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

北在萬曆皇帝邁在武館學習的時候,海政司收到了吏部毖甘洲平幼滋的奏摺,吏部左侍郎,地位差不多和其他部的尚書平級。

這等人物的奏摺,通政司也不敢怠慢,急忙送往司禮監,司禮監的寫字宦官得了吩咐,這奏摺一到。首先送呈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奏摺言明收復張居正集是國家棟梁,不可一日或缺,爲天下社稷打算,請陛下下詔奪情。

京師就是個篩子,什麼消息也瞞不住,這邊奏摺一上,不出一個時辰。京師有資格關心此事的官員和勢力就都知道了消息。

距離通政司停止收取奏摺還剩下半個時辰,但在這半個時辰之內。許多官員或者乘轎,或者騎馬。紛紛趕到了這邊。

最先到此處的是內閣次輔呂調陽。第二個就是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四維,吏科都給事中陳三模,御史曾士楚則是排在第三第四位,再接下來,通政司突然就成了集市,京師凡是有資格上奏說話的,都相繼上奏。

大家的奏摺上文字語句各不相同,但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張居正不能走,張閣老要走,國將不國,請聖上下詔奪情。

這一天,通政司的一干低品官吏拿好處都拿到手軟,上奏的每個人都擔心自己的摺子遞送不進去或者晚遞進去,只得給這些上傳下達的官吏送錢塞好處。

吏部尚書張瀚自然也安排了人在這邊打聽消息,聽到這個之後,那下人也知道不好,快馬趕回了尚書府。

上午的朝會之後,吏部尚書張瀚面沉似水,回到家一言不發,呆在書房不出來,皇帝的表態和馮保的態度已經說明了問題,自己這邊覆水難收了,只能打算自己和萬士和的硬頂會有效果。

隨着家人氣喘吁吁的稟報完畢,吏部尚書張瀚面色倒還是平靜。僅僅是淡然說了句“知道了”就把這打聽消息的下人趕了出去。

那人一走,張瀚臉色已經有如死灰,跌坐在座位上,門外站着的管家探頭向裡一看,頓時嚇壞了,連忙跑進來低聲喊道:

“老爺,你怎麼了,要不要請郎中”

張瀚擺擺手,長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

“人心不足,人心不足,本官怎麼就昏了頭,以爲這次是今天上掉下來的機會,滿盤皆輸,滿盤皆輸啊!”

張瀚的管家也跟着參與了不少的機密,自然知道自家老爺在說些什麼。剛纔那家人的稟報他也聽到。知道此事大事不好了。也不顧的什麼上下體統,急忙建議道:

“老爺,要不咱們也上奏吧

“那裡來得及,我若如此做,徒遭天下人笑話罷了,你以爲那些人爲什麼動作這麼快,他們手裡都寫了兩個奏摺,一個是贊同張居正奪情的,一個是稱頌張居正回家居喪。孝心感天動地的。”

張瀚說了幾句,卻突然想起一樁事。沉聲喝道:

“那個錢春平呢,他和本官說的那些話,是不是有人教的。”

管家囁嚅幾聲,開口低聲說道:

“前幾日老爺不是閉門不見客嗎。那錢春平曾來拜訪,說已經得了個長蘆鹽政的差事,就要去上任了,他還說了句慚愧。”

“他慚愧什麼,本官纔是殘酷。謹慎稍微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這個位置上,卻被一個清客言語鼓動,犯了大錯,慚愧慚愧啊!”

聽着張瀚愈來愈灰心喪氣,管家也真的慌了,連忙靠近了說道:

“老爺,還有大半個時辰城門關閉,要不先讓夫人和少爺他們走,小的這就去收拾。”

張瀚彎下腰,手放在膝蓋上,沉重的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這等事一切都未挑明,沒有殺身之禍,無非官不做了而已,明其我上表致仕,也就了結,”去把宋嬋嬋叫過來。”

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四維的府門前,幾名官員都在恭敬客氣的和張四維拜別,沒口子的感謝張四維明見萬里,上奏留下了張閣老。

大家心裡明白,這些官員謝的是張四維領着他們及時上奏,押寶押對了而已,大家客氣了幾句,張四維轉身進了府。

後面的大門一關,張四維立刻面若寒霜,大步的朝着裡屋走去。

當天晚上,在皇城中,慈聖太后李氏的宮中,李太后和昨日一樣和萬曆皇帝以及潞王一起用餐。

吃了幾口,李太后給萬曆皇帝夾了一筷子菜,微笑着說道:

“皇上今日下詔奪情,這事做的對,爲我大明留住了一心”臣子,皇卜越來越有個皇帝樣子了呢!,??????????萬曆皇帝異了誇獎,連忙放下碗。躬身謝道:

“多謝母后的誇獎,張先生總政天下,離開他的確沒有什麼人能夠代替,皇兒也是爲了大明的社稷如此做。”

李太后笑着點點頭。萬曆皇帝注意到慈聖太后的高興出自真心,而且那誇獎也許久未見,但李太后的高興並沒有讓一向孝敬的萬曆皇帝如何的高興,反到是讓小皇帝心中有許多的不自在。

對小皇帝來說,他覺得自己的母親。不應該有什麼事情瞞着自己,甚至不應該有什麼試探。

“你這孩子,都是自家人還這麼多禮。別耽誤了吃飯,快吃吧”。

慈聖太后李氏不覺得有什麼,反倒是笑着督促了一句,這時候,邊上的潞王驚訝的說道:

