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

“恭喜小白指揮官!”小花在耳邊的一聲恭喜並沒有惹起孟享的注意,此時他的心裡已經被驚喜填滿了。

“五級了!”隨着元旦鐘聲的敲響,孟享接到了鄧少扈翻過了唐古拉山口的消息,隨後耳邊就聽到了他升級的提示。

不過當他急不可耐的跑到大屏幕前搜尋基地的新變化,卻發現一切照舊還在維持着老樣子。他也不在意,有了升到二級基地的經驗,他知道還欠缺科學家的條件。

果然小花的提示是需要9名三級科學家來主持基地的升級任務。

三級科學家自然是擁有二戰後科學水平的科學家,對此孟享也是毫無壓力。很多被先鋒軍搜刮到的大牛,他們的水平足已。

一個聯合戰區科學規劃會議的名頭就把那些大牛來召集了起來。各學科的人員很快也就湊齊了。孟享從中挑選了9位很簡單。

數學方面,孟享選擇了華羅庚,這位國際知名的數學家正在忙着完成他的《堆壘數論》。憑此一個,足以具備三級科學家的水準,更何況他此時還在主持着先鋒軍的電子計算機的實驗工作。

物理方面,正在研究核裂變的王淦昌既然能被後世稱爲華夏核武器之父,自然也沒問題;

化學方面,已經提前試驗出了侯氏制鹼法的侯德榜也是絕對夠資格;

氣象學方面,竺可楨更不用提;

地質方面,謝家榮也沒問題,就連李四光也到了先鋒軍中;

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貝時璋也被名列其中;

高魯也是華夏現代天文學奠基人之一,但他這一次沒有來,卻推薦了餘青松這匹千里馬。

研究心理學的潘菽也被名列其中。

光學方面,嚴濟慈和龔祖同也夠資格。

此時先鋒軍麾下的未來大牛太多,要找出滿足二戰後科技水平的科學家也不是很難。比如物理學家,吳有訓、葉企孫、饒毓泰、吳大猷等大牛也絕對夠資格。只是考慮到未來基地所牽扯到的學科,孟享特地選擇了這9位。

孟享還記得基地的那些超級武器,需要考慮到生化、氣象、心理學、光學等各方面,所以人才的選拔上也就偏重於這些方面。

看到9位的名額,孟享心中也是不由一陣猜測,升二級的時候需要3名科學家,升三級的需要9名,莫非升到四級的時候需要81名?孟享不會猜成3的倍數,而是不憚用最大的數字來猜測。此時尋找三級科學家簡單一些,但能夠達到四級的孟享有把握的只有愛因斯坦和特斯拉了,他倆的水準未來可能五級都夠了,只是現在的他們也不一定滿足要求。

“何必考慮那麼多?四級還遠着呢!”孟享很快放輕鬆了下來,升到三級都這麼困難,以後升四級必然又是一個漫長的煎熬。到時候,華夏自己培養的科學家也都成長了起來,那些大牛們更是更上一層樓,別說81位,再多的科學家說不定也能找出來。華夏那麼大的國家,說不定還能出幾個愛因斯坦式的人物。

孟享點明的這9名科學家在科技中心內待了三天,而基地中心這一次的升級也經過了三天。

三天過後,孟享進入主基地的指揮中心,發現出了裡邊的空間更大外,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他知道基地的變化都是隱形的。很多是需要慢慢的摸索才能發現它的巨大變化的。

升級後的三級基地依舊被分爲了三個時空壁壘階段,分別對應着五級、六級和七級指揮官。

三級基地一開始正是對應着初級階段,時間跨度在原來歷史上是從二戰後到六十年代初期的古巴事件,美蘇對抗。

中級階段是從古巴事件到八十年代初星球大戰的提出。

而三級的高級階段是此時一直到蘇俄解體,紅色帝國的倒塌爲止。

此後的發展就是屬於四級基地的範圍了,不過孟享也看出來了,三級基地的範疇就是整個冷戰歷程。

雖然三級基地剛一升級只是初階,但此時的如ak-47、t-54坦克、米格-21飛機等都已經出現,用來菜二戰時代還是很簡單的。

正當孟享口水都要流出來的時候,卻發現米格-21沒法制造,就連t-54坦克也沒法制造,每個都是提示條件不足。ak-47倒是可以在升級後的後勤保障中心內製造,不過價格高昂,不僅沒有一點打折的意思,而已好像價格更高。根本無法大規模來製造。

孟享越查看,越覺得氣惱。

“小花,這是三級基地還是二級基地,怎麼那麼多的不能滿足條件,無法利用?”

