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以“愛”之名

管家急急忙忙的帶着劉誠印來到了恭親王所在的一間書齋,恭親王聽說劉誠印前來,立刻親迎出來。

劉誠印看到一身素服的恭親王面色灰敗,兩鬢一夜之間已然全白,心知他這一次受的打擊極大,心中不由得更是憂慮。

“劉大總管來了。”恭親王對劉誠印拱手爲禮道,“請裡邊坐。”

“王爺,我奉西佛爺的懿旨,特來請王爺即刻進宮。”劉誠印首先說明了來意,並觀察着恭親王的反應。

“噢。”恭親王只是應了一聲,“臣遵旨即刻進宮。”

“王爺,西佛爺臉色不好,您過去後,多多寬慰些個。”劉誠印注意到恭親王聽了自己的這句話,腳下竟然打了個踉蹌,劉誠印趕緊上前,扶住了恭親王的胳膊。

“好,好……”恭親王只是答應着,但身子卻顫抖起來。

“聽下邊人說,澄貝勒……故去了?”劉誠印問道。

恭親王的眼中閃過一絲難言的痛楚之色,點了點頭。

“既是澄貝勒去了,我當前去祭奠纔是。”劉誠印道,“煩勞王爺指引。”

“多謝劉大總管……”恭親王感激地點了點頭,當下走在前邊引路。

到了靈堂,此時的載澄屍體已然清洗乾淨,穿上了殮服,置於一口棺材之內,但並未蓋棺。劉誠印來到堂前,焚香祭拜,燒了些許紙錢,然後便前行至棺木處,瞻仰逝者遺容。

劉誠印探首向棺內瞧去,見載澄靜靜的躺在棺內,神態安祥,彷彿睡去了一般,但他臉上的數道鞭痕卻顯得極是駭人,儘管皮肉翻卷處已然用針線縫好。但額頭處皮肉脫落,白骨森然可見,一望之下,仍然令人不寒而慄。

劉誠印此時心中明白,恭王府管家說的載澄是給恭親王打死的話,絕非虛言!

恭親王遠遠的看着劉誠印做着這一切,原本忐忑的心稍稍安定了下來。

雖然他知道,劉誠印奉皇太后旨意宣召他入宮,加上劉誠印的警語,應該是沒什麼好事。但想到昨天林義哲和他說過的話,他的心裡還是感覺坦蕩了不少。

祭奠完畢,劉誠印便和恭親王一道上了轎,直奔宮內而來。

進了宮內,恭親王遠遠的便看見端坐在寶座之上的慈安和慈禧,雖然隔得很遠,但他仍然能感覺到慈禧看着自己那能殺死人的目光。

恭親王不自覺的加快了腳步,來到了寶座前跪拜行禮,禮畢。恭親王便伏地不起,失聲痛哭起來。

此次召恭親王進宮,慈禧太后本來是要好好的訓斥他一番,但看到恭親王一進門便跪地痛哭。不由得有些奇怪,斥責的話一時便沒說出口。

“劉誠印,出了什麼事?”慈禧太后注意到恭親王的悲痛似有別情,立刻問道。

“回皇太后的話。王爺……王爺把澄貝勒……給打死了。”劉誠印用不大的聲音回答道。

聽了劉誠印的回答,慈禧太后身子一震,竟然從寶座上站了起來。

她呆呆地看着伏地痛哭不已的恭親王。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麼好。

一旁的慈安太后聽了劉誠印的回話,眼中也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慈禧呆立半晌,重重的嘆息了一聲,又坐了下來。

“六爺,你……這卻又是何必呢……”

聽到慈禧太后的這句話,恭親王重重的叩首於地,悲聲道:“臣……教子無方,罪該萬死!求皇太后重罰!”

