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

李彥直送徐階回來後不久,俞大猷也來告辭。這段時間裡他事俞大猷爲師爲兄,又合作辦學,彼此十分相得,不想文場之師纔去,兵學之傅又辭,自是大爲不捨。

可俞大猷說出他告辭的原因來,李彥直便又沒法挽留,原來俞大猷是要爲明年的武舉會試做準備,這是他功名所繫、前途所在,李彥直雖然不捨,卻也得歡顏設宴相送,當晚俞大猷喝了個酩酊大醉,第二日上路,李彥直又贈了他紋銀百兩作盤纏。

俞大猷家貧,李彥直家富,朋友有通財之義,何況兩人是半師半友之誼?因此俞大猷也不推辭。他走了數裡,忽又折回,拉了李彥直到一旁,道:“差點誤了一件要緊事!”

李彥直奇道:“什麼事情?”

俞大猷道:“半年之前,我的老師李良欽因要找一個地方靜修,離了家鄉以避應酬,雲遊到尤溪,知我在此,就來拜訪。我與他周遊了附近的山水,他貪圖後山僻靜,就留在那裡,結樹屋爲居,潛心思索,企圖融荊楚擊劍術與倭刀之長,在武術上更上層樓。”

李彥直從俞大猷學武,既練武藝,也習武學,學了之後才知道武術一道並無玄虛色彩,亦不神奇,但入門之後便上了癮,再也拋不下了。

他的身體跟不上腦袋,武功只紮了點根基,但武學見聞卻已頗爲廣博,知道李良欽乃當世屈指可數的武學名家,而其所擅長之荊楚擊劍術更是非同小可。

中華武技,源遠流長。以“相擊”爲重要形式的劍技,至遲在春秋時期已極爲發達。發展到戰國時期,羣雄林立,列侯爭衡,擊劍活動十分普遍,社會上出現了大批以劍技爲人效命的劍士一流人物。而從歷代文獻之記載與出土實物之考證看來,進入戰國後劍的形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春秋之劍短,戰國之劍長,且其長短之變化不是增之以一尺半寸,而是成倍數增長。比如舉世知名的越王勾踐劍,通長約一尺九寸,柄長約三寸,而戰國鐵劍,其長度卻常常達到四尺開外,劍柄多在六寸開外。劍的變長,既與當時的金屬冶煉技術有關,同時也是其實戰技術發生質變的反映——短劍乃自衛武器,以單手執用,故其劍柄短;長劍則是進攻性武器,這種劍必是雙手握柄以劈砍方能發揮其威力,故其柄長。

雙手長劍刀法盛於秦漢,而終於大唐,自唐以後,其法不絕如縷,自宋以下,世俗中所傳“劍法”,多是華而不實的“劍舞”,漂亮是漂亮,卻不能用於實戰。李良欽身處中華雙手劍刀法之末世,其所學的荊楚擊劍術雖獨步當代,但李彥直卻常聽俞大猷感嘆說比之古代,荊楚擊劍術已是大大退化了。這時又聽說李良欽在附近練習倭刀法,不禁好奇,就問:“倭刀?”

俞大猷道:“近年海寇猖獗,其中頗有倭人身影,老師與我都曾遭遇其國武士,見其雙手刀法十分兇猛,與古法所載有相通之處,我與李師反覆琢磨,覺得此法或是漢唐之法經海道入倭,又於其國內歷數百年變化而成,若能取其長處,補我荊楚擊劍術之短,則我中華雙手劍刀法或有復興之望。”

明代精英中的開明人物胸襟博大,對世界上的好事物,無論科學還是技藝,只要是精華之屬,拿來便用,不以其出自西洋、東倭爲芥蒂。

李彥直這一年多來只是學拳,尚未學刀劍,聞言深爲讚歎,又問:“那李師傅這半年來是隱居在這附近了?啊,大哥你近幾個月每隔開三天就要消失一次,想來就是去找李師傅了。”

“是。”俞大猷道:“李師如今仍在後山中,他因爲要靜心潛思,不願被打擾,所以我之前連你也沒告訴,只有莆田少林寺一位武僧與他對擊練習。我每三日入山一次,既是給他們送食物,也是順道與之對擊練習。我要去準備武舉考試的事已經稟明他了,他研習劍刀法最近正到一個要緊處,不願走動,我想將照料李師起居的事託付與你,讓你派個可靠的人,每隔三日給他們送食物進山。不想昨日我從山裡回來,就遇上你給我設宴送行,醉酒誤人,竟然差點把這件大事給忘了!”

