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

苗粟山區的蚊子,野人和山路,沒過多久就將馮冠傑整得欲死欲仙。這裡除了原始森林就沒有別的,那種遠離文明社會的感覺讓他無時無刻不想逃離此地。

蒼天保佑,終於有一天聽說上海自貿區開建了。於是馮冠傑二話沒說回去打了個招呼就奔赴前線——誰敢再提苗粟兩個字他就跟誰急,多半年時間了,也該換班了。

帶着幾個徒弟先來到杭州,馮冠傑再乘內河船趕到了熊道這裡。

得知姓馮的來了,熊道可不敢怠慢。這位在電報裡已經明確了職務:自貿區總設計師,負責全盤設計規劃港口區、沿江工業區、生活區。

所以熊道今天才帶着馮冠傑來張蘇灘視察。

眼下已經到了天氣開始炎熱的五月份。往年的張蘇灘,在這個季節早已長滿了齊腰深的茅草,成爲賊人作奸犯科的最好掩護。

現如今的張蘇灘可就大變樣了。位於黃浦江和長江出海口交匯地區的張蘇灘,地理位置優越,拆遷難度小,是最早被確定爲碼頭區的自貿核心區域。

於是最早的一批建築工人就來到了張蘇灘,開始搞起了建設。這批人的主力就是從左家村分拆出來的失地佃戶,到後來建設隊伍中又陸續加入了大批周邊的流民乞丐,導致人數增加到了兩千餘人。

......

在江南地區搞大型工程有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好處:糧食。

17世紀的工程是很難搞的。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下子聚集起來幾千壯勞力的話,後世人壓根沒有概念的糧食轉運就成了大麻煩。

這就相當於在縣城附近集結了一支飯量巨大的軍隊,但凡窮苦一點的地區,庫存很快就供應不上了,需要從附近地區輸送糧草。而這種輸送的成本是很高的,在北方地帶,運十車能到五車就不錯了。

穿越國在福建搞工程的時候,就吃了這種苦頭。山區糧食運輸困難,福建本身又是缺糧省,所以一開始缺乏經驗的工程指揮部很是在這方面栽過幾個跟頭。

而在江南地區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四通八達的內河水網就保證了補給的及時,低成本運送。

其次,儘管糧田已經被大批的棉田所取代,但是由於杭州是漕運總站,所以江南地區糧食是不缺的——南方各省的漕糧都會在這裡集中。

有明一代,爲了維持明面上的400萬擔漕糧,整個漕運體系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

到了明末,所謂的400萬擔定額早已不敷使用。中央,各地官府,士紳,胥吏,以及吃漕運飯的大小官員,這些勢力有志一同,紛紛在國家這條大動脈上插管子吸血。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明面上的漕糧還是400萬擔,但是實際徵收上來的糧食被各種國稅,陋規和加耗炒一遍後,額度便被推高到了千萬擔這個級別。

那麼對於穿越衆來說,這種情況反而是好事了:因爲糧食可以集中採購。

官吏和縉紳們徵收出了額外的天量糧食後,肯定不是用來自家人蒸米飯的,這些糧食最終還是會被賣給商人們用來變現,完成財富地積累循環。

那麼現在某勢力拿出白銀和各種稀罕商品來換糧食的話,那還真是無往而不利。一開始在杭州的時候,這邊還屬於偷偷摸摸那種;到曹將軍招安之後,臺灣那邊就開始肆無忌憚得往杭州運去了一船船工業品。

工業品就地換成銀子後,一船船的糧食和人就拉回了臺灣——明國有數不清的“貨幣”可以用來補償貿易逆差:人口。

憑空冒出來一股強力消費者的後果就是:從1628年下半年開始,江南地區的糧價就緩慢開始上漲;到了1629年初青黃不接的時候,糙米的價格已經被推高到了一兩銀子一擔。

這種原本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變化,導致了漲價地區生產出了更多的流民。不過好的一點是,渡過初期的艱難後,這些多出來的流民和破產者正在源源不斷地被運走。

而今後隨着臺南4000平方公里的大糧倉被陸續開墾,幾年後,用工業化手段爆出的糧食,就能反過來用支援明國的人口收集行動了。

故事回到張蘇灘:由於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所以這邊的基建行動很快就聚集起了2000人的施工規模。

有這個規模,還要多虧穿越衆一直以來孜孜不倦地大搞基建。現在一大批有經驗的施工人員被培養了出來,像施工前期這些編組民伕,建立工地,平整土地的簡單工作,已經不需要穿越衆來主持了。

出口轉內銷就是這麼來的。這些工頭和技術人員跑去臺灣學到了本事後,這一次又被派回了明國擔當重任。和當年不同的是,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長髮,爲了避免駭人聽聞,他們只好刮光了頭,冒充起和尚來。

......

