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利中誰屬

bookmark

節堂中,利中衆文武大員們又過了小半個時辰,這才紛紛走出來。

楊沅此時已經回到他之前所居住的太尉府的客房,但他派了人在節堂外等候消息。

得知會議已經結束,楊沅馬上換了一身素淨的長衫,趕往後宅。

楊福、楊壽和楊祿回到後宅,撫棺哭泣一番,紅着眼睛剛剛披麻帶孝,楊沅就過來了。

“叔父!”

楊福一見楊沅,忍不住拜倒在地,哀哀哭泣不止。

“起來,快起來!”

楊政對楊沅畢竟不錯,見此情景,楊沅也不禁心中一慘。

他急忙彎腰扶起楊福,又看了眼一旁遍身縞素的楊福夫人,向她伸出手去。

楊福夫人已經捧了一條孝帶恭敬地站在旁邊,楊沅接過,系在了腰間。

他看看正在匆忙搭建的靈堂,先到已經準備妥當的靈位前長揖三禮,上了柱香。

楊福道:“叔父,靈堂今夜就能搭好,明日利中官紳就該前來祭拜了。”

楊沅點點頭道:“嗯,我也是楊家的人,會在這裡給大哥料理後事的。”

楊福聽了,一顆惴惴不安的心頓時放了下來。

坦白講,他在父親的羽翼之下,什麼都有父親替他做好。

如今讓他單獨主持一場葬禮,他也惴惴不安,生怕處理不好。

楊沅願以楊家人的身份主持葬禮,代表楊家迎接弔唁之人,那以後也就不會拋下他們楊家不管了。

楊沅想了一想,又道:“雖然事起倉促,且我大哥已過世兩日,遠道的親友來不及趕來弔唁,但這訃告也是要發的。

楊福,你明日想想,需要送訃告的人家,都不要落下了,否則反是咱們楊家禮數沒有盡到。”

雖然他輩份確實是叔,但楊福五十出頭了,富富態態一個身子,圓乎乎的一張臉,兩撇鼠須,讓他一個不到三旬的年輕人喚他“福兒”,楊沅是真張不開嘴。

所以便直喚其名了。

楊福恭聲答應了。

楊壽站在一旁,很想馬上告訴楊沅,利中軍政大員已聯名上書朝廷,請求由楊沅任利州中路御前諸軍都統制,以穩定利中局勢的消息。

不過,想到陳涿說,此事要先瞞着楊沅,等奏章報到朝廷再說,免得楊沅來個“三辭三讓”,節外生枝,這才按捺下來。

楊家父子三人當中,楊祿身子最弱,跟個癆病鬼似的,張羅到此時已至深夜,楊祿已經蔫了。

楊沅見了,不禁輕輕搖頭:“你們父子三人,輪流守夜吧。楊壽先來,楊福、楊祿,你們回去歇息。”

說罷,他忍不住對楊祿道:“凡事過猶不及,要有一個度。你既好酒,又好色,身子已經太虛了,以後還是收斂着些好。”

楊祿被關了這麼久,一直沒得酒喝,現在雙手雙腳都在哆嗦,急需灌幾口烈酒才能緩解。

因此楊沅這位長輩一說先讓他們父子去歇息,楊祿就想跑了。

聽楊沅這麼說,楊祿嘴裡唯唯答應着,心中卻不以爲然。

不能縱情飲酒,不能盡享美色,那我就算活得有烏龜那麼命長,又有什麼意思。

楊沅也看出他的言不由衷,只是自己這個長輩,頂多是個遠房小叔爺。

人家的親爹楊福還在這兒呢,怎也輪不到他替人家教兒子,只好不再多言。

……

大宋金牌急腳遞,日行五百里。

不過,以川峽的地理條件,在這一區域內,一般一天一夜也就跑四百里左右。

每二十五里,設一驛鋪。

軍驛騎卒,策馬狂奔,馬頸上繫有銅鈴,鈴鳴不止。

二十五里,好馬疾馳,到了這個距離,馬力開始疲憊,速度會降下來。

但,下一驛鋪已至。

驛鋪中的驛卒聽到鳴鈴聲,就會直接派人騎上馬,在驛站門前等候。

金、銀、銅急腳遞的鈴聲不同,驛鋪派出的接應馬匹和驛卒等級也不同。

等上一站的驛卒到了,直接馬上交接,就像是四百米接力賽的交接棒,絕不浪費一點時間。

楊沅就裘皮兒一案的偵破結果,正式上了奏章。

同時,他還附了一本。

查辦裘皮兒案,是他奉旨此去利中的原因。

但所有欽差,赴地方公幹,都負有爲天子體察民情、瞭解地方的義務,是可以就所見所聞加上所感,向天子上書的。

在楊沅附的第二本奏中,他便提及了楊政之死,潘泓嶽之死。

關於這場動盪,利中軍政大員一定會上書朝廷的,因此楊沅沒有就此事的細節多作闡述。

他主要是分析了導致利中接連出現大事的原因,並且附上了自己的建議:

