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朝夕禍福

第94章 朝夕禍福

“鐺…鐺…鐺……”

清晨、在朱高煦躺着的時候,南京城的晨鐘聲在城池內外緩緩響起。

與此同時,大教場內的朱尚炳與朱濟熺也先後起牀,按照昨日老朱交代的話,率領各自的王府護衛前往大教場內各衛兵馬的營地檢閱兵馬。

秦晉二府沒有那麼多利益矛盾,因此朱尚炳與朱濟熺可以和睦的在營地檢閱兵馬。

他們二人身着一緋一青兩種顏色的圓領袍,肩頭披着白色披風,帶着兩府護衛在營內行走。

兩府護衛敲鑼打鼓的通知營中兵卒起牀操練,朱尚炳與朱濟熺也自顧自打量着那些起牀的兵卒,不過他們並沒有在意兵卒的舉動,他們只當這種檢閱是露臉的場面。

“這檢閱兵馬和練兵並不算難,尋兩個會練兵的將領就足夠了。”

秦世子朱尚炳侃侃而談,旁邊的晉世子朱濟熺也點頭附和,同時看向了不遠處的另一處軍營。

在那處軍營裡,許多士卒雖然起牀了,卻在忙着吃早飯,根本沒有人通知他們操練。

瞧着這場景,朱濟熺不由笑道:“我看朱高熾那廝是睡過頭了,也對,他那模樣,怎麼看都不像是能早起的人。”

“確實”朱尚炳也跟着笑了出來,不過笑着笑着他就收斂起了笑容:“比起他,那朱高煦倒是舉止搶眼。”

“呵呵……”朱濟熺輕笑幾聲:“人家現在可是爺爺跟前的紅人,你我可比不得。”

“紅人?”朱尚炳疑惑看過來,朱濟熺也輕嗤道:

“聽聞他有看山點礦的本事,在雲南點出了六處礦山,產量巨大。”

“正因雲南出了許多金銀礦,朝廷纔會宣佈今歲蘇鬆二府以鈔抵稅。”

“雖然弄不清楚其中關聯,但是這消息早已在皇城四周傳開了,估計用不了幾天就能傳遍江南。”

“以鈔抵稅?”朱濟熺的話讓朱尚炳略感吃驚,畢竟蘇鬆二府佔據天下一成賦稅,這二府若是以鈔抵稅,那明年大明朝的歲入恐怕會減少許多,畢竟眼下一貫寶鈔才能抵二百五十錢,但交上去的稅卻是按照一貫收取的。

“那消息一傳開,便有許多蘇鬆商人購入寶鈔,眼下一貫寶鈔價格已經漲至三百錢了。”

朱濟熺提醒着朱尚炳:“你府中收了那麼多宮裡賞賜的寶鈔,瞅準個時機,將那寶鈔也都拋出去。”

“這倒是個賺錢的好門路。”朱尚炳眼睛一轉,顯然想到了發財的路子。

只是不等他想好,旁邊的朱濟熺卻以幸災樂禍的口吻對他說道:“你瞧,他這會兒纔來。”

“嗯?”朱尚炳順着朱濟熺的目光看去,隨後便看到了帶着燕府護衛不緊不慢趕往軍營的朱高熾。

“兩刻鐘都過去了他纔來,等會有他好受的。”

朱尚炳輕嘲朱高熾,而後便與朱濟熺一起催促軍營將士前往大教場演武。

大約過了一刻鐘,由他們檢閱的兩衛上萬士卒在大教場上集合,他們二人也上了高臺準備等朱元璋和朱允炆前來。

只是他們沒等到二人,只等到了前來傳話的隨身太監。

“二位殿下……”

隨身太監上了高臺,對二人作揖,二人也沒按耐住,直接詢問:“皇爺爺和太孫何時來?”

“陛下和太孫早已回宮,眼下恐怕已經在組織朝會了。”

“今日的檢閱,由奴婢代爲巡視。”隨身太監回禮稟告,只是答案讓朱尚炳二人臉上有些不好看。

“演武!”