“哎呀,皇帝哥哥,你個子長高了不少。”

這句話一下子把衆人的注意力轉移了過去,就連心不在焉的萬曆皇帝都低頭看了看,潞王奶聲奶氣的說道:

“從前皇帝哥哥下繡墩的時候要跳一下,現在不用了。”

萬曆皇帝低頭比戈小了下,臉上露出了笑容,已經練了快有大半年,每日鍛鍊的充分,吃飯也實在,這十三四歲的年紀,正是長個子的時候。萬曆皇帝的身高竄了一大塊。但這身高的增長每天沒法看出來,但時間一長,幅度可就顯著了。

李太后看到這個也是艘喜,自家孩子長高長壯總是讓父母高興,萬曆皇帝坐回去喝了口湯,興奮的說道:

“那王通的法子果然有用,真是聯的忠心臣子。”

潞王在邊上嘿嘿笑着,也很高興的模樣,可站在不遠處聽候招呼使喚的女官卻比較詫異,太后的家宴。她看得久了,自然能看出其中的門道。若是以往潞王說了這樣的事情,萬曆肯定會和他嘻嘻哈啥的打鬧一番。今日間卻分的很開。

秦館的主事宋嬋嬋已經被請到了吏部尚書張瀚的府上,要放在以往。一個青樓的老鳩出現在吏部尚書府上,必然引起軒然大波,科道官的彈劾奏章就會把人淹死。不過今日裡丁憂誇情之爭見了分曉,誰還有心思理會這個必敗的角色。

大家都憋足了勁等着明日後日,或者上本讚頌陛下英明,讚頌閣老舍棄小家顧着大明,或者看着誰被有意打壓,大家好去痛打落水狗。

京師中人消息靈通些的就知道。秦館的後臺是吏部尚書張瀚,有人懷疑這宋嬋嬋是張瀚在外面的外宅。有消息更靈通的則知道,宋媽媽不是。

宋嬋嬋來到張府,臉色卻極冷,下人們的恭敬客氣她絲毫不見。只是在那管家的引領下向內走去。

儘管下午有重大的打擊。仕途已經儘速毀掉,但張瀚調整的倒很快。這宋嬋嬋進來的時候,他神色已經如常。

宋嬋嬋神色木然的道了個萬福。就大搖大擺的坐在對面,平素在秦館的八面玲瓏全然不見,張瀚也不以爲意,開口說道:

“本以爲能照拂你在京師成家立業,如今看來不成了,秦館生意興隆又多是達官貴人,眼饞的人一定不少,本官一走,定然有人下手,兇險的很,明日裡把秦館低價兌出去,我再給你五千兩銀子,回家鄉尋個,人家過下半輩子吧!”

“在教坊司熬了那些年,還有什麼人家願意要姑娘我,還不如留在京師受氣的好。”

宋嬋嬋的冷眼言語並沒有讓張瀚生氣,反到是嘆了口氣,轉身拿了幾張紙出來,低聲說道:

“你兄長把事情自己包攬下來。連累了你們全家,張某到去年才能幫你,也的確是心中有愧,可張某馬上在京師也呆不下去,好像是喪家之犬,無人願意沾染,就算把你託付給旁人也沒人接手,你回鄉去,還能保個平安,在這邊,就只能是自求多福了,這是秦館的地契和後面那宅子的契約,你若留下就都拿去。可張某實在護不住,你不怕被人強奪嗎?”

無主的女人和產業,京師中盯着的想必不少,那宋姑娘一把拽過那幾張契約,卻也遲疑了起來,張瀚又嘆了口氣說道:

“若有什麼有力人物投靠。你也可以過去,總歸有個庇護

那宋姑娘身子一顫,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沒多久就拿定了主意,宋嬋嬋咬着牙低聲說道:

無處可去,無處可去,那老孃就投王通去,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479章 天明事結 如何知曉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931章 草原處處第1012章 困獸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244章 御馬監之案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518章 值得不見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931章 草原處處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62章 難道錯了第793章 糾結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42章 娓娓道來第25章 無心插柳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730章 談笑威壓 封店罷官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59章 三陽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478章 官兵殺賊如殺狗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832章 微服行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1012章 困獸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876章 征服者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16章 生意開業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783章 除鼓譟別無他用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598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君第845章 張連生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1055章 新人們第794章 朋友 君臣 天下 輕重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261章 伏殺與殺第993章 孤山堡第410章 舊人重逢卻爲財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265章 醜事不遠揚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413章 爲國老將忐忑番人第909章 臣請辭官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725章 佈置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211章 好大利 不養閒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1051章 破城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
第479章 天明事結 如何知曉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931章 草原處處第1012章 困獸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244章 御馬監之案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518章 值得不見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931章 草原處處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62章 難道錯了第793章 糾結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42章 娓娓道來第25章 無心插柳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730章 談笑威壓 封店罷官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59章 三陽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478章 官兵殺賊如殺狗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832章 微服行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1012章 困獸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876章 征服者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242章 首輔離京枯燥有趣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16章 生意開業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783章 除鼓譟別無他用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598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君第845章 張連生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1055章 新人們第794章 朋友 君臣 天下 輕重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261章 伏殺與殺第993章 孤山堡第410章 舊人重逢卻爲財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265章 醜事不遠揚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413章 爲國老將忐忑番人第909章 臣請辭官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725章 佈置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211章 好大利 不養閒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1051章 破城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