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

bookmark

看着面前堆積的訊息,他陷入沉思。

雲南省麗江府與芒康縣之間的大道,是沿着他念他翁山和芒康山之間的山谷,有茶馬古道的路基可尋,加上不少藏人戰俘參加勞役,道路修築得很快,已經接近完工,但四川省雅安府與芒康之間的大道,因爲要穿過橫斷山脈中的數座大山,又要在金沙江上搭建,速度就慢了許多。

按照原先的計劃,麗江至芒康、雅安至芒康的道路完工後,並不會向拉薩延伸。

主要不是修築道路的艱難,而是經濟價值太小,整個烏思藏,也就是現在的南原省,即便加上剛剛征服的日土府,人口也不過數十萬人,爲了這數十萬,就要修建一條橫穿南原省、長度達到數千公里的大道,經濟上穩賠不賺。

而且,南原省以西,征服了拉達克、大小勃律之後,更西面暫時沒有對華夏有威脅的大國,道路的戰略價值也是不高。

橫穿南原省的大道,一定會修,但不是現在。

李自成忽地覺得,四川填南原省的十萬百姓,都是安置在南原省東部,青海省的百姓,也是集中於東部,廣闊的西部都是無人區,爲了加強對南原、青海兩省的控制,東部一定要修路。

從芒康城向北,便是府城昌都,然後是青海省玉樹府,越過巴顏喀拉山口,一直通往西寧……

對,就這樣,等到麗江至芒康的大道修築完畢,道路就要向北延伸,一旦與西寧連接起來,華夏的西部,又多了一條縱觀南北的大道!

李自成親自給第四路橋公司主管秦四海去了一封信,讓他早做準備。

將面前的訊息收起來,李自成的思路,又回到第四營和葉爾羌汗國身上。

第四營第一、第二兩個師,在征服拉達克和大小勃律之後,就要從西面攻擊葉爾羌,所有的糧食都是自籌,時間越快越好,戰爭延續得越短越好!

怎樣才能幫着縮短戰爭的時間?

上次給宋文傳令,第七營必須在第四營征伐葉爾羌汗國之前,至少提前半個月時間,向東面的哈密八衛進軍,將葉爾羌汗國的主力吸引過來,第四營自西而動征伐的過程中,敵軍越少,戰鬥結束得越快。

不過,李自成總是覺得,這樣的幫助還不夠。

還能做些什麼?

李自成思索了很久,也沒有特別的好辦法,但想到征服葉爾羌之後,是要在當地駐軍的,整個第四營,都要駐紮在葉爾羌汗國的地盤上,一面盯着葉爾羌的百姓,一面盯着北面的準噶爾,便打算將第四營的第三師、第四師調往葉爾羌汗國方向,第八營的一個師,已經趕往南原省,他們應該自由了。

第三師、第四師自然不會隨着第一師、第二師從西面征伐葉爾羌汗國,而是從東面。

既然第二營從崑崙山

南麓與第四營第一師、第二師匯合,那第四營的第三師和第四師,乾脆從天山南麓向西進軍,也好盯着準噶爾人,免得他們渾水摸魚。

李自成主意已定,立即給賀錦、羅泰傳令,他們不必回大理休整了,直接去嘉峪關以西,一邊休整,一邊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直到午膳時間,李自成的腦子才休息片刻。

用過午膳,宋玉蓮正在收拾碗箸,李自成預備回寢宮小睡片刻。

小太監王廉卻是小跑着過來,“皇上,漢清部王大人求見!”

“安平?”李自成知道,王安平求見,一定是外事,忙道:“快請!”

李自成在內書房召見了王安平。

王安平行過禮,在李自成的對面落座,順手從懷中掏出一份訊息,雙手奉上,“皇上,這是兄弟們從準噶爾部傳回的訊息!”

“準噶爾?”李自成見訊息已經撕開了口子,知道王安平已經看過了,他接過來放在御案上,並沒有打開,“安平先說說,準噶爾發生了何事?”

“皇上,準噶爾汗王巴圖爾斬殺了羅剎人的使者!”

“斬殺使者?”李自成愣住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何況準噶爾與俄羅斯,並非處於戰爭的邊緣,雙方時有摩擦不假,甚至邊界上還有小規模的衝突,但距離戰爭還遠着,巴圖爾爲何斬殺了俄羅斯使者?

是吳克善的挑唆,還是巴圖爾早就有了對俄羅斯人作戰的計劃?

“皇上,訊息是吳克善傳出來的,”王安平道:“吳克善還在訊息中說,巴圖爾想要購買兩萬支步槍!”

“步槍?”李自成頓時明白了,這一定是吳克善的功勞!

吳克善告訴巴圖爾,只要斷絕與俄羅斯的關係,一旦與俄羅斯發生戰爭,華夏必會站在準噶爾人一方,華夏爲了表達善意,可以向準噶爾人出售兩萬支步槍,用於對付俄羅斯人。

可是,準噶爾部一旦裝備了步槍,一定會去對付俄羅斯人嗎?

準噶爾人佔據的天山以北,直至金微山一帶,屬於漢唐時代的西域北部,遲早要歸順華夏,如果天山北麓掌控在準噶爾人手中,不僅華夏的天山南麓時刻在準噶爾騎兵威脅之下,將來向西擴張,亦有可能被準噶爾人騎兵截斷道路!

