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

bookmark

但僅僅過了三日,劉良佐在廬州兵敗被俘的訊息,便傳至南京。

馬士英坐不住了!

他將高傑、劉澤清、劉良佐挨個罵了一遍,罵完之後,心還是不定,天命軍進軍的速度太快,按照目前的局勢,黃得功絕對無法獨守滁州、和州,如果黃得功再敗,史可法在揚州南部的佈防,將成爲一支孤軍,絕對無法持久。

難怪天命軍不肯與大明劃江而治,天命軍佔據整個江北之後,隨時虎視着江南,長江天塹,能阻擋天命軍的步伐嗎?

大明唯一的依仗,似乎只有長江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在馬士英一籌莫展之際,當晚又收到訊息:天命軍水軍的六艘大型戰艦,帶着數不清的戰船、運輸船,正沿江而下,已經到達蕪湖!

馬士英頓時呆住了,從蕪湖順江而下,最多三日時間,能到達南京……

如果天命軍的水軍封鎖了長江,南岸的小型戰船,恐怕都無法離開碼頭,大明的長江天險,在天命軍的水軍面前,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天命軍的水軍東下,擺明了不給大明機會,李自成這是要拿下江南,一統華夏的態勢……

他想起了“劃江而治”的幻想,原來這只是大明的一廂情願,難怪李自成一口拒絕,華夏有足夠的實力,李自成明顯是要對大明趕盡殺絕!

馬士英原本是鳳陽總督,帶過兵的人,知道大明所面臨的嚴峻形式,他不能不爲自己的未來考慮……

獨自在書房思索良久,他決定召見自己的親信,向他們通報目前的形式,以便共同進退……

不多久,禮部尚書錢謙益、吏部尚書張慎言、刑部尚書鄭三俊、兵部左侍郎阮大鋮、兵部右侍郎左懋第、右都御史徐石麒、太常寺卿李沾、魏國公徐允爵、誠意伯劉孔昭、東寧伯焦夢熊、安城伯張國才……

這些人的到來,並沒有驅走馬士英心的寒意,相反,這麼多人都無法想出對策,他心的寒意幾乎瀰漫了整個書房。

幾乎在同時,史可法也在自己的官邸,召見了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高弘圖、東閣大學士姜曰廣、左都御史劉宗周,四人也是愁容滿面,對着燭影長嘆……

翌日朝會結束之後,馬士英決定與史可法攤牌。

兩人在馬士英內書房密會,相互施禮後,馬士英鎖着愁眉,道:“史大人,當前的局勢……史大人是兵部尚書,可有什麼良策?”

史可法小心地道:“馬大人是當朝首輔,自然有退兵的法子……”

馬士英長長嘆了口氣,道:“史大人,到了這種境地,你我還是開誠佈公爲好,天命軍都打到家門口了……”

史可法難得見到馬士英如此坦誠,知道他也是憂於當前的國事,隧道:“劉良佐在廬州兵敗被俘,李自成沒有南下安慶,而是向東,直奔滁州……”

馬士英這才道:“以史大人看,黃得功能阻擋天命軍的步伐嗎?”

史可法緩緩搖頭,道:“在江北四鎮,黃得功的戰鬥力,僅僅稍強於劉澤清部,三鎮都是潰敗,黃得功絕對無法阻擋天命軍,首輔大人可有什麼良策?”

馬士英微微閉目,深思之後,還是搖搖頭,“史大人能否與本官說句實話?”

“什麼?”

“史大人在揚州南部的部署,能否阻擋天命軍?”

“恐怕不能,根據劉澤清殘部的敘述,天命軍的火器太過犀利,”史可法的眼,是說不盡的落寞,他實在沒想到,大明在江北建立的四鎮軍隊,竟然如同豆腐般不堪一擊,“看來,只有退守江南一條路了。”

“史大人還想着劃江而治?”馬士英的臉,是淡淡的嘲諷之色,儘管劃江而治是他提出來了,但他已經拋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史大人難道沒看出來,李自成這次親征,是要一統華夏?”

“一統華夏?”史可法皺眉道:“首輔大人究竟是什麼意思?”

馬士英沒有回答,卻道:“史大人可知道,天命軍數萬水軍,從湖廣順江而下,已經到達蕪湖?”

史可法點點頭,他顯然已經知道了,不禁喃喃地道:“從蕪湖東進,最多三日,便可抵達南京的外江……嗯,首輔大人是什麼意思?”

“難道史大人不明白李自成的意思嗎?”馬士英淡然道:“數萬經過操訓水兵,安裝了巨炮的大型戰艦,史大人認爲,長江還能阻擋天命軍的南下步伐嗎?”

史可法沉吟半響,似乎是在思索對付天命軍水軍的法子,但終究還算搖搖頭,道:“李自成不會給大明任何希望呀……”

馬士英似乎想明白了,臉竟然露出一絲笑意,“史大人也認爲,大明沒有一點取勝的希望?”

“的確很難看到取勝的希望,無論在陸地,還是在長江,”史可法忽地一愣,勃然道:“首輔大人,今日約見下官,究竟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只是商談當前的局勢,”馬士英道:“依史大人看,我們現在要如何應對?”

“如何應對?”史可法怒道:“馬士英,你莫非要投降天命軍?”

“史大人何必說得這麼難聽?”馬士英淡淡地道:“你那隻耳朵聽到本官要投降天命軍了?”

“無論首輔大人今日爲何召見本官,本官絕對不會做那不忠不義之事,”史可法氣呼呼地道:“哪怕只剩下本官一人,本官也要血戰到底,李自成要想得到江南,得從本官的屍體爬過去。”

“史大人果然是忠義之人,本官佩服,佩服!”馬士英向史可法一拱手,面卻是嘲諷之色,“只是可惜了江南的錦繡河山……”

史可法皺眉道:“首輔大人是什麼意思?”