看到恭親王叩頭出血,慈禧太后心中感動,轉頭望了慈安太后一眼,慈安太后點了點頭,隨即兩人從寶座上起身,下了玉階。

“六爺,都是一家人,澄貝勒縱有千般萬般的不是處,好歹也該大家商量着處置不是?你也不能自顧自的下如此的重手啊……”慈安太后嘆息道。

ωwш◆ttkan◆℃ O

“臣有此不肖逆子,愧對列祖列宗,愧對皇太后!”恭親王哭道,“求皇太后重重責罰……”

“六爺快快起來!莫要哭壞了身子!”慈禧太后說着,和慈安太后一道上前,來到恭親王身邊,伸出手做出了一個虛扶的姿勢,劉誠印則上前攙住了恭親王的胳膊,恭親王這才站了起來。

看到恭親王前額的斑斑血跡,慈禧太后心中不忍,她取出手帕,上前親手將恭親王額前的血跡輕輕的拭了拭。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此時恭親王心中熱流涌動,他看着慈禧太后,回想起當年叔嫂聯手應對危局的時刻,禁不住淚如泉涌。

看到恭親王淚流滿面的樣子,慈禧心中感傷,眼角也是淚光瑩瑩。

此時此刻,叔嫂間心結已開,嫌隙盡去。

又商量了一些善後事宜之後,恭親王告退,慈禧和慈安回到了後殿暖閣之中,想起剛纔的一幕,各自嘆息不已。

“姐姐說的是,人在氣頭兒上,最容易辦錯事……”慈禧太后說道,“妹妹委實是氣昏了頭,好在虧了姐姐提醒,沒有釀成大錯……”

“這也怪不得你,任是誰攤上了這事兒,都有把持不住的時候兒……”慈安太后嘆息道。

“細論起來,這事兒也不能全怪在六爺頭上,我也有錯處。”慈禧太后盛怒過後,竟然出人意料的做起了自我檢討,“皇帝的這幾個伴讀,畢竟是我給他選的啊……”

“事情都過去了,妹妹不必再耿耿於懷了。”慈安太后道,“六爺這一回打死了載澄謝罪,但載澄畢竟是他的親生兒子,心中悲痛可想而知,須得好生安撫纔是。我的意思,反正載澄已死,不妨給他一個哀榮,再給六爺些封賞,畢竟,新君登基,還得六爺幫襯着啊。”

“姐姐說的是,就照姐姐的意思辦理好了。”慈禧太后點頭道。

這邊,當恭親王剛剛回到府中之時。傳旨的李蓮英便隨後趕到了。當下內使宣讀太后懿旨,旨命予載澄身後哀榮,恭親王賞食三俸,加封榮壽公主爲固倫公主。

李蓮英宣旨完畢之後,上前笑着對恭親王說道:“王爺,西佛爺口諭:‘望六爺節哀順變,調養好身體,新君還需六爺輔佐。’”

聽了李蓮英的話,恭親王心中感動莫名,伏地不起。連連叩首。

此時此刻,他那顆始終懸着的心,終於放進了肚子裡。

順天府,大牢。

“皇上,皇上……”睡夢中的王慶祺,口中忽然喃喃喚道。

王慶祺是順天人氏,生得姿容清秀,人才瀟灑,纔年科第。又是家有萬貫之財,便風流自喜,專在婦女身上用功夫,京城裡的花街柳巷。沒處沒他的蹤跡。他更有一種特別本領,便是善於諂媚,他對於同治皇帝和他的上司職官,果然逢迎得無孔不入。但是他對於婦女方面,也有一種手段,能夠使得婦女人人愛他。人人要和他親近。人家因爲他不過三十來歲,身體又不很肥胖,所以都喚他“小王”。這王慶祺的名號,在窯子中間,可以說無人不曉,沒人不知,提起了真比皇帝還要名高。他本是承值在南書房的,同治皇帝雖多年不進書房唸書,但這種官職,仍是不廢的。事有湊巧,同治皇帝本來是不常到南書房的,那一天,同治皇帝忽然的來到南書房,身爲侍讀的王慶祺急忙迎駕。

原來南書房本有四名侍講,六名侍讀,但因同治皇帝常不到此,所以只剩王慶祺一人,仍是承值在這裡,其餘的侍講侍讀,都回到翰林院去當差。王慶祺獨自留在這裡,不過敷衍塞責罷了。

這時同治皇帝忽然想起南書房的侍讀王慶祺,少年貌美,心想時常獨自淫合,總不是很有趣,便想和王慶祺並做一起。所以走來相見。

王慶祺見同治皇帝駕到,磕頭迎着。同治皇帝便想先用些話去打動他的意思,乃道:“當初道君皇帝微幸李師師,究竟是怎樣的情形?”

