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舌戰金鑾殿(二)

周清亦沉着臉道:“二皇弟,這還用問嗎?成國公一把年紀了,早年爲大越國馳騁疆場,廝殺多年。如今老了,就應該讓他在京城頤養天年。你如今再讓他帶兵去攻打月漓國,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嗎?此去月漓國路途遙遠,其中的艱辛大家都能想的出來。況且成國公爲大越國犧牲了驕傲的嫡長子,我就不相信我們大越國居然淪落到請老將出馬!”

越說越是氣憤,不少大臣紛紛在心中爲周清亦鼓掌吶喊,的確,成國公爲了大越國守衛邊疆多年。早年在於瓦剌國的戰爭中,嫡長子周正德在戰場上奮力殺敵,沒有等到援兵到來,不屈受辱,自刎了。

這怕是成國公心中最大的傷痛,嫡長子一直是他的驕傲。當時周正德的嫡妻正懷着身孕,當週正德自刎身亡的消息傳入京城時,他的嫡妻動了胎氣,生下兒子便追隨他而去。只給成國公留下一個年幼的孫子,失去兒子媳婦給他的打擊特別大,從此他便帶着年幼的孫子守護在瓦剌的邊境,發誓有生之年絕對不讓瓦剌進犯大越國一絲一毫的國土。

其中包含了他對瓦剌國深深的恨意,前兩年,他才被皇帝召回京城,頤養天年。這纔多久,朝廷居然又要讓他去攻打月漓國。周清舒聞言,扯了扯嘴角:“皇兄,你有句話說的沒錯,成國公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耍說的好,薑還是老的辣,難道還要派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之輩去領兵攻打月漓國。

月漓國此次居然敢進犯大越國,奪走了兩座城池。要是不派經驗豐富的老將去出兵,誰能保證一定會凱旋而歸。”他需要的就是一場必勝的戰爭,狠狠的教訓月漓國,讓他們日後再也不敢進犯大越國一絲一毫的國土。要是不讓他們吃點苦頭,他們絕對不會長記性。

“二皇弟,瞧你這話說的,你覺得成國公去一定能凱旋而歸嗎?當然父皇,兒臣並不是質疑成國公的能力,而是戰場上風雲變幻,誰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證,他絕對能打勝仗。據兒臣瞭解,月漓國的人狡詐多變,善於使用詭異。兒臣擔心成國公若是前去,難免會受到他們的算計,兒臣不忍心讓大越國的功臣,年邁的成國公受苦,還請父皇明察。”周清亦跪在皇帝的面前,他說的句句在理,如何決策就看皇帝的了。

周清舒衣袖下的拳頭捏的咯吱作響,周清亦此番跟他在金鑾殿上舌戰,怕是要跟他作對到底。“啓稟父皇,兒臣不相信偌大的大越國必須要派成國公出戰才能取勝,若是如此,兒臣願意主動請纓,領兵攻打月漓國。”皇帝的目光在兩個兒子身上來回打轉,周清亦等不及的繼續道。

周清舒聞言,當即冷笑了一聲:“皇兄,你這是在威脅父皇嗎?”這個名聲一旦傳出去,那周清亦就別想得到皇位。他不知曉爲何周清舒執意偏要成國公帥兵攻打月漓國,周清亦反正該說的都說了,接下來怎麼決定就要看皇帝了。皇帝收回落在兩個兒子身上的目光,淡淡的咳嗽了幾聲,才道:“常首輔、林相,你們覺得呢?”

到底應不應該派成國公帥兵攻打月漓國,皇帝現在把燙手的山芋踢到常明生和林相淇的手中。林相淇下意識的皺眉,其實他根本就不願意大越國出兵教訓月漓國。偏偏兩位皇子執意要出戰,常明生這隻老狐狸爲了討他們的歡心,附和他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解決此事。

林相淇上前兩步,作揖道:“啓稟聖上,臣覺得成國公久經沙場,必定能凱旋而歸。”他此舉無疑在支援周清舒,沒想到林相淇會同意他的想法。雖說不知道他的深意是什麼,眼下有人支持他來說,是件好事。周清舒低頭彎起嘴巴笑了笑,現在就看常明生的意思了。

