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軒聽了勾頭一看,只見智盛和古麗斯汗並馬走在前,後面十幾個手持兵器的武士,和五峰駱駝在後,晃晃悠悠的朝這裡走來。這可讓敬軒吃驚不小。
如果說,了塵他們和淨空和尚的不期而來,是他們本身就有預測境況的能力,而智盛和古麗斯汗的到來,就讓他感到十分意外和莫名奇妙。
由於事發突然,時間緊迫,敬軒就沒打算邀請道遠的朋友,就敦煌太守王守義也是頭天聽說自己打關內返回,匆忙來訪才得知自己今日要辦喜事,不成想,遠在幾百裡外的智盛也能如期趕到。於是,便興高采烈的迎了上去。
智盛和古麗斯汗見到敬軒,也是興奮難耐,大老遠就飛身下馬,先是微微愣了一下,智盛肥胖的身子,便熱熱的貼在了敬軒身上。
未等二人開口,古麗斯汗便伸手在敬軒肩上搗了一拳,聲調略帶酸氣的嚷道:“結婚也不告訴我,虧我還把你當做親弟弟。”
見智盛也拿狐疑的目光瞅着自己,敬軒知道,他們的到來,只是湊巧。於是,輕嘆口氣道:“一言難盡,到屋裡細說,你們這是?”
智盛略顯惆悵道:“薛舉佔了隴西,內地的商隊根本過不來,山西瓷器和南方絲綢商都叫苦不迭,西來的貨商也壓在高昌不敢南去,父王這才備了厚禮,想請你給薛舉疏通疏通,看能不能打通隴西商道。”
敬軒輕鬆一笑,伸手拍了拍智盛肥厚的肩膀,便招呼人進入院內。
歷史的發展雖然有其內在的必然性,然,種瓜得豆般的偶然,有時也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建元三年(前138),漢武帝劉徹的使者張騫,率百人使團從長安出發,試圖和西域的大月氏結成同盟夾擊匈奴。匈奴得知消息後,命令西域各國對漢使圍追堵截。結果,張騫一行被俘。
後來,張騫趁亂僥倖逃脫,造訪了西域各國,從此,西域便被宣佈‘鑿空’,偉大的絲綢之路隨之開通。
踏着歲月的苔蘚,世界四大文明千里迢迢而來。一條連接中西文化的紐帶就此形成。
從商品的屬性上講,它是青銅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香料之路、絲綢之路;從承載的職能上,它又可以稱爲商貿之路、外交之路、傳教之路、軍旅之路、遷徒之路;從發展的作用上,它更像是中西方民族的對話之路,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之路,全球各個人種之混血之路。
絲路給西漢帶來的,並非新的物品,而是一種新的世界觀;西域被‘鑿空’帶來的,並非什麼新聞,而是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以及由此造成的新的人際關係和模式。
絲綢之路最成功之處,不僅在於它在缺乏國際機制和組織框架的情況下,延續千年。還在於它通過和平手段,實現並擴大了跨國貿易活動,和跨種族文化交流,成爲聯繫世界、締造和平、互通有無、傳播文明的金色通道。
中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以及地中海文明,被前所未有的串聯在一起,世界四大文明互通有無,兼容幷蓄的偉大時代到來了。
如果有人說,沒有絲綢之路,就沒有亞洲的歷史光彩,進而也沒有歐洲異軍突起的現代文明,甚至,也沒有西方人引以爲榮的地中海式藍色文明的成長與擴張,這絕非誇大其詞。
正是因爲絲綢之路,基督教《舊約》稱中國人爲‘絲人’,古希臘稱中國‘塞里斯’,羅馬將中國稱‘新浪’(Sina),印度把中國稱‘支那’(Cina)。中世紀後,中國被歐洲稱爲‘陶瓷之國’,此後,中國的英文名被永久的確定爲(China)。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麼,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就要靠路吃路了。
商道的繁榮和暢通無阻,讓他們在給過往商旅倒換出關文碟時,只需收取很少的關稅,就能讓國民豐衣足食,讓統治者安閒享受。
然而,一旦商道被堵,無疑於斷流毀山,如同孩子沒了奶水。眼下的高昌諸國,就面臨着這種威脅。
看來,文明時代的太平盛世,不僅關係到小國的生死存亡,更關係到整個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見智盛一副惴惴不安的樣子,敬軒淡淡一笑道:“隴西的事你就放心吧,這不僅關係到高昌,整個絲路都受到了影響,得和薛舉好好說道說道。”
頓了一下,敬軒又沉思般道:“薛舉那人脾氣古怪,我看你就別去了,免得讓他按住宰一頓,聽說他又返回了天水,這一來一去也得個把月,你玩些日子可以先回高昌,有消息我會通知你。”
智盛長噓口氣,面顯感激道:“有兄弟這話,我就放心了,哎呀,父王爲這事是吃不好睡不着,天天催我打聽你的消息。”
敬軒嘿嘿一笑,面顯詭異道:“古麗斯汗還聽話吧?你把畫兒咋安頓了?”
智盛咧嘴一笑道:“狼一旦離開草原,就老實許多,古麗斯汗還算好哄,沒像山北那麼刁蠻。畫兒照你說的,讓我一個守關的好兄弟娶回了家,我每月要到關上巡查一次,畫兒都懷娃了。”說着,面顯竊喜自得的樣子。
敬軒撇嘴一笑道:“外面的地倒是比家裡的種的好,我看古麗斯汗好像沒啥動靜,難怪你敢帶她出遠門。”
智盛輕籲口氣道:“沒動靜最好,他要是生個一男半女的,將來的皇宮,還不成她的天下。”
敬軒倪眼道:“該不是你使啥壞吧?”
智盛忙壓低聲音道,不瞞你說,父王早就留了後手,讓人在我房間的薰香中加了藥,古麗斯汗是不會生出孩子的。”
敬軒輕搖了搖頭,自語般的嘟囔道:“你們這些王宮裡的人,真是讓人琢磨不透。”
聽說敬軒要去天水,了塵了凡和幾個江湖朋友都想去,不爲別的,只爲跟着敬軒圖個痛快。
不料,這一去,卻又生出許多的事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