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救難將軍

“西鄉大將軍指示,救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一位明顯是武士首領的人笑了笑,說道,“我們當然要執行大將軍的命令。”

“所以既然你需要我們救助,那是不能拒絕的事情。”武士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聽到武士們的回答,乃木希典的心中一陣暖流涌動。

從早晨開始,他所看到的盡是一些恣意掠奪與殘殺的野獸,而現在,他終於看到能讓他激動的人和事了。

“我們一起來救火吧!”乃木希典說道。

天晚了,夜的影子雖已降落下來,但火越燒越大了,以至於整個京都的上空宛如白晝似地明亮,現在,看起來已經不是一座大都市的一部分在燃燒,而是全世界都包圍在火中了,天空盡眼所能望到的,全是赤紅的顏色。

這一夜,世界是赤色之夜。

西鄉隆盛站在一座山丘頂上,放眼望去,這座被大火吞沒的城市上空一片通紅,而此時掛在遠山山峰上的那輪明月也有如着了火一般,變成了一片灼熱的紅銅色,它也彷彿正以一種迷惑的神色望着這座漸漸毀滅的古老都市,星星在紅紅的夜空中閃着光芒,然而,不同於以往的是,大地被照亮了,整個平原都讓京都這堆巨大的篝火照亮了,遠處的山陵,城堡,鄉間小屋,寺院,都在火光中清晰地從黑暗中顯露出來,東一羣西一羣的人們無助的站在那裡,吵鬧着,爭執着。哭泣着。

此時這令人卻步的大火依然還在侵吞着新的城區。儘管薩摩軍已經停止了攻城作戰。改爲進城救火,但事起倉促,沒有任何的準備,也缺少必要的工具,他們能夠想到的辦法,只有拆毀一些房屋,讓出空地來,阻止大火蔓延到未燃燒的城區。但讓薩摩軍官兵感到驚訝的,是有些原本遠離着火區的城區此時也都燃燒起來了,毋庸置疑,那裡肯定還存在有一些萬惡的“縱火犯”,而風助火勢,如浪的火焰從城中的高地直涌向房屋林立的低窪城區,那些五六層高的原本是店鋪,商場以及軍火倉庫,被服倉庫,糧食倉庫。木材場全都開始燒了起來,這些區域還不時傳出一連串的爆炸聲。那是許多的易燃易爆物品被火點着了,這些四散飛射的爆炸物砸向街道的各個角落,而火海中不時轟然射出的無數的細小火球有如飛舞着的火蝶,被呼嘯而過的風颳向四周,紛紛散落到其他城區,街道上和京都城外的原野上,這樣一來,不管是什麼挽救的辦法都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是誰下令放的火?”西鄉隆盛低聲問道,目光卻沒有離開着火的京都城。

“據城中逃出來的人說,是有棲川宮熾仁親王下令放的火。”一位武士回答道。

“他瘋了嗎?”西鄉隆盛嘆了口氣,“他怎麼能做出這麼瘋狂的決定?”

“據城內的一位官員說,熾仁親王自從那次海上脫險之後,神智便有些不太正常,他總是擔心京都無法守住,在軍事會議上強調要實施‘焦土作戰’和‘堅壁清野’。在我軍抵達城郊與敵軍激戰時,他曾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做‘焚城’和‘清野’的準備,這位官員參加了會議,但這個會議的內容對京都的百姓和普通士兵來說是嚴格保密的,當時城內軍民只知道要疏散,並不知道要焚城。”另一位武士回答道,“據說焚城是以舉火爲號,但是由於一處彈藥庫爲我軍忍者炸燬,結果熾仁親王以爲城破,遂下令焚城,並立刻舉火,城中官兵以爲是焚城之信號,於是開始焚城,並不許百姓救火,故而釀成如此慘禍。”

“這個熾仁,真是日本的千古罪人啊!”西鄉隆盛跌足長嘆道,“真的……沒有辦法挽救了嗎?”

