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汴京城外西南方向三十里,一處茶寮攤子。

已經化裝成男子的麻悠兒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這般小心謹慎,卻還是露了行蹤,讓馮家的人找上來了。

麻悠兒不是一般的閨閣女子,嚴格說來,她也算得上是半個江湖人。麻家人雖然很少出世,但是也有人在江湖行走,真要論起來,沒有哪方勢力願意得罪像麻家這樣的人。

巫蠱之術,向來詭異神秘,讓人聞風喪膽。與這樣的人對上了,雖無刀光劍影之險,但一顆心卻時時刻刻都要被籠罩在陰影和忐忑之中。誰願意平白招惹一個這樣的仇家?

馮耀宗也是不願意的,但是麻家與馮家的約定還沒完,就算麻雙環死了,不是還有麻悠兒在嗎?

馮耀宗看着一臉戒備的麻悠兒,做了一個制止的手勢。

他帶了不少人過來,陣仗不小。麻悠兒若是因此惱了他,卻是得不償失了。

“麻姑娘,有禮。”馮耀宗抱拳行禮,一身利落的江湖做派。

麻悠兒最不耐煩那些讀書的酸儒,張口閉口孔孟之道,說什麼惟小人與女子難養!

女子怎麼了?難道學孔孟的秀才就不是娘生的?若是沒有女子,光憑他們一羣老爺們,能生出孩子來?

麻家的女兒,就沒有一個是懂賢良淑德那一套的!大概是因爲壽數不長的緣故,所以麻家的女兒活得很是肆意灑脫,倒比這世上其他女子活得隨意一些。

“你是馮家的人?”麻悠兒雖對馮耀宗身上的江湖氣息頗有好感,但眼中的防備之色,並沒退去。

“在下馮家馮耀宗。”

對於他的身份,麻悠兒早就知曉,她裝成不知道的樣子,也是爲了迷惑對方。

“原來是馮三爺!不知馮三爺尋小女子何事?”她心裡對馮耀宗的到來有些準備,其實也知道他是爲何而來,但是現在姑姑不在了,她一個人在外面行事,凡事還是多長個心眼的好。

麻悠兒自幼是跟着麻雙環着長的,麻雙環曾教訓她說,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更不存在天上掉餡餅這種事。

麻悠兒見了馮耀宗,腦海裡便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這句話來。

馮家人,對姑姑不過是利用罷了。

姑姑能捨出自己的命去幫馮家人做事,爲的就是想葬在那人墓邊。

兩邊都有利用之心,誰也沒比誰高尚到哪兒去。

只是姑姑死前,讓她離開這事非之地,只怕也是不想讓她摻和到馮家的事情裡去。

姑姑心願未了身先死,是死不瞑目的。她知道馮家的人不甘心,一定會找上門來,所以才留下遺言,讓自己離開。

只是馮家人好不容易抓到了她們的痛處,又豈能讓到手的鴨子飛了?

“不敢當姑娘這聲‘三爺’,姑娘,敢問麻前輩何在?”

麻雙環與馮家的聯繫並不多,進京前,麻雙環曾與馮家人見過一面,但是並沒有帶着麻悠兒。

麻悠兒過後才知道,當時與麻雙環見面之人,有馮家的當家人馮湯,還有眼前這位馮家三爺。

那時姑姑的陽壽還剩下一年許,身體雖然還算過得去,但老態橫生,根本遮掩不住。

實際上,姑姑與眼前這位馮三爺是同齡人,如何當得前輩二字?