朱尚炳對旁邊的衛指揮使招呼,而後便回到位置上坐下,看模樣並不重視檢閱。

一旁的朱濟熺見狀,只是笑着安撫了隨身太監,而後一臉笑意的回到了位置上,並命人取來了棋盤,與朱尚炳在萬軍注視下下起了棋。

隨身太監見狀,不由得在心底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纔將目光投到了大教場上,觀看軍中士卒演武操練。

如此過了半個時辰,朱高熾才帶着一衛兵馬姍姍來遲。

待那衛兵馬站穩腳跟,朱高熾才氣喘吁吁的走上了高臺,與朱尚炳二人作揖:“兄長,炳弟……”

朱濟熺比朱高熾大三歲,他自然是要行禮,而對比自己小兩歲的朱尚炳,他也並未輕視,依舊作揖。

見他這麼禮貌,二人也不得不放下棋子,拱手回禮。

只是在回禮結束後,二人並不打算與朱高熾深聊,而是自顧自的下棋。

好在朱高熾的注意力並不在棋局上,而是走到了高臺臺前,望着操練的三衛兵馬,臉上止不住的笑意。

那模樣被朱尚炳和朱濟熺看在眼裡,忍不住小心私語道:

“這兵馬又不是他的,他激動個甚。”

“別說這裡的兵馬,便是日後燕府的兵馬和北平、大寧的兵馬,恐怕也輪不到他節制,畢竟……呵呵。”

二人的話很小聲,但朱高熾還是能聽到。

饒是好脾氣的他,聽到這種話也忍不住緊了緊拳頭,但之後卻又鬆了下來。

確實,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他不如自家弟弟朱高煦。

若是以前,他還能說自家弟弟只有匹夫之勇,但眼下半年多的時間過去,自家二弟成長迅猛,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處理政務都穩壓他一頭,便是朱高熾也開始心虛了起來。

樣樣不如朱高煦的他,真的能憑着嫡長的身份壓他一頭,當上那燕王嗎?

“高煦的變化,着實是太大了些……”

朱高熾擡頭看向天穹盡頭,望着那緩緩升起的太陽,心情五味雜陳。

“賀——”

“聖躬萬福……”

“復位——”

“聖躬萬福……”

卯時五刻,當唱禮聲在奉天廣場之上響起,淨鞭聲也一聲又一聲的炸響。

六百餘名文武官員站在奉天殿前的廣場上,文左武右等待下一流程。

奉天殿內,朱元璋一身常服坐在殿內金臺(龍椅)上,左邊站着隨身太監及同樣常服的朱允炆。

不多時,禮樂聲起,殿門左右兵卒再度鳴鞭,羣臣也再次拜叩皇帝。

待羣臣起身,便進入奏事環節。

按照禮制,大臣奏事時需預先咳嗽一聲,從班末行至御前跪奏。

奏事者不得使用口語,而是大聲的朗讀奏章。

如果官員要承旨或要回答,那末尾的迴應聲需拉長,以此讓百官知道奏事完畢。

可以說,早朝對於皇帝和文臣的素質要求很高,皇帝要有極其強的政治能力,才能保證在朝會中熟練處理政事,文臣也要思緒有條理,以免出錯。

“臣吏部侍郎胡……”

奉天廣場上,一名名大臣先後唱禮,隨後來到御前跪奏。

他們所說的事情,其實都是些縣鎮盜匪或常例、或升遷的小事,但朱元璋卻坐在位置上聽得認真。

自他廢除丞相制後,他便最擔心遭人矇蔽,所以制定大規模早朝、午朝正是要體察民情,免受矇蔽。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制定了只在正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生日)舉行的大朝,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的朔望朝。

除了這些,朱元璋還會時不時舉行晚朝,以此來看官員們執行政務如何,有沒有依時在白天將政務都處理完畢。

他如此頻繁的舉行朝會,爲的就是不想讓自己與百姓脫節,而這一件件小事,正是他體察臣子是否隱瞞民生的手段。

站在一旁的朱允炆瞧着這一幕幕,心裡並不高興,而是有一種無奈的心理。

在他看來,每日的早朝、午朝,以及偶爾出現的晚朝實在沒有必要,因爲這樣的頻繁朝會太折磨臣子了。

不僅是臣子,便是他這位儲君,也覺得頗爲折磨。

朱允炆一心二用的聽着百官奏事,對於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根本提不起興趣。

他的目光一直看着不遠處的黃子澄,而黃子澄也以眼神迴應他,似乎在說事情已經辦的差不多了,馬上就可以見成效。

得到了黃子澄的眼神,朱允炆這纔打起了幾分精神。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直到半個時辰後,一名戶部主事才走了上來,跪拜奏事:

“臣戶部主事徐允中,特此奏拜陛下……”

“七月十五以來,蘇鬆二府以鈔抵稅之法多見成效,二府百姓繳納賦稅十分積極,至昨日已上繳稅鈔十七萬六千四百三十二貫餘六百二十三文。”

“蘇鬆二府百姓皆高呼萬歲,以此迴應陛下仁政!”