“城內現在一片混亂,我軍缺少救火工具和器材,大火只怕一時難以撲滅。”武士答道。

正象這位武士所說,城中的混亂時刻都在加劇着,城中逃難的人羣涌向各個城門,許多人死於這場災難中,有許多人是由於被大火奪去了一切家財或心愛的人而投火**的,還有些人是被濃煙嗆死的,而在城市的中央地帶,因爲這些城區房屋密集且雜亂,街道狹小,而火災又是從幾條街上同時突發,因此,許多倉惶逃命的人都被大火所困,活活地喪命於這片火海當中。

難民們四處逃竄,陷入了一片恐慌,所有人都忙亂得手足無措。有的街道上亂七八糟地堆着各種物件,有不少原本就很窄的地方更是無法通行,有的路口被倒塌的房屋所堵塞,有不少人逃到了附近的市場和廣場上,有些逃難的人羣在靠近神宮和寺院之間時被火焰團團圍困住了,無法逃去,最後全都被燒死了。即使在一些沒有着火的城區,街道,雖然人們四處將地磚地板挖起,壘成一座座小堡壘來躲避熱浪,甚至有人將半截身子藏到掘出的坑中,然而依然被烤成了焦炭一樣。而居住在中央城區的人家幾乎家家都有人喪身於這場災難中,女人絕望的嚎叫聲,哭泣聲響徹了每一條大道,每一座城門口,每一堵城牆邊。她們用沙啞的嗓音呼喚着在這次災難中遇難的親人的名字,有些人在向八百萬天神祈求,有些人在詛咒着無情的神靈,質問他們爲何要製造這慘絕人寰的災禍。

在其它的地方,一些信奉基督教的難民們向耶穌禱告求救的聲音時時可聞,從大街小巷涌出來的耶穌信徒的叫喊聲一直傳到了城牆外的原野上,那種呼聲充滿了悲傷和希望,因此,當一些本來不信教的居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一同爲世界之主高歌的時候,另外有些人卻對他們這空靈的歌聲感到非常惱怒和憤恨。便用暴力加以阻攔。西鄉隆盛和武士們不明白歌中所唱的是什麼意思。但這些融合了男人、老者、婦女和兒童的不同聲音的頌歌卻散發出一種莊嚴而又奇妙的力量,令他心動不已。

徹夜不眠的難民聚成了一股滔滔的洪流,就像波濤洶涌的海洋,在這座火光沖天的城市四周涌動着,然而事態並未因世人的絕望、詛咒和頌歌而有所改變,如既定的命運一樣,災難在世人前顯出了它令人無法抗拒的力量,顯得那樣氣勢強勁而又冷酷無情。位於劇場旁邊的棉布倉庫被大火吞沒了,然後近旁的存油庫房也被熊熊大火吞沒了,一時間,黃澄澄的火光照亮了廣場四周,這情景令那些神志昏惑的難民一時彷彿感到晝夜無序了,好像他們又見到了陽光,然而沒過多長時間,一片使人心驚肉跳的如血的火光掩蓋了其它的一切火光,一股巨大的如噴泉般的火柱沖天而起,穿透灼熱的雲端。在最高處時火柱四散飛濺開來,數不清的火星隨風飄散。劃過夜空,呼嘯的風將它們有些帶到了附近的平原上,夜色變得越發明亮了,夜空中不但流動着亮光,而且還充滿了熱氣,鴨川河成了一條火的河流,這座苦難的城市已是人世間的最不堪目睹的地獄,大火依然繼續吞噬周圍的一草一木,就像風暴撞擊着山陵,如洪流沖刷着平原,淹沒了山谷,肆意妄爲,咆哮着,吼叫着,聲震天際。

