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五年後

皇帝對他不薄,他好歹還能在京城多看看林軒,跟他拉進拉進關係,他不指望林軒能認他,只希望林軒的生活中能有他的存在,這就夠了。身在御書房的皇帝,站在窗口,任由冷風吹進來,皇帝告訴平伯侯他和吳氏有一雙兒女還有別的用意。

皇帝對吳國圍始終有些不放心,讓他駐守在瓦剌邊境只是無奈之舉,誰讓他平息了瓦剌戰事。周清舒從天牢逃出去,錦衣衛將京城挨家挨戶巡查過了,根本就沒發現他的蹤影,看來他已經離開京城。他和吳國圍交好,皇帝擔心他會去找吳國圍,當然這只是皇帝的猜測,不能因爲一個莫須有,沒有證據的猜測就擅自將吳國圍調回京師,容易給大越帶來麻煩。

況且皇帝還有他其他的打算,告訴平伯侯,他和吳氏有一雙兒女,若是將來萬一真的如他猜測的一般,平伯侯爲了林軒出面阻止吳國圍,這是皇帝之所以告訴平伯侯此事的深意,皇帝的目光悠遠,但願平伯侯不要讓他失望。祖宗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江山,經由父皇的手中傳到他這裡,可千萬不能斷送他手上,那他就是千古罪人,承擔不了這個罵名。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間五年過去了。

京城早就不是當初的京城了,兩年前皇帝駕崩,臨終留下傳位詔書,傳位於榮親王周康,他就是大越如今的皇帝,雖說他年紀不大,可朝堂之上有皇帝的顧命大臣,以常首輔爲主,秦素爲主,如今的秦素早就不會當年潘皇后身邊的掌事姑姑,而是大越的當朝太后,手握重權。

皇帝擔心他過世了,留下年幼的周康和秦素,會被朝臣們欺負。當然皇帝這是做的最壞的打算,他臨終前特意的將兵部尚書和蔣飛龍叫到榻前,讓他們發誓此生效忠秦素和周康母子,在必要的時候,只要秦素一句話,他們就可以對朝中的大臣動手。

這是皇帝擔心秦素和周康的權利被架空,周康還年幼,等到他親征還有十幾年,皇帝雖然不放心,可他的身子根本就撐不住了,只能含恨離世。三年能改變很多事,秦素慢慢的成長起來,在和大臣們鬥智鬥勇,常首輔身爲顧命大臣之首,必須要保持中立。

眼下正值周康五歲的生辰,皇宮裡好久就這般的熱鬧了,自從先皇駕崩後,皇宮沉悶了許久,難得這次秦素下令要替周康操辦五歲的生辰,自然要熱鬧一番。周康穿着皇帝的小龍袍,快速的朝秦素跑過來,秦素當下板着臉:“身爲一國之君,更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你瞧瞧你,滿頭大汗的還跑什麼?就不能慢慢的走路,後面又沒人逼着你?要是讓大臣們看到了,他們會怎麼看待你這個一國之君?”

周康停下了腳步,撇着小嘴,氣惱的看着被秦素抱在懷裡的嫣然,憑什麼他每次都是被秦素罵,從來都沒有一句表揚誇讚他的話,反倒是嫣然,秦素對她從來都不罵,還低聲下氣柔聲細語的哄着她,憑什麼?

秦素的話說完,見到周康的神情就後悔了,她每次都想和周康好好說話,剋制住自己的脾氣,可她這麼說也是爲了周康好,先皇不在了,沒人能替她們孤兒寡母遮風擋雨,那就必須要讓年幼的周康成長起來,不能讓人抓到把柄,落人口舌。秦素張張嘴,想解釋,可嗓子裡就如同塞了一塊棉布,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周康恭敬的低頭作揖,不情願道:“母后教訓的是,兒臣記住了,兒臣還要去給太傅請安,就先告辭了。”沒等秦素開口,周康就一轉身帶着貼身的太監們離開了,望着他離去的背影,秦素重重的嘆口氣,懷裡的嫣然很是不解:“母后,皇兄他怎麼就走了?”