當下就帶李彥直入山拜見了李良欽,李良欽聽俞大猷說過李彥直出錢出力開辦止戈館的事情,對他很有好感,只是他生性沉默,見到了李彥直後也沒多餘的言語。

俞大猷走了以後,李彥直每隔三日便帶吳牛或付遠入山一次,給李良欽和那位少林武僧送一籃食物,卻都只是白米飯、生煮青菜和時鮮水果,並無他物。雙方見面後基本沒什麼言語,李彥直怕打擾他們的修煉也不敢亂說話,偶爾見他們在擊劍練習,李彥直等站着觀看,李良欽與那少林僧也不見怪,只當他們是透明的一般。

這件事情李彥直守口如瓶,又戒吳牛、付遠不得泄露,因此全家上下竟然誰也不知。

這一天付遠、林小秋跟李介押貨未回,吳牛護送李彥直他娘去武夷山上香,大哥李剛又在蒼峽,李彥直想想明日要進山,卻找不到個陪同,先想到這兩日的當值護院賈郎中,但因他形氣老暮,恐李良欽不喜,將他排除後,便想到了王二彪。

王二彪因做過山賊,村中鄰里對他還有些不放心,因此住在溪後村的另外一側的瓦屋中聽候調遣。這瓦屋從沒來過,這天突然出現,屋內的十幾個民壯都感驚訝,甚至有幾分慌張。李彥直入內後見牀蓆不整,角落裡覆着個才定下來的碗,碗邊滾着一顆色子,便猜這屋裡的人剛剛在賭錢,再看王二彪的這些手下時,見他們個個眸子不定,輕輕搖了搖頭,但也沒說什麼,只問王二彪在哪裡。

“彪……彪哥不在。”王二彪的副手崔炳支吾了好一會,被李彥直一喝:“怎麼!他又作奸犯科去了不成?”

崔炳才脫口道:“彪哥他,他找賈郎中去了。”

李彥直甚不滿意地又搖了搖頭,心想:“俞大哥走後這幫人少了管束,就都鬆散起來了!回頭得整頓整頓這撥人!重新正正機兵營的規矩!”出門回李宅去了,找到賈郎中,他卻道:“二彪啊,剛纔是有來過,不過走了啊。”

李彥直哼了一聲道:“古古怪怪,不知在做什麼!”這時已是黃昏,他想:“反正後山那邊又沒什麼猛獸山賊,不如就找蘇眉陪我去,趁機也讓她散散心。”走到蘇眉門口,要敲門時,手才碰到門就開了,卻只是虛掩,忽聽蘇眉在門裡喝道:“你幹什麼!出去!出去!”李彥直愣了一下,趕緊推開門,卻見蘇眉坐在神龕邊的椅子上,王二彪跪在地上,抱着蘇眉的雙腳,蘇眉伸手甩他耳光,他也不還手,伸腳踢他,卻踢他不動,因此怒喝道:“你再不出去,我叫人了!”

王二彪道:“就算你叫人來,我也……”

李彥直冷冷道:“你也怎麼樣?”

蘇眉都大吃一驚,王二彪更是嚇得跳了起來,回頭見是李彥直,臉上忽現兇色,李彥直怒道:“你在這幹什麼!”一時間竟忘了自己還是個十歲不到的孩子,而王二彪則是一個歸順不足一年的悍匪!

但王二彪因在李彥直手下吃過虧,又有主僕之份,一時被他的氣勢壓住,竟嚇得倉皇而逃,李彥直問蘇眉:“姐姐,這是怎麼回事?”

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章 謀印度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十四章 縱欺他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六章 恩師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六章 視察第十八章 押糧第五章 雙雄會第十九章 一夜之間第七章 土豪橫行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三章 公私兵第九十六章 聞倭變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十章 浮沉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四十章 尾聲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九十八章 英雄見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五章 十字令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十一章 再整編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十章 翻覆手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七章 同門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十三章 預言第七章 同門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一章 敵之敵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
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章 謀印度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十四章 縱欺他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六章 恩師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六章 視察第十八章 押糧第五章 雙雄會第十九章 一夜之間第七章 土豪橫行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三章 公私兵第九十六章 聞倭變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十章 浮沉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四十章 尾聲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九十八章 英雄見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五章 十字令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十一章 再整編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十章 翻覆手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七章 同門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十三章 預言第七章 同門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一章 敵之敵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