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別急,等會朕會告訴你如何經商,”李自成笑道:“那些與天命軍作戰的陣亡者,原本是華夏的罪人,不過,他們只是從犯,而且已經陣亡,朕也不再追究他們子女的責任,只要他們的子女不再與華夏朝廷做對,安心成爲華夏的百姓。”
“小人謝過皇!”
“朕自然免去了他們的罪過,也要照顧孤兒寡母的生活,”李自成沉聲道:“如果家有成年男丁可以撐起門戶,朕允許他們按照蒙古人的習俗繼承家業,包括女人;如果家沒有成年男丁,朕會着官府幫着這些家庭,免得她們收到別人的欺負,放心,朕會讓她們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吳克善不置可否,實際他根本沒有明白李自成的用意。
李自成不等吳克善回話,嘆了口氣,繼續道:“現在說說左翼旗的王公們了。”
吳克善立即擡起雙目,緊緊盯着李自成的雙脣,對他來說,王公們的處置,畢竟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遠遠普通的牧民重要得多。
“大清給你們的所有封爵,全部作廢,但原先的財物,除了牧場要重新統一分配,其餘的財物,如牛羊、女人、房屋、錢財等,可以繼續保留,朝廷不會徵收,”李自成道:“但你們必須協助地方官府,在保康縣推行新政,如果朕發現有誰陰奉陽違、出工不出力,或是暗地說出做出一些對華夏不利的言行,朕會沒收他所有的財物,全家以‘謀反罪’論斬!”
“小人絕不會做出對華夏不利的事……”
“那好,朕暫時先信任你,”李自成道:“只要王公們做出對華夏有利的事,朕給他們三條出路!”
吳克善幾乎屏住呼吸,他終於要等到了最爲重要的訊息。
“其一,留在保康縣爲吏,村長、鎮長、縣衙的各種吏員,”李自成道:“只要自己願意,又得到地方官府的認可。”
吳克善默不作聲,這樣的吏員,與他現在的身份,實在相差太遠。
“其二,對華夏有功之人,可以爲官爲將,”李自成道:“可以去華夏的京師爲官,有特別貢獻之人,朝廷還會授予爵位,也可以加入天命軍,爲華夏再立新功!”
吳克善已經有些心動,如果無法再掌控左翼旗的牧民,或許爲官爲將,倒是一條不錯的道路,“皇,還有第三條路呢?”
“經商,朕剛纔已經說過,不僅王公貴族,普通百姓,只要腦子好使,也可以從事經商。”李自成估計,以科爾沁人現在的狀況,普通牧民恐怕很難走經商之路。
“何謂經商?”
“很簡單,”李自成笑道:“從牧民手收購多餘的牛羊、毛皮,賣至關內,然後從關內購買牧民們需要的茶葉、糧食等,回本地出售……”
“這……”
“一進一出,會產生價格差,這些價格差,是商人的收入,華夏的關內,有大量的富商,一旦關外的商道通暢,他們會來到關外,”李自成覺得這個有些複雜,便道:“其實,天命軍的騎兵,常常在戰鬥俘獲一些女人,商人可以低價將這些女人購買下來,然後嘛,可以高價賣至關內,也可以在商業發達的城市開設青樓……”
“皇……”哲哲似乎明白了李自成意思,羞得滿臉通紅。
李自成哈哈大笑,示意她先出去。
吳克善聽了小半個時辰,方纔明白了“經商”的要旨,他家妻妾子女太多,僅僅依靠牧場,恐怕入不敷出,如果用經商的方式賺錢,或者讓一兩個兒子去經商賺錢,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他自己,卻是不願經商,“皇,臣還是想爲官……”
“爲官好呀,”李自成笑道:“你爲華夏立功越大,官職也便越高,甚至還能封爵,這樣吧,左翼旗剩餘的人口太少,如果你能勸說左翼前旗歸順華夏,朕便授你男爵,還在京師送你一座府邸……”
吳克善思索片刻,道:“也是按照皇剛纔所說的……”
“那是自然,朕不會厚此薄彼!”
“可是……左翼前旗恐怕不能接受某些條件……”
“既然爲難,那算了,朕不會強求,”李自成嘆道:“朕是給左翼前旗一絲機會……看來,他們沒有這個福分,只能等着滅族了!”
吳克善吃了一驚,“皇,天命軍正在攻打左翼前旗嗎?”
李自成淡淡一笑,道:“不出意外,天命軍恐怕接近王旗所在的伊和要樂了!”
吳克善呆了片刻,爲了爵位,他只能冒險去試試了,“皇,小人願意去伊和要樂說服賓圖郡王……”
“也好,”李自成道:“早去早回,朕在此等候你的佳音!”
