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二章 發狂

(謝謝好友都市放牛1983的月票~~)

劉曜從到來的第二天開始,就發動了持續不斷的猛攻,函谷關關前的地勢還是很開闊的,可以充分展開兵力,畢竟函谷關的主要功能是作爲關中的第一道屏障,防備的是洛陽方面的兵力,而不是由關中向洛陽進軍,因此函谷關關後地勢狹窄,關前反而開闊。

果然,沒過多久,在最初的準備之後,趙軍吶喊着攻殺而來,大戰再一次爆發。

原本關頭有五門小鋼炮,卻因戰事激烈,全部炸膛毀掉了,讓徐龕既心疼,又無奈,他倒是打的一手如意算盤,只要劉曜露面,立刻開炮,打死了是運氣,打不死也無所謂。

不過劉曜已經在楊彥手上吃過了一次虧,怎可能再靠近關城?全程都遠遠躲在後面,指揮全軍,實際上劉曜不惜代價的攻打,也有部分原因是爲鋼炮而來,他想搞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武器纔有如此之大的威力。

從清晨到正午,攻勢還在持續,隨着減員,後備力量愈發不足,很多戰士都現出疲憊之色,卻仍在拼着命,其中有一次是趙軍又從後面攻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殲滅,就連徐龕都肩頭中了一箭,鮮血染紅了整個胳膊。

可縱是如此,依然沒法休息,因爲趙軍還在進攻,劉曜是鐵了心打消耗戰,哪怕他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徐龕,這樣的日子,彷彿永遠沒有盡頭。

當然了,這也與函谷關年久失修有關,在八王之亂中,洛陽作爲主戰場,函谷關也受到了嚴重破壞,而徐龕受限於人手不足,重點營建洛陽,函谷排在了次位,並未料到劉曜會發兵來攻。

按常理來說,尋常的進攻烈度不須過慮,可誰知劉曜竟如此瘋狂,完全不昔代價的攻打。

“將軍,先下去休息會兒吧!”

一名部將見着徐龕血染戰袍,心疼的從旁勸說。

“無妨!”

徐龕想都不想的揮了揮手。

“那您的傷勢……”

部將遲疑道。

徐龕不耐煩道:“將士們傷的比老夫還重,都堅持在城頭作戰,老夫不過中了一箭而己,算不得什麼,你有空在老夫面前唧唧歪歪,還不如拿起武器多多殺敵。”

這名部將是跟着徐龕的老人,楊彥並非把徐龕的隨從全部調走,這不符合當時的觀念,徐龕身邊總要留幾個心腹打打下手,此時便是奇怪的看着徐龕,他總感覺徐龕像是認不識了。

“呵~~”

徐龕啞然失笑道:“你可是以爲老夫一叛再叛,腦後生反骨?可若有一絲可能,誰願身後留下惡名?

當初元帝在世,賞罰不公,分明是於藥率敢死之士闖周堅大營,浴血奮戰,斬殺周堅,但最大的功勞竟算在了劉遐頭上,老夫憑什麼忍氣吞生,故一怒反之!

後元帝令淮北諸軍攻我,無奈之下,老夫向石勒求援,可那王伏都豺狼心性,竟辱我妻女,我一怒殺之,叛晉復又叛趙,爲晉趙所不容,惶惶如喪家之犬,流竄於淮北岱濟,及走投無路,降了大王,本以爲投閒置散,就此終老,也算是善終了,可大王委我以營建洛陽重任,推心置腹,毫無芥蒂,我豈能不以國士報之?

行了,你等莫要生出別般心思,否則老夫刀下不留情,即便是死,亦要戰死,方纔死得其所!“

”諾!“

身周幾個心腹均是肅容應下。

徐龕突然撥出劍來,厲呼:”大王待我等恩重如山,當以死報之,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全軍大受鼓舞,齊聲高呼,士氣也爲之一振。

聲浪傳到陣後,遊子遠不由眉頭一皺,他曾勸說劉曜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如回師關中,畢竟洛陽四戰之地,打下來毫無意義,還得派兵駐守,但劉曜不願認輸,與楊彥肛上了,不拿下洛陽誓不罷休,遊子遠也沒法。