常明生在心頭罵着林相淇,老狐狸,沒等到他回答皇帝,他就迫不及待的支持二皇子。眼下他要是支持二皇子,無疑在大皇子周清亦的心口捅一刀。要是不支持二皇子,必定會引得周清舒的記恨,他現在左右爲難。皇帝和林相淇聯手把他逼到這個境地,常明生突然有些後悔當初擅自做主把兩位皇子請到內閣,商議對付月漓國一事。

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算常明生腸子悔青了,也無濟於事,必須要硬着頭皮回答皇帝。爲了平衡朝中的權勢,常明生只有選擇附和道:“聖上,臣覺得此事還需要問過成國公的意見。”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他就不自覺的說出來。

對了,成國公爲了大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說,犧牲了長子,還有嫡長孫,這麼多年,皇帝對他必定心懷愧疚。若是成國公不願意,誰也沒辦法逼迫他。要是把他逼急了,常明生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

反正只要不把燙手的山芋再塞到他手中就行,周清亦眼見林相淇支持周清舒,着急的不行,不斷的朝常明生投去目光,希望他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可他倒好,居然說出這番話來。看來常明生真如魏長思所說的一般,不想得罪他們兄弟倆當中的任何一人,當真是滑不留手的泥鰍。

皇帝最後拍板,由林相淇和常明生一起去成國公府去過問他的意見。常明生鬆懈的心就開始緊繃起來,怎麼燙手山芋又塞到他的懷裡來?當然林相淇也是同樣的想法,偏偏皇帝下令了,他們必須要聽從。從這次金鑾殿上,兩位皇子因爲成國公是否帥兵攻打月漓國鬧翻,不到半天,這個消息就如同長了腳,傳遍了整個京城。

在這關鍵時刻,誰都知曉兩位皇子鬧翻臉了,朝中的文武重臣就是見證。皇帝對着周清幽點頭,道:“快起來,你只要真的知錯,改正了你就還是父皇的女兒,要不然父皇可不會對你收下留情,還會再次毫不猶豫的把你趕出宮去,聽見沒有?”

說着故意板着臉瞪着周清幽,周清幽聞言,點頭如搗蒜,“父皇,兒臣保證不會讓您失望,絕對會痛改前非,不會跟從前一般任性妄爲。父皇,這不是還有秦姑姑在邊上監督我,保證不會放父皇失望。”“你這丫頭倒是會說話。”皇帝伸手點着她的鼻尖,又不忘記朝秦素看了一眼。

秦素注意到皇帝的目光,快速的低下頭,不知道在想什麼。皇帝之所以原諒周清幽,第一因爲她是潘皇后最寵愛的女兒,盛怒之下把她趕出宮貶爲庶民,他很後悔。很多次夜裡都夢到潘皇后,她對皇帝好一通指責,不應該讓周清幽承受這麼痛苦。

從高高在上的大公主一下子墜入雲端,若不是有周清亦在背後幫襯她,還不知道周清幽怎麼熬下來。其次因爲秦素,她有話說的很對,打斷骨頭連着筋,周清幽身上流淌着他的血緣,就算他再不喜歡,也改變不來這個事實。他就不相信經此一次,周清幽不會痛改前非,收斂脾氣。

當常明生和林相淇從成國公府離開,準備入宮覆命時,隴縣八百里加急的密奏已然傳遍了整個京城。連身在客棧的林冬嫺都知曉了,隴縣守將周樑斬殺知府王城,率領一衆守城將士打開城門,對着月漓國投降了。

聽到小二告訴她這個消息後,許久林冬嫺纔回過神來,周樑到底收了月漓國什麼好處,居然把知府王城斬殺了,還帶着守城的將士們投降了。也從側面說明了月漓國的狼子野心,不能再縱容月漓國。大越國這般不重視,怕是要亡國啊。這是林冬嫺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她腹中的孩子要出生在太平之年,當然最好。