徐允中如此說着,朱元璋臉上卻露出幾分笑意。

一旁的朱允炆見狀,當即上前笑着作揖道:“陛下,此仁政若是能惠利蘇鬆二府而不虧損國庫,理當在江南之地推行。”

“嗯……”朱元璋應了一聲,並沒有追問朱允炆原因。

這樣的舉動,讓朱允炆感到了幾分不安,畢竟他此前可是竭力反對‘以鈔抵稅’的新政,這轉變太大,自家爺爺爲什麼不問一句?

“此政雖爲仁政,但畢竟只施行了四天時間,具體的還是得往後面看。”

朱元璋坐在金臺上,老神在在的迴應徐允中及朱允炆:“這樣吧,先再看幾個月,待十月戶部的文冊奉上來,朕再定奪。”

“聖躬萬福……”徐允中大聲唱禮,而後起身退回了自己的班位。

見狀的朱允炆也鬆了一口氣,下意識看了一眼殿下的黃子澄。

朱元璋剛纔的話,都由殿外力士大聲唱出,在徐允中退下後,黃子澄也聽到了朱元璋的回語,心裡開始盤算起了如何推動蘇鬆二府以鈔抵稅的政策。

說是推動,實際上只要有頭腦的人都不會拒絕這次以鈔抵稅。

畢竟一貫鈔在市場上只能抵二三百文,而交給朝廷充作賦稅可是實打實的一貫。 這中間的利潤,可是接近七百文啊……

黃子澄心思活躍,朱允炆也自有心思,他們就這樣站到了早朝結束,而早朝結束後的朱元璋也起身離開了金臺,羣臣紛紛唱禮歡送。

朱允炆跟上了朱元璋,二人向着武英殿走去,路上朱允炆彙報着昨夜處理奏疏的一些內容,以此方便朱元璋稍許能很快處理完所有奏疏。

兩刻鐘後,二人帶着大批太監兵卒回到了武英殿內,朱元璋也坐回龍椅上,開始閱覽奏疏。

由於昨日朱高煦放了假,因此這批奏疏都是朱允炆及朱高熾等四人處理的。

朱元璋翻看了幾本奏疏,眉頭一直沒有舒展。

他這表情,讓朱允炆的心懸了起來……

“這些奏疏,伱都閱覽過沒?”

朱元璋頭也不擡的詢問,朱允炆聞言也搖搖頭:“並未,您未開口讓孫兒閱覽,孫兒不敢輕動。”

“日後你閱覽過後再交給我吧。”朱元璋說出想法,朱允炆便也跟着應下。

恰好此時早膳傳上,爺孫二人便起身去了偏殿吃早膳。

在那飯桌上,朱元璋看了一眼已經明亮的窗外:“高煦這幾日可曾去了穎國公府?”

“未曾。”朱允炆搖搖頭,見狀的朱元璋便低頭喝了一口泡茶,久久沒有將那用來漱口的泡茶吐出。

朱允炆知道,這是朱元璋在想某種事情想出神時的狀態,但他沒能猜到自家爺爺是在想什麼。

不等他開口詢問,朱元璋便將泡茶吐到了旁邊隨身太監端着的水盆裡,並用蜀錦手帕擦了擦嘴和鬍鬚。

做完這一切,朱元璋才呼出一口氣,整個人在一瞬間萎靡了幾分,似乎做出了什麼決定:

“告訴下面的人和高煦,日後他不用去穎國公府學習了。”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允炆愣了愣,他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那麼快。

“孫兒領命……”反應過來後,他點頭應下,而後心不在焉的吃起了早膳。

與他的慢條斯理相比朱元璋很快解決了自己的胃口,並起身返回武英殿處理奏疏。

不多時,待朱允炆也吃完東西返回,爺孫二人便沉默着處理起了奏疏,直至辰時六刻,宮內的寂靜才被腳步聲和唱禮聲所打斷。

“晉長子熺(秦長子炳),參見皇爺爺……”

朱濟熺與朱尚炳來到了武英殿,這說明他們已經檢閱完了軍隊。

朱元璋擡頭向他們招了招手,示意他們入殿,二人見狀也紛紛謝禮。

“在軍營內檢閱一遍大軍後,可有什麼感悟?”