半個月過去,襄陽的情況還不清楚,而陣前各種手段盡出,並未攻破函谷,遊子遠也不知何處是盡頭。

劉曜冷冷一笑:“明軍不過虛張聲勢而己,實則已士卒疲憊,死傷慘重,故以此張聲勢,壯士氣,朕敢肯定,三五日內,函谷必破。“

遊子遠暗暗嘆了口氣,類似的話,劉曜講了有三遍,有時連他都覺得函谷要破了,卻又奇蹟般的挺了過來,那殘破的城牆,就象是帶有一種奇異的力量。

”報!“

這時,一名親隨匆匆趕來,急聲道:”陛下,有長安急報!“說着,便呈上一筒封着火漆的信函。

”哦?“

劉曜接過,撕開竹筒的封口,倒出一卷帛書,展開看去,卻是把帛書猛的往地上擲去,大怒道:”廢物,該死,劉嶽誤我!“

遊子遠心中一驚,連忙撿了起來。

帛書是嶢關被破的當天深夜,羊獻容遣快馬飛報劉曜,詳述了嶢關失守的經過,因從武關開始,一路都有潰軍,故與事實相差不大。

“陛下,嶢關既失,長安危矣,實不宜再戰,還望陛下速回師關中!”

遊子遠頓時面色大變,望向了暴怒的劉曜。

劉曜不答,負手來回走動,臉面交織着掙扎與憤恨,好一會兒,哼道:“楊彥之無非是施圍魏救趙之計罷了,朕的長安,豈是尋常可破?皇后與太子已從秦州和靈武調兵,半個月內,援軍必至,朕倒是不信,楊彥之有本事僅半月便破去長安。“

遊子遠連忙勸道:”陛下,濮陽,宛城俱是當天即破,不可大意啊!“

劉曜又有了些遲疑,但還是道:”朕若退兵,諸多將士豈非白死?遊卿你放心,長安不比宛城,諸門皆有甕城,破了外城尚有內城,朕不信那楊彥之真逆了天,更何況他若揮軍攻打長安,待秦州靈武來援,裡應外合,或能於長安城下大破明軍。

傳朕令,着將士們再加把力,三日之內,若破函谷,朕重重有賞!“

”諾!“

親隨施禮而去。

趙軍的攻擊力度再次加大,哪怕函谷關下的屍體已經堆積如山,士卒也沒有半分退縮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劉曜作爲開國之君,號召力是非常強大的,但是三日過後,哪怕軍卒曾數次衝上了城頭,函谷關依然屹立。

實際上戰到這一步,雙方軍卒都麻木了,除了殺人,思想一片空白,完全是靠着一口氣在支撐,劉曜的七萬精騎在宛城腳下折損近萬,退回澠池之後,與步卒民夫匯合,兵分兩路,一路約三萬,攻打龍門,作爲佯攻,主要是龍門雖地勢開闊,但是要想攻克龍門,必須要攻下兩側的山頭,而攻山的難度,要遠遠大於攻打關隘,同時有伊水橫亙於洛陽與龍門之間,既便攻下了龍門,還得渡過伊水。

因此劉曜把主力放在了函谷關方向,只是函谷關下,死傷竟達到了三萬之衆,羌氐也是死傷累累,合計有近萬。

既便楊彥不願與羌氏爲敵,可主動來攻,哪有不戰之理呢?

第三天傍晚,連續三天兩夜的進攻任誰都吃不消,全軍哪怕輪流上,也是疲態盡顯,畢竟函谷關久攻不下,人累,心也累,劉曜被迫收兵。

“報,長安急報!”

這時,又有親衛奔來,遞上了以火漆密封的竹筒。

“呼~~”

劉曜長長吁了口氣,戰事不順,他迫切需要有好消息提振士氣,當然了,他不指望長安守軍能夠大破明軍,這點理智還是有的,而是期待着明軍在攻城中遭受了重大損失,於是在期待中,撕開火漆,取出絹帛,定睛看去。

“啊!”