王慶祺聽着,便把宋徽宗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

同治皇帝道:“道君皇帝究竟不可說是十分昏淫的國君,只落得結果被金兵擄去,國破家亡,死作異鄉之鬼,未免太可惜哩!”

王慶祺又奏道:“陛下說徽宗不是昏君,話實不錯,但依臣的眼光看來,從古以來,萬乘之尊,微服私幸,又何止徽宗一人?即使微服私幸,也未必便是昏暗之君哩!總而言之,國君無道,決不在乎這種地方,況且古來名妓,也未必都是下流賤婦,只看梁紅玉的嫁給韓蘄王,便可明白了。”同治皇帝聽了,心想風流人才,究屬說話漂亮,便欣喜的答道:“卿言極是。這也不是徒務虛名的人,天地間倘果有梁紅玉,李師師輩,朕無論怎樣,總當前去和他們周旋一番,纔不枉人世。只是塵海茫茫,這種人材,竟是踏遍鐵鞋無覓處,無法可想的哩。”

王慶祺聽着,知道同治皇帝也有冶遊的口氣,只是不敢施行,便把話湊合道:“陛下說‘踏破鐵鞋無覓處’,這話未必是的。常言道:‘得來全不費功夫’,不過陛下沒曾在外面走動,所以不很知道哩。”

同治皇帝捨不得放開王慶祺的手,着了迷似的拿住撫摸。王慶祺默不作聲,只憑他玩賞摸索,一張玉臉越來越暈,眼裡也朦朧起來,竟比那女子的秋波還要美上三分。同治皇帝一擡頭,不禁看呆了。

那王慶祺是有經驗的,忽然道:“皇上有過似我這樣的嗎?”。

同治皇帝聽不明白,卻胡亂答道:“沒有,象你這樣的人物,天下哪裡找得到第二個。”

王慶祺笑了起來,竟似如花嫵媚,道:“皇上只拿住臣的手,卻是要做什麼?”

同治皇帝臉上發燒,卻沒放手,盯着他道:“朕原來最討厭男人,不知怎麼見了你,心裡就再也捨不得了。”

王慶祺凝視了同治皇帝一會,竟起身挪了位子,繞過炕上擺滿果子點心的小几,坐到他身邊來,在他耳邊吹氣如蘭地說:“皇上心裡真是如此?”

同治皇帝見他挨近身邊,又說這樣的話,心中酥壞,點點頭說:“千真萬確。絲毫無假。”

那王慶祺就靠了上來,同治皇帝慌忙抱住,王慶祺手臂也圈住同治皇帝的腰,同治皇帝心中亂跳,不禁貪戀,那王慶祺不語,竟迎上相就。

同治皇帝癡癡說:“同爲男子,你怎麼就比朕漂亮這許多?”

王慶祺笑道:“哪有呢,皇上纔算個美男子,我不過長得象女子。沒有那男人氣概。”

同治皇帝道:“這樣最好。”停了一下,又說道:“這會兒又沒別人,你我以兄弟相稱吧,或直呼其名也行。”

王慶祺惶恐道:“臣豈敢!”

同治皇帝笑道:“不怕,這樣朕才喜歡。”

ωwш★тTk an★¢O

傍晚,細雪濛濛的下,無聲無息。

庭院的迴廊下,年輕的皇后怔怔的坐在紫竹椅上,看着飄落的雪花。雖然天氣很冷。但她的手腕卻露在袖子外面,套了個白玉釧子,越發襯得腕骨伶仃,惹人憐惜。

輕蹙雙黛蛾。夜長人奈何?

