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忠王猜想

李向天瞧瞧空無一人的四周,放開李思竹的嘴巴蹲下來,扳開死去女子緊緊抓着她小腿的手。她雪白的腿上已經被抓出了烏青色的痕跡。

“怕不怕?”李向天關切的問她。

擺脫了突如其來的驚嚇,她只是搖了搖頭,頑強的咬着嘴脣。她彎下腰,輕輕撫攏死去女子猶自呆滯地望着天空的雙眼。

“我們走吧。”她站起來,堅定地說道。

李向天的眼中滿是驚異之色,他看了她好一會兒,才抱起了她,於是兩人重新又消失在了戰火紛飛的街道上。

終於,城裡漸漸靜了下來。

死亡一樣的寂靜。

父親呢?

母親呢?

他們會突圍,平安的離開這座城市嗎?

還是會一起從容赴死?

……

李思竹從夢中醒來時,已然淚溼衣衫。

“小姐,小姐。”侍女的呼喚聲傳了過來。

“什麼事?”她取過手帕拭去了臉上的淚痕,

“小姐,夫人請你過去見……林爵爺。”

“林爵爺?哪一個林爵爺?”

“小姐忘了?就是林逸青林爵爺啊,他是林姑爺的《,..雙生弟弟……”

聽到林逸青的名字,李思竹的身子不由得一顫。她急忙起身,隨侍女前往。

當她來到迴廊裡的時候,遠遠的便聽見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人的交談聲。

她禁不住放輕了腳步。

他們在說什麼,她並沒有在意,她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那個年輕人的聲音上。

她記不住。自己已經多久沒有聽到那個令她魂牽夢縈的聲音了。

從萬般疼愛自己的姑母作主將自己許配給他的那一刻起。

他在北京突然離世後。她曾經心痛欲死,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她是在哭泣當中渡過。

現在,難道是他回來了麼?

她輕柔的邁着腳步,來到了門前。

在看到坐在病榻前的他的背影的那一刻,她的呼吸都停止了。

時間也彷彿在這一刻停止了。

她就這麼定定的凝視着他,直到吳氏夫人的聲音傳來,她在驚覺自己的失態。

“思竹。怎麼這麼輕手輕腳的,來了也不說一聲。來,見見你瀚鵬哥哥。”吳氏夫人看到李思竹隨侍女前來,不由得微微一笑,柔聲道。

林逸青在和沈佑鄲交談時,就一直感覺房門處有一個女子在看着自己,他不便回頭,但不知怎麼,他的心因爲她的到來,跳得快了起來。

“瀚鵬。這是思竹,也算是你的妹妹了。”沈佑鄲聽到了吳氏夫人的話。這才發覺李思竹的到來,一個慈愛的笑容浮現在他的臉上,“來,思竹,見過你瀚鵬兄長。”

林逸青站起身來,轉身回頭,看到的,正是夢中的她。

不,比夢中還要美麗。

李思竹來到林逸青面前,盈盈拜倒,林逸青暗暗深吸了一口氣,好容易才定住了神,伸出手做了個虛扶的動作。

“哥哥安好……”李思竹起身,垂首輕聲給他問了個好。

“思竹妹妹別來無恙。”林逸青話一出口,便感覺到了不妥,搞得好象他和她以前就認識一樣,急忙又說道,“在日本聽兄長說起過思竹妹妹,一直未能得見,今日一見,真是快慰平生。”

見到剛剛談起海軍、造船和洋務一直口齒伶俐的林逸青見到李思竹之後,說話竟然有些不知所云,沈佑鄲和吳氏夫人都是一愣,但夫妻二人隨後便相視一笑,各自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林逸青打量着李思竹,看到她眉宇之間淡淡的憂鬱之色,象極了他熟悉的忠王李秀成,他更加的堅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斷。

