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得換新裝備了

去南京的特遣隊每天都有電報傳來,實時轉報關於淞滬戰役後續的消息,讓孟享連連感嘆。

一開始打得挺好,直接讓日本狂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牛皮吹破。只是後來國軍潰散以後直接就成了一窩羊,連之前建造的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吳福線等防線都直接丟棄不用,爭先逃命。在各有各的打算下,前世籠統的中央軍可攻不可退的結論還是蠻有道理的。

說實在的,孟享派出特遣隊後,心中一直有點糾結。

現在基地的實力也就是自保,而且有什麼大的意外,自保都難說。向外派兵純粹是孟享心中的一個念頭在支持着,既然到了這個時空,總要做些什麼。

龜縮起來自保,對眼前即將發生的事情不理,孟享實在做不到。

做一點是一點,孟享也只能這麼想了。

若是沒有基地的話,孟享說不定就直接參軍去上海熱血一把了。但有了基地也就有了未來的希望,倒是把困在這裡了。

結果,派去上海人數不多的先遣隊差不多也就是去打了趟醬油。幾十人的隊伍在百萬人廝殺的戰場上,連個泡沫都看不見。

反倒是派去的十個兔戰士組成的醫療小隊闖蕩出了不小的名氣,救助了很多的傷員。雖然他們醫療水平有限,但畢竟還是專業的醫護技術,加上基地生產的醫藥和全套的醫療器械,很快在周圍結下了很好的人緣。就連孫立人受傷也都經過了得到醫療小隊的及時戰場救助,才轉送往後方的醫院。雖然他不知道這其中有孟享特意的重點關注的指示,但孫立人卻對醫療小隊很是感激。

打醬油總比盧溝橋時候的連觀望的資格都沒有強一點。

況且,隨着基地的力量越來越強,孟享的目光也就逐漸的朝着南京瞄了起來。

但在鬼子日益逼近基地的時候,還需要更強一點。

雖然有了諸多的限制,但總的來說,升級後還是好處多多。

首先是武器更強了。而首先的軍隊也該換換新裝備了。

後勤裝備中心已經升級完了一座,最大的變化就是生產線多了一倍,生產時間卻縮短了一半。這使得槍支和子彈的產量大大的增加了。

孟享看着升級後的槍支,卻猶豫了半天。

二戰時期的名槍璨若羣星,此時已經可以生產大多數了。但面對着這麼多的經典名槍,還真的不好選擇。

此時,要是選擇步槍的話,初期還是使用M1式伽蘭德半自動步槍爲好。美軍從去年已經開始裝配,性能很棒,對比鬼子的手動壓子彈的38式絕對是壓制。

毛瑟步槍所適應的戰壕對抗在二戰時期已經有點過時了,作爲狙擊步槍倒是不錯,相對的M1式伽蘭德步槍要更加合適普通作戰用。

孟享只是半個軍迷,而且還是僞軍迷,真正瞭解的不多,選擇性不一定是最適合的。

但當他看到索米1931衝鋒槍時,毫不猶豫的把別的槍都拋到了腦後。

畢竟混了不少的論壇,在後世各個論壇上,但凡是提到索米1931的,除了說它成本太高、製造工序過於複雜外,其他的性能方面都絕對是一流的。

但成本在基地的廉價製造面前,還算高嗎?雖然因爲索米1931是二十年代初期出現的,只能優惠到原造價的四分之一,但這足以讓孟享不多的軍隊實現精兵戰略了。至於衝鋒槍耗費子彈,在基地的廉價子彈面前,還需要提嗎?對於孟享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基地生產彈藥慢了點,但人手的增長更慢。

索米1931三百米的有效射程配上20發、50發子彈的彈匣,甚至是70發子彈的彈鼓,再加上無與倫比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完全可以媲美后世經典的自動步槍了。更何況它採用的是9*19的盧格手槍彈,使得孟享給每個克隆士兵配上了一把盧格手槍,在兩者的配合下,簡直就是近戰無敵。

所以全部換裝,可以不考慮一般步槍的問題了。因爲對於遠距離的射擊,那是機槍和狙擊步槍的事情。

機槍,此時二戰經典MG-34通用機槍已經出來了,基地也有生產,只是價格隨着此時的成本還有些偏高。但孟享有基地撐腰,豈會在意這點價格和製造的麻煩。基地出產的都是合格品也保障了一些小故障出現的更少。