剎那間,劉曜突然狂燥,嚎叫着撥着佩劍,照頭砍進了一名親衛的脖子,那名親衛閃躲不及,捂着脖子跌倒,劉曜還如不解氣般,一劍又一劍的劈去,鮮血迸射,染紅了衣袍,親衛也被當場砍死,這個變故驚呆了帳中衆人,紛紛站了起來。

劉曜卻全無停止的樣子,緊緊攢着那絹帛,啊啊慘叫着,揮劍在帳中亂掃。

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五六九章 陶侃立場第七二八章 拓跋待客第八四七章 自焚之前第二九九章 回到東海第一九八章 又有敵來第八十一章 擊鼓求見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來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六二四章 不堪一擊第四七四章 魚死網不破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七七九章 徐龕病危第二零二章 摘桃子的來了第五零二章 佛圖澄歸來第七零五章 進退兩難第八零二章 慕容皝隕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八三六章 萬人相迎第五四一章 進攻山頭第五二三章 裴妃的擔心第五三三章 劉曜東來第四四零章 立刻攻城第六零八章 三方聚首第四零九章 拒婚第三一五章 羊鑑心思第一七五章 宣陽門前第三二八章 逼婚第一八四章 戰爭準備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第四零六章 崔訪上朝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三八七章 願留東海第七零零章 索要饑民第七零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六六章 攻入襄國第七九七章 高句麗史第一八九章 醇酒美人第三二九章 徐龕又來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五六七章 成主李雄第一二三章 大勢去矣第一八九章 醇酒美人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四四三章 大潰敗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第一七四章 南士心聲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六九八章 劉石缺糧第四七二章 大破鮮卑第六零八章 三方聚首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軍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三四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三章 楊郎油第一零九章 清晨江邊第二七六章 王府掾吏第七三七章 李雄抓尖第七八三章 悍妻如虎第六八七章 夜襲客舍第六零六章 敗勢初現第九十九章 再回鹽市第四七九章 兩個選擇第六二九章 送入明營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五十二章 朝庭敕書來第四八六章 進吳王第二六九章 大獲全勝第四八六章 進吳王第四四三章 大潰敗第八零九章 任皇后來第七一七章 劉曜出降第四六四章 乞活軍第二七二章 道名正一第四五零章 蘇家過江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一六零章 狠心拒絕第八一二章 兵圍平壤第七三二章 任皇后回家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七零六章 來了又走第六七一章 宇文獻策第八一五章 攻破平壤第六九二章 大軍圍堡第七七零章 生擒石勒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二三二章 巧娘獻策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八三章 不甘寂寞第一八二章 回交育種第一七二章 回孃家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三三零章 徐龕投降第二六七章 最炫民族風第三二三章 截住沈充
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五六九章 陶侃立場第七二八章 拓跋待客第八四七章 自焚之前第二九九章 回到東海第一九八章 又有敵來第八十一章 擊鼓求見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來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六二四章 不堪一擊第四七四章 魚死網不破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七七九章 徐龕病危第二零二章 摘桃子的來了第五零二章 佛圖澄歸來第七零五章 進退兩難第八零二章 慕容皝隕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八三六章 萬人相迎第五四一章 進攻山頭第五二三章 裴妃的擔心第五三三章 劉曜東來第四四零章 立刻攻城第六零八章 三方聚首第四零九章 拒婚第三一五章 羊鑑心思第一七五章 宣陽門前第三二八章 逼婚第一八四章 戰爭準備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第四零六章 崔訪上朝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三八七章 願留東海第七零零章 索要饑民第七零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六六章 攻入襄國第七九七章 高句麗史第一八九章 醇酒美人第三二九章 徐龕又來第二十七章 滴血驗親第五六七章 成主李雄第一二三章 大勢去矣第一八九章 醇酒美人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四四三章 大潰敗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第一七四章 南士心聲第七章 自告奮勇第一七六章 口中藏食第六九八章 劉石缺糧第四七二章 大破鮮卑第六零八章 三方聚首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軍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三四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三章 楊郎油第一零九章 清晨江邊第二七六章 王府掾吏第七三七章 李雄抓尖第七八三章 悍妻如虎第六八七章 夜襲客舍第六零六章 敗勢初現第九十九章 再回鹽市第四七九章 兩個選擇第六二九章 送入明營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五十二章 朝庭敕書來第四八六章 進吳王第二六九章 大獲全勝第四八六章 進吳王第四四三章 大潰敗第八零九章 任皇后來第七一七章 劉曜出降第四六四章 乞活軍第二七二章 道名正一第四五零章 蘇家過江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一六零章 狠心拒絕第八一二章 兵圍平壤第七三二章 任皇后回家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七零六章 來了又走第六七一章 宇文獻策第八一五章 攻破平壤第六九二章 大軍圍堡第七七零章 生擒石勒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二三二章 巧娘獻策第五三一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八三章 不甘寂寞第一八二章 回交育種第一七二章 回孃家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三三零章 徐龕投降第二六七章 最炫民族風第三二三章 截住沈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