請朝廷派一位資歷老、軍銜高、最好是有西軍背景,能鎮得住一衆驕軍悍將的老將軍,出任利州中路都統制。

依據這一標準,楊沅直接舉薦了人選,首選張浚,次選楊存中。

如果僅僅擔任都統制有些高官低配,那就再給個太尉的官職也就成了。

消息傳回臨安時,官家趙瑗正臥病在牀。

他之前在宗陽宮城樓上捱了兵部郎中雷應星一記鐵拳,打到脾裂。

只是這種內傷,從體表實難看的準確。

再加上皇帝從成都回來後,積壓了許多必須要由他親自決斷的國事。

趙瑗日夜操勞,休養的不好,因此這內傷變成了暗疾,始終將養不好。

如今一到深秋,氣候變化,趙瑗的身體愈發不好,大半時間都在臥牀靜養。

來自欽差的密報,是直接呈報御前的。

趙瑗帶病看罷,立即叫人去政事堂,把晉王趙璩、宰相沈該和魏良臣喚進了內宮。

因爲天子病體不愈,趙璩被抓了壯丁,如今雖然不是監國,卻也待在政事堂,爲他分憂處理國事。

楊沅的密奏被晉王、沈相、魏相傳看了一圈兒。

趙瑗高臥在榻上,問道:“晉王,兩位相公,以爲如何?”

沈該沉着臉色道:“官家,西軍果然該大加整頓了。裘皮兒在自己的府邸裡,被自己的女人夥同一個西夏間諜謀殺。

南鄭城裡,堂堂太尉、一軍主帥,被一偏將作亂殺害,如此種種,荒唐之極,足見西軍管理之混亂,將佐之膽大包天,太目無王法了。”

趙璩挑眉道:“所以,這何嘗不是一個朝廷的好機會呢?”

魏良臣沉吟道:“只是,張浚現在正主持我大宋全國的軍改要務。

楊存中則鎮壓三衙,並主持兩淮駐屯軍的補充、重建事務。

派誰去利中合適呢?”

趙瑗想了一想,道:“此二人,一個負責的是我大宋軍隊的脫胎換骨,一個負責的是直面北國金人的軍事防禦,都是至關重要的所在,不宜輕易調去。”

沈該道:“官家,大宋如欲北伐,最爲可慮者便是西夏。最大的牽絆還是西夏。不先解決西夏,朝廷便不能全力北伐。而如欲伐西夏,整頓西軍,刻不容緩。”

趙瑗道:“朕自然明白。你們覺得,如果讓兵部右侍郎兼權直學士沈虛中去利中如何?”

魏良臣猶豫地道:“沈虛中無從軍經歷,往赴利中,恐難令利中悍將馴服。”

沈虛中此人是宣和年間的進士,他是累官至如今這樣的官職的。

所以他雖然是兵部右侍郎,但實際上沒帶過一天兵,沒打過一次仗。

這樣的文官去統領武將,或許在禁軍甚而是兩淮兵中還可以,畢竟是扛着天子任命的大旗。

但是在西軍……

西軍只認能打的,不吃這一套。

趙璩想了想道:“那麼,讓張浚任樞密使,沈虛中接掌三衙,楊存中加太尉銜,赴利中節制諸軍呢?”

這其中自然也有利弊,最主要的就是軍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就是三衙禁軍。

一個從未當過兵的人,做些行政管理工作倒是沒問題。

你讓他插手太細緻的軍務,那還不是隻能被部屬們矇蔽擺佈?

再一個,兩淮的重建包括徵兵、練兵、軍力的調整、部防,軍事重鎮的重建……

這些事楊存中駕輕就熟,換沈虛中頂上去……

沈虛中是個很好的行政幹部,可這些真的是門外漢。

衆人一時計議不定,趙瑗掙扎着與他們商議良久,肉眼可見的疲憊下來。

趙璩見狀,忙讓大哥先行休息,他與兩位宰相回政事堂再做計議,有了穩妥的辦法再來請示皇帝。

不料,第二日利中軍政大員聯名奏章便報到了臨安。

奏章上詳細說明了潘泓嶽因何作亂,楊太尉如何被殺,他們又是如何迅速奪回城池,穩定了利中局勢。

因爲是聯名奏章,陳涿生把所有署名人的功勞都不厭其煩地提了一遍。

其中重點提到的就是楊沅的功勞和時寒的功勞。

最後,便是利州中路所有軍政大員,衆口一詞請求官家,委任楊沅接替楊政軍職,節制利州中路。

趙璩看罷,輕輕一拍額頭,着哇,我怎麼沒想到可以讓楊沅身兼二職?

虧得利中文武大員們提醒了我。

沈該看罷,卻是長眉微微一皺,隱隱有些不安。

楊沅昨日上書,一副公心模樣,向朝廷請旨,派遣一位能臣鎮守利中。

今日,利中文武大員便異口同聲地向朝廷舉薦楊沅。

這其中……

作爲一個文臣,對於武將,他有着本能的防範心。

武將並不意味着只是軍伍中成長起來的將領,而是泛指一切掌握着兵權的將領。

不管他是什麼出身。

他是進士出身也好,武人出身也罷,皇親國戚、沒卵子的太監……

不管他原本是什麼身份,只要他兵權在握,擁有了造反的本錢,那就必須防範。

何況,楊沅此時正在南鄭城,他和南鄭文武大員們難道沒有商量過如何善後?