不過,他倒是會做人,至少語氣恭敬,讓人聽着心裡舒服。

“姑姑陽壽已盡,駕鶴西去了。”此事瞞不住,也沒有必要瞞着。

麻悠兒的坦蕩,倒讓馮耀宗有了兩分另眼相待的意思。麻雙環已死,麻悠兒便是麻家家主,無論如何,得說服她替馮家做事。

他瞧了瞧她身後揹着的小包,暗想着麻雙環的骨灰是不是就在裡頭。

麻家人死後火葬這一點,他是知道的。

麻悠兒見他的目光若有若無的注視着自己身後的包袱,心裡便是一陣冷笑,好在她有後手,並沒有將姑姑的骨灰帶出來,否則落在馮家人手裡,只怕事情就沒那麼容易瞭解了。

不過,她也不是吃素的,馮家人若敢對姑姑不敬,她定要讓這些人嚐嚐屍蠱的滋味兒。

“怎麼會這麼突然?難不成有了什麼意外?”馮耀宗雖然已經猜測到了是這麼一回事,但是親耳聽到這個消息,還是覺得很意外。畢竟麻家人都不是普通人,別人想算計她們,並不容易。

提起這個,麻悠兒心裡不由得掀起一陣陣的怒火來。

若不是馮家人多事,姑姑還有一年好活。

他們想借着姑姑的手算計人,怎麼也不打探清楚了?對方能耐大,居然能解得了姑姑的本命蠱,這樣的人,豈是好對付的?

他們倒好,上下嘴脣一碰,就要讓姑姑去賣命!若非他們這般兒戲,姑姑豈會死得這麼突然。

“馮三爺還問我?”麻悠兒臉上帶着幾分冷意,“你們不是說那人只是一個深宅婦人,毫無手段嗎?我們麻家遠在深山之中,不問世事,全然依賴你們,纔會任憑你們馮家人的幾句話就出手了!結果呢?我姑姑第一次出手,子蟲直接就被降住了,連同母蟲也沒活多久!若非被逼到了這個份兒上,姑姑如何能以本命蠱相搏?”

馮耀宗聽了這番話,也有了幾會動容之色,麻家的事,他知道的不多,本命蠱一事,卻是聽說過的。

那周氏何德何能,居然能讓麻雙環動用了本命蠱?更可氣的是,如今麻雙環已死,而那周氏,居然毫髮無損。難道她身邊,真的有什麼奇人異士不成?

“姑娘莫惱,此事是馮家的不是,連累麻前輩身損。”他正了正神色,給麻悠兒揖了一禮。

麻悠兒心中的悽苦之色更濃,“馮三爺不必如此!姑姑說過,命中註定之事,避無可避。”她雖對馮家人多有怨言,但是也曉得,姑姑之所以執意要用本命蠱,也是因爲受不得漫長的折磨,想早日解脫。還有就是她想快點辦完馮家交待的事情,好追那個人而去。

姑姑生前時常一個人獨自陷入深思,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眼神裡透漏出來的東西,先是欣喜懷念,而後則變成深深的痛苦。

她有一次對自己說:他先一步離自己而去,只怕早就過了奈何橋。即便自己現在追去,只怕也是來不及了。

這種求而不得的痛苦,麻悠兒不曾體會過,但是姑姑眼中流露出來的絕望,卻是帶給她許多震撼。

讓麻悠兒接受不了的是,姑姑已經死了,可是那被下蠱之人,卻還好端端的活着!換言之,那人不就是害死姑姑的兇手嗎?

“麻姑娘,想必前輩與我馮家的恩恩怨怨,姑娘也知道幾分。眼下前輩身死,但兩家恩怨尚未了結。”馮耀宗說到這裡,目光微閃,“麻姑娘眼下要離京,莫不是置前輩的心願於不顧?”

麻悠兒眼中精光一閃:“你在威脅我?”眼前這人,一看就是練家子,且身手不俗。雖然說動起手來,自己不一定能打過他,但是敢跟麻家人動手,他莫不是嫌命長?

“不敢!在下只是怕前輩死不瞑目。”馮耀宗早就讓人將這附近圍了起來,眼下二人的對話,也不怕被人聽了去。

麻悠兒沉聲道:“你想怎麼樣?”

“姑娘勿惱!在下猜想,姑娘怕是想先帶前輩離開,再自行帶着前輩的骨灰去馮氏一族的祭田進行安葬吧?”

麻悠兒沒說話,沉默,有的時候代表默認。

“姑娘怕是失算了!那人,並不在馮家的墳塋之中。”

麻悠兒聽了這話,先是一愣,緊接着便有一股怒火從她的雙眼裡噴射出來!