在這個國內德械標準佔主流的時代,彈藥的補充也不是太大問題。通用機槍的優勢也使得它成爲孟享的第一選擇。至於捷克1926式機槍,再有了MG-34通用機槍和充足彈藥的前提下,只適合用於國內軍火買賣。不是每個人都是孟享這般有基地撐腰,拿子彈不當子彈的。MG-34雖好,但很多人養不起,但捷克機槍就好了很多,經濟又實用,很是適合華夏國情。

至於狙擊步槍雖然英國的李-恩菲爾德式、美國的春田式、蘇聯的莫辛-納幹都是很好的狙擊槍,但考慮到後勤的統一,孟享還是隨大流的選擇了德系的毛瑟K98狙擊步槍。雖然狙擊鏡即使基地出產後,價格依舊高昂,但孟享依然都在每杆狙擊槍上都配上了四倍的狙擊鏡。

在有時候,狙擊手的作用時巨大的,雖然蛇戰士們還不算特備好的狙擊手,但對付小魚小蝦,還是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軍官、機槍、對方的神射手,這些狙擊目標都可能改變一場戰鬥的結局。

再遠的距離還有重機槍可供選擇,孟享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美國的勃朗寧M2HB大口徑重機槍。這款壽命長達七十多年的重機槍自然有其經典之處,超強的大威力火力甚至可以對付一下鬼子的薄皮坦克。

如此一來,在輕武器方面,孟享的軍隊絕對是此時世界一流水平的,配上克隆士兵的高技戰術水準,已經有了強軍的影子。

雖然一番配置即使是有基地的情況下,都是一大筆開支,但孟享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全部配齊的決定。

他手下的人馬已經有兩千多人了,不幾天後就可以達到三千人,完全可以以團來編制。對上日本人一個大隊甚至一個聯隊,他也有把握抵抗。但是一個師團,甚至更多人呢?

人手不是說有就有的,即使是他想着從普通人來多拉來幾萬壯丁,也不是說成軍就成軍的。人家還不一定知道你是誰,拉壯丁都沒多少人跟隨,總不能真的強拉吧?

最後,孟享只有先走精兵戰略了,在基地的支持下,這無疑是現在最好的法子了。

(被簽了的和還沒被籤的差距怎麼那麼大呢?唉!晚上繼續再一更。)