“主子,天太冷了,回房休息吧。”旁邊的宮女俯下身,在女子耳邊輕聲勸說道。

然而。皇后卻沒有回答,眼睛依然盯着雪中某處,不說話。她的神色是淡漠的。乍一看會以爲因高貴矜持而淡漠,然而,仔細看往她眼中,就會發現、她的眼睛是空洞洞的,沒有一絲光亮和神色的變化。

彷彿也習慣了這樣的迴應,宮女看看將要黑下來的天色,俯下身輕輕將挽在臂彎裡的黑貂皮披風抖開,披在皇后的身上。

阿魯特?寶音一動也不動,任宮女服侍,臉上依舊沒有絲毫的神色變動,癡癡的看着雪中。

這是屬於“天地一家春”的一處庭園,方寸雖然不大,但是佈置得別有匠心。

花木扶疏,掩映着小小一座假山。山石都是從湖州運來,深得“瘦、透、漏”之神韻,堆山手法也一望而知出於大家之手。假山上薜荔藤蘿,杜若白芷,點綴得宜。在雪中散發出微微的清香——然而,年輕女子空洞的眼神,卻是一瞬不瞬的,盯着假山後的一株花樹。

那是一棵好柔弱的花樹,雖然也有丈把高了,但是枝葉纖細柔美,最奇異的是那些枝葉都閉合了起來,枝條也在雪中緊緊糾纏——就彷彿一個遇到風雪的麗人、下意識的抱緊了自己的香肩。

那是一棵合歡樹,雖不是開花時節,但滿樹卻繁花朵朵紅紅白白,然而枝葉卻有些萎黃。

“主子,我們回房好不好?老佛爺如果回來,看見主子這樣在風口上坐着,奴婢又要捱罵了。”見皇后柔順的聽任自己將衣服給她加上,貼身宮女茜兒進一步勸說,一邊將手探入皇后肋下,想將她攙扶起來。

然而,皇后卻並沒有動,似乎根本沒有聽見近在咫尺的人說了什麼話,眼睛只是茫茫然的看着庭院中那棵合歡樹。

雪漸漸地轉大了,那棵樹靜靜地在那裡,然而每一陣風過,都簌簌的落下大片枯黃的葉子和凋零的殘花——那是很奇異的花兒,絲茸般一簇一簇的,彷彿一蓬蓬紅白色的針。

一朵一朵,無聲無息的在狂風暴雪中落到地上。

奇怪,已是嚴冬時節,這棵樹居然已經開始大片的掉葉子了……看來,這株合歡花,也是活不長久了。

風猛烈了起來,濃密的黑雲彙集過來,烏壓壓的蓋住了天空,傍晚的天際登時黯淡了起來,黑沉沉宛如深夜。茜兒見皇后不肯動身,無奈的嘆氣,繼續勸:“主子,雪下的大了。我們回去歇息,好麼?”

阿魯特氏的眼神空空蕩蕩,似乎根本沒聽見,毫無反應。

“主子……回去罷。呆會兒慧主妃就要過來探望您了——唉,天兒變得快,不知道慧主妃還來不來了……”茜兒低聲勸着,扶住皇后肋下的手微微加力,身形單薄的皇后就身不由己的被她扶了起來,輕的宛如一片葉子。

茜兒扶着她起身,輕輕道:“我們回房去歇息,雪下得這麼大,怕是要起風了呢。”

然而一語未畢,只聽嗑啦啦一聲響,一陣狂風吹來,聽起來有如鬼哭狼嚎一般……

茜兒不自禁的嚇了一跳,想立刻扶着皇后回房去。然而,她剛想伸手拉時,忽然發現癡癡呆呆的皇后已經不在她身側,居然不知何時一個人走到了檐下,怔怔的盯着廊外青石板上砸落的雪點,然後似乎有知覺般的,緩緩擡頭,看向庭院裡面那棵合歡樹。

雪驀然間下得非常大,簌簌的聲音淹沒了一切,天地間只是白茫茫的一片,那厚重的雪簾阻擋住了一切視線。

然而,就在這剎那間,宮女驚恐地看到,皇后的臉上忽然間有了表情。

彷彿無風自動,那件黑貂皮的披風從阿魯特氏的身上滑落下來。看到皇后毫無表情的面容,那一瞬間,不知怎麼,說不出的恐懼抓住了茜兒的心,她不自禁的想脫口驚呼。(……)