可惜她一個婦道人家根本就無法決定朝堂之上的大事,只能在心中祈求皇帝和朝臣們能夠重視此事,迅速的作出決斷,不要再讓月漓國囂張下去,奪走大越國更多的城池。皇帝在御書房發了好一通火,守在門外的太監聽到裡面此起彼伏的碎瓷片的聲音,紛紛把頭低着,恨不得用雙手把耳朵捂起來,聽不見就更好了。

皇帝即刻派太監把林相淇和常明生請入宮,兩人忙不迭的趕到御書房,還沒來得及作揖給皇帝行禮就被他不耐煩的阻止,“行了,都什麼時候了,不用行禮,這次朕若是不出兵教訓月漓國一通,他們還以爲大越國怕了!”皇帝眼中滔天的怒意差點兒遮掩不住,月漓國欺人太甚,大越國這次絕對不能退縮。

但在百姓們心中,月漓國連續奪走了大越國三座城池,皇帝和朝臣們都沒有任何的表示,他們就失望了。朝廷根本就不在乎他們的死活,民心失去了,就很難再凝聚回來。

成國公願意領兵出征月漓國,偏偏皇帝皺眉給否定了:“不用他,一把年紀了,還是留在京城頤養天年,傳出去,省的百姓們說朕刻薄臣子。”況且他都一把年紀了,要是遭到月漓國的算計,不能平安的回到京城,這就加深了他對成國公府的愧疚,皇帝可不想如此。

再說他就不相信大越國找不到一個出類拔萃的將領來發兵月漓國,狠狠的教訓他們一通。皇帝想過了,若是實在沒有人,大不了他御駕親征,他就不相信,不能把月漓國打的落荒而逃。皇帝此言這是在赤果果的支持周清亦,周清舒心中的怒火噴薄而出,憑什麼,皇帝未免太過偏愛周清亦。

他說什麼都聽他的,就是他把周清幽帶進宮,皇帝居然沒有怪罪他,反而賞賜了不少奇珍異寶到他的府上。周清舒並不熟眼紅這些寶貝,更重要的是皇帝對他的偏愛,爲何潘皇后在世的時候,對他亦是如此。他們更加偏愛周清亦,他同樣是他們的兒子,爲什麼就不能一視同仁?

周清舒拳頭緊緊的攥起來,現在他手中沒有權勢,只能忍氣吞聲,眼睜睜的看着周清亦得寵,不過他今日所受的屈辱,終有一日他要一雪前恥。皇帝最後拍板,當然常明生和林相,還有內閣的閣老們紛紛附和,表示聽從皇帝的旨意。接下來就是定下領兵的將領,最好能連夜點兵出征月漓國,越快越好。

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月漓國又使用陰謀詭異,再次奪走大越國的城池,會喪失更多的民心。皇帝掃視了一羣朝臣們,淡淡道:“現在你們就各自說出你們心中的領兵之人。”聽了一圈,皇帝有些坐不住了,抄起手邊的茶盞啪嗒一聲砸在地上,頓時水花四濺,嚇得周清亦爲首的朝臣們快速的跪在地上,紛紛對着皇帝求饒。

“你瞧瞧你們選的都是什麼人,不是一把年紀,就是毫無作戰經驗,朕怎麼能放心的把十萬大軍交到他們手中,你們這是在把朕往火坑裡推。要是此次出兵月漓國不能凱旋而歸,後果是什麼,你們想過沒有?要是這次失敗,月漓國勢必更加猖狂,奪走更多的城池,這還是小事。

要是他們狼子野心,想要侵佔整個大越國,到那個時候你們誰都不能倖免要跟着倒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難道你們不懂嗎?是不是要朕現在就對着月漓國投降,你們才高興啊?”皇帝陰冷的語氣讓朝臣們渾身瑟瑟發抖,脊背生寒。

哪是他們不想推薦馳騁疆場的將軍,而是多年來根本就沒有戰事,百姓們安居樂業,都在修身養性。能找到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將軍都難得很,紙上談兵的很多,可真正能保證打贏這場仗的將軍更是寥寥無幾。突然常明生擡起頭道:“啓稟聖上,微臣倒是有一個人選,只是不知道……”