忠王李秀成,到底有幾多情與愛,方纔生得如此傾城傾國之貌的女兒?林逸青一時間浮想聯翩。

據林逸青原來歷史時空中的一些史書記載,李秀成28歲參加太平軍之前,一直生活在艱難困苦之中。爲了生活,他從小就參加勞動,諸如放牛、耕山、燒碳、到村裡打散工、充書塾裡的雜役和當圩鎮店鋪裡的夥計。有史家雲:受到富戶接濟讓他模糊了階級差別,而親族間互幫互助又濃厚了他的家族觀念。所以,李秀成治理蘇福省時能涵容富豪地主,在天京城破之前會賄救犯事的親戚。

此後,歷史上關於他個人生活的記錄付之闕如,包括何時結婚,何時爲父。但據可靠證據,會王蔡元隆是他的女婿,而伶俐說洋兄弟埃爾和譚紹光又分娶了他的兩個女兒,可以推出他的千金不少。1863年前後,閨女們都到了談婚論嫁即18至20歲的妙齡,也說明了李秀成當於二十歲左右完成了結婚生育的人生大事。

俗話說“飢不擇食,貧不擇妻”,那個時代,窮人家的男子能找到對象就不容易了,更爲赤貧或素質較差的甚至要打一輩子光棍,因此對這位原配夫人容不得有太多綺麗想象,大約剛好符合“人,女人,活女人”三個基本標準。忠王娘在半虛構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因爲她的反對,給女兒和埃爾中外聯姻造成了一點小小障礙。但忠王一錘定音平息風波,說明他不是氣管炎,而她很尊重丈夫意思。無論如何,在李秀成人生最艱辛的階段,她陪着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特別是自他從軍後,男歸男營,女歸女營,夫婦不得相見,而照料婆婆和娃兒們的任務當仁不讓地落到了她的肩上,此外還要擔心出征在外丈夫的安危,實在很不容易,令人肅然起敬。可以想見,爲了負擔起生活的重壓。她必然有一雙強健的大腳。

十九世紀的中國纏足風盛行。據《纏足史》記載:閩南諺語“小足是娘。赤腳是婢”,纏足標誌貴賤,處於嶺南的兩廣只許富貴人家爲之,下層貧民女子不能纏足,廣西纏足風俗發展得更慢,桂林巨室也依然有“盈尺蓮船”。所以,以李秀成一貫的務實作風,擇偶時一定會找個健康、勤快、能幹的勞動婦女。

李秀成本人回憶當年參軍時。提及“知道金田起義之信,有拜上帝人傳到家中。後未前去,仍然在家”,還說“被團練之逼,故爾迷迷而來。”沒想到授人以柄,某些刀筆吏正要從他革命動機中找茬,於是下了判詞:參加革命時覺悟不高,此爲後來寫可恥“自白書”的思想根源云云。其實,在“後未前去,仍然在家”背後有一個故事。雖說和通常意義上的“英雄救美”略有不同。但一樣令人動容:大黎民間普遍傳說,李秀成接到團營號令時。即向東家清算工錢,得了兩吊銅錢上路。翻山到朝八社時,遇見一位貧苦農婦在社壇邊分娩。地痞流氓誣她“褻瀆神靈”,勒令她出錢給社壇“燒炮掛紅”。產婦急得要投河自盡。李秀成睹狀,深表同情,當即傾囊相助,爲她解決困難。結果因爲盤纏用罄,也就無法趕去團營了。這個傳說正反映了李秀成一貫對貧弱者,有着發自內心的同情,以及他爲人慷慨俠義的一面。

薄薄“自述”不可能盡錄李秀成一生的風起雲涌,這點小小善行於是就被忽略不計了。其他地方,只要他稍稍多記一點戰功,就立刻被說成是“自揚、掠美、搶功、自我包裝”,真是多說不行,不說也不行。英雄多情,更多無奈。

