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彈劾

松香送完了信,因衙中事情繁忙,急急帶了些乾糧便又重新回提刑司了。

季清菱已是叫人又尋了幾本祥符縣縣誌回來,正仔細翻查,想要看看是否有自己漏掉的信息。

然而沒等她看到一半,秋月便從外頭匆匆進得來,道:“夫人,秋爽回來了,說是新鄭門外那汴河淹了大水!”

季清菱一驚,忙放下手中書卷,倏地站了起來。

秋爽後腳已經跟了進來,她滿頭是汗,急急道:“夫人,汴河裡頭不知怎的,忽然泛了好大的水!”

連日下雨,漲水並不奇怪,可這一回水勢漲得突然,漫天遍地的,實在嚇人。

她急忙把下午見得的情形一一說了。

季清菱聽得說衆人踩踏擁擠,忙問道:“府上的人都回來了不曾?沒有受傷的罷?”

秋爽把袖子撩了起來,露出上頭青紫淤痕,又指着自己被蹭得掉了一大塊皮的膝蓋道:“就是疼得厲害,倒是沒什麼大礙。”

秋月已是點過一回數,忙道:“人已是回來齊了,摔了幾個,俱沒有什麼大礙——聽聞京都府衙同都水監已經在善後了,應當沒有大事。”

秋爽早間聽得季清菱說了祥符水櫃之事,此時見了那漫天大水,忍不住問道:“夫人,這樣大的水,是不是那水櫃倒了?”

若是暴雨導致的河水大漲,乃是循序而進,斷不至於像今日這般,叫人毫無防備。

季清菱搖頭道:“不過推測而已,未有目睹,不能輕易斷言。幸而範大參已是着人防範,想來應該不會有大事。”

她想了想,復又問道:“那浚川杷可是有用?”

秋爽從鼻子裡頭哼了一聲,心中暗道那東西有個屁用,嘴上卻不好說得這樣粗俗,只好道:“全無用處,撓來撓去的,同撓癢癢一般,幾個來回就斷了幾個杷,又費人力又費錢物,也不知道那張公事是怎麼想的!”

她仔細形容了一回今日河中情形。

秋月聽了,不由得奇道:“這般無用之法,怎的還要來用?”

季清菱便道:“也未必是無用,只是用處實在太小,按着方纔秋爽所說,又要那河底深淺合適,又要知道哪一處有大石擋路,走得一段,還要換了不同長短的杷子,若是河水衝力合適,說不定當真能帶走一段,只是這般事倍功半之法,好似當真不太合用。”

秋爽這樣一個小丫頭都覺得沒有用,滿城之中,自然更多人覺得無用。

都水監鬧了這樣大的一個笑話,被人議論紛紛,無論張瑚再如何自信,也不能裝作充耳不聞。

範堯臣借了這個理由,正上折請停用浚川杷,張瑚自然不肯,便遞了話,尋個時間進了宮。

***

進得垂拱殿之前,崔用臣先把頭偏了偏,在無人瞧見的地方,輕輕打了個哈欠。

此時已是來不及去尋冷水洗臉,他使勁眯了眯眼睛,又揉了揉臉,叫自己看起來精神些,復才小步向着太皇太后跑去。

“聖人,大公子來了。”

他雖然沒有點名道姓,可能被慈明宮上下稱作大公子的,只有張瑚一人。

太皇太后點了點頭,道:“叫他進來罷。”

她頭也不擡,手上繼續翻閱着奏章。

太皇太后沒有拿筆,自然也沒有批字,她看了一份,又看一份,只把一份份看過的都堆在了右手旁。

那一處已是堆了厚厚的一疊,都是御史臺上的彈劾之語,叫她看得很是惱火。

尤其給她壓在最下頭的那一份,其中胡言亂語,實在令人難忍。

一條亂吠的瘋狗。

太皇太后已是在心中下了定論。

張瑚很快進得門來。

不用太皇太后說,已是有小黃門捧上了椅子。

張瑚行了禮,又得了示意,很自然地就坐了下來。

不用他自己開口,太皇太后便給了個臺階下,道:“我聽得皇城司說了,那浚川杷是不是不太得用?”