望着懷裡疑惑的嫣然,秦素微微一笑,道:“你皇兄他還有別的事,要先走了,他陪母后的日子長着呢。倒是你,再過兩日就要走了,讓母后多看看你。”臉上的不捨之情溢於言表,嫣然在宮裡這次待了十天就要走了。嫣然聞言,撅着小嘴,耷拉着耳朵,伸手挽着秦素的脖子。

趴在她耳邊撒嬌:“母后,嫣然也捨不得離開你,好像能跟母后一直在一起。不過母后你放心,嫣然就算走了,心裡也是念着母后,爲母后和皇兄祈福,只是母后,嫣然能不能有個小小的要求?”這丫頭懇求的模樣,秦素能不笑着點頭答應嗎?

嫣然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秦素再次見到周康的時候,對她笑一笑,抱一抱他。連五歲的嫣然都能看出周康眼底的渴望,她何嘗看不到,能疏忽。秦素的眼神飄向遠方,要是先皇還在世,她必定會將周康當做心肝寶貝一樣疼愛,在外人面前也毫不吝嗇對他的疼愛。

現在這般,絕對不行,先皇過世了,替他們母子擋風遮雨的高山倒下了,往後只能依靠他們母子倆。她不能讓周康小小年紀就和嫣然一般學會撒嬌,男孩子要堅強,尤其是一國之君,更加要學會隱忍。嫣然看着一動不動的秦素,輕輕的拉扯她的衣袖,叫了聲:“母后。”

秦素臉上堆滿笑容,捏着她的小鼻子,笑道:“你都要走了,還惦記着你皇兄,讓母后說你什麼好。要不然母后看,你這次就不要回去了,一直留在母后身邊管着母后和你皇兄,可好?”

伸手摟着秦素的嫣然嚇得急忙直襬手,“母后,我不要,我不要,我還要回孃親身邊去,出來這麼長時間,孃親肯定想我了。等過些日子,嫣然再進宮陪母后。”秦素不過就想逗弄嫣然,轉移剛纔的話題罷了。她怎麼可能真的將嫣然留下,就算她身爲大越太后,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來,嫣然有她的家,不應該小小年紀就被困在這牢籠般的皇宮裡。

太后親暱的颳着她的鼻尖,寵溺的點頭道:“好,嫣然,這可是你說的,等過些日子,母后派人接你入宮,你一定要多住些日子。多陪陪母后,有你在身邊,母后很高興。”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望着懷裡充滿笑意,活潑可愛的嫣然,秦素只要看到她,什麼煩惱都沒了。

待到嫣然趴在秦素的腿邊睡着了,被蘭嬤嬤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將她抱到牀上去,秦素才活動着早就麻木的雙腿。她害怕吵醒了嫣然,一點都沒敢亂動,就這樣雙腿發麻了。蘭嬤嬤蹲下身子,快速的手法嫺熟的給秦素按摩起來,經過蘭嬤嬤的雙手用力的按摩後,秦素的雙腿減輕了許多痠麻,慢慢的能站起身了。

蘭嬤嬤雖說在秦素身邊伺候的時間不長,但很清楚她內心的苦澀,一個女人支撐着偌大的朝廷,在人前從來都不能讓人看到她脆弱的一面。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蘭嬤嬤都會聽到寢宮內發出低低暗沉的哭聲,這個時候她纔會意識到,秦素白天都是僞裝出來的堅強,她也是一介女流之輩。

因此她對秦素有了更多的憐憫,發誓此生要在秦素身邊對她忠心耿耿,與她同進退。秦素望着御花園外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心情瞬間跟着好了許多,走到跟前,彎腰掐了一朵鮮豔的牡丹花,放在鼻尖,淡淡的幽香讓她忍不住跟蘭嬤嬤分享。

蘭嬤嬤見秦素心情好了不少,捏着雙手,遲疑道:“太后,奴婢看您這般喜歡嫣然郡主,爲何不將她留在宮裡陪伴在您身邊?”能常伴在太后身邊,對嫣然來說,是她的榮幸。嫣然郡主從三年前開始就被太后送去江南,只有逢年過節,或者太后寫信的時候,嫣然郡主纔會回宮來陪伴太后。