第414章 龍種第215章 棘手生番第369章 泰西“春秋”第41章 罪證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423章 海軍建設方略第341章 樺山小賊第368章 功課第423章 海軍建設方略第31章 拿破崙三世的允諾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470章 丁日昌第200章 炒了老師的魷魚第82章 中國大救星二百六十二章 萬國通的恭親王第366章 蘭洲末日第477章 反目成仇第411章 不眠之夜第489章 林義哲VS張佩綸第311章 伊東少將的決斷第199章 洪陶士的“舊賬”第12章 陳家孫少爺的誕生第59章 左宗棠的釜底抽薪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302章 毛董入獄第155章 劉步蟾在佈雷斯特第94章 兩敗俱傷第167章 北海遇險第436章 逆流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33章 幽巷遇險第431章 新艦設計,新式戰法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345章 決戰第190章 圓你我一個夢想第4章 當“愛國”遇到“豐田”第46章 船成“萬年清”二百八十八章 敢爲天下先者第484章 陽奉陰違第33章 幽巷遇險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73章 前夜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91章 排槍的正確使用第363章 凱泰遺折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132章 無人分憂第381章 郭筠仙第134章 太后召對第191章 共同的敵人第52章 新差事第190章 圓你我一個夢想第329章 大潰第428章 遇事乃發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442章 蜀中才子第317章 復仇第240章 擺在眼前的新機會第362章 美國“準內戰”第162章 盧氏千金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36章 血仇緣起二百七十一章 強硬寶中堂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4章 當“愛國”遇到“豐田”第246章 長兄來信第127章 如此協餉第255章 儲才瓶頸第389章 冷雨夜二百七十七章 忍無可忍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127章 如此協餉第299章 西鄉隆盛第434章 薛叔耘二百六十一章 略報前誼第126章 轉了性的恭親王第240章 擺在眼前的新機會第51章 痛殲匪寇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477章 反目成仇第2章 補洞房第154章 恭王開價第158章 維多利亞女王的心聲第310章 西鄉大潰敗第7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17章 N姓家奴第81章 阿姆斯特丹之行第204章 寧直不彎洪陶士第105章 加特林第21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15章 酒醉真相第22章 船政換址之議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417章 N姓家奴二百七十一章 強硬寶中堂
第414章 龍種第215章 棘手生番第369章 泰西“春秋”第41章 罪證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423章 海軍建設方略第341章 樺山小賊第368章 功課第423章 海軍建設方略第31章 拿破崙三世的允諾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470章 丁日昌第200章 炒了老師的魷魚第82章 中國大救星二百六十二章 萬國通的恭親王第366章 蘭洲末日第477章 反目成仇第411章 不眠之夜第489章 林義哲VS張佩綸第311章 伊東少將的決斷第199章 洪陶士的“舊賬”第12章 陳家孫少爺的誕生第59章 左宗棠的釜底抽薪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302章 毛董入獄第155章 劉步蟾在佈雷斯特第94章 兩敗俱傷第167章 北海遇險第436章 逆流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33章 幽巷遇險第431章 新艦設計,新式戰法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345章 決戰第190章 圓你我一個夢想第4章 當“愛國”遇到“豐田”第46章 船成“萬年清”二百八十八章 敢爲天下先者第484章 陽奉陰違第33章 幽巷遇險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73章 前夜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91章 排槍的正確使用第363章 凱泰遺折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132章 無人分憂第381章 郭筠仙第134章 太后召對第191章 共同的敵人第52章 新差事第190章 圓你我一個夢想第329章 大潰第428章 遇事乃發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442章 蜀中才子第317章 復仇第240章 擺在眼前的新機會第362章 美國“準內戰”第162章 盧氏千金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36章 血仇緣起二百七十一章 強硬寶中堂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4章 當“愛國”遇到“豐田”第246章 長兄來信第127章 如此協餉第255章 儲才瓶頸第389章 冷雨夜二百七十七章 忍無可忍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127章 如此協餉第299章 西鄉隆盛第434章 薛叔耘二百六十一章 略報前誼第126章 轉了性的恭親王第240章 擺在眼前的新機會第51章 痛殲匪寇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477章 反目成仇第2章 補洞房第154章 恭王開價第158章 維多利亞女王的心聲第310章 西鄉大潰敗第7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17章 N姓家奴第81章 阿姆斯特丹之行第204章 寧直不彎洪陶士第105章 加特林第21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15章 酒醉真相第22章 船政換址之議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417章 N姓家奴二百七十一章 強硬寶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