“既然有人選,就更快,別吞吞吐吐,顧忌那麼多。”皇帝不耐煩的揮揮手,示意常明生快說出這個人選的名字。不要吊着他和朝臣們的胃口,皇帝聽他口中說出此人的名聲,半晌沒出聲。周清亦雙手抱拳道:“父皇,讓兒臣領兵前去滅滅月漓國囂張的氣焰。”

430 討要妾室106 心生害怕(二)018 入王府153 被困232 追上(二)044 忽悠453 魚死網破(八)313 以死明志(二)495 大結局(三)281 應允親事065 梅氏小產(二)255 弒母366 打鬥(三)291 自盡181 惡僕(一)113 自作孽(三)485 淵源391 酒樓約見378 御史彈劾180 山匪劫人(二)243 決裂013 母女同心351 擄走363 喜訊312 以死明志(一)097 逼婚(二)141 後山吃飯(一)439 夫妻爭吵416 奪位(三)185 自請下堂(一)071 聲討林志武(二)385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335 賜婚357 追趕(一)191 入獄(二)419 接風宴(二)397 產子172 休妻再娶461 五年後230 暗生情愫(二)080 大鬧王府(一)060 薛氏041 兩不相願(二)473 帝后354 對峙(一)154 暗結珠胎01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257 嬋姑娘214 故人相見(一)077 真相(二)302 主戰主和(二)241 逃脫082 告知458 塵埃落定(二)358 追趕(二)289 爭風吃醋490 計中計(二)083 女漢子(一)478 血脈相連163 大跌眼鏡387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041 兩不相願(二)205 探望414 奪位(一)242 夫歸087 說親(三)142 後山吃飯(二)172 休妻再娶485 淵源436 賜婚125 成親(一)485 淵源189 入獄(一)320 兄妹爭執453 魚死網破(八)037 二次進鎮(一)313 以死明志(二)474 離開075 無果409 替姐報仇386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184 聯手逼問086 說親(二)162 登門提親(四)140 生米煮成熟飯(四)139 生米煮成熟飯(三)243 決裂372 二選一181 惡僕(一)026 一百兩313 以死明志(二)270 告狀225 離家474 離開394 送信266 賣身葬母(一)045 掐架308 蛛絲馬跡167 捲款私逃412 謀事(一)
430 討要妾室106 心生害怕(二)018 入王府153 被困232 追上(二)044 忽悠453 魚死網破(八)313 以死明志(二)495 大結局(三)281 應允親事065 梅氏小產(二)255 弒母366 打鬥(三)291 自盡181 惡僕(一)113 自作孽(三)485 淵源391 酒樓約見378 御史彈劾180 山匪劫人(二)243 決裂013 母女同心351 擄走363 喜訊312 以死明志(一)097 逼婚(二)141 後山吃飯(一)439 夫妻爭吵416 奪位(三)185 自請下堂(一)071 聲討林志武(二)385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335 賜婚357 追趕(一)191 入獄(二)419 接風宴(二)397 產子172 休妻再娶461 五年後230 暗生情愫(二)080 大鬧王府(一)060 薛氏041 兩不相願(二)473 帝后354 對峙(一)154 暗結珠胎01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257 嬋姑娘214 故人相見(一)077 真相(二)302 主戰主和(二)241 逃脫082 告知458 塵埃落定(二)358 追趕(二)289 爭風吃醋490 計中計(二)083 女漢子(一)478 血脈相連163 大跌眼鏡387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041 兩不相願(二)205 探望414 奪位(一)242 夫歸087 說親(三)142 後山吃飯(二)172 休妻再娶485 淵源436 賜婚125 成親(一)485 淵源189 入獄(一)320 兄妹爭執453 魚死網破(八)037 二次進鎮(一)313 以死明志(二)474 離開075 無果409 替姐報仇386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184 聯手逼問086 說親(二)162 登門提親(四)140 生米煮成熟飯(四)139 生米煮成熟飯(三)243 決裂372 二選一181 惡僕(一)026 一百兩313 以死明志(二)270 告狀225 離家474 離開394 送信266 賣身葬母(一)045 掐架308 蛛絲馬跡167 捲款私逃412 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