蘭嬤嬤對此其實很是不解,秦素收斂起臉上的笑意,滿臉堆滿了冰霜,蘭嬤嬤立馬意思到她剛纔說的話惹着秦素不高興了,趕緊解釋道:“太后,您莫動氣,奴婢只是看您那般喜歡嫣然郡主,纔會多嘴。”畢竟江南哪裡能比得上富裕的京城,天下沒有一處地方能比得上皇宮。

多少名門閨秀擠破腦袋想要進宮,享受榮華富貴,也不知道太后是怎麼想的?“嫣然的事日後不許再提,否則你就離開榮華殿,去別處當差吧!”秦氏沒說責備的話,只是給蘭嬤嬤一個警告,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她身邊,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還是牢記在心的微妙。

兩日後,嫣然就要離開了,秦素得想着給她帶什麼好東西回去,轉身留給蘭嬤嬤的是她的背影。小木子皺眉看着癱坐在書案前的皇帝,從榮華殿回來,皇帝周康就一直愁眉不展,臉上連個笑容都沒有,他說的口水都幹了,周康似乎沒將他的話聽進去,還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裡。

“聖上,聖上。”小木子試圖叫了兩聲周康,周康嫌棄的白了他一眼,“叫聲叫,你沒看到朕心情不好,不許說話,從現在開始,你要是再開口說話,就滾出朕的身邊,再也不要讓朕看到你了。”從榮華殿回來,他心情一直很低沉,偏偏小木子不讓他安寧,一直在他耳邊跟烏鴉一眼喋喋不休的說個不停,他怎麼能不煩躁呢!

小木子嚇得趕緊用雙手捂住嘴,嚇得面色蒼白,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求饒,周康實在不想看他。起身離開御書房,臨走前還警告不讓小木子跟着,他要一人出去散散心。嫣然睡醒了,悄悄的走出榮華殿,秦素正躺在榻上休息,蘭嬤嬤不在,幸好,她能出去走走了。

秦素擔心她的身子,不讓她出去亂跑,其實她在江南被孃親管的還沒秦素這般嚴厲。當然她知道秦素對她的寵愛,只是有些讓她覺得喘不過起來罷了。她小小年紀當然不可能把這些話說出來傷秦素的心,其實她半夜隱隱約約能感覺到秦素翻來覆去睡不着覺,似乎有心事。

當然她是因爲太過思念江南的孃親和親人才會半夜睡不着覺。嫣然一路蹦蹦噠噠的跳着,穿越長廊,眼前就是桃林,她在江南見過三月桃花盛開的場景,和麪前京城的相比,京城的滿園桃花,香氣怡人,此園桃花如一片朝霞,絢麗多姿,比江南更勝一籌。

嫣然忍不出張開雙臂,閉上眼深呼吸幾口新鮮空氣,心裡嘀咕道:很快我就要離開京城,回到孃親身邊,希望母后能一切安康。冷不丁的有人從背後推了她一把,嫣然還沒來得及轉過身來,頭上就被套上了一個粗粗的布袋子,讓她喘不過氣來。

她使勁的掙脫,掙扎,嘴裡還嚷嚷着,突然一棍子倒在她的後背上,讓她瞬間閉嘴,世界好像沉默了。在背後搗亂的當然是周康,他早就對嫣然不滿了,憑什麼她一個臣子的女兒要寄養在太后的名下,就算她的母親曾經救過太后一命,也不至於得到這般的榮寵。

若非她被送去江南調養身子,怕是整個宮裡就她最尊貴了。他這個皇帝太憋屈,太窩囊,周康甚至想過,要是嫣然是個男孩,太后會不會讓他成爲一國之君,做大越的皇帝。加上平日秦素對他很嚴肅,不苟言笑,還經常板着一副說教的臉,周康心頭對她滿是怨恨。

小木子緊張的雙手顫抖的扔下手中的棍子,舔了舔嘴脣,小聲道:“聖上,我們還是趕緊走吧,萬一被人看到了,傳到太后耳朵裡,奴才就算有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聖上,您就心疼心疼奴才這棵腦袋,奴才還想留在您身邊伺候。”周康狠狠的剜了他一眼,罵道:“沒出息的東西,瞧你這點膽量,還想伺候朕。站好了,你的背後有朕給你撐腰,太后要想砍你的腦袋,讓她先來砍朕的,放心,萬事有朕替你扛着,走,快把她扛起來,隨朕來!”

