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

契丹人尚有四五千殘軍退守內城,曹師利主張一鼓作氣,趁敵軍驚惶失措之際,直接附城強攻,打其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拿下大同全城。

葛懷聰卻擔心大同內城牆高且厚,而突襲兵馬皆是騎兵,又連日長程奔走,人疲馬乏,不願七千騎兵倉促下馬去強攻內城,決定等後面的兵馬趕到再說。

大越禁軍,早年爲防範武將擅權,包括營指揮使在內,中高級統兵將官都是嚴格照三年一期進行輪轉、重新任命,嚴禁武將長期掌握某一支兵馬。

這使得大越禁軍兵馬衆多,卻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嚴重削弱禁軍的戰鬥力。

元熙年間,爲革除舊弊,允許營指揮使、將廂都虞候以及將都指揮使等中層將官長期統領某支失馬,以保持基層軍隊的穩定與戰鬥力,但統制、都統制等高級統兵將官的任命、升轉,則依舊維持舊制;甚至大部分統制、都統制等將職都有意長期空缺。

待遇到戰事需要時,朝廷纔會臨時委派將臣出任,又或者直接由當時的戰場最高級別的都指揮使、都虞候兼領。

葛伯奕臨到戰時,以經略使兼領西路軍都統制,有權節制包括天雄軍在內,集結從嵐州方向北征的兵馬,但天雄軍統制猶是空缺。

葛懷聰不僅是葛伯奕的長子,他作爲天雄軍第三將,乃是大越進入契丹大同戰場的最高武將,不僅已經進入大同的騎兵部隊受他節制,此時正從朔州境內借道往大同奔襲的一萬八千兵馬,也都受他節制。

曹師利作爲新附之將,心裡有太多的顧忌,雖然擔心戰機稍縱即逝,但葛懷聰不採納他的建議,他也沒有堅持下去。

嶽海樓、朱沆未置可否,早就擬定的作戰計劃便是等後續的步卒趕到,再強攻城中負隅頑抗的強敵,大將擅自更改既定的作戰方案。

除非有非常必要的理由,要不然即便七千騎兵下馬能攻下內城,也是有過無功。

更多人覺得葛懷聰主張乃是穩妥之計。

大同之外,契丹在應州是有三四萬兵馬,但都被東路軍主力吸引住,即便金城、懷仁等城,各有數千兵馬不等,戰鬥力也極有限,短時間內也無法集結增援大同,他們此時清肅外城殘敵,控制住四門形勢,待到西路軍步甲主力趕到,即便短時間內難以拿下內城,勝券也已經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甚至說不定契丹在應州的兵馬,在聽到朔州南附、大同被突襲失陷的消息後,不戰而潰,東路軍主力也不需要三五天就能殺到大同城來。

總之沒有徐懷插嘴置喙的餘地,他甚至都沒有湊到葛懷聰身邊旁聽軍議的資格。

午時,曹師利、葛鈺部就已經控制住勝德門附近區域,之後守軍裡的漢軍主力或潰逃或投降,僅剩四五千殘兵都退守內城,這爲騎兵主力進入、控制外城,創造有利條件。

大同城佔地要比嵐州、朔州都要大上數倍,葛懷聰並沒有急於去控制其他三座城門。

除了在勝德門內外留有一千警戒兵馬外,其他六千多騎兵都直接進駐到西城區域,一邊清肅這邊的殘敵,撲滅殘敵撤往內城之前點燃的房屋,一邊等候西路軍主力的到來。

徐懷所部乃是監軍使院的役卒,一方面他們不需要承擔作戰任務,另一方面葛懷聰也不會真同意朱沆將監軍使院卒派出去糾察、約束軍紀,特意將靠近西北角的宅院劃爲監軍使院卒的駐地。

…………

…………

徐武坤作爲軍虞候,參加過軍議趕回駐地,看到將卒都已安頓下來,徐心庵、唐盤、唐青、殷鵬等人都在徐懷這邊的院子裡。

駐地緊挨着城牆的西北角,站在院子裡擡頭便能看到夯土城牆上高聳的角樓;城牆高約四丈,兩層角樓供眺望、射箭,也兩丈多高。

徐懷與徐心庵他們正研究城牆及角樓的地形。

徐武坤走進來問道:“有沒有聯絡上老五他們?”

