現在的鑄造水平,必須重新設計,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絕大部分技術,至少要在百年之後,纔有付諸實施的可能,屬於揣着黃金窮死的那種。

“要早知道,我早拿出來了……”湯若望有些懊惱。

“現在知道也不算晚,”天命軍的屬地,一直面臨着巨大的軍事威脅,所以李自成才十分小心,是歸化西寧地區的異族,也是剛剛纔動的手,現在東西兩線都處於穩定階段,正迎來了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湯先生,你立即回去,將各類技術整理出來,我看看能不能生產出產品。”

“大都督,要開辦工廠,光有技術還不行,還需要大量的銀子……”湯若望心道,如果有技術有開辦工廠,那神聖羅馬國豈不是遍地工廠?

第93章 兵血第137章 有後了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1002章 責任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356章 名將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358章 通航稅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203章 從千戶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275章 交通網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43章 西寧衛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23章 做親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373章 榴彈炮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595章 盡忠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536章 車技第3章 劫道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718章 鼎龍寨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401章 婢子有那麼不堪嗎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252章 李氏雨馨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1254章 孟艮府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687章 責罰
第93章 兵血第137章 有後了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1002章 責任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356章 名將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358章 通航稅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203章 從千戶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275章 交通網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43章 西寧衛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23章 做親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373章 榴彈炮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595章 盡忠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536章 車技第3章 劫道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718章 鼎龍寨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401章 婢子有那麼不堪嗎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252章 李氏雨馨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1254章 孟艮府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687章 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