當初的張蘇灘碼頭已經被燒掉了。現在經過前期的初步整治後,那條河道也已經被填平,與河心島連成了一體。

在河心島原來的地址上,一條傳統的木樁棧橋正在往江面上延伸出去,大批工人就像螞蟻一樣,圍着尚未建成的棧橋在忙碌着。

在熊道陪同下,馮冠傑在目前還相當簡陋的碼頭區轉了一圈。心裡大致有數的他,第二天就開始了工作。

老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着徒弟們將周圍全部測繪了一番。這種活現在基本已經用不到他插手了,年輕人們已經可以熟練使用全站儀之類的儀器,抗着三腳架到處跑了。

得到周邊土地的詳細數據後,馮冠傑就住進了左家村的地主宅子裡,開始一張張畫起了設計圖。

眼下由於所有的工程都集中在張蘇灘周邊,所以他的設計任務還是比較輕鬆的:將沿江河岸拉平,硬化碼頭區路面,再建幾座棧橋,幾間倉庫,幾個方格的住宅就OK了......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道路。

至於說工業區,這個還要等一等。眼下無論是熊道本人,還是遠在大員的內閣,都對在江南地帶開辦冒着滾滾黑煙的工廠有顧慮,貌似時機還不太成熟。

但是馮冠傑依舊將工業區規劃了出來。大片的正規工廠不現實,但是少量用來給碼頭提供動力的蒸汽機械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建不了大工廠的話,像答應給餘本德的手工造紙作坊,還有計劃中的火柴作坊,麻將作坊這些“無煙工業”,也都是可以先期開辦的。

“一點一點來吧。”馮冠傑帶着徒弟們,用了差不多半個月時間,將他計劃中的一期工程的圖紙全部畫了出來。

整個一期工程的佔地面積是相當大的,差不多有三平方公里,位置就在後世的高橋港一帶。

趴在一張大桌上看完馮冠傑的設計總圖後,熊道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他對建築設計一竅不通,也說不出什麼一二三來。

然而下一刻,熊道卻伸手指了指設計圖左上角的一塊地方:“這塊地不急着建吧?”

馮冠傑拄着手臂,掃了一眼地圖後,摸了摸自己的胡茬,想了一會才說道:“這裡是規劃中的水泥重力碼頭區,今後是要停戰艦和卸載重型設備的。要建這個,就要先修圍堰,這兒又沒有工程機械,所以工期會很長。”

馮冠傑說到這裡,露出一個“你懂得”的眼神:“哪怕明天就開幹,半年也修不起來,何況明天還幹不了。”

熊道聽到這裡,感覺頭都大了:“這塊地還沒有買下來呢。”

“那就趕緊買,這可是往西邊延伸的地,你遲早要置辦下來的。”

......熊道明白馮冠傑的意思。

黃浦江在進入長江的吳淞口一帶,是自南而北的水道;吳淞口在這裡的江面,呈現出的是一個“S”型。在穿越國的規劃中,“S”型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吳淞口以東,高橋鎮以西的將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區域,就是未來“國中國”的地盤。

也就是說,這塊半島型的土地上,日後會陸續將一切土著都清空,成爲一塊類似於“租界”那樣的行政區域。然後等到大明倒臺的那一天,大批調集來的軍隊就會迅速從這塊戰爭策源地出發,攻佔江南各地。

馮冠傑剛纔說的“往西邊延伸的地”,指得就是高橋江邊以西的土地——這些地塊在上述的遠景規劃中,那都是必須要拿到手的核心地段,所以熊道不應該在這方面有猶豫。

“問題是這塊地他來頭大啊!”熊道這時候無奈搖了搖頭:“我最近搞了不少事出來,已經很扎眼了。這塊地可是大門檻家的莊園,我實在不想現在就去惹事......”

“怎麼和土著打交道那是你的事情,我管不着。”

馮冠傑幸災樂禍地哈哈一笑:“我現在唯一能給你提供的就是專業建議:這塊地最好早點拿下來,馬上棧橋一修好,就有一些工程機械到貨,那兒就要動工了。”

“實在不成我就改圖紙,不過我友情提醒你: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那裡遲早都要拿下的。”

熊道長嘆了一口氣:“唉......你的意思我都懂。但是現在局勢繃得很緊,我需要考慮,等我和老家溝通完再說吧。”

那塊地,是故內閣首輔,太師,諡號文貞,徐階徐子升家的莊子......

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313節 竹鼠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47節 打援第374節 公文第718節 清場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155節 希高堂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673節 幻變(一)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181節 入役第152節 積分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642節 小年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34節 綁票(一)第52節 新貴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160節 亮相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21節 王國棟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30節 暫一營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28節 會議(三)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421節 選拔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411節 鎮蠻號第208節 殺王(五)第678節 北歸(三)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96節 夜景第432節 服了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308節 建制(六)第70節 接觸第86節 崑崙人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93節 談判條件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35節 綁票(二)第393節 賊巢穴第494節 賀扁擔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302節 龍巖戰記(二十四)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140節 鍊鋼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24節 出山剿匪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270節 表兄弟第424節 校場(三)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314節 種牛第400節 方岳貢第10節 出關第437節 休假第55節 南望第157節 滯銷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40節 困獸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563節 接收(六)第642節 小年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198節 播種機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572節 鴻基堡第27節 暗青子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26節 會議(一)第17節 銀元寶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378節 肥羊
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313節 竹鼠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447節 打援第374節 公文第718節 清場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155節 希高堂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673節 幻變(一)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181節 入役第152節 積分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642節 小年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34節 綁票(一)第52節 新貴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160節 亮相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21節 王國棟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30節 暫一營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28節 會議(三)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421節 選拔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411節 鎮蠻號第208節 殺王(五)第678節 北歸(三)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96節 夜景第432節 服了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308節 建制(六)第70節 接觸第86節 崑崙人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93節 談判條件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35節 綁票(二)第393節 賊巢穴第494節 賀扁擔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302節 龍巖戰記(二十四)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140節 鍊鋼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24節 出山剿匪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270節 表兄弟第424節 校場(三)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314節 種牛第400節 方岳貢第10節 出關第437節 休假第55節 南望第157節 滯銷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40節 困獸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563節 接收(六)第642節 小年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198節 播種機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572節 鴻基堡第27節 暗青子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26節 會議(一)第17節 銀元寶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378節 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