如今這一唱一和的,給誰看呢?

魏良臣比沈該的對外態度更加激進一些,所以對楊沅也就更欣賞一些。

饒是如此,他同樣感覺不安。

他也認爲,所有執掌兵權的人,都該加以防範,防範他不可節制的那一天。

不過,他倒不認爲剛剛赴潼川府上任一年的楊沅,有這個能力擁兵自重。

他擔心的是,楊沅好大喜功,自以爲可以節制利中諸軍,更順利地完成朝廷的整頓西軍計劃。

可實際上,反被那些利中兵痞所利用。

楊沅資歷太淺,能鎮得住那些驕兵悍將?

利中的文武大員們衆口一詞擁戴楊沅,只怕就是擔心朝廷派一個他們糊弄不住的重臣過去,以後不能爲所欲爲吧。

一念及此,魏良臣與沈該兩位宰相算是殊途同歸了。

他們心中都打定了一個同主意:“楊沅,不可兼任利中之主。”

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697章 變亂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882章 心急火燎第899章 吳挺行險第411章 滿腹經綸第725章 一切有爲法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295章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737章 一步步來第732章 接風、洗塵第866章 軟飯硬吃的王第770章 撫帥來了第247章 令人期待的夜晚第88章 五更裡,架上金雞叫(求首訂)第552章 喜事近第544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55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334章 一張借條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800章 嚇唬馬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843章 掀桌子第34章 我往富春走一遭第647章 一臺戲第75章 夜行第270章 送上門的枕頭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219章 辰時三刻, 潛龍勿用,藏鋒守拙第83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92章 天意第367章 地下的囚禁第804章 投降?多大點事兒第523章 遇上對的人第233章 戌時,雞飛狗跳,漏船偏遇頂頭風第678章 各事其主第277章 我要考功名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898章 山陽會戰第165章 聽風八百遍,才知是人間第39章 以後我是你的人第568章 兵馬未動第719章 納尼?第848章 北風急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437章 無名小卒第415章 九曲叢祠鹿鳴宴第465章 一隅之光(為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742章 明妃六相第314章 穩如老狗第695章 迷蹤第126章 被溺愛的天才第698章 不完美的計劃第826章 燕王!第281章 來日可期第856章 闖宮第597章 五方殺神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534章 溫泉水滑第331章 秦相,待我助你一臂之力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243章 一帆風順!第459章 金夫人,想做女海王嗎?第300章 超憶第60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18章 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寒第361章 渡海舟筏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364章 祭牲以重生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15章 李押班沐押班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297章 休遣玲瓏唱我詞第174章 英雄無名第199章 無風波處起風波第792章 莫衷一是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166章 師師,時不我待第679章 小小伎倆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804章 投降?多大點事兒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147章 夫人,請指教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795章 明碼電報第730章 霸道撫帥的小補充第637章 斬將
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697章 變亂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882章 心急火燎第899章 吳挺行險第411章 滿腹經綸第725章 一切有爲法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295章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737章 一步步來第732章 接風、洗塵第866章 軟飯硬吃的王第770章 撫帥來了第247章 令人期待的夜晚第88章 五更裡,架上金雞叫(求首訂)第552章 喜事近第544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55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334章 一張借條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800章 嚇唬馬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843章 掀桌子第34章 我往富春走一遭第647章 一臺戲第75章 夜行第270章 送上門的枕頭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219章 辰時三刻, 潛龍勿用,藏鋒守拙第83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92章 天意第367章 地下的囚禁第804章 投降?多大點事兒第523章 遇上對的人第233章 戌時,雞飛狗跳,漏船偏遇頂頭風第678章 各事其主第277章 我要考功名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898章 山陽會戰第165章 聽風八百遍,才知是人間第39章 以後我是你的人第568章 兵馬未動第719章 納尼?第848章 北風急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437章 無名小卒第415章 九曲叢祠鹿鳴宴第465章 一隅之光(為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742章 明妃六相第314章 穩如老狗第695章 迷蹤第126章 被溺愛的天才第698章 不完美的計劃第826章 燕王!第281章 來日可期第856章 闖宮第597章 五方殺神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534章 溫泉水滑第331章 秦相,待我助你一臂之力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243章 一帆風順!第459章 金夫人,想做女海王嗎?第300章 超憶第60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18章 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寒第361章 渡海舟筏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364章 祭牲以重生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15章 李押班沐押班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297章 休遣玲瓏唱我詞第174章 英雄無名第199章 無風波處起風波第792章 莫衷一是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166章 師師,時不我待第679章 小小伎倆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804章 投降?多大點事兒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147章 夫人,請指教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795章 明碼電報第730章 霸道撫帥的小補充第637章 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