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盤賬

議事廳內,氣氛熱烈,明明是年終盤賬,可是廳內絲毫不見緊張的氣氛,反而有些不可思議的熱烈。

對於文興鎮出現江洋大盜一事,掌櫃的們似乎都很感興趣。一開始,大夥圍繞着到底有沒有江洋大盜一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論着論着,又討論起這個江洋大盜的出身,他有可能是誰?爲什麼挑了文興鎮下手,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官府還沒有出佈告,東家是從何得知的?這個江洋大盜會不會轉移目標?

討論到最後,大夥的話題卻是被帶得越來越遠了。

耿亭雙眉緊皺,不明白一向從不二話的東家,怎麼今天這麼反常。以往盤賬,都是速戰速決,因爲還要接待別店的掌櫃,所以寒暄過後便入正題,今兒是怎麼了,怎麼還說起江洋大盜來了?

耿亭現如今,是周家最得力的掌櫃之一。周家與耿亭相識於彼此微末之際,兩者相互扶持,才讓雙方都有了今日共贏的局面。如今耿亭已經不再是那個家道中落,落魄無依的生意人了,周家元老級的大掌櫃,有真才實學,誰人不知?周家在鎮上的暖鍋店,就是由耿亭一手扶持起來的。店鋪成立的最初,確實受到了不少的阻礙,周小米和耿亭連番改變經營策略,忙活了幾個月,總算是把暖鍋店給立住了。

正是因爲第一家暖鍋店的成功,才讓周小米萌生了連鎖的念頭,纔會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把生意擴大,有了第二家暖鍋店,第三家暖鍋店……

東家年紀雖小,可是做事情卻有雷霆手段,一向穩、準、狠,從來不拖泥帶水,這次是怎麼了?

耿亭摸着自己下巴上的山羊鬍,若有所思的看了周小米一眼,見她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更加確定了自己心裡的猜測。東家怕是大有深意,自己斷然不能貿然開口,免得壞了東家的好事。

話說以前周家只有兩個鋪子,掌櫃的也好,夥計們也罷,都因爲周小米年紀的緣故,叫她一聲少東家。但是周小米成年以後,底下的人就統一口徑,喊她東家。

這個稱呼對於周小米來說,名符其實。

周家現在所有的生意,都是周小米在掌控着,而周家的資金來源,只有兩個方面,一來,是周家這麼多年經商的積蓄,二來,是雲霆霄透過郭路注入進來的資金。

換句話說,雲霆霄就是周家背後隱形的股東,周家佔七,他佔三。而周家自己的這七成利,也早有論斷。

將周家手裡的七成利分成十股,周瑾和林氏佔兩股,剩下的八成股份,周小米佔三股,周家剩下的五個孩子,各佔一股。

起先周小米不同意,覺得這樣分不公平,可是周家人所有人都贊同,覺得她爲這個家做的貢獻最大,應該拿大頭。到最後,大家覺得舉手表決一下,少數服從多數。雖然周家老五,老六沒有表決權,但是一票對五票,周小米自然是輸了。

不過,周瑾和林氏私底下商量過,他們一直強調這三股利都是周小米自己的,她出嫁後可以帶到婆家去。同時周家還要給她備下豐厚的嫁妝,絕對不會讓她受委屈的。另外,五個兒子各持一股,不管將來他們成就如何,接手家裡生意的人,則要陪着周瑾和林氏兩夫婦一起住,自然他們二人的兩成股份,也歸那人所有。

現在周瑾和林氏也想通了,孩子們有本事,就讓他們去闖吧,沒有人規定一定要老大給他們養老啊!林氏也放棄了當初一門心思讓周翼虎回來幫襯周小米的想法,幾個孩子的未來,就讓他們自己去闖蕩吧!

所以,周小米是周家佔股最多的人,也是周家的掌舵人,底下的人稱她一聲“東家”,那是萬萬沒錯的。

廳裡議論了一陣,突然,外頭走進來一個身量高挑,一身英姿的紅衣少女。

這位少女不是別人,正是周小米的貼身侍女紅衣。

紅衣風塵僕僕的進了廳裡,衝着周小米微微點頭,暗示她事兒成了。

周小米不動聲色,卻輕咳了兩聲。

她的聲音明明不大,可是廳裡頓時安靜了下來。

紅衣已經站在了她的身後。

周小米環視一週,把坐在廳裡左右的掌櫃都掃了一遍,才道:“今兒是臘八,規矩跟往年一樣,先盤賬,其它事稍後再議。”

衆人哪裡有意見,連忙點頭。

紅衣拍了拍手,幾個拿着超大算盤的人魚貫而入,衆人朝周小米行禮,隨後坐在廳里正中央的位置,開始核起賬來。

盤賬本也不是難事,只是年終歲尾,周家的鋪子又比較多,這才顯得比較麻煩。這些來盤賬的師傅,都是周家的賬房先生,他們都是在賬本里浸淫十數年的高手,常年和數字打資產,盤賬對他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容易。