朱元璋考校起了他們,但朱濟熺與朱尚炳卻下意識對視一眼。

“孫兒以爲……”

“好了。”

朱濟熺剛想開口,卻被朱元璋打斷,臉上表情有幾分不耐煩:“沒有感悟便明日再去一趟,不用編瞎話來騙朕。”

他用上了“朕”的自稱,可見十分不高興。

朱濟熺與朱尚炳只覺得臉頰通紅,作揖表示自己知道了後纔在朱允炆的眼神示意下入了位置,等待處理今日的奏疏。

朱元璋瞧着二人坐下也不說什麼,只是埋頭處理奏疏,時不時與朱允炆討論一些奏疏內容合不合規矩。

如此過了半個時辰,直到隨身太監前來提醒,朱元璋才發現時間已經到了午時。

他起身便想帶着三個孫子去隔壁偏殿吃飯,但不湊巧的是朱高熾在這一刻走入了武英殿內。

“燕長子熾,參見皇爺爺。”

朱高熾氣喘吁吁,臉上通紅,顯然是一路小跑過來的。

興許是朱元璋今日心情不是很好,因此他此刻看什麼都礙眼,端着臉詢問朱高熾:“爲何此時纔到?”

“回爺爺……”朱高熾緩了兩口氣才繼續迴應:“孫兒覺得清晨太冷了不適合將士們演武,便等軍中將士們都吃完了早飯才叫他們演武。”

朱高熾的這番回答卻是讓朱元璋的脾氣削減了幾分,即便朱高熾的回答沒有讓他滿意,但最少他能感受到朱高熾的那一絲愛民愛兵之心。

這樣的仁心放在一個未來藩王身上很不錯,尤其是在老朱家大半都是爲非作歹的藩王、郡王中更是罕見。

“可惜了……”

望着朱高熾,朱元璋那滿意的目光中不由流露出幾分惋惜,或許是想到了允文允武的朱高煦。

“倘若高熾也能如高煦一般,那北疆便無憂了,但眼下……”

朱元璋搖頭離開了武英殿內,不明所以的衆人還以爲是他對朱高熾的回答失望了。

朱高熾神情失落,朱濟熺也假惺惺的上前拍了拍他的後背,朱尚炳則是沒有理會。

末了,只有朱允炆卻上前安慰道:“你這回答爺爺很滿意,只是前番發生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你別往心裡去。”

“謝大兄安慰……”朱高熾勉強笑着作揖,朱允炆也笑着點頭應下,而後看向了朱元璋的背影。

朱元璋爲什麼不開心,他比誰都清楚。

斷了朱高煦和傅友德的聯繫,看似只是斷了聯繫,但真正斷的,恐怕是傅友德的生路。

此刻的朱允炆心中說不出是什麼感受,他並不是很想讓傅友德死,畢竟傅友德並不會對他產生什麼威脅,反而能爲他守江山。

只是可惜,傅友德與晉王朱棡是姻親,而朱棡又叫囂爭儲。

真正該死的人是朱棡,但自家爺爺並不捨得殺自家那三叔。

爲了遏制朱棡的實力,傅友德便只有死了。

只不過……朱允炆回頭看了一眼朱高熾,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傅友德能不能死,恐怕還有一半的變數在朱高煦身上。

他如此想着的時候,朱高煦也在與楊展二人吃完午飯後分別,騎着赤驩向穎國公府趕去。

不知道爲什麼,今日的他有幾分心慌,眼皮也一直在跳。

“左眼跳財吧……”

揉了揉一直在跳的左眼,朱高煦自我安慰着,但心中的那絲心慌卻總是揮之不去。

他不由得加快了趕往穎國公府的速度,並在兩刻鐘後抵達了穎國公府。

他這邊剛剛翻身下馬,穎國公府的大門便打開了。

“高煦!”傅忠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朱高煦也將赤驩的馬繮遞給了前來接馬繮的兵卒。

“姑父……”

朱高煦表情複雜的作揖,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和傅忠及傅友德說這件事。

“先進府裡說事吧。”

“嗯……”

