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雅典—奪城(二)

“或許我們現在可以趁着奧斯曼後防空虛,接連攻佔城池……但是我們必須要想好,穆拉德揮師回援的時候,如何去抵擋潮水般的攻勢。”

君士坦丁十一世最終還是冷靜了下來,顯然,帝國的兵源,加上摩里亞的一萬人,仍然十分緊張,如果要分兵防守科林斯地峽、雅典城、底比斯這些地方,就會捉襟見肘:“我們既然無法保證十字軍一定可以粉碎奧斯曼人西線的進攻,在自己的應對策略上,也應該相對保守。這件事,等攻下雅典之後再說。”

“是,陛下。”

君士坦丁將信轉交給了侍從,讓他繼續送往君士坦丁堡,親自送到周恆或索菲雅手中。

“準備總攻吧,節省時間。”

雅典的城門並沒有君士坦丁想象的那麼堅固,加上城中軍隊本就薄弱的戰鬥意志,當第一個帝國士兵迎着稀疏的箭雨登上城牆之後,雅典軍隊的防線,迎來了山崩海嘯般的瓦解。

帝國的軍隊一向擅長防守,即使攻城時,也會紀律嚴明地保持陣型。通常會有四五人一起,同時組成圓形小隊陣列。這種陣型的優勢與劣勢同樣明顯,小規模陣列的機動力極差,這樣的移動壁壘通常情況下會給守軍十分充足的反應和支援時間。

“爲了羅馬!”

“爲了帝國!”

衝上城牆的士兵們瘋狂高呼着,漫天飄灑的鮮血刺激着他們體內的野性。槍劍揮舞之間,雅典守軍幾乎無法做出任何像樣的抵抗就被砍倒在地,而在城牆上建立起一塊又一塊的無人可以靠近的登陸區之後,終於,幾乎所有帝國的戰士都放棄了防守有餘進攻不足的陣型,化整爲零,搜尋着下一個將被送上刀刃的獵物。

“拉提烏斯……這就是羅馬。”君士坦丁十一世,終於在自己的營帳前露出了長足的笑容。

多少年月,帝國只思守城,不再開疆拓土。自己即位一地之皇的時候,有多麼屈辱?

“會還回來的陛下……巴爾幹,亞細亞,敘利亞,埃及……整個環地中海,整個歐陸,都將屬於帝國!”

這或許是兩個困頓太久的中年人觸景生情發出的感嘆,但這個願望,何嘗不是深植在每個帝國人的血肉之中。

“去吧,拉提烏斯,在衛城之上,等着朕。”

“是,陛下。”

半個小時後,帝國的先鋒部隊成功控制了城門。雅典軍隊開始龜縮至每個房屋,每條小巷,做起了最後零星的抵抗。雅典大公仍在期待着來自克里特島,甚至奧斯曼人的支援,但他不知道,此時希臘北部的奧斯曼人,也即將陷入水深火熱。

至於威尼斯人……在教皇和匈牙利等國的“盛情”邀請之下,威尼斯總督迫不得已參與了這次針對奧斯曼的十字軍。爲了不多生事端,此時的威尼斯倒是非常老實。

騎上戰馬的拉提烏斯很快趕到了最前線,開始指揮最後的攻城戰。雅典城分爲內城和外城。包括衛城在內的重要設施與外城之間仍有着城牆阻隔。

雖然雅典鼎盛時期的繁華早已經煙消雲散,但是城內依然有着複雜的街巷構造。這種盤腸小道對於習慣了君士坦丁堡的帝國士兵而言,可能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加上目前帝國軍隊士氣正盛,毫無章法的衝鋒也容易落入陷阱或者包圍。拉提烏斯最終還是決定重新收攏部隊,有序衝擊內城。

攻城戰給遠征軍團造成的實際損失並不算大,還有四千餘人可以立即投入戰鬥,短暫權衡利弊之後,拉提烏斯繼續以帝國最大的利益做考慮,將軍團一分爲二。兩千五百人突襲內城,剩餘的一千五百人,向着雅典港(比雷埃夫斯港)前進。

帝國攻陷城牆的動作極其迅速,此時的雅典港必然還停泊着許多商船與軍艦。其中,恐怕不乏奧斯曼人的財富。君士坦丁早已下令禁止劫掠平民財產,那麼奧斯曼人的船隻,就成爲了雅典港中最值得繳獲的戰利品。

重新整合部隊的優勢迅速提現了出來。雅典城的守軍本身打算對零散的帝國軍隊採取巷戰多打少,逐個擊破的戰略,但當幾千人的軍團出現在面前時,任何優勢都將蕩然無存。

甚至有原本還瑟縮在自己住宅中的雅典市民開門相迎,爲身染鮮血的士兵送上水和食物,頗有些喜迎王師的味道。

衛城,已經近在咫尺。

“尊敬的羅馬帝國統治者,君士坦丁堡的主人……我們願意歸順帝國,成爲帝國的附庸!”

“附庸?”