參軍後,據李秀成回憶:“鄉下之人,不知遠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頭,後又有追兵,而何不畏?”拿慣了鋤頭的雙手,突然握起了刀劍,從“秋毫不敢有犯”的虔信到響應“殺盡妖魔”的呼召,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起義軍尤在篳路藍縷之時,鑑於會衆都是舉家而來,爲了嚴肅軍紀和作戰需要,上層決策者規定了男女分營拆散家庭的紀律。炮火連天中,小小兵丁連生命都沒法保障,尚顧不到男女之情,卯足了勁殺敵而已。不同的是,首義諸王一邊破壞羣衆小家庭,一邊組織自己大家庭以妻妾數量之猛增,提前享受帝王級待遇。

男女分館的命令於1853年3月22日(即進入天京三天後)正式頒佈,此前軍中早已實行了兩年之久,猜也猜得到,消息一傳出民怨沸騰士氣低落。據說,百姓爭相自殺“水面浮屍或仰或僕,擁擠莫辨”;軍中屢生夫婦冒死同居獲罪之事。骨肉分離和夫妻分居的嚴肅軍紀走到另一極端,成了最不人道的舉動,更別提諸王們“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不公現象。

1853至1854年“禁慾”期間,李秀成尚是一名普通軍官,從右後四軍帥升至後四監軍,再升至二十指揮,先後鎮守國儀鳳門外高橋,隨翼王安慶撫民,及鎮守廬州、和州一帶。工作方面很充實,個人能力迅速提高,但私生活相當單調。如果他的確是個正派人的話,那下了班之後只能眼望天花板發呆。野史上說他曾因偷看三國演義而受罰,所謂“叛教攻妖書”。看三國,又不是看金瓶梅,即使看後者其實也情有可原。

但其他兄弟們就各有各的不老實,甚至犯了比男女私通更令人作嘔的大忌:即太平軍中隱語“打銅鼓”(打童股)。按照規定,凡是軍中的老兄弟,均可以將民間的俊美子弟收爲義子或勤務兵。時人馬壽齡《金陵癸甲新樂府》曾記載這些少年“晝隨馬後夜牀第”。儘管律令嚴酷,一經查出,與男女通姦同罪,五馬分屍處死,但“比比皆然,互相迴護”。據說北伐名將林鳳祥就是被他身邊童子出賣給了僧格林沁;另一大員李開芳被捕時派頭十足,在十六七歲兩孌童的揮扇陪伴下,施施然進入敵帳。那一陣子,太平天國的口號“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恐怕可以改成“天下多男人,盡是同志之輩”。

李秀成在這反人性的環境中生活了整整三年。他本人是否也曾籠罩在病態制度的陰影下呢?

其實。李秀成對待不合理規章制度的態度素來陽奉陰違。並隨着地位提高越來越大膽,例如太平天國明令禁止演戲,但忠王府中就有“戲臺兩三座”(李鴻章語)。也許官小時他還不敢,但以其謹慎聰明,金屋藏個嬌也許不難,反倒合乎正常人性。不好色者,非人也,近乎神。男女相悅也還雅觀。難道把他逼到另一個極端去倒好嗎?

在這男女隔絕的兩三年裡,凡是愛情都是姦情,唯親情讓人溫暖。但家人見面一定得按《天情道理書》的規定,“即有時省視父母,探看妻子,此亦人情之常,原屬在所不禁,然只宜在門首問答,相離數步之地,聲音務要響亮。不得徑進姐妹營中,男女混雜。”距離要遠。杜絕了肌膚相親;大聲說話,防止了私密交談。比現在到深牢大獄探監有過之無不及。時人有詩云:“館分男女淚氾濫,兒女夫妻見面難。任是金剛鐵漢子,此時相對也心酸。”曾幾何時,李秀成,一個孝子兼慈父,也是這樣,忍着思念、扯着嗓子問候母親和妻女們。

1855年春,在那有乖人倫的歲月宣告結束時,還有一個荒唐的句號。天國高層大發善心,允許官員可從女館中選擇多個女子爲妻,由男女媒官主持,15歲到50歲的男女都在分配範圍內,以抽籤方式亂點鴛鴦。於是,老牛叼了嫩草,少年牽回歐巴桑。李秀成有沒有去工會領年貨呢?不詳。