142 後山吃飯(二)233 錯過428 和離書130 趙氏發瘋(三)024 歸家462 黑臉叔叔405 殺女361 變故(三)173 陰謀310 祖父418 接風宴(一)220 憶往事(二)113 自作孽(三)399 致命威脅075 無果079 倒打一耙156 求娶(一)204 閒談111 自作孽(一)373 中劍260 撞死418 接風宴(一)279 秦嬤嬤309 熟悉的聲音461 五年後026 一百兩264 大公主266 賣身葬母(一)356 對峙(三)044 忽悠340 新生170 震驚490 計中計(二)162 登門提親(四)340 新生163 大跌眼鏡185 自請下堂(一)466 尋找192 愁雲慘淡384 登門求娶252 告狀416 奪位(三)067 苦不堪言029 商議分家(一)201 新年(三)370 青蓮344 抉擇450 魚死網破(五)186 自請下堂(二)180 山匪劫人(二)229 暗生情愫(一)038 二次進鎮(二)207 撮合050 母子被趕(二)494 大結局(二)471 幽會071 聲討林志武(二)308 蛛絲馬跡122 路見不平(二)465 相見368 打臉(二)084 女漢子(二)064 梅氏小產(一)399 致命威脅169 賣女087 說親(三)142 後山吃飯(二)116 歸家280 往事295 挺身相護446 魚死網破(一)183 串通118 絲綢大會038 二次進鎮(二)156 求娶(一)216 先下手爲強098 逼婚(三)399 致命威脅436 賜婚211 求學482 故友相見365 打鬥(二)443 驛站救人480 出使瓦剌366 打鬥(三)116 歸家109 失蹤之謎(三)191 入獄(二)363 喜訊236 懸賞令467 登門030 商議分家(二)335 賜婚276 壽禮106 心生害怕(二)359 變故(一)417 脅迫282 楊柳巷362 謀劃130 趙氏發瘋(三)
142 後山吃飯(二)233 錯過428 和離書130 趙氏發瘋(三)024 歸家462 黑臉叔叔405 殺女361 變故(三)173 陰謀310 祖父418 接風宴(一)220 憶往事(二)113 自作孽(三)399 致命威脅075 無果079 倒打一耙156 求娶(一)204 閒談111 自作孽(一)373 中劍260 撞死418 接風宴(一)279 秦嬤嬤309 熟悉的聲音461 五年後026 一百兩264 大公主266 賣身葬母(一)356 對峙(三)044 忽悠340 新生170 震驚490 計中計(二)162 登門提親(四)340 新生163 大跌眼鏡185 自請下堂(一)466 尋找192 愁雲慘淡384 登門求娶252 告狀416 奪位(三)067 苦不堪言029 商議分家(一)201 新年(三)370 青蓮344 抉擇450 魚死網破(五)186 自請下堂(二)180 山匪劫人(二)229 暗生情愫(一)038 二次進鎮(二)207 撮合050 母子被趕(二)494 大結局(二)471 幽會071 聲討林志武(二)308 蛛絲馬跡122 路見不平(二)465 相見368 打臉(二)084 女漢子(二)064 梅氏小產(一)399 致命威脅169 賣女087 說親(三)142 後山吃飯(二)116 歸家280 往事295 挺身相護446 魚死網破(一)183 串通118 絲綢大會038 二次進鎮(二)156 求娶(一)216 先下手爲強098 逼婚(三)399 致命威脅436 賜婚211 求學482 故友相見365 打鬥(二)443 驛站救人480 出使瓦剌366 打鬥(三)116 歸家109 失蹤之謎(三)191 入獄(二)363 喜訊236 懸賞令467 登門030 商議分家(二)335 賜婚276 壽禮106 心生害怕(二)359 變故(一)417 脅迫282 楊柳巷362 謀劃130 趙氏發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