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他們只是空口許諾

“是救世主還是大軍閥?”

“烏托邦世界大門被打開了!山東將迎來一個理想化的時代!”

“最大的謊言!先鋒軍還有錢嗎?”

“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少有所教,老有所養。這是大同世界還是公產世界?”

“畸形的公產主義!孟享始終逃脫不了軍閥的本質。”

“紅旗飄在齊都上空,先鋒軍是蘇俄的走狗?”

一石驚起千層浪。

出雲號被擊沉的消息沒熱鬧一天就被鋪天蓋地的對先鋒軍改革的政策的報道淹沒了。

對於消除了大部分人的皇糧國稅這則讓人吃驚的政策,什麼都不做照樣有糧食分這條最低保障更是挑動了人們的心思。

“他這是在幹什麼?”老蔣氣急敗壞的喊道。先鋒軍這一出招,讓衆人都接不下來。

老百姓知道了這個法子後,還會老老實實的納糧交稅嗎?

這是在赤果果的打臉,也是典型的自損毀人。先鋒軍拋出這麼個讓百姓瘋狂的念頭,他能有錢維持這麼個龐大的福利體系?就連歐美也不敢這麼打包票。即使先鋒軍撂攤子不幹了,老百姓的嘴已經被養刁了,後人如何接手?摘果子摘不成,還要背上一個大包袱。

頭疼這些政策的不僅是他,其他的黨派也在發愁,本來發展的好好的成員,聞聽先鋒軍的政策後,很多都退出了組織,搞活動,都沒有人來積極參加了。大量的知識分子開始朝着先鋒軍的根據地涌去,他們不是衝着那份低保去的,他們只是想要去近距離的感受和探索這一種新模式,尋求另一條救國救民的發展道路。

也有一些百姓也在朝着先鋒軍的根據地涌去,雖然報紙上已經登載了所服務對象暫時只是試驗性的針對特區的人口。但老百姓還是抱着一線希望去那裡期待能趕上最後一班車。此時先鋒軍的周圍都是鬼子,***住了大部分通道,但依然擋不住人們的希望。

對此,先鋒軍也早有預料,對於那些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先鋒軍已經在報紙上登載了,在上海、天津、武漢、重慶、西安、廣州、昆明等幾大城市都設置了辦事處,可以通過辦事處來特區“參觀”。

而對於那些老百姓,先鋒軍也特地強調了,這一次只是針對着特區民衆。這惹來了很大的怨言,但這是人家自己的政府措施,別人也無可奈何,只能盼望着有一天自己的家鄉也能施行類似的舉措。

但更多的人是觀望着這個政策實施,誰也不知道這種政策能走多遠,這個對於財政的壓力太大了。

“他們這是在自殺!那個年輕的將軍沒有傷着腦子吧?”

“他這是在聚集人心,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可以積攢起大量的民心。經過一兩個月的推行後,只要他振臂一呼,他們地盤上的老百姓就能快速的聚集起來,形成一支甚至超過一百萬的龐大的軍隊。爲了保護他們心中的那份待遇,他們會奮勇殺敵,這支軍隊很難抵擋。”

“那兩個月以後呢?他們不就是迅速的跨臺瓦解了?”

“只要一直打下去,用戰利品維持那個政策,他們就暫時跨不了。但也不會太長的,沒有那麼多的財富可以支持他們越來越龐大的軍隊需求。他們必然要垮!”

“可惜,這個政策還是不錯的,就是現在華夏沒有這個能力支撐。希望他們垮臺之前,能讓*大的損失一回。”

“若是先鋒軍這一次這種新政策能夠推行下去,他們將是帝國最大的敵人。中國人要是都聚集起來太可怕了!”

“你這是多慮了!先鋒軍即使是把這種政策推行下去,而跨不了,但他們的財政卻要先抽乾淨了,哪裡還有剩下的錢來支持軍隊消耗?若是這條政策在和平時期,就是利器,但現在推出來,他們這只是在自殺。我們要做的是要提防他們在自殺前的號召起老百姓來最後瘋狂來衝擊我們帝國的軍隊。兩千多萬人,號召出一百萬甚至二百萬,都有可能啊!”

“那我們是不是需要現在轉移目標,先來對付先鋒軍?把這種危險遏制在萌芽中?”