從1855年到1860年,太平天國經歷了天京變亂、翼王出走、三河大捷、揮師東征等大事,李秀成地位日隆,每上一個臺階都伴隨着赫赫軍功:“合天侯”、“又副掌率”、“後軍主將”乃至“忠王”。爲公爲私,他都要尋找一個可以實現天國理想的夢幻家園。清方說“三江財富尤賊所覬覦”,一幅乾隆年間徐揚所繪的民殷物阜的“姑蘇繁華圖”足以讓太平天國的決策者們目眩神迷。於是,在李秀成個人生涯的頂峰,他和蘇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蘇州,當時中國最美麗的城市,“蘇人以爲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主導天下時尚,領一時潮流之所在,比後世現代之紐約東京上海亦不爲過。這個城市融合了富庶和繁華,精緻與優雅的奇特魔力,在這山溫水軟的地方,就是摔一跤,也不如別的地方疼些。

忠王掃蘇常,虎視何雄哉!奉天王之命,李秀成以蘇州爲首府建立了蘇福省,既圈下了清廷東南財賦之區,也接管了江南美女大本營。儘管“搶錢、搶糧、搶娘們兒”絕不是太平天國大軍東進的官方口號,但在1860年6月忠王席捲江南後,金錢和娘們兒如潮水般涌到他的馬前,差點兒將他淹沒。

蘇州文士懦弱陰柔無力保家,他們的勇氣止於在日記裡偷罵長毛。於是翻閱那一段被顛覆的歲月,一羣生逢亂世的女子,如何被長毛嚇得花容失色,魂歸離恨天。關於長毛很黃很暴力的謠言滿天飛,導致蘇州婦女相約殉難自殺成風。上吊和投井是兩大流行,但找死時物質準備不足,死神竟不肯顯靈:其一,繩子很不結實,“兩侄媳俱已懸樑,大侄媳索斷跌悶,爲賊救醒”;其二,井中人滿爲患,“朱氏侄媳帶女往祠堂投井,人多不沉,仍出井易服”,“夜半,二房兩侄媳及侄孫女亦至祠堂投井,周嫗先自入井,大侄媳被其托住不沉,有兩嫗唐徐及唐三救起”。她們爲了不**而投井,卻只能溼溼身而已。反而是這些女人的丈夫比傳說中的長毛更兇殘:“潘某住侍其巷,賊至日,將一妻一妾兩女生釘諸棺”。此人爲了保全妻妾貞節,寧可將她們活活悶死。奪命貞節觀也不放過出家人,蘇州城內新橋港西的尼姑庵中,老尼姑逼迫小尼姑自殺,自己再跳水尋死。