爲了華夏的未來,準噶爾部必須征服!

吳克善以外交部副部長的身份出使華夏,一是爲了穩住準噶爾部,爲華夏征服葉爾羌汗國爭取時間,其二是爲了北方的俄羅斯,如果準噶爾人與俄羅斯人結仇,將來華夏征服準噶爾的時候,沒有俄羅斯人從中作祟,難度會降低許多。

華夏無法征服俄羅斯,但華夏有足夠的實力征服準噶爾,裝準噶爾汗國雖然立國,但只是向現代國家轉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完全有可能征服……

吳克善挑唆巴圖爾斬殺了俄羅斯使者,與俄羅斯人結仇,倒是很好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務,但也給華夏出了難題。

拒絕出售兩萬支步槍,巴圖爾必定起疑心,準噶爾與俄羅斯的關係,或許不會破裂,如果向準噶爾部出售兩萬支步槍,不但華

夏的步槍會吃緊,而且,將來征伐準噶爾的時候,準噶爾人一定會將步槍的槍口,對準華夏的天命軍。

用華夏生產的步槍對付華夏人,華夏不做這種蠢事!

如何回覆巴圖爾?

李自成正在思索,王安平卻道:“皇上可是不願出售步槍?”

“華夏的步槍十分精貴,連天命軍都沒有完全部署,豈能一次對外出售兩萬支?”李自成搖着頭道:“況且,準噶爾汗國並非華夏的盟國,雙方之間缺乏必要的互信!”

王安平笑道:“其實,皇上不必擔心,皇上便是答應了,巴圖爾拿什麼來購買步槍?”

“嗯?”李自成大喜,“安平真是解了朕的困局!”

其實王安平的想法,只是代表這一種思路,在這種思路的啓發下,李自成可以變幻出無數的理由。

首先,是關於步槍價格的會談。

華夏的步槍,包括西寧步槍,從來沒有對外出售,步槍的造價,除了火器局,只有有限幾個高層人士知道,連使用它們的軍士都不知道。

在雙方的會談中,華夏可以漫天要價,等着準噶爾人還價,幾個來回,數月時間,甚至一年就過去了。

一年之後,還有會談的必要嗎?

即便準噶爾人有耐心繼續會談下去,華夏也會以“久拖不絕、誠心不足”爲由,永遠關上會談的大門;

其次,即便準噶爾人孤注一擲,願意高價購買,巴圖爾能拿出足夠的銀子嗎?準噶爾汗國不過是遊牧國家,國家的生存發展,主要依靠畜牧業,國內幾乎沒有農業和商業,他們有足夠的銀子嗎?

如果用實物交換,比如戰馬、牛羊,那戰馬、牛羊的價格,雙方也是要坐下來談,這是又一場會談,而會談是需要時間的;

其三,即便雙方就全部事項達成一致,還有一個生產問題。

天命軍各營正在使用的步槍,華夏不會對外出售,兩萬支步槍不是小數目,生產上需要時間,而步槍的生產時間,只有北京的火器局知道;

還有步槍的子彈問題。

華夏的會談代表與準噶爾人會談的時候,會故意忽略子彈,等到步槍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再談子彈問題,沒有子彈,步槍就是一團廢鐵,遠遠比不上游牧騎兵的彎刀;

此外,運輸問題、使用和教習問題,等等,如果華夏沒有誠意,可以有一萬個理由在會談、交付中拖延下去。

李自成估計,不用太久,一年足矣!

他將王安平送來的訊息仔細看了一遍,原先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思索片刻,給吳克善寫了一封回書,告訴吳克善,華夏同意向準噶爾汗國出售兩萬支步槍,讓準噶爾汗國派人來昆明會談……

回書上並沒有註明時間,暫時也不會發出去!

王安平收到的訊息,並不是吳克善傳回的正式訊息,也不是巴圖爾請求#購買步槍的正式文書,而是漢清部私下蒐集的訊息。

接到正式的文書,李自成需要與大臣們“商討”,耽擱一段時間,纔會將同意出售步槍的訊息傳出去……

第459章 剪羊毛第263章 田天浩的發現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79章 殺,殺,殺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558章 戰利品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21章 失手第639章 蹭腥第792章 恐懼感第286章 家人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77章 脣槍舌劍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286章 家人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98章 心智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85章 意見一致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1072章 航海第164章 財源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995章 軍魂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851章 勸降第1257章 整編第1090章 蘇迪雅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64章 財源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38章 較量第1029章 遊西湖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558章 戰利品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9章 毆打家丁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28章 狹路相逢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86章 流言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78章 賞銀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895章 來去自由
第459章 剪羊毛第263章 田天浩的發現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79章 殺,殺,殺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558章 戰利品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21章 失手第639章 蹭腥第792章 恐懼感第286章 家人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77章 脣槍舌劍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286章 家人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98章 心智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85章 意見一致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1072章 航海第164章 財源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995章 軍魂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851章 勸降第1257章 整編第1090章 蘇迪雅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64章 財源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38章 較量第1029章 遊西湖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558章 戰利品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9章 毆打家丁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28章 狹路相逢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86章 流言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78章 賞銀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895章 來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