“已經晚了,他們現在一招呼,就能至少過百萬的中國青年參加戰鬥,來保護那份可能降臨到他們家人頭頂的福利,爲了家人,他們會死戰而不惜身。此時去攻打先鋒軍,只會讓我們掉進這個泥潭中,憑藉着先鋒軍的武器,我們會損失很多的士兵,那時候就無法抵禦蘇俄的威脅了。帝國的新兵也需要時間。”

“那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這樣?”

“此時用戰爭的手段來對付先鋒軍是最愚蠢的,要從他們的內部把他們瓦解。只要他們的財政崩潰,他們就什麼都完了。除去那些青壯,多驅逐些華夏百姓到先鋒軍的地盤上,看他們怎麼養?先鋒軍既然對外地人和本地人明顯的分別對待,早晚會出問題的。內部多安置些人手,趁機鼓動,他們很快就會內亂。要想安撫,沒有錢怎麼行?要時刻注意他們的動態,如果他們大規模徵兵,一定要提前通知,做好準備,現在我們還是先應付過去蘇俄那邊的壓力再說。”

孟享不會傻乎乎的聚集一百多萬民衆兵來最後瘋狂一把,他之所以推出這些政策,一個是穩定特區內部,打造成鐵桶,二是爲全國佈局下先手。有了先鋒軍低保的對比,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政策,講究實際的老百姓根本不會支持你。

“幹不下去,那些老百姓太沒有覺悟了。我去發展組織,他們先開口問我們有沒有低保,都是一些坐享其成的懶漢,一些投機分子。”

“要有耐心,百姓需要慢慢的做開導工作。”

“我們爲什麼不也像先鋒軍那樣實行低保?至少應該把百姓的田稅免去,他們的思想就好做了!”

“先鋒軍只是一支軍閥的隊伍,他們靠着壓榨百姓獲得財富,現在他們只是在空口許諾,這筆費用他們最後是拿不出來的。”瞭解華夏實際情況的人沒多少相信,這個低保的數字太龐大了,而且還要面臨着巨大的軍費開支,聽說還有義務教育,這樣只會讓人懷疑這是先鋒軍的大話而已。

“可是,這個低保的政策我也覺得不錯。只是有一個問題我想不明白,難道連萬惡的資本家也要吃低保?他們吸了工人的血,還要來吸民衆的血。如果只是給窮人低保,那不是可以降低負擔,或者給窮苦大衆們提高低保待遇?”

“窮人富人的標準由誰來劃分?一旦從中有了疏漏,需要的人爭取不到,而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卻是會一直在拿低保。他們的貪婪不會放過任何一絲掠奪財富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打倒那個萬惡的階層。”

孟享對於這筆錢早就準備好了。即使全體百姓都吃低保,他也能輕鬆的支撐三個月。而十畝地不納稅的吸引力使得大部分老百姓都選擇了土地。這一塊對他沒有多少損失,他本來就不指望田賦。 這更讓他變得輕鬆了。

人口登記和土地丈量已經展開了。

很多人家選擇了戶口分開,戶口分開可以照樣在一起居住。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濟上的***,原來的家族體系在慢慢的崩塌。

土地也被重新劃定。地少人多的地區,吃低保的就多一些,先鋒軍趁機把自己手中該地區的土地放出一些去,以減輕壓力。人少土地多的地區,爲了逃避十畝以上土地的稅賦,土地交易火爆,先鋒軍趁機吸納,組建軍墾農場,吸納閒散勞動力和傷殘士兵的安置。

爲了打擊在土地交易過程中的高利貸行爲,由太平銀行牽頭髮放小額土地低息貸款。根據人口登記的信息,不足十畝地的都可以低息貸款來購買土地,補足十畝之數。這個雖然擡高了地價,但卻保障了土地買賣的數量,大政策下,以政策的順利實施爲要。

面對着有利可圖的土地交易和逐步高昂的土地稅賦,多地的地主們開始拋售部分土地。尤其是特區政府又規定了這一次土地登記後的土地交易需要賣家繳納高額的土地交易稅,這一規定立即讓很多惜售的地主提前把土地拋了出去。