第二天天明,當筱原國幹率領薩摩軍進入京都城內時,京都城的火光依然很盛,大部分地方早已只剩下廢墟一片,那些最早被燒着的街道兩旁的房子接連不斷地倒塌了,且每次倒塌都會引起柱形火焰,風也改變了方向,這些從海邊向山丘呼嘯刮來的大風裡挾着濃濃的煙霧和灰燼,還有星星點點的無數火星,筱原國幹看到了先期入城正在試圖撲滅火焰的薩摩軍,他派人前去和這支薩摩軍的指揮官商議,如何撲滅火災,在一番商議之後,決定首先是拆毀靠近火區的房屋,阻止火勢的進一步蔓延,筱原國幹下令將鴨川河岸上靠近大火邊的房屋拆掉,這樣大火就會在空闊地帶停止擴大,然後漸漸變小,自己熄滅,這樣就能使剩下的城區倖免於難,而那些已燒着了的地方卻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在這場大火中,京都的難以估量的財富化爲了烏有,許多民衆辛苦積累的家財都變成了灰燼,此時,數十萬人露宿城外,缺衣少食,飢寒交加,從第二天起,這些人便被飢餓所折磨,城裡的備用糧也在大火中化成了炭末,而且由於情況亂成一團和行政機構的癱瘓,沒有人想到趕緊從外面調運急救糧救助災民,一直等到在城外指揮作戰的筱原國乾和池上四郎回來後,正式的命令才下達,然而在這一段時間裡,難民們的憤恨不安的情緒越來越強烈了。池上四郎試圖整頓一下秩序,然而這依然未能使之有絲毫好轉,他在好多地方都遇上了公開的武裝對抗,一些手無寸鐵的難民還指着仍然着火的京都城叫喊道:“你們還不如在大火前將我們都殺了吧!”對熾仁親王、守城將軍和官員們的咒罵聲隨處可聞,騷亂此起彼伏,以至於筱原國幹在夜裡望見外面周圍數不清的火堆時,便私下自言自語說,這有如敵軍營寨中的篝火。

西鄉隆盛急於救助難民,依照他的指示,除了運來糧食米穀之外,還從附近的城鎮和農村運來了許多作好的飯糰,然而,誰知道,當首批救濟糧在晚上剛運到市場時,難民們便從面對城門衝了進來,立即將所有的食物一掃而空,而且造成了一場非常可怕的混亂,難民們在火光中爭先恐後,亂成一團地搶着飯糰,有許多飯糰都掉在了地上,讓人踏得稀巴爛,從袋子裡漏出的麪粉鋪滿了倉庫到城門之間的道路上,地上如下了雪一樣白,騷亂持續了好一陣,直到薩摩軍士兵們佔據了倉庫的每一個地方,用步槍和刺刀纔將騷亂的人羣驅散。

京都此次災難的巨大深重是自“天明大火”以後首次所遭遇到的,絕望中的難民對比了這兩次火災,他們認爲。那一次還有好多房屋和神社倖免於難。而這次卻連“京都御所”也被大火燒成了一座廢墟。雖然石頭是不會燃燒的,然而在晚上陣風颳去濃煙的時候,人們便能望見那宮殿中的一排排高聳的石柱如一根根燃燒的煤柱那樣通紅通紅,不時閃出火苗。而且在“天明大火”的時候,所有京都人都是深愛着自己的城市和衆多的古蹟的,人們是團結一心的,有組織的,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數不清的各種人在這座火光沖天的城市周圍遊蕩着,他們羣情憤慨,要是陷入了挨凍受餓的境地,很可難會搗毀城市,擾亂秩序,同軍隊對抗。所幸每個人都被這漫天遮日的火海嚇得心驚肉跳,惶恐不安,人們的叛亂的意志纔有些削弱和煥散,疾病和飢餓是隨之而來的災難,而嚴冬的酷寒更加增強了災難的淫威。浮着灰塵的空氣更加讓人呼吸困難,令人有如置身於地獄。

人們白天所見到的場面都是觸目驚心的。這座有着千年歷史的輝煌大都市此時已成了一座咆哮的火山,從它的城牆邊一直到山麓,數不清的營帳佔據了每一處可棲身的地方,它們是由草棚、帳篷、貨架子、板車和大大小小的包袱所構成,整個天空瀰漫着濃煙和炭灰,穿過焰火的血紅的陽光灑在它們上面,吼叫、呼號、威脅、恐懼和敵意充斥着每一個地方,蓬頭垢面的男女老幼構成了一幅使人恐懼的悽慘景象,由難民構成的海洋包圍着一座火光沖天的城市,一座名副其實的火島。