徐武坤、周景照計劃應該昨日一早就混入大同城,但徐武坤進城之後,就一直留在朱沆身邊,還無暇關注其他事。

“已經找到他們留下的暗記,韓奇正帶人接他們過來。”徐懷說道。

現在西城區域到處都是大越兵馬,大同城裡平民裝束的人無法隨意走動,他們看到徐武磧、周景留下來的記號,只能派人去將他們接過來。

徐懷話音剛落,外面就傳來一陣腳步,探頭看過去,就見韓奇陪同穿一身狗皮裘衫、行商打扮的徐武磧、周景走進來。

“老五,城中現在什麼形勢?”徐武坤急切問道。

“與徐懷猜想的一樣,雖然朔州那邊消息封鎖得好,但禁軍在嵐代等地殺戮劫掠蕃民的消息已經在大同城傳開,驚擾不小,甚至有人暗中挑撥、激起矛盾,昨日就有多起鬥毆、廝殺,漢蕃各有十數人死傷,”徐武磧說道,“曹師利、葛鈺突襲勝德門,漢軍作戰意志就很低迷,葛懷聰率部趕到後,漢軍都沒有像樣的抵抗就崩潰,多多少少跟這個有關……”

“蕭林石既然預料到這一切,爲何不在大同提前加強戒備,還要讓我們這麼輕易就奪下大同外城?”徐心庵疑惑的問道。

在徐心庵看來,大同這邊加強戒備了,騎兵無法突襲拿下大同外城,西路軍主力也不可能再繼續往大同這邊突進。

“契丹兵馬內部更是不堪,他們無法支撐兩面作戰,甚至在應州的對峙也難以持久,非要用詭計吃掉我們一路偏師,才能化危爲安。”徐武磧說道。

“五叔說的這個,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蕭林石此時在西京道的地位比較尷尬,西京軍政此時應該並不受他掌控。”徐懷說道。

蕭燕菡現在對他降低了防備,徐懷有一茬沒一茬的套她的話,他此時已經確認蕭林石兩年前確實是被流貶到西京擔任羣牧官。

越廷設羣牧司,掌國馬飼養之事;契丹人國內也設有羣牧司,但主要是將一部分族人遷徙到邊州牧養牛馬,其目的也不是獲取戰馬,而是用這種手段,加強對邊州的控制及防禦。

遷徙邊州的這部分契丹人,亦民亦兵,但作爲當年御帳軍及家屬,直接契丹北樞密院各行宮都部署司管轄,西京道防禦使司、西京留守司無權管制。

蕭林石作爲羣牧官,戰時只能從這些契丹人裡擇選精銳親自掌控。

這也解釋了徐懷腦海閃現的記憶裡,蕭林石爲何從應州僅率三千騎兵還援大同。

不過,大同一戰之後,之前在西京道就有極深厚根基的蕭林石,毫無疑問將再次主導西京道的軍政大權。

自保不暇的衰弱契丹王廷,亦無法遏制蕭林石在西京道再次崛起。

“之前勒令曹師雄、曹師利在朔州清肅契丹人及諸蕃青壯,是爲了解除對曹氏兄弟最後的疑慮,但此時已不再必要。剛纔軍議時,朱沆、曹師利都勸葛懷聰約束將卒,葛懷聰也滿口答應下來,”徐武坤皺着眉頭,說道,“我還以爲葛懷聰真能做到這點,或許有可能逃過大劫。現在看來,很難了……”

軍紀就像野馬,一旦脫繮,想再行約束,原本就是極困難的事情。

蕭林石都不需要大同城裡部署多少人,只要在關鍵時刻稍加挑撥,矛盾就會烈焰燃燒一般激化起來。

更何況葛懷聰答應約束軍紀,神色是相當的勉強!

徐懷擡頭看向城牆之上的角樓,跟徐武坤說道:“葛懷聰不可能讓我們去守哪座城門,我們也沒有這個立場去要求,但我們要將這處角樓的警戒事承接下來!”

在既定的歷史軌跡裡,大同一戰大越突襲大同的兵馬僅有數百將卒逃歸,那自然是在大同城中被甕中捉鱉了。

徐懷他們作爲監軍使院卒,不承擔作戰作務,此時沒有立場要求去守哪座城門,他也沒有妄想憑藉手裡這點兵力,能拼得蕭林石親率還援的三千精銳。

他們倘若不想被甕中捉鱉,現在能提前做的,就是將西北角的這座角樓掌控手裡,以便在關鍵時刻直接翻越城牆突圍……



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五十章 誘餌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七十章 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
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五十章 誘餌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七十章 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