換回金銀來紛紛投資先鋒軍拋出的礦山、工廠、鐵路的股份。經過了這麼些年的社會變革,已經很少有人只是死抱着土地了,大多數都知道工廠賺錢了。先鋒軍手中此時抱着上百家工廠,除了一些涉及民生,需要計劃控制的只拋售了部分股票外,其他的能拋出的就拋出,以此來吸納地主土豪們手中的資金。

無論是低保還是土地丈量,這都需要一個尺度的基礎。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統一度量衡纔是穩定他的統治的基礎。在後世,孟享更是知道標準的重要性。

幸好,此時的中央政府早就開始統一了,孟享後世所熟悉的那些度量衡此時都已經制定好了。在孟享統一拼音文字的時候,就已經把度量衡的統一推廣列入了基本的政府工作之一。

中央政府的度量衡標準的根基就是以米、千克等單位爲主的國際標準單位制度,這個單位總比英制等標準要強得多。

隨着武器裝備的增多,標準化早早的就被孟享注意到了。機械化部隊如果沒有標準體系不建立起來,那麼後果將是很致命的。雖然有基地的支持,後勤的保障壓力輕鬆了許多,但隨着自己的工業體系的建立,標準需要提前滲透到每一顆螺絲釘上。

“***公制、沿用市制、***英制、廢除雜制”這是孟享和周白等人商議的結果,即使是要改變,長期習俗的沿襲也是讓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改過來。

米成了主要的長度單位,尺的沿用改制後的33.33釐米的制度。土地面積依舊是以畝爲主,方便百姓識別認知。

政府公用和工業生產以及交易都是以公斤和噸爲主,而民間市斤依舊是主流,只是改16兩爲10兩,統一爲10進位制。2進位的換算和也方便。

量具以升爲生產計量單位,但民間交易的石沿襲中央的改制成了一百斤。

如此的改變給老百姓帶來的有些不便,但老蔣政府也推行了***年了,老韓執行的也很徹底,所以並沒有帶來很大的麻煩。

爲了度量衡的推廣,孟享特地提前趕製了一部分度量衡的標準器具,趁着這次登記丈量一下子推了出去。

其中最顯眼的是每個村頭豎立的村碑了。每塊碑上,都記着該村的村名。碑的兩邊都刻畫着米的標準單位和分米的刻度,還有尺和寸的刻度。每塊碑的底座上有個一斗的標準刻槽,周邊各有一方一圓的兩個一升的刻槽。另外每個村都在村碑旁邊加上了一大一小兩杆天平,從一百公斤重物到新一兩都可稱量。

土地登記和低保糧食的稱量讓老百姓都精明瞭許多。有了這個,一般人也忽悠不住。

標準的施行,受到影響最深的是工廠,因爲工廠是在推行公制。不僅僅是統一度量衡,從螺絲螺栓到衆多零件的尺寸,很多標準也在統一。先鋒軍大多數的武器不需要民間來供應,但有些附屬的設備需要民間來支持。先鋒軍的需要就是最好的標準。