盤賬的過程是漫長的,一等就是好幾個時辰。外面有婆子,小廝,丫頭候着,會隨時進來侍候。

不一會兒,就有小丫頭端了點心來,又給各位掌櫃的杯中添了茶,然後悄聲退了下去。

廳裡很靜,衆人飲茶,吃點心的聲音都非常小,只有算盤珠子相撞的聲音在廳裡迴響着。

賬冊送一本一本的送過來,又被一本一本的送回去。周小米淡定的坐在上首,注視着廳裡的所有人。她似乎一點也不擔心,一點也不在乎,好像在欣賞一場與自己無關的表演似的。

事實上,年終盤賬,是對自己一年的辛苦做一個總結,是對整個團隊的能力最直接的評估,所以還是很重要的。只不過周小米習慣了淡定,所以臉上根本不會帶出什麼情緒來。這些店鋪的生意如何,她心裡其實都有一本賬,每個月月末的時候,周小米都會到各個鋪子裡去視察,順便看一眼鋪子裡的賬本。大多數的掌櫃還是不錯的,賬面上的所有賬目都清清楚楚,條理分明。但是有些掌櫃的就比較不靠譜了,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爲周小米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就唬弄了事,認爲自己做得很隱秘,不會被抓到小辮子。

可是周小米是誰?她可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新手,雖然她沒有周翼文那樣過目不忘的天賦,但是好歹自己也喝了那麼多年的靈泉水,記憶力也是不差的。更何況,她上輩子好歹也是讀過大學的,可是正經的學金融的出身,雖然最後做了餐飲行業,但是一些基本功還在,看個賬本什麼的,根本難不倒她。

周小米很注重資金回籠問題,畢竟有利潤才能生存嘛!而且要合理的控制成本,規範店鋪經營方式,讓他們一體化。這樣一來,店鋪的總體模樣就相差無幾了,只虛根據各店鋪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就可以把鋪子推到正軌上去。

可是那些貪心的人,以爲她不懂,還專門在她在乎的地方作假,他們當她是隻知道看收入和支出的菜鳥吶?

那些賬本上的問題,被周小米一一指出來後,掌櫃們的臉色可想而知會有多難看。周小米也不是那種趕盡殺絕的人,畢竟沒有太大的損失,所以她最初發現問題的時候,真的是用了一顆寬容之心,去包容他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改了就好。而且就算是換了那些掌櫃,再來的人也未必有他們做得好。

所以周小米不計較,只是想用她的方式去感化那些人,希望他們能真正的跟自己站在一起,早日生成歸屬感,像耿亭一樣,拿周家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做。以後,她是絕對不會對待這些人的。

只可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是所有人都珍惜自己的前途的。

周小米端起茶杯來,不動聲色的喝了一口茶。

有人將先前盤好的賬冊遞到周小米麪前來。

周小米一一翻看,上面記載的數額,跟她所想幾乎相差無幾。周小米微微點頭,今年的暖鍋生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幸好她早有準備,給掌櫃們備下的紅包是非常豐厚的,大夥又能過一個肥年了。

至少那些吃裡扒外的傢伙嘛……

周小米冷冷的笑了笑,將手中的賬冊合上。

又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賬房先生們才紛紛停手,將手裡的賬冊合在一處,遞到了周小米的面前。

幾本有問題的賬冊,都做了標註,小問題有小問題的標註方法,大問題有大問題的標註方法。周小米將有問題的賬冊拿出來,準備開始一一覈查。

各位掌櫃表情各異,有的人鎮定自若,臉上是一派坦然之色。有的人則是坐如針氈,心中打着鼓,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樣。

周小米從最上頂拿起一本賬冊來,翻看了兩頁,便問道:“候家嶺的候掌櫃,據我所知,今年冬天的雪不大,炭火的價格也不高,不知道爲何你會在秋後接連二三的買高價炭?數額,未免有些大吧?”

有些情況比較特殊,周小米在知之不詳的情況下,是要先問明白,然後再給這些情況定性。到底是掌櫃做假帳,要貪~污,還是情有可原。

“回東家,今年入秋後,炭火的價格確實不算太高,以往我們都是跟固定的鋪子購買炭火的,可是今年那家鋪子突然走了水,存下的炭火都被付之一炬。這家店是候家嶺最大的炭火鋪子,以經營炭火爲主,他們家走水以後,整個候家嶺的炭火就全面漲價。東家也知道,我們候家嶺地處偏遠,而且因爲地理位置特殊的關係,溼氣極重。質量不好的炭,根本存不住,質量好的炭,價格自然就高,特別是那家炭火鋪子起火以後,上好的炭火價格就更離譜了。咱們做暖鍋店生意的,用的都是上好的,不起煙的炭火,總不能讓客氣吃飯的時候還弄得灰頭土臉的吧!而且讓人出來採買,要費人工和運費,吃力不討好,自然,只能買高價炭。”候掌櫃把自己的不易之處都說了一遍,他問心無愧,不過今天卻實走背字,光是炭火這一項的支出,就超過每年支出總合的三成。

“嗯。”這個解釋合情合理,況且周小米也有自己的眼線,事情到底如何,事後打聽一番便是,沒有必要抓着這件事不放。

她把賬冊放到一旁,又拿起兩本賬冊看了一下,上面記錄的問題都不大,周小米照例問了幾句,就揭過了。

周小米又拿起一本賬冊來,看了兩眼後,似乎方覺不妥,十分困惑的問道:“孫掌櫃,河陽鎮的百姓們這般愛吃粉條嗎?爲何短短兩個月時間,一下子消耗了三千斤粉條?”