第1111章 圍剿華夏號第963章 東線無戰事第237章 鬼子想逃第201章 裝甲列車第157章 烈士陵園第787章 海上巨人的角鬥第1009章 望東京第228章 我打中了第654章 蜿蜒向北第771章 一年、一個月、十天第412章 要先洗洗牌第864章 不着急第719章 蘇俄游擊隊的困窘第285章 這麼快又改了?第108章 割肉計第930章 盟軍在繼續進攻第896章 珊瑚海第700章 遭遇企業號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第344章 行政區域調整第680章 再加二百萬第358章 要靠我們自己第892章 見招拆招第381章 鬼子逃過黃河去了?第427章 麥收時節烽煙再起第1046章 夏威夷之戰(下)第790章 該輪到我們出手了第733章 美國向德國宣戰第976章 難道是我猜錯了?第777章 攻克海參崴第219章 工商業規劃第52章 在我身後,向前第463章 老蔣的無奈第221章 需要改良了第1159章 調教亞洲第30章 二十二條軍規第33章 整軍初編第48章 這是哪一支隊伍第657章 我們需要援軍第864章 不着急第10章 搶日本人銀行第464章 繼續裝備德國人第215章 小巷霰彈第690章 基輔戰役第1111章 圍剿華夏號第637章 鼠疫不會帶來多大影響第553章 至少也要鐵路修成後第811章 打還是不打第263章 南洋當海盜第520章 初戰伊拉克第217章 撤離第778章 第一大國第229章 波浪攻擊第274章 進攻膠東第950章 兩個決定第834章 倒黴的間諜第280章 政工幹部第1071章 火燒東京第724章 五百萬噸鋼鐵第1066章 準備第19章 分基地就像生孩子,風險很大第882章 日本人撐不住了第1079章 踏足美洲大陸第685章 擴張太快也不是好現象第349章 零式的前奏第186章 奮鬥在抗戰第一線第1139章 這些都是華夏的新坦克?第499章 戒驕第413章 土肥原的第二招第886章 歡迎美國朋友來澳洲大陸做客第761章 四路攻擊英格蘭第61章 照明彈可充當閃光彈第97章 他們已過河中央第1089章 五個方案第1086章 我們不怕拼技術第1062章 又是情報的錯第118章 該沒有子彈了吧第133章 最大的敵人第547章 該舉刀了第275章 一日克數城第335章 猶太人第1058章 東非和南非第783章 和諧的矛盾第436章 山西鬼子撤離第676章 他們更自信了第627章 我也是一名軍人第495章 海軍陸戰隊的突擊第786章 他們的航母在哪裡?第53章 高射機槍能兩用第171章 這句話中聽第379章 銅圓戰爭第399章 轟炸熊本第256章 我們有錢第1142章 美國人也有巨型坦克第652章 蘇俄外蒙遠征軍的覆滅第180章 改變目標第109章 立判槍決第84章 鋼鐵的主角戲第147章 通電
第1111章 圍剿華夏號第963章 東線無戰事第237章 鬼子想逃第201章 裝甲列車第157章 烈士陵園第787章 海上巨人的角鬥第1009章 望東京第228章 我打中了第654章 蜿蜒向北第771章 一年、一個月、十天第412章 要先洗洗牌第864章 不着急第719章 蘇俄游擊隊的困窘第285章 這麼快又改了?第108章 割肉計第930章 盟軍在繼續進攻第896章 珊瑚海第700章 遭遇企業號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第344章 行政區域調整第680章 再加二百萬第358章 要靠我們自己第892章 見招拆招第381章 鬼子逃過黃河去了?第427章 麥收時節烽煙再起第1046章 夏威夷之戰(下)第790章 該輪到我們出手了第733章 美國向德國宣戰第976章 難道是我猜錯了?第777章 攻克海參崴第219章 工商業規劃第52章 在我身後,向前第463章 老蔣的無奈第221章 需要改良了第1159章 調教亞洲第30章 二十二條軍規第33章 整軍初編第48章 這是哪一支隊伍第657章 我們需要援軍第864章 不着急第10章 搶日本人銀行第464章 繼續裝備德國人第215章 小巷霰彈第690章 基輔戰役第1111章 圍剿華夏號第637章 鼠疫不會帶來多大影響第553章 至少也要鐵路修成後第811章 打還是不打第263章 南洋當海盜第520章 初戰伊拉克第217章 撤離第778章 第一大國第229章 波浪攻擊第274章 進攻膠東第950章 兩個決定第834章 倒黴的間諜第280章 政工幹部第1071章 火燒東京第724章 五百萬噸鋼鐵第1066章 準備第19章 分基地就像生孩子,風險很大第882章 日本人撐不住了第1079章 踏足美洲大陸第685章 擴張太快也不是好現象第349章 零式的前奏第186章 奮鬥在抗戰第一線第1139章 這些都是華夏的新坦克?第499章 戒驕第413章 土肥原的第二招第886章 歡迎美國朋友來澳洲大陸做客第761章 四路攻擊英格蘭第61章 照明彈可充當閃光彈第97章 他們已過河中央第1089章 五個方案第1086章 我們不怕拼技術第1062章 又是情報的錯第118章 該沒有子彈了吧第133章 最大的敵人第547章 該舉刀了第275章 一日克數城第335章 猶太人第1058章 東非和南非第783章 和諧的矛盾第436章 山西鬼子撤離第676章 他們更自信了第627章 我也是一名軍人第495章 海軍陸戰隊的突擊第786章 他們的航母在哪裡?第53章 高射機槍能兩用第171章 這句話中聽第379章 銅圓戰爭第399章 轟炸熊本第256章 我們有錢第1142章 美國人也有巨型坦克第652章 蘇俄外蒙遠征軍的覆滅第180章 改變目標第109章 立判槍決第84章 鋼鐵的主角戲第147章 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