張瑚解釋道:“臣倉促之間,考量不夠周全,倒叫旁人看了笑話——卻不是不能用,只是要再做改動。”

他把當日的情形細細說了,又將自己同楊義府並都水監中給的分析又擺了出來,最後道:“聖人也說過,凡事沒有一蹴而就的,自然要一而再,再而三,反覆修改。如同這汴河清淤之事,百來年間,已是用過無數新法,一般沒有一樁是從一開始就不用再改的。”

太皇太后則是道:“範堯臣已是上了摺子,中書批了,正在此處,你知不知道?”

張瑚如何會不知?

他頗有些憤怒,道:“聖人,範參政之心,您難道竟是不知?他從前便不同意此法,後頭全是被中書所迫,又尋不出正當緣由,不得已之下,纔沒能攔阻。聖人總說範參政此人有治事之才,可他接交都水監丞之位以來,何時管過此時?”

張瑚越說越激動,已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聲音,大聲陳詞道:“範參政從前也做過水利之事,我自然比不得,可他再有能幹,從不行正事,又有何用?!一味曉得攔阻旁人!他早知道這浚川杷並雙船滑車法當中許多漏洞,應當好生指點纔是,爲何要如此下作!堂堂一國之相,全爲一己之私,如此之人,如何堪爲參知政事?!”

見得張瑚這般生氣,太皇太后便道:“範堯臣此人暫且不論,若是給你再爲行事,還有幾回纔能有用?”

張瑚昂首道:“再有兩回,當能調試得當。”

太皇太后道:“此時已是春末,再不施行得法,今歲雨季來時,便會大泛洪水,你可有把握?”

張瑚大聲道:“臣必有把握!”

太皇太后點了點頭,道:“此事你再擬了章程出來,好生查缺補漏,不要再出現今次之事。”

她說到此處,又問道:“你可知道前日汴河暴漲?”

張瑚其時就在河上,自然知道,道:“確有此事,河水暴漲數尺,聽聞有些地方已是衝出外堤,淹沒良田房屋。”

太皇太后道:“揚州門外捲走了數人,眼下還未撈出活人來,你可知曉?”

張瑚面色微沉,道:“已是聽人說了。”

又道:“乃是京都府衙未能全盡其力……”

太皇太后想了想,把右手邊上的奏摺一本本拿了下來,取出最下頭那一份,遞給了崔用臣。

崔用臣連忙上前接了,行到張瑚身旁。

“你且看看罷。”

太皇太后提點道。

她說了這話,也不幹等着,復又低頭看起其餘奏章來。

倒是崔用臣站在一旁,候着張瑚翻看那一份摺子,眼見着其人面色變化的整個過程。

張瑚開始還不知道此爲何物,看到開頭時,神情正常,還慢慢點頭,可越往後看,臉色越沉,眉頭越皺,還未看到最後,已是擡頭道:“聖人,此乃一派胡言!”

又斥道:“這鄭時修,簡直是亂噴一氣!此事與我何干,與都水監何干?!明明是祥符縣縣衙懈怠職事,京都府衙行事疏漏,爲何要扯到我身上?!這是見我好欺負嗎?難道宗室皇親,就合該被人隨意臧否!?”

已是給氣得接連不再稱臣。

太皇太后道:“此事不是聽得你我所言便罷,那鄭時修雖然胡亂攀咬,其人倒也有幾分狡猾,都水監總查汴河深淺,視水量大小而行事,汴河河水暴漲如此,都水監卻是最後得知,還要提刑司提點才知道,乃是你之疏漏,是也不是?”

張瑚無奈點頭道:“是臣之疏漏。”

這責任當真避無可避。

太皇太后道:“我也知道,你這一陣子忙着這通渠清淤之事,有什麼看顧不到的地方,也是正常,你乃是頭次親爲差遣,又是管事的主簿公事,然而到得地方,究竟要先把自己職司弄得清楚,免得捅了婁子,還不自知,我這一處倒是不怕,只外頭人鬧得厲害了,究竟你面上不好看。”

這與張瑚而言,已經是很重的話。

他雖是有些難堪,還是點頭道:“多謝聖人教誨。”

太皇太后又道:“都水監要行浚川杷,已是滿城盡知,卻不曾知會京都府衙,人羣甚衆,須臾不能草率,此乃你之疏漏,是也不是?”