“主基地指揮中心已經達到了三級水平,不過受到時空科技壁壘的限制,無法展開全部功能。”小花說話雖然依舊帶着冰冷,但口氣卻是和緩了許多。

“如何突破時空壁壘?”孟享快速冷靜下來道。他早就熟悉了基地,肯定是要有限制的。惱怒也沒用,只能想辦法解決。

“升到三級基地需要有關鍵技術的支持,才能逐步展開全部功能。”小花說道。

“關鍵技術?”孟享一下子想到了升二級的時候,已經離着一戰結束近二十年了,而二級基地的***正是一戰結束的時候,自然不存在關鍵技術的問題。但三級基地的***卻是二戰結束的時候,很多技術都沒有出現,自然需要關鍵技術的支持。

“都是哪些關鍵技術?”孟享心中也是惴惴不安,如果列出幾十條,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湊齊。

“展開三級的基本功能需要核彈技術和晶體管、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幸好小花只說了三條。孟享也理解,正是隨着核能利用和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人類科技才迎來了新的一次大發展。可能是米格-21飛機中有不少零部件是涉及到了關鍵技術,所以纔會被提示不能製造。

孟享心底裡琢磨了一下小花所說的話,她只是說展開三級基本功能,或許以後還有其他更多的功能需要關鍵技術的支持。

現在顧不得這些,最關鍵的是首先解決這三大關鍵技術的問題。但這三條每一條都是難於登天,幸好孟享還有一點理科底子,多了另一根金手指的幫助。

在圖靈在36年發表了相關的基礎理論後,如果使用真空管拼湊一臺電子計算機也不是不可能。加上孟享跨越時空的思路指點,華夏自己現在正搞着。這一條雖然複雜,但無疑是最輕鬆的。

晶體管的出現需要牽扯到半導體,孟享對此一知半解,但模糊的一點理論也能提供一點發展方向。但搞科學恰恰是方向最難把握,剩下的只是不斷的探索和實驗,在硅和鎵的框架內,晶體管半導體雖然麻煩,但也不是特別困難。

不過,核彈技術就不僅僅是方向的問題了。

39年莉澤。邁特納和奧托。漢恩發現了核裂變。

此時,美國人的曼哈頓計劃已經開始啓動了,德國人的核技術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究中,就連日本人也在開始關注。

美國人的曼哈頓可是彙集了西方優秀的科學家一起搞這個研究,在美國強大的工業基礎上,花了20億美元,費了三年多的時間才造出了原子彈。德國人費了那麼多功夫都沒有弄出來。要讓此時的華夏來搞,恐怕也是一個遙遙無期。

指望美國人造出來,基地沾光是不可能的。

雖然美國人造出來,基地也算是時空壁壘的開啓。但如果美國人掌握了核彈,還能有華夏的滋潤嗎?孟享也不敢打賭,基地破開時空壁壘就一定能有基地產的核彈。若是那個時候再受到核訛詐,又能如何?東南亞地區繞不開美國人的身影,到時候一些佈置必然會落空。

孟享絕對不會把自己和華夏未來的前途寄託在信譽一直不怎麼樣的美國人身上。要靠自己才更容易掌控全局。

“搞,一定要自己搞下去。砸鍋賣鐵也要搞出原子彈!”孟享發狠道。後世的核彈理論也多有耳聞,比起美國人從頭摸起要更有方向感。基地提供的物質和實驗基礎也避免了在華夏手工業作坊式的工業基礎的無奈。而人才,華夏此時各方面科學家大牛不少,完全可以衝出一條自行研製核彈的路子來。

即使是鈾礦資源,孟享也知道一點,雖然相山、琳縣、下莊等地他不是很清楚,但後世聽聞過的桂林興安縣卻是有華夏最大的一個礦。而且澳大利亞的蘭傑和奧林匹克壩的大致位置還能畫上一個大圈,慢慢的尋找。

即便是有了這些,華夏的核彈研究也可能會落後於美國人,甚至是德國人。不過當年美國人對付德國人的那一招,倒不妨可以先用一下。

基地在手,常規武器中,孟享敢誇口第一。若是沒有核彈,憑藉着基地的慢慢的積累,孟享橫掃全球也不是不可能。但這個優勢很可能會被核彈的非常規武器給打破。如此一來,沒有核彈的出現反而更有利於孟享此時的發展。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搞破壞是一定的了。

加上基地升到三級後初步展露出的功能,更是讓孟享決定大搞一番。

基地雖然受到時空技術壁壘的影響還只是半成品,不過孟享的指揮官的等級提升卻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只要功勳值夠了,孟享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五級基地指揮官。五級是一步大的跨越。