那些很傻很天真的蘇州女子,以爲李秀成是青面獠牙的女人剋星,不料他卻是慈眉善目的婦女之友。爲了保護戰爭時期的女性,李秀成又祭出女館這個法寶用於蘇州安民,他逐漸在一些新占城市恢復中斷多年的女館制度。因當時部分太平軍軍紀日益敗壞,強姦婦女事件層出不窮,李秀成深感需要把流離失所的婦女集中起來加以保護。但和以前一刀切拆散家庭的作法不同,他只在大城中或比較重要的城市中有選擇地設立,且不是將全城婦女都集中起來,只收容難民婦女,容納照料無人供養的出征者妻子和其他單身婦女。並且常常大張旗鼓警戒軍士:“忠逆使僞巡查二百人宣令曰:‘毋殺人,毋姦淫,違令者斬’”,以及“忠逆復下禁止掠婦之令……違者論斬”。所有這些體現了李秀成保護婦女和維護軍紀的一片苦心,也收到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第一千零六章 先驅故事第九百四十四章 魔盒之秘第七百五十一章 武舉不易第八百零二章 勇將摧折第一千章 教習馬吉芬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瓊樓玉女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步槍協會的邀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七十九章 俄軍前來第七十八章 國際外交大聚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如此父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七十七章 孤拔提督第二百七十章 毒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漠行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鐵血宰相第七百二十九章 饒不了你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一千零七章 潦倒艦長第五百零四章 探營風波第五百一十二章 碩鼠巨蠹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治之狐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軍官派生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路碾壓第九百四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九百一十四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一十五章 沙海亡命第二十三章 衝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心有所繫第七章 鬼話連篇第二百零九章 靜夜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光電魔術師第五百八十三章 要命的摺子第三十三章 身在西元9075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俠女收帳第七百四十三章 水下藏寶第四百零七章 康德拉琴科的首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非常戰法第三章 不明時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突圍轉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人之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奠基者,盼歸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林家長兄第六百五十八章 天國餘部第九百五十三章 學士臥底第五百七十七章 武曲歸位第一千零二十章 請看後院第六十二章 利民之舉皆可興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第三百零四章 道貫一家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夜抒懷第四百五十五章 德國顧問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夏威夷爭鋒第一千零九十章 俄國人的禮物第五百九十七章 中央鐵甲堡第四十三章 公使何翰林第九百七十八章 事件升級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十一章 開始忽悠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將靈獒第五百一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七十九章 京中祥瑞第二百三十八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愁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軍入越第四百七十一章 斷腕之舉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京內線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正義之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亦敵亦友第二百八十章 聖將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計劃第六百七十六章 太后恩人第一百零二章 選擇助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血腥對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柳原愛子的噩夢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軍入越第九百六十八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五十四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八十章 幼年天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河內城的末日第七十二章 至清至貪第一千零三十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海洋意識灌輸第二十六章 血火地獄第九百六十九章 背後一刀第八百一十七章 上國欽使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的開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漠行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敗垂成第九百八十六章 刺馬疑雲第八章 薩摩之花第二百零五章 大婚之禮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第三百一十三章 保持清醒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義之舉第二百二十七章 剩將之夢
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第一千零六章 先驅故事第九百四十四章 魔盒之秘第七百五十一章 武舉不易第八百零二章 勇將摧折第一千章 教習馬吉芬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瓊樓玉女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步槍協會的邀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七十九章 俄軍前來第七十八章 國際外交大聚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如此父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七十七章 孤拔提督第二百七十章 毒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漠行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鐵血宰相第七百二十九章 饒不了你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一千零七章 潦倒艦長第五百零四章 探營風波第五百一十二章 碩鼠巨蠹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治之狐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軍官派生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路碾壓第九百四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九百一十四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一十五章 沙海亡命第二十三章 衝鋒第六百一十六章 心有所繫第七章 鬼話連篇第二百零九章 靜夜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光電魔術師第五百八十三章 要命的摺子第三十三章 身在西元9075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俠女收帳第七百四十三章 水下藏寶第四百零七章 康德拉琴科的首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非常戰法第三章 不明時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突圍轉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人之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奠基者,盼歸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林家長兄第六百五十八章 天國餘部第九百五十三章 學士臥底第五百七十七章 武曲歸位第一千零二十章 請看後院第六十二章 利民之舉皆可興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第三百零四章 道貫一家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夜抒懷第四百五十五章 德國顧問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夏威夷爭鋒第一千零九十章 俄國人的禮物第五百九十七章 中央鐵甲堡第四十三章 公使何翰林第九百七十八章 事件升級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十一章 開始忽悠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將靈獒第五百一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七十九章 京中祥瑞第二百三十八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愁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軍入越第四百七十一章 斷腕之舉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京內線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正義之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亦敵亦友第二百八十章 聖將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計劃第六百七十六章 太后恩人第一百零二章 選擇助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血腥對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柳原愛子的噩夢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軍入越第九百六十八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五十四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八十章 幼年天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河內城的末日第七十二章 至清至貪第一千零三十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海洋意識灌輸第二十六章 血火地獄第九百六十九章 背後一刀第八百一十七章 上國欽使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的開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漠行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敗垂成第九百八十六章 刺馬疑雲第八章 薩摩之花第二百零五章 大婚之禮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第三百一十三章 保持清醒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義之舉第二百二十七章 剩將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