此時先鋒軍的需求還少,有些標準也因爲牽扯到國外購買的機器而不能很快統一,只能慢慢的解決,但標準的步子已經確定,正在一步步的朝那個方向走着。

第474章 搶劫是很有前途的事業第618章 這都是我們的第282章 打就打吧!第413章 土肥原的第二招第1086章 我們不怕拼技術第474章 搶劫是很有前途的事業第945章 自產戰艦第233章 我要加油第6章 終於拉起了一支隊伍第650章 德國人進攻蘇俄了?第789章 衣阿華沉沒第624章 更大的包圍圈第320章 新戰艦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812章 需要一場對華夏的勝利第398章 還需要擴軍第690章 基輔戰役第390章 長門的艦炮對巨炮第576章 不得安寧第651章 這就是大勢啊第1069章 夜間反擊第491章 進攻淮河以南第87章 半城計劃第1118章 用戰列艦對付它們第795章 不宜擴大?第649章 四條通道第834章 倒黴的間諜第38章 釣魚第532章 兩艘超級戰艦第1067章第707章 10月的戰火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108章 割肉計第36章 送戰友第615章 這不是坦克第371章 先打掉駐蒙兵團第22章 終於不是新手了第274章 進攻膠東第625章 要加強防空力量第431章 十倍奉還第669章 華夏坦克的勝利第516章 也有先鋒巨炮第814章 我確實有些擔心第315章 死守山海關第640章 正式宣戰第1030章 白令海峽第369章 咱們換更好的第395章 過年了第329章 第一架直升機第1142章 美國人也有巨型坦克第450章 攻略西北第223章 白酒要賣給蘇俄人第700章 遭遇企業號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77章 都鬱悶第405章 日元僞鈔和印度先手第684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下)第1012章 土耳其人進攻了第857章 一切準備就緒第576章 不得安寧第817章 它能跑得了嗎第486章 再劫黃金第1122章 歐洲是泥潭?第20章 第一分基地第573章 不安分的不止是日本人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14章 今晚就能見分曉了第1030章 白令海峽第562章 先鋒軍開始進攻了第963章 東線無戰事第236章 那可是個鬼子中將啊第55章 你們有幾個這樣的營第732章 澳洲萬人坑第661章 華夏不是德國第804章 戰場在悉尼第487章 蒐集文物和江浙根據地的擴張第471章 敦刻爾克的轉折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742章 8比2第543章 鋼鐵纔是硬道理第1112章 決戰地:北海第317章 四面開花第403章 電影教案和宣傳第897章 日本人還有多少航母第954章 若狹灣第31章 得換新裝備了第861章 火炬計劃第661章 華夏不是德國第1158章 敲打美國第677章 麥克阿瑟的擔憂第455章 一路西進第144章 山寨公司第736章 黃帝紀年第1017章 先打英國人第700章 遭遇企業號第1139章 這些都是華夏的新坦克?第927章 諾曼底第397章 我願守武漢第497章 美國人的態度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
第474章 搶劫是很有前途的事業第618章 這都是我們的第282章 打就打吧!第413章 土肥原的第二招第1086章 我們不怕拼技術第474章 搶劫是很有前途的事業第945章 自產戰艦第233章 我要加油第6章 終於拉起了一支隊伍第650章 德國人進攻蘇俄了?第789章 衣阿華沉沒第624章 更大的包圍圈第320章 新戰艦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812章 需要一場對華夏的勝利第398章 還需要擴軍第690章 基輔戰役第390章 長門的艦炮對巨炮第576章 不得安寧第651章 這就是大勢啊第1069章 夜間反擊第491章 進攻淮河以南第87章 半城計劃第1118章 用戰列艦對付它們第795章 不宜擴大?第649章 四條通道第834章 倒黴的間諜第38章 釣魚第532章 兩艘超級戰艦第1067章第707章 10月的戰火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108章 割肉計第36章 送戰友第615章 這不是坦克第371章 先打掉駐蒙兵團第22章 終於不是新手了第274章 進攻膠東第625章 要加強防空力量第431章 十倍奉還第669章 華夏坦克的勝利第516章 也有先鋒巨炮第814章 我確實有些擔心第315章 死守山海關第640章 正式宣戰第1030章 白令海峽第369章 咱們換更好的第395章 過年了第329章 第一架直升機第1142章 美國人也有巨型坦克第450章 攻略西北第223章 白酒要賣給蘇俄人第700章 遭遇企業號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77章 都鬱悶第405章 日元僞鈔和印度先手第684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下)第1012章 土耳其人進攻了第857章 一切準備就緒第576章 不得安寧第817章 它能跑得了嗎第486章 再劫黃金第1122章 歐洲是泥潭?第20章 第一分基地第573章 不安分的不止是日本人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14章 今晚就能見分曉了第1030章 白令海峽第562章 先鋒軍開始進攻了第963章 東線無戰事第236章 那可是個鬼子中將啊第55章 你們有幾個這樣的營第732章 澳洲萬人坑第661章 華夏不是德國第804章 戰場在悉尼第487章 蒐集文物和江浙根據地的擴張第471章 敦刻爾克的轉折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742章 8比2第543章 鋼鐵纔是硬道理第1112章 決戰地:北海第317章 四面開花第403章 電影教案和宣傳第897章 日本人還有多少航母第954章 若狹灣第31章 得換新裝備了第861章 火炬計劃第661章 華夏不是德國第1158章 敲打美國第677章 麥克阿瑟的擔憂第455章 一路西進第144章 山寨公司第736章 黃帝紀年第1017章 先打英國人第700章 遭遇企業號第1139章 這些都是華夏的新坦克?第927章 諾曼底第397章 我願守武漢第497章 美國人的態度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