看到朱高煦的表情,傅忠的腳步也慢了下來,或許他心底已經猜到了結果。

二人各自沉默的走入穎國公府內,並向着後院走去。

傅友德與傅忠的妻子都早早離世,後院除了幾房妾室外,並無女眷。

興許是自己來到時,傅忠便讓人通知了傅友德和傅讓,因此在他來到後院書房時,傅友德與傅讓已經穿戴整齊的站在了書房內。

只是當他們瞧見朱高煦與傅忠的表情時,臉上的笑容便僵硬了。

“國公,我……”朱高煦慚愧作揖,並在之後將那日的遭遇通通說了出來。

那內容聽得傅忠兄弟二人絕望,便是傅友德也在聽完後長嘆一聲:“我其實猜到了,只是還是抱着一絲僥倖。”

“我……”朱高煦還想再說些什麼,傅友德卻搖頭道:

“事情纔過去兩天你便來找我,恐怕陛下知道了會不高興。”

“可妹妹那邊……”傅讓沉不住氣,想說傅氏那邊會如何,只是他的話說出來後,傅友德三人卻沉默了。

“應該沒事。”朱高煦忍不住說道:“前幾日秦晉燕三府嫡長都入了武英殿理政,若是世子妃出事,那晉世子應該會有所異動,但我並未察覺。”

“那便好……”傅忠兄弟嘆了一口氣,傅友德也是跟着安心不少。

眼下的他們被朱元璋圈禁在府內,無法從外界得知消息,因此他們並不知道傅氏的情況如何。

得了朱高煦的情報,他們這才放下了心來。

只是不等他們安心,書房外便傳來了腳步聲,四人擡頭看去,卻見一名婢女走到書房門口行禮:

“國公,殿下,少爺……宮裡差人來傳話,請二殿下去正廳接口諭。”

“……”聽到口諭二字,傅友德父子三人的表情就變了,便是一直得寵的朱高煦此刻也不免有些忐忑。

四人沒有迴應,只是走出書房,往正廳走去。

不多時,待四人趕到這裡的時候,正廳裡已經候着一名太監和兩名殿前豹韜衛兵卒了。

“殿下,國公,駙馬……”

太監僅向朱高煦及傅友德、傅忠行禮,並未將傅讓放在眼中。

“爺爺傳來了什麼話。”朱高煦忐忑的看着太監,那太監見狀也躬着身子,保持作揖的姿態說道:

“陛下口諭,言殿下學有所成,日後無須在穎國公府內學習了……”

(本章完)

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32章 採生折割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第55章 道德者死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74章 二子善謀第86章 施以恩惠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383章 河中風雲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4章 魁首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13章 狗咬狗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109章 雲南告急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349章 梟雄終焉第443章 未雨綢繆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41章 兄仁侄狠第380章 白手起家請假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49章 傲雪欺霜第342章 開港招撫第519章 長治久安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579章 時光如梭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119章 心態轉變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第386章 波斯之亂第578章 帝悲慟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第53章 難成大器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第409章 資本道路第105章 匹夫無罪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559章 洪熙之隆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385章 試點江南第413章 狗咬狗第386章 波斯之亂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598章 後記永曆(1)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47章 鄭和回國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37章 一舉一動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68章 四面胡歌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587章 後記景泰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43章 春和不和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9章 營中小院第402章 甕捉野豬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482章 狼子野心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13章 大樹營內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470章 洪熙元年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516章 自爆
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32章 採生折割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第55章 道德者死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74章 二子善謀第86章 施以恩惠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383章 河中風雲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4章 魁首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13章 狗咬狗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109章 雲南告急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349章 梟雄終焉第443章 未雨綢繆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41章 兄仁侄狠第380章 白手起家請假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49章 傲雪欺霜第342章 開港招撫第519章 長治久安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579章 時光如梭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119章 心態轉變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第386章 波斯之亂第578章 帝悲慟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第53章 難成大器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第409章 資本道路第105章 匹夫無罪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559章 洪熙之隆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385章 試點江南第413章 狗咬狗第386章 波斯之亂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598章 後記永曆(1)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47章 鄭和回國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37章 一舉一動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68章 四面胡歌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587章 後記景泰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43章 春和不和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9章 營中小院第402章 甕捉野豬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482章 狼子野心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13章 大樹營內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470章 洪熙元年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516章 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