這個藉口也太拙劣了嗎?

三千斤粉條?暖鍋店變成粉條店了?

河陽鎮的孫掌櫃不慌不忙的站起來,朝着周小米拱手道:“東家,當初河陽鎮暖鍋店成立的時候,您就曾經說過,暖鍋,吃得是團團圍坐之樂,不分高低貴賤。所以我們暖鍋店雖然是酒樓,但是卻不像其他酒樓那樣搞什麼華麗的噱頭,只是把最好吃,最實惠的美食帶給大家。所以即便是一般的小戶之家,進到我們店來,也能吃得起,吃得好。”

周小米點頭。

說起來,暖鍋店成立最初,她就是在找後世的感覺。火鍋是大衆消費,雖然這個觀念放到現在有點超然,提前的感覺,但是周小米想打造的,是暖鍋帶給大家的氛圍,是團聚、是歡樂,是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感動和喜悅!所以周家暖鍋店面向的是大衆。當然,一樓是散座,二樓是包間,消費水準都是一樣的,全憑喜好。

“這沒錯啊,可是跟你店裡一下子進那麼多粉條有什麼關係?”

孫掌櫃便道:“河陽鎮百姓喜吃粉,除了吃暖鍋時下粉,還喜歡把粉條買回來,製成各種各樣的涼菜,小吃等佐酒。我手下有個廚子,擅長做這類小吃,很受歡迎,故而進了很多粉條。”

接道理來說,這個理由也算是說得過去的。哪知道周小米卻並不買賬,反而又翻了幾頁,然後問道:“爲何做了這麼多努力,暖鍋點的盈餘就這麼一點?”

第六百一十二章 赴約第三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見面(一)第七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一章 兩隻蜈蚣第五百九十四章 梳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鬥志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買人的打算第二百八十四章 又去林樹溝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見官第七百四十章 斷貨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買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母女見面第三百八十章 歸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十章 劉氏捱罵第三百零四章 下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被擄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三章 賣果第六百一十六章第三十五章 亂第八百四十九章 大結局前夕第七百五十九章 比較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抓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原由是什麼?第三百六十四章 自稱爲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二十五章 盤賬第五百八十三章 捨不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同意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勁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襲第四百七十九章 直說第七百七十一章 捉第十五章 又有發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救第一百零四章 折騰第八百五十四章 大結局(四)第三百五十章 拌菜第三百零九章 見面第十四章 周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一十六章 採購第二百七十章 計{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傳開第七百六十五章 詐第八百一十八章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三百九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五章 談成第八十六章 禍事第五十六章 暗示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倪第五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自在第七百九十七章 戰,和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勁第六百零三章 前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飛逝第五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八百二十九章 活着第五百六十三章 新生與失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頭第四百四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五章第三百七十八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三十章第三百一十章 下雪第六百五十三章 勸第七百九十九章 有孕?第五百零五章 改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小年第四百三十一章 吃餃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蒙圈第七十九章 上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鬥志第八百三十八章 救蓁蓁第七百二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七百六十七章 可怕第四百零一章 眼前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嬌客第五百七十九章 睡三天第二十九章 再次捱打第六百九十六章 虔誠第三百零九章 見面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七百五十八章
第六百一十二章 赴約第三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見面(一)第七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一章 兩隻蜈蚣第五百九十四章 梳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鬥志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買人的打算第二百八十四章 又去林樹溝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見官第七百四十章 斷貨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買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母女見面第三百八十章 歸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五十章 劉氏捱罵第三百零四章 下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被擄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三章 賣果第六百一十六章第三十五章 亂第八百四十九章 大結局前夕第七百五十九章 比較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抓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原由是什麼?第三百六十四章 自稱爲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二十五章 盤賬第五百八十三章 捨不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同意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勁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襲第四百七十九章 直說第七百七十一章 捉第十五章 又有發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救第一百零四章 折騰第八百五十四章 大結局(四)第三百五十章 拌菜第三百零九章 見面第十四章 周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一十六章 採購第二百七十章 計{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傳開第七百六十五章 詐第八百一十八章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三百九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五章 談成第八十六章 禍事第五十六章 暗示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倪第五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自在第七百九十七章 戰,和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勁第六百零三章 前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飛逝第五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八百二十九章 活着第五百六十三章 新生與失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頭第四百四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五章第三百七十八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三十章第三百一十章 下雪第六百五十三章 勸第七百九十九章 有孕?第五百零五章 改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小年第四百三十一章 吃餃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蒙圈第七十九章 上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鬥志第八百三十八章 救蓁蓁第七百二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七百六十七章 可怕第四百零一章 眼前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嬌客第五百七十九章 睡三天第二十九章 再次捱打第六百九十六章 虔誠第三百零九章 見面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七百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