李自成出了李信的大帳,伸個懶腰,心無舒暢,正想着要修改《推恩律》,哲哲卻是迎來,四顧無人,淡淡地道:“皇,吳克善同意了?”
“同意了,他還幫着朕去說服左翼前旗的賓圖郡王呢!”李自成笑道:“這次出使,孝端太后功不可沒,說說看,需要朕賞賜你什麼?”
“奴婢什麼也不要,”哲哲搖頭,“吳克善去往左翼前旗,皇不擔心他一去不返?”
“吳克善全家都在白音溫都嘎查的王府,他會獨自出逃?”李自成大笑,“離開天命軍的庇護,吳克善恐怕寸步難行。”
“原來皇早算計好了一切?”哲哲略一思索,道:“皇,左翼旗,從此是皇的牛羊了……”
“孝端太后說的,”李自成笑道:“他們都是朕的子民,朕也會關愛他們,至少會讓他們吃飽穿暖,不用再擔心有外族入侵。”
“皇說的也是……”哲哲像是再自言自語。
望着哲哲漸漸遠去的背影,李自成若有所思,左翼旗真被自己改造爲小綿羊嗎?的確如此的話,對他們未必不是一種福分……
他決定儘快將地方官府建立起來,便召見了李信和張天翼。
李信入了大帳,向李自成一拱手,“臣恭喜皇喜得保康縣!”
張天翼也是道:“皇既得左翼旗,科爾沁其餘各部,恐怕也是爲期不遠了!”
“朕知道,華夏收取左翼旗,你們兩位,一一武,功不可沒,”李自成讓兩人落座,“朕召見你們,乃是要商討左翼旗的管理問題。”
“皇不是要設立府縣嗎?”
“左翼旗立爲保康縣,朕都想好了,”李自成道:“可是這保康縣,總不能能直屬朝廷吧?”
李信明白了,“皇是說,保康縣的歸屬?”他取出行軍地圖,打開一看,“皇,這保康縣,要歸屬安東都督府松原府嗎?”
“不,”李自成用手向西、南方向一劃,“保康縣並不屬於安東都督府,而是屬於興安都督府!”
“興安都督府?”張天翼霎時明白了,“皇是說,將興安都督府向東北方向擴展?”
“朕當日開設興安都督府,是要將蒙古人生活的草原囊括進去,谷、饒樂二府,只是開始,”李自成用手在饒樂府的東北方向,連續圈出三部分,“完整的興安都督府,至少包括這些地區。”
張天翼大驚,“皇,這是要延續至黑龍江……這個興安都督府,該是多大呀……”
“蒙古人生活的地區,你們也見到了,地廣人稀,沒辦法呀,”李自成回憶着後世央之國的行政區劃圖,他已經將蒙古人的生活區,拆分爲“青山都督府”和“興安都督府”兩部分了,不能再拆分了,“興安都督府是要延續至黑龍江,科爾沁的左翼,朕打算設立一府,只是不知道府城放在何處爲好。”
“這個……”李信只關心軍事,皇要將興安都督府擴張至黑龍江,他是歡喜的,但府城的事,他不知道了。
李自成道:“天翼,朕打算任命你爲此處的知府,你說,叫什麼名稱爲好?”
“臣多謝皇!”張天翼行過禮,思索片刻,道:“皇,此府的位置,大約包括哪些疆域?”
李自成用手一劃,道:“應該是這些地方,瀋陽邊牆之外,左翼前旗的南部,肥沃的遼河套,將歸屬於瀋陽府。”
張天翼凝視着地圖,道:“皇既然將饒樂府的居月、北嶺、江渚三縣歸屬此府,此府乃是以西遼河爲心,又是平原地形,依臣看,叫通遼府吧,府城的位置,應該在遼河沿岸,具體在何地,臣需要實地查看……”
李自成點頭,“也好,現在的通遼府,包括居月、北嶺、江渚、保康,還有科爾沁左翼前旗部分,一共是五縣,人口不會太多,最主要的任務,乃是穩定、歸化。”
“臣明白!”
“第二師很快便要撤回瀋陽,但會留下部分士兵駐守,直到狼騎兵或是鷹騎兵前來接替,”李自成繼續:“興安都督府的首府,也會北移,將來放在通遼,或是科爾沁右翼,愛卿暫且留意地形和當地的交通。”
“臣遵旨,臣會及時繪製通遼府詳細地圖。”
“這個倒是不急,”李自成道:“關鍵是大興安嶺,興安都督府應該包括整個大興安嶺,現在谷府已經深入大興安嶺以西,通遼府也要向大興安嶺以西滲透。”
“臣遵旨!”
李信心一動,“皇是要進兵漠北?”
“還早,”李自成淡淡笑道:“這次北征,增加了這麼多土地,我們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