“你們馮家簡直欺人太甚!”姑姑被騙了,被他們馮家的人騙得團團轉。

馮家有什麼了不起的?

在世人眼裡,馮家是官,惹不起。可是在麻悠兒眼中,高官也是人,是人就沒有不怕他們麻家的!

“姑娘息怒!想來姑娘是不瞭解這裡頭的內情!”馮耀宗只道:“前輩大概並沒有跟姑娘說過這宗舊事,姑娘,實在不是馮家有意欺瞞,而是此事事關馮家基業和清譽,故而才未對外人說實情。”

外人?

這兩個字,讓麻悠兒好不惱怒。

她姑姑雖是姓麻的,可是用了自己的性命去替馮家辦事,在他們眼裡,居然成了外人。

哼!

好,好的很。

“哦,此時又沒有外人,馮三爺不如說說,爲何那人沒有葬在你們馮家的祭田之中?”

馮耀宗也知道,這事兒要不說清楚了,想使喚麻悠兒做事,是不可能的。

他想了想,面露難色,道:“要說起來,這是一樁陳年舊事。子不言父之過,還請姑娘擔待一二。”

原來,當年馮湯有一外室,是花樓裡贖回來的清倌兒,姿色不俗,故而頗受馮湯寵愛。馮湯的正妻是個不能容人的,對養外室這件事情,更是深惡痛絕。後來也不知道聽誰說了什麼,就對馮湯的行蹤起了疑心,細查之下,就發現了馮湯在外面養人的事情。再加上那外室是花樓出身,就更是不待見了。

“母親大怒,將人綁了,趁父親不在時,將人賣了,送上了南下的船。”馮耀宗三言兩語將往事說了,卻是避重就輕的只挑能說的說了,有些隱諱之事連提都沒提。

“誰也沒想到,那外室當時居然懷了身孕,等我父親趕回來,想着尋人的時候,卻是再沒了那外室的音信。”

麻悠兒不懂得大家世族的那一套,聯姻帶來的利益好處,她更是一竅不通。她只知道,男人都不是好東西,若不然,姑姑怎麼就爲了一個臭男人,受了那麼多年的苦?

她眼睛裡毫不掩飾的厭煩,並沒有惹得馮耀宗有任何不快之色。那人是馮家血脈不假,但是不過是個短命鬼罷了,他這一條命,能爲馮家換來麻雙環那樣的助力,倒是有些用處。

“你姑姑只知道他是馮家人,卻並不知道他早年流落在外,一落地便是個父不詳的私生子。父親雖然有意接他回來,可是他卻惦念生母所受的委屈,不肯歸家。”那人因出生時早產,故而身子比尋常人孱弱了許多,一副病病歪歪的樣子,倒是招惹了不風流債。

“他的死,與你姑姑也有些關係,所以你姑姑纔會答應他那個條件。”

麻悠兒聽了這些,也不知道心裡是何滋味,“難道就因爲這個,他不能入你們馮家的墳塋?”

“是他自己不願意。”馮耀宗只道:“所以,姑娘若想完成前輩生前所願,最好還是與我們合作!此事,在下能作主,只要姑娘幫我們除掉一個心腹大患,不僅前輩可以達成生前所願,我馮家,也會不遺餘力的幫助麻家……”

麻悠兒伸手打斷他的話,道:“馮三爺,我與你們合作,爲的是完成我姑姑的心願。以後,我希望麻家與馮家橋歸橋,路歸路,再無往來。”

馮耀宗大喜,“姑娘是這答應了?”

她能不答應嗎?

麻悠兒想到麻雙環臨死前的那一幕,心中世痛,強忍着悲痛道:“我答應了!但也請馮三爺記住小女子的話,此事一了,還請馮三爺告知他的葬身之處,另外,麻家與馮家,再無瓜葛。”說到最後,麻悠兒的雙眼中,不免帶上了三分厲色!