此時京都守軍已經不知什麼時候全都撤走了,薩摩軍進城後便一直在救火,同時,許多居民也加入到了救火的行列當中,他們同受命救火的薩摩士兵們一起繼續拆除着城區靠近火區的建築物,因而有好大一部分地方得以免受火災,然而城中無數的,千年來的古蹟和寶貴的藝術珍品,雄壯瑰麗的宮殿,建築物,還有那些屬於京都歷史和輝煌成就的價值連城的文物都毀於一旦了。原本繁榮的京都城遭劫後只剩下了幾個邊緣城區,火災使數十萬百姓失去了家園和親人。

儘管薩摩軍在奮力救火,然而還有人說,薩摩士兵們是爲了徹底毀滅城市而非爲了防止火勢擴大才拆除建築物的,在這種情況下,筱原國幹請求西鄉隆盛馬上入城,屈駕撫慰日漸絕望的難民。

西鄉隆盛立刻準備入城,然而此時大風又改變了火勢蔓延的方向,轉而燒向賀茂川河,比睿山也被火焰圍住了,然後火勢逐漸在河岸一帶擴散開來,徹底地燒燬了這兒先前未着火的建築物。

火勢稍息,西鄉隆盛便騎着白馬,迫不及待的進入了京都城,他領着一隊武士從薩摩軍的隊伍中穿過,走向黑壓壓的一片憤怒叫嚷着的人羣前,此時的西鄉隆盛身穿便服,手裡只拿着他隨身攜帶的一根青竹手杖,並未帶什麼防身武器,甚至連他珍愛的佩刀和手槍都沒有帶。

西鄉隆盛催馬來到人羣前,藉着火光,他看到了周圍的人羣,他們高舉的雙手中握着各式各樣的當成武器的器械,一副惡狠狠的神色,臉上盡是大滴的汗珠,嘴角上盡是白沫,大聲地叫嚷着,怒不可遏的人流將他們團團圍住了,再望向遠一些的地方,他見到的是一片晃動的,不住叫喊的,使人心驚膽顫的人頭的海洋。

叫罵聲吼叫聲有如沸水般沸騰着,有的甚至像獸類的吼叫聲,刀叉木棍在不住的揮舞着,不時有緊握的拳頭伸向他和馬的繮繩,然而他依然以一副從容和高傲而又冷靜的姿態走向人羣,就如往常在人羣中開路一般,他不時用手杖輕輕碰碰那些最膽大妄爲的人的頭,於是,這些憤怒的人便因他的這種坦蕩從容和自信的態度而有所收斂。後來,有許多人都認出了他,於是人羣中便有許多人喊道:“那是西鄉吉之助大將軍!”

“大將軍來了!”

“新政大總督西鄉大將軍來了!”

“西鄉大將軍!”

“西鄉大將軍!”

周圍的喊聲越來越多,民衆使勁地喊着西鄉隆盛的名字,慢慢地,四周的面孔的神色緩和了許多,叫嚷聲也平靜了許多。

要知道,雖然身爲武士楷模的西鄉隆盛當年在京都時並沒有刻意去討好京都的民衆,但他的寬宏大量和仁慈可親卻使他獲得了民衆的廣泛尊敬和愛戴,尤其是因遭川路利良派人行刺而“上書請罪”事件之後,他的名聲更是越來越響,加上因爲他曾賙濟落難的窮困武士,人們更是對他讚頌不已。