張瑚只得點頭。

“聽得京都府衙報奏,今次揚州門外死了八人,還有沿河被水沖毀的農田,另有幾個漁人不見蹤影,下游雖是有了防範,究竟太晚,眼下還不知是個什麼結果。”

聽得太皇太后這般說,張瑚便有些不自在,一雙手搭在膝上,頭微微偏轉了一下。

太皇太后見得他這樣子,實在忍不住再多做責備,微微嘆了口氣,轉了話題問道:“這汴河暴漲,究竟是什麼緣故,都水監中可是查清了?”

張瑚有些尷尬,道:“範參政那一處正在查,臣便沒有細問。”

“我只給你看了一份奏章,可我這一處,彈劾你的,卻遠不止那一份,雖是有心做事,便不憚爲人彈劾,只是今次到底是你有錯在先,你知也不知?”

太皇太后還是給了留了張瑚面子。

其實桌子上那厚厚的一疊,幾乎都是彈劾都水監的奏章,除卻彈劾範堯臣,便是彈劾張瑚、楊義府。

範堯臣雖是初來乍到,又早早就擺明了態度,不願用那浚川杷,然而他到底有主持之名,又是楊義府的岳丈,自然被活該捱罵。

而張瑚乃是主事之人,又是太皇太后的堂弟,此乃他一力主辦,不罵他卻又罵誰?

要知道,御史臺最喜歡罵的,就是宗室皇親。

單單勾結中外、提攜裙帶這兩樁,已經能給他們不帶重複地寫上七八十本摺子。

送走了張瑚,太皇太后一人坐在桌前,提着筆,半日沒有動彈。

崔用臣輕聲問道:“聖人,要不要擦把臉?”

太皇太后微不可查地頷了一下首。

水盆很快被捧了上來,溫熱又柔軟的溼巾蓋在面上,卻沒有給她帶來任何的舒適感。

她的鼻子有些發堵,嗓子也有點癢,只得用力地咳了兩聲。

崔用臣問道:“臣去請謝醫官過來?”

太皇太后搖了搖頭,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哪有那麼見效的。他昨晚纔開了藥,吃了也不見得多好,等晚間再叫來瞧瞧罷。”

崔用臣到底有些不放心,道:“方纔還好好的,怎的一下子好像就堵了鼻子?”

又道:“早知道午間吃了藥,聖人當要好好休息一回纔好,說不定能舒服些。”

他心中暗想:莫不是給那張家的大公子氣的?

打又不能打,罵又不能罵,又心疼,又不中用,除了自己心裡默默生氣,還能怎麼着?

民間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此話誠然不假,便是太皇太后這樣的,已經稱得上天下至尊,比天子還要位高權重一籌,依舊還有這樣多不如意的事情。

太皇太后沒有理他,手中捏着帕子,盯着面前厚厚的一垛奏章,出了一會神。

趙芮這個皇帝,實在是太無用了……

好好一個御史臺,怎麼會被他養成這幅德行!實在同他爹一個脾氣,軟得可憐!

這樣的皇帝,不欺負你,欺負誰?

當年自己垂簾之時,將御史臺打點得何等漂亮?給他這些年皇帝坐下來,從前的好處無一得剩,現在那些個年輕御史,全同鴉鵲一般,哪裡有腐肉,便往哪裡鑽。

尤其那個鄭時修,仗着自己會寫幾個字,說話作文,全然不顧體面,罔顧事實。

這樣的人,聽那朱保石說,從前竟是很得天子重用。

二哥這是什麼眼神?!

先頭是自己忙得厲害,沒工夫去管,等到這一回病好了,過幾日騰出手來,把他牙齒折了,看還有沒有這許多力氣來撕來咬!

“聖人?”

