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鳴心中有了主意,他笑問:“各位長輩,這次來沒有從書中發現寶藏是不是有些失望了啊?”
嶽虎生連忙說道:“也不失望,我們作爲岳家後人,知道先祖是一個堂堂正正英雄,面目上面也有光啊。”
陸一鳴說道:“雖然沒有相像中的金銀財寶那樣的寶藏,但是令先祖留下了《武穆兵書》,也是一項巨大的寶藏啊。”
岳家衆人隨口附和着,卻並不熱烈,他們離開家中已經多日了,沒有找到財寶,難免有些失望,陸一鳴作爲“老闆”之一,他說話了,只好隨口敷衍。
陸一鳴看出他們的態度,淡淡的說道:“《武穆兵書》雖然沒有記載什麼寶藏,但是作爲一代名將的兵書,還是可以轉爲實實在在的大洋。”
大洋!兩個字一出口,滿桌都安靜下來,嶽虎生道:“沈老闆是要買這本書嗎?我們作爲岳家人雖然窮點,但是這是我們岳家鎮家之寶,無論如何也不會買的。”
陸一鳴笑道:“老爺子,你誤會了,我是說出版。”
岳家衆人登時面露興奮之色,嶽虎生試探的問:“這本書出版後,可以賣好多錢嗎?”
嶽肇成卻連連搖搖頭,說道:“沈先生,我知道您的好意,可是我看過這部書,因爲先祖長期征戰,沒有時間專心寫這部書,斷斷續續寫了幾十頁以後就被害死了。軍事系統也不完整,我也是這行內的人,知道出版以後沒有人會買的。”
鄔妍君也用不解的目光看着他。
陸一鳴神秘的笑道:“要看怎麼賣了,如果賣的好,你們幾家每家分四五千塊大洋應該沒有問題。”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四千塊大洋在鄉下可以抵上兩千畝田一年的收入,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岳家衆人交頭接耳一陣,還是由嶽虎生代表他們說道:“沈老闆,如果真的能賣那麼錢,我們的書就交給你出版了。”
陸一鳴點頭答應:“好,我可以出版但是有兩個條件,一是你們今天要將收入如何分配定下來,免得錢多了以後,傷了和氣反而不美;二是要留下一個人在上海一段時間,嗯……,大約20天到一個月左右,聽我安排。”
衆人商量了一陣,嶽虎生說:“那就是我這個老頭留下來了,不過不要住在這個旅館裡面,花那麼多錢,我就住在成娃家裡吧。”
嶽肇成也說:“老爺子就住在我那裡吧。”
陸一鳴笑着搖頭:“這可不成,老爺子,還得住旅館,但是不能住在這裡了,得換一家。”
第二天,嶽虎生在律師的陪同下面來到上海高等法院,狀告其族孫嶽肇成扣留祖輩傳下來的《武穆兵書》,想獨吞岳飛遺留下來的價值千萬的寶藏。
第三天,《妍報》就刊登了獨家報道:“北宋抗金英雄岳飛留下千萬寶藏,後代爭奪財產大打官司。”
下面還有岳飛的生平事蹟,原告嶽虎生和嶽肇成的照片。
第四天,《妍報》繼續刊登了獨家報道:“岳飛的《武穆兵書》重見天日,暗藏千萬的寶藏的秘密。”
還有記者對嶽虎生和嶽肇成的採訪,兩人律師的採訪,這些報道,都指出了《武穆兵書》裡面的隱藏了鉅額寶藏的埋藏地點的報道。
這些報道終於成爲上海市民熱議的話題。
第五天,《申報》、《新聞報》等上海大大小小的報紙都報道了這場官司的進展,南京和北平、香港的各大報紙也競相轉載。
這些報紙還煞有其事的分析了岳飛的來源,有說貪污的,有說從金兵手中繳獲的,有說北宋京城陷落時候從大內庫房裡面搬出來的,更多的說法是宋徽宗賞賜的。
藏寶的地點,有的說在河南,有的說在南京,更有的說在牛頭山中。
於是,岳飛的身世之迷便成爲各大報紙討論的熱點,還有一些大學的歷史教授也出來發表觀點。
嶽虎生和嶽肇成兩位更是成了各記者採訪的對象,走到那裡都有一羣記者跟隨。
《妍報》的記者更是“重金”從嶽肇成手中買到了《武穆兵書》封面的照片,又引起了轟動。
這幾天,上海高等法院可忙碌了,法院專門派出三十個書記員在法院前面廣場受理案件,前來登記的人排了幾裡陸長的隊伍,他們都說的是同一件事情,都自稱是岳飛的後代,要求得到《武穆兵書》,分享價值千萬的寶藏。
更有甚者,南京政府中有個部長髮表聲明,聲明中說這筆財產應歸國家所有。聲明剛在報紙上面發表,就引起岳氏族人的一片抗議,他們在報紙上面聯名發表文章聲討這位部長,然後又集體坐火車到南京總統府前示威。
這位倒黴的部長在被罵了幾句“娘希匹”以後,宣佈辭職。
陸一鳴不適時機的和原告被告的兩名辯護律師進行了悄悄的溝通。
上海高等法院進行了第一次開庭,法庭裡面座無虛席,坐在角落裡面的陸一鳴放眼看去大多數是記者,開庭以後原告嶽虎生和被告嶽肇成沒有講多少話,倒是雙方的律師脣槍舌劍、你來我往,爭論的異常激烈。
這次開庭又成爲各大報紙報道的焦點,經過第二次開庭、第三次開庭多次交鋒以後,法庭宣判,岳飛是民族英雄,他所有的精神和物質遺產都歸全國人民大衆所有,他留下來《武穆兵書》由出版社公開出版。
自然,這個出版公司就是墨雅出版公司了,這些天來,墨雅出版公司的工人們天天在加班加點,法院宣判的當天下午,上海各大書店的櫃檯上面就擺上了《武穆兵書》的影印本。書店前面立刻排起了長隊,不少人買了書以後,立刻站在那裡就琢磨起來,如果有人靠近張望,他們會立刻警惕的看着你,走的遠遠的,繼續琢磨,企圖找出寶藏的秘密,一夜暴富。
不到三天的功夫,推在倉庫裡面的50萬冊《武穆兵書》全部發完,陸一鳴又加印的二十萬冊,他計算了一下,上海、南京、北平、天津、香港,識字的已經人手一冊了,便下令停止出版。
果然,這七十萬冊發完以後,各大書店也不再進貨,即使這樣,《武穆兵書》的銷售闖下了天量,破了三十年代圖書銷售的歷史記錄。
盤點銷售利潤,不算《妍報》刊登報道帶來的發行量增加,不算墨雅出版公司的印刷費收入,這裡次淨利潤近20萬大洋,陸一鳴把這些錢都給了岳家後人,岳家後人在嶽肇成的提議下,支付了原來由報社支付的旅館食宿費用,餘下平分,每一支族人分得了兩萬大洋。
按照嶽虎生的說法,還要拿出五萬大洋給這個“沈老闆”作爲酬勞,被陸一鳴婉言謝絕了。
鄔妍君和陸一鳴都喜氣洋洋,彈冠相慶,他們不知道,一場真正的官司正在向他們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