馬士英淡淡地道:“史大人可知,天命軍是流寇的性子,一旦突入江南,面對江南的富庶與花花世界……江南之地,極有可能玉石俱焚……”

史可法道:“本官聽說,天命軍軍紀嚴明,從來不騷擾百姓!”

“如果天命軍正常接管江南,自然不會禍害百姓,”馬士英似乎在引導着什麼,道:“如果天命軍損兵折將,費盡千辛萬苦,方纔進入江南,史大人認爲,天命軍的將士盛怒之下,又面對從未見過的富庶之地,將士們都能剋制自己嗎?史大人不要忘了,你我都是統兵之人,一場大的戰役之後,在血腥和死亡面前,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軍官恐怕也無法彈壓……”

史可法皺眉道:“華夏已經立國,江南遲早屬於華夏,難道李自成要在自己的土地禍害百姓?”

“哈哈哈……”

“首輔大人笑什麼?”

“史大人認爲,江南遲早是屬於華夏國的?”馬士英笑道:“既然如此,今日的抗爭,還有什麼意義?無非是增加傷亡而已……”

史可法怒道:“馬士英,說來說去,你是想要投降天命軍,做那不忠不義之人!”

“如果李自成同意保全江南,本官倒是願意折節犧牲,”馬士英嘆道:“本官只是擔心,本官犧牲了節操,而李自成依然要屠戮江南,那時,本官是得不償失了!”

“不要說得如此冠冕堂皇!”史可法用手指着馬士英的鼻子,怒喝道:“你完全是爲了個人私利,前日是爲了爭當大明的首輔,今日是要保全自己……”

“如果本官個人利益與江南百姓的利益保持一致,爲什麼要放棄個人的利益?”馬士英道:“如果是爲了江南的百姓,本官算放棄個人的利益、名節,又有何妨?”

Www•Tтká n•¢O

“你……”史可法伸出的手指,已經微微顫抖,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太陽落山了,明日還會升起來,朝代更替,本是延續在了數千年的規律,史大人熟讀經史,可曾見到永遠的王朝?”馬士英也不生氣,卻是侃侃而談,“強大如漢唐,如今劉氏、李氏何在?”

“這……”史可法又是語塞,不過這一次,他不是生氣,而是在竭力思索。

馬士英知道,史可法正在經行着劇烈的思想鬥爭,便加了一把大火,道:“京師百萬軍隊,都無法阻擋李自成的大軍,本官聽說,天命軍從西安打到京師,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沿途無論是州府,還算軍鎮,都是望風而降……”

“……”

“像今日之戰鬥,大明的軍隊,敗得我們都無法想象,”馬士英繼續道:“不是江北三鎮的將士無能,也不是天命軍的實力過於強大,而是大勢,李自成掌握大勢,順應天命!”

“這……”史可法覺得,他爲大明奮鬥了這麼久,一席話的時間,所有的想法,被馬士英擊得支離破碎,這一刻,馬士英不像是他在朝堂的對手,而是多年的老朋友!

“大明氣數已盡,新朝華夏順天而生,”馬士英感覺到勝利在望,心情也好了不少,便道:“我們有再多的錢財,再多的軍隊,最後都爲天命軍所得,在大勢面前,個人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枉然?”史可法忽地趕到十分疲倦,是呀,他一直嘔心瀝血,可是他自己也明白,大明的軍隊,無論如何,都阻擋不了天命軍南下,他的努力,最終都是枉然,都是一場空……

他的心神,似乎飄蕩起來,真想飛到一個沒有朝堂的地方,然後隱居起來……

“史大人?”

史可法剛剛飛到雲端,卻是被馬士英一把扯下來,重新回到血淋林的現實,他頓了一頓,道:“依首輔大人看,我們將如何應對?”

馬士英淡淡地道:“我們手都有兵權,合你我二人之力,方能完全掌控朝堂!”

“掌控朝堂?”史可法驚道:“你打算兵諫?”

“兵諫這個詞,並非你我首創,”馬士英道:“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爲江南謀取最大的利益。”

“利益?”史可法道:“如何爲江南謀取利益?”

“其一,像史大人所說的,利用兵諫,控制朝堂,”不等史可法插言,馬士英繼續道:“其二,與李自成再次和議。”

“和議?”

“天命軍的三大律法,《工商律》是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或許對江南有利,”馬士英道:“但《土地律》是沒收所有的土地,再無償分發給百姓;《稅律》是向所有人徵稅,包括徵收工商稅,這兩部律法,纔是我們和議的重點,只要李自成不在江南施行這兩部律法,不僅我們,江南的士紳百姓,都會對天命軍夾道歡迎!”

第1111章 血統第160章 心思第538章 緣分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862章 大潰敗第1328章 各有所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724章 金鐘寨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373章 榴彈炮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85章 意見一致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558章 戰利品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168章 無影門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679章 公審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5章 大哥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792章 恐懼感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569章 官二代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1379章 錫蘭島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657章 改姓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862章 大潰敗第278章 新思路第610章 蜀王府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86章 偷襲西寧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039章 移民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81章 蓮花山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040章 登陸第677章 要挾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158章 兵變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1037章 五洲四海
第1111章 血統第160章 心思第538章 緣分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862章 大潰敗第1328章 各有所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724章 金鐘寨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373章 榴彈炮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85章 意見一致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558章 戰利品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168章 無影門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679章 公審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5章 大哥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792章 恐懼感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569章 官二代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1379章 錫蘭島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657章 改姓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862章 大潰敗第278章 新思路第610章 蜀王府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86章 偷襲西寧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039章 移民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81章 蓮花山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040章 登陸第677章 要挾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158章 兵變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1037章 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