最讓孟享感到高興的就是可以指揮更多克隆兵了。

此時隨着先鋒軍在二年內就急速的擴充了起來,部隊內還有很多的不穩定因素,一些老兵受到原有思維的影響,不是一下子就能改過來的。小山頭的冒起更是不斷。若不是克隆兵死死的控制住監察和軍規部門,只怕先鋒軍早就出亂子了。

但也只能做到如此了,畢竟克隆兵只有2萬人,其中海軍、空軍、工程兵之類的加上從事行政部門工作的克隆兵再去一半,剩下的不足一萬人控制上百萬的大軍就很難了。

孟享不敢太放手出擊,就是考慮到後方的不穩定。一旦有些山頭如果在其他人,甚至外國人的挑撥下出亂子,那全盤的計劃可就毀了。他寧願慢一點,一步步的平穩推進。

這一次升級,孟享就是希望可以提升指揮克隆兵隊伍的人數。幸好這個並沒有受到限制,當20萬可指揮人員的數字迴盪在孟享耳邊的時候,孟享不禁欣喜若狂。

20萬軍隊,僅僅十比一的統管,就可以輕鬆的控制200萬軍隊。如果加上先鋒軍嫡系的不斷增加,和制度化的成熟運行,千萬大軍也不再話下。

只是這其中有一部分需要用到華夏緊缺的一些技術兵種和行政管理方面,不過即便如此,控制200萬軍隊,孟享也感覺很有把握。消除了那些隱患,纔可以捏緊了拳頭攻出去。

雖然是200萬,但如果都是機械化部隊,那也可以算是無敵了。

孟享心中也是一直在想着打造一直精銳的部隊,這也是爲以後軍隊發展的必然。在未來密集火力武器面前,人海不過是多一層炮灰而已。撫卹金和士兵待遇的提高也是爲此而準備的,要不然大軍足以壓垮華夏的經濟。

不過因爲時空壁壘的緣故,三級基地的很多功能都不解封,這也使得孟享考慮的精銳部隊的計劃缺失了部分。ak-47倒是好用,不過高昂的價格已經使它失去了大軍普及的性價比,只能作爲樣本來研究了。正好先鋒突擊步槍正在向着7毫米的規格發展,ak-47的借鑑可以更好的來發揮突擊步槍的作用。

這一條路雖然走不通,但因爲隨着基地升級和孟享指揮官等級的提升,原來建造武器的成本又再次有了個折扣。

基地同一等級內,垮分階有二分之一的優惠。但跨級的生產可是有三分之一的優惠。不過當孟享想通過生產一戰時候的武器刷鋼鐵的時候,卻發現最大的優惠值只能停到了五十分之一。不過這依舊可以刷鋼鐵,雖然回收給基地,基地不認可只會直接沒收,但用這種方式生產的鋼鐵可以自己使用。有了最低折扣優惠,足以抵消其他費用了。

但這樣也足夠使得一些原來覺得價格高昂的二戰武器獲得了更高的性價比。

“裝備上二戰最好的武器,一樣可以打造出天下無敵的軍隊來。”孟享對此已經很滿意了,低成本的大批刷高端裝備足可以壓制任何敵人,即使美國人也不會捨得全部裝備是最好的,他們也做不到把蘇德的武器弄來裝備上。

“這樣一來,那些停留在圖紙上和實驗室中的武器也可以廉價了。”二戰中的很多好武器是停留在圖紙上和試驗室中的,不過因爲它們不曾出現或者不曾列裝,使得基地建造成本相對較高。

基地網絡覆蓋了很多的時空,這個時空沒有造出的武器並不表示其他時空沒有造出來。所以一些圖紙上的武器都能生產出實物來,不過因爲主幹時空不曾出現,需要跨越時空壁壘,所以使得成本較高,不合算。不過此時主基地指揮中心升到了三級,有了這個跨等級的優惠,自然成本低了不少。如此性價比也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

升級後,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優惠,基地生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戰車工廠、造船廠等不僅僅是多了幾條生產線,而且使得生產效率提高了很多,這也使得武器的供應緊張大爲緩解。

最關鍵的是,升級後,孟享可以管轄更多的分基地了。

“36個!”孟享也是驚歎,本來小氣的基地一下子從12個分基地變成了36個,加上一個主基地,37個基地可以隨時推進到全世界了。

在之前,孟享還有些擔心。13個二級基地所能構架的基地網絡太小了。遠距離的調動需要通過交通線路,可華夏的交通線可是糟糕的很,後勤保障成了孟享最頭疼的問題。但如果有了基地車,就可以直接推到前線作爲前進基地使用了。在基地直轄範圍內作戰,孟享不懼怕任何來敵。