“馮家絕不是無信之輩,姑娘儘可放心。”馮耀宗只道:“姑娘,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姑娘可否隨在下回去細談。”

麻悠兒想了想,就同意了。

茶寮的桌子上,放着茶壺,茶碗。

麻悠兒倒了兩碗茶水,自己端起來一杯,與馮耀宗道:“先預祝我們合作成功?”馮耀宗說的話,她既不全信,也不會妄加質疑,但是該用的自保手段,她是一定會用的。

馮耀宗瞧了瞧那碗茶水,若無其事的接過,與麻悠兒手中的茶碗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後面的事情,似乎就簡單多了。

麻悠兒以爲馮耀宗還會讓她害那個周氏,不想,這次卻是換了另一個人。

她毫無負擔的應了,心裡卻默默的道:姑姑,對不起,悠兒要讓您失望了!

只盼着地下的姑姑,不要惱自己以蠱害人才好。

第五百六十三章 新生與失去第一百五十章 疑惑第五百八十二章 趙氏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遇第四百零九章 大紅包第八十二章 賣野雞第五百二十三章 攪黃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慎重第五百九十三章 抱夏第六百四十五章 說開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談第三百九十八章 同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家出動第六百五十九章第七百零六章 答應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留下第五百四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怕第二百四十章 恩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時間荏苒第六百六十八章 生辰第七百五十二章 自在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餛飩第三百零四章 下山第六百零七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來客第六百零九章 施粥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失敗告終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八百章 知曉第二百三十章 這錢是孝敬誰呢?第六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一十章 去鎮上第八百零八章第五百七十六章第八百一十八章第二百零七章 身世(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年夜飯第五百二十二章 談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洗三開始第七百七十章 祝七夕快樂第一百一十一章 賣靈芝第二百四十二章 出山第七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六十五章 動手第三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糊弄人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失敗告終第三百二十九章 想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病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秘第二百八十九章 瑣事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六百八十章 馮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失敗告終第八百一十二章 稻草第二百七十三章 揭開第七百七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三百零九章 見面第七百一十二章 研究送禮第二百六十章 論下大醬第七十三章 分家?第八百零一章 手藝第四百一十五章 悔不當初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孝心第二百零七章 身世(上)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四十三章 又有主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處置(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休妻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卦第五十四章 動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要說明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發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留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老宅的大年夜(上)第八十二章 賣野雞第四百八十一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加把火第五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生第四百二十章 結束第五百零七章 老狐狸第七十一章 詳詢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命,民心第七百八十章
第五百六十三章 新生與失去第一百五十章 疑惑第五百八十二章 趙氏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遇第四百零九章 大紅包第八十二章 賣野雞第五百二十三章 攪黃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慎重第五百九十三章 抱夏第六百四十五章 說開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談第三百九十八章 同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家出動第六百五十九章第七百零六章 答應第二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留下第五百四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怕第二百四十章 恩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時間荏苒第六百六十八章 生辰第七百五十二章 自在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餛飩第三百零四章 下山第六百零七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來客第六百零九章 施粥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失敗告終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八百章 知曉第二百三十章 這錢是孝敬誰呢?第六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一十章 去鎮上第八百零八章第五百七十六章第八百一十八章第二百零七章 身世(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年夜飯第五百二十二章 談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洗三開始第七百七十章 祝七夕快樂第一百一十一章 賣靈芝第二百四十二章 出山第七百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六十五章 動手第三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糊弄人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失敗告終第三百二十九章 想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病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秘第二百八十九章 瑣事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六百八十章 馮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失敗告終第八百一十二章 稻草第二百七十三章 揭開第七百七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三百零九章 見面第七百一十二章 研究送禮第二百六十章 論下大醬第七十三章 分家?第八百零一章 手藝第四百一十五章 悔不當初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孝心第二百零七章 身世(上)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四十三章 又有主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處置(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休妻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卦第五十四章 動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要說明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發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留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老宅的大年夜(上)第八十二章 賣野雞第四百八十一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加把火第五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生第四百二十章 結束第五百零七章 老狐狸第七十一章 詳詢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命,民心第七百八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