從攻城,到雅典大公,佛羅倫薩人喬迪拉獻城,僅僅隔了半天時間。包括港口在內的雅典全境,此時盡在帝國掌控之中。

“陛下……雅典曾受到威尼斯與佛羅倫薩共同的獨立保證……”

“雅典公國不存在時,獨立保證也就失去了作用。”作爲帝國復興最重要的核心,君士坦丁深知完全控制雅典的重要性。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雅典是整個大希臘,甚至是整個環愛琴海與巴爾幹的咽喉。不痛不癢的附庸,對改變現狀沒有任何意義。

“臣服於帝國,你仍可以安心地被送回你的國家,做你的小貴族。”君士坦丁的語氣中毫無感情,不容置疑,“帝國會在幾個小時後,完全控制雅典。”

“皇帝陛下……恕我直言,東羅馬此時或許可以欺負一個毫無防備的公國,但奧斯曼人,恐怕不會眼看着您的帝國,控制整個大希臘吧?”喬迪拉的眼中帶着微微的不屑與嘲諷,“屆時,困守在雅典城內的帝國,會不會也有今天呢?”

“這不是你該擔心的問題。我們此時,並不是在談判,你說的這一切,等你正式退出巴爾幹後,恐怕纔會有答案了。”君士坦丁針鋒相對道,“現在,我十分慷慨地給予你一個體面離開的權利。”

談判房間內安靜了片刻。

君士坦丁不會輕易殺死一個貴族,但他有無數種方法讓這個一小時前的大公生不如死。東羅馬祖傳的刑法,可不是鬧着玩的。

最終,還是喬迪拉陰沉着臉,帶着幾個佛羅倫薩與威尼斯的貴族,坐上了返回亞平寧半島的船。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土地的三權分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切什梅:最後準備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一百八十二章 羅馬人的羅馬第七十八章 驚變之夜(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後路第十七章 第二步棋第三章 歷史的教訓第三百十七章 餘灰第八章 第一步棋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二百八十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完)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二十七章 艦隊構想第一百八十二章 羅馬人的羅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四章 科穆寧的遺產(上)第二百十九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杯第二百五十六章 梅開二度第二百四十四章 攻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或意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的思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逝往英傑(三)第一百零七章 凡人的抗爭第三百零四章 驚變(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逝往英傑(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聖隕第一百四十六章 瀆聖?瀆什麼聖?第二百四十三章 普羅庫普列反擊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試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異教徒,我親愛的兄弟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一百零九章 孤島第三百三十六章 切什梅:潛入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失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七章 滲透第二十章 反衝鋒!第一百十七章 危牆之下[爲舵主書蟲小黃金加更]第二百十八章 分立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聖卡尼託大教堂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五十六章 海權之路第三百十八章 金絲雀第四十一章 大希臘——和平談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家園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二內閣(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聖隕第二十六章 修整第九十五章 鷹巖堡(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試刀第七章 皇帝的賭注第一百七十六章 儆猴第一百九十二章 對立的階級第一百六十七章 巴爾幹—擒殺第五十二章 聖誕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六十三章 瓦爾納變奏曲(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四軍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手第兩百零一章 戰局擴散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巴爾幹—科索沃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家園第一百四十一章 貢布里涅火槍衛隊(下)第三十一章 大希臘——意外之外第六十五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推進第一百十八章 亞得里亞海之珠第六十五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杯第三章 歷史的教訓第八章 第一步棋第八十二章 重建秩序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三百零九章 奇蹟的序幕第一百五十章 三方會談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二百十六章 軟刀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爾幹—受降第二百零九章 不竭之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六)第五十章 血色演說第三百十二章 燼第八十九章 東正之矛傑爾季第七十一章 宗教同一與鐵甲聖騎第二百零九章 不竭之火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土地的三權分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切什梅:最後準備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一百八十二章 羅馬人的羅馬第七十八章 驚變之夜(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後路第十七章 第二步棋第三章 歷史的教訓第三百十七章 餘灰第八章 第一步棋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第二百八十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完)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二十七章 艦隊構想第一百八十二章 羅馬人的羅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四章 科穆寧的遺產(上)第二百十九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杯第二百五十六章 梅開二度第二百四十四章 攻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或意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的思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逝往英傑(三)第一百零七章 凡人的抗爭第三百零四章 驚變(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逝往英傑(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聖隕第一百四十六章 瀆聖?瀆什麼聖?第二百四十三章 普羅庫普列反擊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試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異教徒,我親愛的兄弟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一百零九章 孤島第三百三十六章 切什梅:潛入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失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七章 滲透第二十章 反衝鋒!第一百十七章 危牆之下[爲舵主書蟲小黃金加更]第二百十八章 分立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聖卡尼託大教堂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五十六章 海權之路第三百十八章 金絲雀第四十一章 大希臘——和平談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家園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二內閣(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聖隕第二十六章 修整第九十五章 鷹巖堡(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試刀第七章 皇帝的賭注第一百七十六章 儆猴第一百九十二章 對立的階級第一百六十七章 巴爾幹—擒殺第五十二章 聖誕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六十三章 瓦爾納變奏曲(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四軍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手第兩百零一章 戰局擴散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巴爾幹—科索沃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家園第一百四十一章 貢布里涅火槍衛隊(下)第三十一章 大希臘——意外之外第六十五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推進第一百十八章 亞得里亞海之珠第六十五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杯第三章 歷史的教訓第八章 第一步棋第八十二章 重建秩序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三百零九章 奇蹟的序幕第一百五十章 三方會談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二百十六章 軟刀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爾幹—受降第二百零九章 不竭之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六)第五十章 血色演說第三百十二章 燼第八十九章 東正之矛傑爾季第七十一章 宗教同一與鐵甲聖騎第二百零九章 不竭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