“我命令,生產一輛基地車!”孟享當即命令道。

“能源不足,無法執行命令。”但小花緊接着一盆冷水,讓孟享不得不虛心詢問:

“那個能源不足是怎麼一回事?”基地的電廠可都是不少,尤其是主基地周圍的電廠。

“時空壁壘影響,使得基地基本不全面。建造分基地必須用巨大的能源破除時間壁壘的影響。瞬時功率太高,無法滿足要求。”小花淡淡的口氣說道。

“小花越來越有個性了。”孟享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了這麼一個念頭。自從升級後,孟享終於發現了小花的口氣從一級時候的金屬音,再到二級基地的冷冰冰的聲音,到此時淡淡的口氣,越來越有人味了。

不過這個念頭是一閃而過,孟享更關心的是解決能源的問題。經過一番詢問,孟享才瞭解到,如果正常情況下,基地的核電站就會出現了。而且二級電站也需要升級到三級的一百萬千瓦的功率。幾座連在一起加上其他基地的聯網能源補充,纔可能實現大功率能量傳輸。

“唏,一百萬千瓦的功率?”孟享不得不考慮這個數值的龐大,此時三十萬千瓦功率的電廠所消耗的煤炭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值,若是再一百萬千瓦,恐怕運輸都成了難題。況且電站還不是一座兩座。

“那先升級一下采礦車吧!”眼下只能依靠採礦車的升級了。

“星值不足,無法完成。”

“怎麼會星值不足呢?”孟享查看到的基地的星值並沒有變,依舊是108點,但採礦車升級後卻是增加了一倍。而分基地卻沒有多餘的點數了。

“這到底怎麼回事?怎麼星值點沒有增加?”孟享只得繼續詢問小花。

“時空科技壁壘限制使得無法完善全部的基本功能。”連續問了幾遍,小花都是推到了時空科技壁壘身上。

“是不是與電子計算機有關係呢?”孟享一下子想到了智腦的控制,基地的一切都是有來源的,計算機的技術卡住,很可能就無法觸動星值增多的條件。

如此看來,不解決時空科技壁壘,就連分升級也困難。孟享查看其他項目,果然因爲智腦的緣故,使得原有的分基地的直轄範圍還是侷限於100公里的半徑以內,暫時無法升級。即使是主基地,也只有幾項有了改變,但整體依舊沒有多少變化。

“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破開時空壁壘?”孟享也是有些沮喪,眼看着有了36個分基地卻有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簡直是折磨人。

“可以消耗功勳值進行兌換。”小花果然人性化了許多,隨問隨答。

小花以前也曾提到過,功勳值可以兌換金錢和能源,不過當時孟享還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加上需要功勳值不斷升級,所以也就沒有動用。此時小花一說,孟享立即想到了這是功勳值直接兌換能源了。

“那立即兌換,並生產一輛基地車!”孟享立即命令道。再次升級還遙遙無期,功勳值還不如兌換出去,來生產可以快速控制各地區的分基地。很多地區繼續基地來保障後勤和穩固陣線。即使分基地只有100公里的半徑直轄區,但數量多了足夠覆蓋成一張攻守兼備的基地網絡。