第一百二十五章 師徒情深第八百六十八章 德宗林文正公問對第三百四十六章 鐵甲難傷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行越洋第六百八十七章 河底遺骸第八十章 俄國的威脅第三百一十三章 保持清醒第四十三章 公使何翰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島津家的“卡桑德拉”第四百四十五章 “揚武”出世第八百二十二章 戰地之春第六百五十二章 連珠槍之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路碾壓第五百章 戰果輝煌第四百三十一章 另外的努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演習結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意外的俘虜第四百三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致命誘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的棋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如此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要介紹信第五百五十一章 今亮探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底被揭第九百三十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逼反伊賀第六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完美型”艦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計劃第八百九十四章 艱難談判第二百一十一章 非常手段第二百四十七章 筠仙之憶第七十二章 至清至貪第五百零一章 戰爭總結第四百三十一章 另外的努力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第八百六十四章 限制使用第五百零四章 探營風波第一千章 教習馬吉芬第五十八章 神來之筆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八百三十六章 邪徒殄滅第四百七十八章 “挽救”日本第九百二十七章 德國之旅第九百二十七章 德國之旅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第九百二十三章 東方阿喀琉斯第一百七十九章 錫安山之夢第四百零一章 如何堵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巡撫出逃第六百六十七章 格鬥課程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槍要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偷襲變決戰第四十六章 仁心聖女第六十三章 遺願清單第一百三十四章 文中堂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二百七十三章 熊本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夏美受難第五百零二章 末路官商第二百四十三章 策反第四百四十六章 二王密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冰河奇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託孤第二十六章 血火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湄雲”、“福星”第八百九十一章 幽谷窮寇第八百六十六章 溪中相會第六十四章 愚頑老朽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心上路第六百六十七章 格鬥課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韜光之議第一百七十七章 船臺邂逅第四百二十二章 忍者擲彈兵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一切成空第七百一十章 天兵拯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旗飛艦第六百一十九章 雨夜策反第四百零七章 康德拉琴科的首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師老無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外病危第七百三十六章 赤子雄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來叛亂第十四章 直書心聲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此伊藤第六百八十六章 將軍歷險第一千零六十章 決勝千里第八百二十五章 刺刀搏殺第九百一十三章 如此方管帶第七百二十章 乾日談判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爲愚忠第二百二十章 同甘苦,吾所願第九百四十一章 毛奇異事第二十章 亦夢亦真第五百六十一章 忠王猜想第六百七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五十章 繼承人之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超級幼兒園長第五百二十五章 寡母寡媳第一百六十四章 點時齋助力
第一百二十五章 師徒情深第八百六十八章 德宗林文正公問對第三百四十六章 鐵甲難傷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行越洋第六百八十七章 河底遺骸第八十章 俄國的威脅第三百一十三章 保持清醒第四十三章 公使何翰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島津家的“卡桑德拉”第四百四十五章 “揚武”出世第八百二十二章 戰地之春第六百五十二章 連珠槍之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路碾壓第五百章 戰果輝煌第四百三十一章 另外的努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演習結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意外的俘虜第四百三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致命誘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的棋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如此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要介紹信第五百五十一章 今亮探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底被揭第九百三十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逼反伊賀第六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完美型”艦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計劃第八百九十四章 艱難談判第二百一十一章 非常手段第二百四十七章 筠仙之憶第七十二章 至清至貪第五百零一章 戰爭總結第四百三十一章 另外的努力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第八百六十四章 限制使用第五百零四章 探營風波第一千章 教習馬吉芬第五十八章 神來之筆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八百三十六章 邪徒殄滅第四百七十八章 “挽救”日本第九百二十七章 德國之旅第九百二十七章 德國之旅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第九百二十三章 東方阿喀琉斯第一百七十九章 錫安山之夢第四百零一章 如何堵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巡撫出逃第六百六十七章 格鬥課程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槍要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偷襲變決戰第四十六章 仁心聖女第六十三章 遺願清單第一百三十四章 文中堂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二百七十三章 熊本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夏美受難第五百零二章 末路官商第二百四十三章 策反第四百四十六章 二王密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冰河奇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託孤第二十六章 血火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湄雲”、“福星”第八百九十一章 幽谷窮寇第八百六十六章 溪中相會第六十四章 愚頑老朽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心上路第六百六十七章 格鬥課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韜光之議第一百七十七章 船臺邂逅第四百二十二章 忍者擲彈兵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一切成空第七百一十章 天兵拯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旗飛艦第六百一十九章 雨夜策反第四百零七章 康德拉琴科的首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師老無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外病危第七百三十六章 赤子雄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來叛亂第十四章 直書心聲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此伊藤第六百八十六章 將軍歷險第一千零六十章 決勝千里第八百二十五章 刺刀搏殺第九百一十三章 如此方管帶第七百二十章 乾日談判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爲愚忠第二百二十章 同甘苦,吾所願第九百四十一章 毛奇異事第二十章 亦夢亦真第五百六十一章 忠王猜想第六百七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五十章 繼承人之論第五百八十四章 超級幼兒園長第五百二十五章 寡母寡媳第一百六十四章 點時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