太皇太后回過神來,見得崔用臣親手捧着銅盆站在一旁,便把手擦了擦,將那帕子扔回了盆中。

一旁自有小黃門把那盆子接走了。

“留中了罷。”

指着那幾摞奏章,太皇太后輕聲道。

崔用臣躬身應是,對着一旁的小黃門招了招手,等到對方提了個竹筐過來,隨手便將那許多奏章扔進了竹筐裡頭,又揮了揮手,叫那黃門自帶着竹筐下去了。

第八百零五章 訊問(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鼠竄第二百三十一章 沐浴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琴第五百四十三章 危急第八十章 鐲子(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蛛絲第七百二十二章 俸祿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聽第八百零六章 訊問(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猛然第四百一十三章 關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謊言第十四章 驚疑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足第八百四十二章 醉酒第八百零六章 訊問(四)第七百七十章 所圖第七十一章 懵懂第六百三十六章 臨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二十四章 安撫第五百一十五章 斥責第二百四十章 爲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圖窮第七百二十九章 考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懊惱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二百零三章 嚮往第六百三十六章 臨行第一百零八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諄諄第六百零四章 病營(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插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銀第五百四十七章 上城番外 進學(七)第五百七十三章 等待第五十三章 接手第七百一十三章 評點第三十八章 後悔第一百五十九章 坦白(月票650+)第二百三十九章 小住第二百九十七章 蝗旱第六十八章 不解第九百三十章 烏鴉第六百七十三章 銀糧第三百五十四章 對比第六百零五章 病營(中)第九百四十六章 圖利第七百四十三章 舊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滿第八百三十五章 授課第五百三十五章 失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問底第九百一十八章 納罕第二百一十二章 落榜第七百五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京第九百零九章 心痛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躁第八百七十章 糾正第四百三十三章 假如第八百五十三章 施教第八百三十二章 咬鉤第三百六十六章 滿足第二百零九章 解試(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逆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見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憎惡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七百五十三章 飛竄第二百五十章 可惜第五百零三章 威風第八百二十九章 背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遺表第三百零六章 希冀第七百一十二章 腰帶第六十六章 彆扭番外 進學(一)第九百零二章 騰挪第九十七章(給踏秋清的加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拜訪第三百七十九章 奏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孕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善財第九百一十七章 釋疑第六百四十六章 待召第七十八章 偷看第二百八十八章 判案(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變遷第二百六十九章 道理第三百零七章 應付第五百七十三章 等待
第八百零五章 訊問(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鼠竄第二百三十一章 沐浴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琴第五百四十三章 危急第八十章 鐲子(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蛛絲第七百二十二章 俸祿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聽第八百零六章 訊問(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猛然第四百一十三章 關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謊言第十四章 驚疑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足第八百四十二章 醉酒第八百零六章 訊問(四)第七百七十章 所圖第七十一章 懵懂第六百三十六章 臨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二十四章 安撫第五百一十五章 斥責第二百四十章 爲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圖窮第七百二十九章 考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懊惱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二百零三章 嚮往第六百三十六章 臨行第一百零八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諄諄第六百零四章 病營(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插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銀第五百四十七章 上城番外 進學(七)第五百七十三章 等待第五十三章 接手第七百一十三章 評點第三十八章 後悔第一百五十九章 坦白(月票650+)第二百三十九章 小住第二百九十七章 蝗旱第六十八章 不解第九百三十章 烏鴉第六百七十三章 銀糧第三百五十四章 對比第六百零五章 病營(中)第九百四十六章 圖利第七百四十三章 舊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滿第八百三十五章 授課第五百三十五章 失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問底第九百一十八章 納罕第二百一十二章 落榜第七百五十二章 失蹤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京第九百零九章 心痛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躁第八百七十章 糾正第四百三十三章 假如第八百五十三章 施教第八百三十二章 咬鉤第三百六十六章 滿足第二百零九章 解試(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逆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見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憎惡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七百五十三章 飛竄第二百五十章 可惜第五百零三章 威風第八百二十九章 背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遺表第三百零六章 希冀第七百一十二章 腰帶第六十六章 彆扭番外 進學(一)第九百零二章 騰挪第九十七章(給踏秋清的加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拜訪第三百七十九章 奏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孕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善財第九百一十七章 釋疑第六百四十六章 待召第七十八章 偷看第二百八十八章 判案(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變遷第二百六十九章 道理第三百零七章 應付第五百七十三章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