“功勳值不足,無法進行兌換。”小花的聲音依舊淡然,卻讓孟享有些無奈。剛剛升完級,功勳點自然不夠了,只能等到以後再說了。

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991章 別了,老麥第438章 鋁礦佈局和越南第673章 諾門坎勝利第41章 對決第七大隊的初演第818章 日本人傷亡更大第85章 大炮開兮第167章 有任務,是近戰第149章 基地影像第596章 日本人終於行動了第1018章 美國人已經去支援你們了第43章 初演的謝幕第915章 向西追擊第258章 守住花園口第618章 這都是我們的第225章 拖拉機第263章 南洋當海盜第689章 美聯儲那一套第195章 南極?中東?第252章 遇刺第822章 他們都拼命了第748章 以牙還牙第1038章 非洲移民的問題第34章 錢如流水,去去來來第272章 收下了孫立人第544章 茶館內的政府工作報告(一)第926章 有人更着急第848章 王師來了第911章 自治區第775章 飛艇轟炸第1083章 美國人還是那麼堅持第1045章 夏威夷之戰(上)第352章 巨炮的威脅第758章 這是最佳實戰試驗場第1164章 大結局第908章 生存空間都是打出來的第27章 還是賣炮來錢快啊第989章 我們已經在熊野灘登陸第468章 敦刻爾克撤退第807章 三式防空彈第1101章 還是要打下去第386章 返航了第469章 不可思議的火箭炮第793章 誘敵深入第930章 盟軍在繼續進攻第715章 武器禁運和再次搶劫第623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452章 該到我們出手的時候了第248章 臨沂空戰第671章 爭功第789章 衣阿華沉沒第1020章 華夏軍隊很強嗎?第1044章 夏威夷羣島第1097章 和談行不通第323章 喀秋莎火箭炮第447章 二戰來臨第221章 需要改良了第526章 文物和冒險第690章 基輔戰役第175章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第171章 這句話中聽第21章 以正義的名義搶劫第794章 還需要日本人頂缸第684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下)第1063章 它們從哪裡來的第280章 政工幹部第270章 調整後勤第209章 西線反攻開始了第876章 日本人的悉尼伏擊第904章 麥克阿瑟又回來了第385章 轟炸長崎港口第276章 保鏢第761章 四路攻擊英格蘭第438章 鋁礦佈局和越南第1054章 夏威夷到處有危險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85章 大炮開兮第179章 天狗計劃開始了第1126章 美英先沉不住氣了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202章 向東突擊第863章 蘇俄人的反攻第196章 收編老韓的人第173章 鋼鐵和銅圓第1059章 什麼時候開始攻擊?第753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61章 照明彈可充當閃光彈第1134章 華夏人發展的很快第242章 華夏神絲第936章 有點不過癮第713章 莫斯科分基地第172章 分糧和找礦第195章 南極?中東?第527章 麪條軍初顯徵兆第223章 白酒要賣給蘇俄人第371章 先打掉駐蒙兵團第937章 炮灰還談什麼夠格第927章 諾曼底第271章 英雄的出現第235章 我想參加先鋒軍飛行隊
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991章 別了,老麥第438章 鋁礦佈局和越南第673章 諾門坎勝利第41章 對決第七大隊的初演第818章 日本人傷亡更大第85章 大炮開兮第167章 有任務,是近戰第149章 基地影像第596章 日本人終於行動了第1018章 美國人已經去支援你們了第43章 初演的謝幕第915章 向西追擊第258章 守住花園口第618章 這都是我們的第225章 拖拉機第263章 南洋當海盜第689章 美聯儲那一套第195章 南極?中東?第252章 遇刺第822章 他們都拼命了第748章 以牙還牙第1038章 非洲移民的問題第34章 錢如流水,去去來來第272章 收下了孫立人第544章 茶館內的政府工作報告(一)第926章 有人更着急第848章 王師來了第911章 自治區第775章 飛艇轟炸第1083章 美國人還是那麼堅持第1045章 夏威夷之戰(上)第352章 巨炮的威脅第758章 這是最佳實戰試驗場第1164章 大結局第908章 生存空間都是打出來的第27章 還是賣炮來錢快啊第989章 我們已經在熊野灘登陸第468章 敦刻爾克撤退第807章 三式防空彈第1101章 還是要打下去第386章 返航了第469章 不可思議的火箭炮第793章 誘敵深入第930章 盟軍在繼續進攻第715章 武器禁運和再次搶劫第623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452章 該到我們出手的時候了第248章 臨沂空戰第671章 爭功第789章 衣阿華沉沒第1020章 華夏軍隊很強嗎?第1044章 夏威夷羣島第1097章 和談行不通第323章 喀秋莎火箭炮第447章 二戰來臨第221章 需要改良了第526章 文物和冒險第690章 基輔戰役第175章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第171章 這句話中聽第21章 以正義的名義搶劫第794章 還需要日本人頂缸第684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下)第1063章 它們從哪裡來的第280章 政工幹部第270章 調整後勤第209章 西線反攻開始了第876章 日本人的悉尼伏擊第904章 麥克阿瑟又回來了第385章 轟炸長崎港口第276章 保鏢第761章 四路攻擊英格蘭第438章 鋁礦佈局和越南第1054章 夏威夷到處有危險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85章 大炮開兮第179章 天狗計劃開始了第1126章 美英先沉不住氣了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202章 向東突擊第863章 蘇俄人的反攻第196章 收編老韓的人第173章 鋼鐵和銅圓第1059章 什麼時候開始攻擊?第753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第61章 照明彈可充當閃光彈第1134章 華夏人發展的很快第242章 華夏神絲第936章 有點不過癮第713章 莫斯科分基地第172章 分糧和找礦第195章 南極?中東?第527章 麪條軍初顯徵兆第223章 白酒要賣給蘇俄人第371章 先打掉駐蒙兵團第937章 炮灰還談什麼夠格第927章 諾曼底第271章 英雄的出現第235章 我想參加先鋒軍飛行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