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八章 洗白

東京守備,名義上掌管關中地區所有軍府,實際也是如此,楊銘眼下對十六衛,有着絕對的調動權。

史萬歲並沒有跟着楊廣去洛陽,因爲楊廣看見他,就覺得掃興,正統武將出身的人,都不太會拍馬屁,史萬歲連楊堅的馬屁都不拍,何況是楊廣。

左屯衛的編制,常年保持在兩萬四千人,除了京師內值守的六千人之外,軍府大營還有一萬八千人。

京師佈防,一向是十六衛均攤,楊廣這次去洛陽,直接帶走了左翊衛和右翊衛六萬多人,也就是說,現在的皇城,是半空的,只有左右監門府的兩萬多人和東宮左右衛率的一萬多人。

至於左右備身府,洛陽那邊有楊廣的旨意送來,令他們開赴洛陽,等於又抽調走了四萬多人。

於是楊銘乾脆就將史萬歲的左屯衛,全部抽調進京,加固京師戍衛。

右武衛大將軍,在楊銘主動讓出來之後,現在歸了代王楊侑,一個不足兩歲的小屁孩,原本東宮那邊,有意安插人手,好實際控制右武衛,但是當楊昭去世之後,就安插不進去了。

因爲右武衛的兩個將軍,李靖、周法尚,這都是楊銘的人,他們倆有意敷衍拖沓,東宮那邊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楊昭不在了,而楊侑也跟着自己的母妃韋盈去了洛陽。

這天,楊銘將李靖、周法尚叫到了秦王府,

“右武衛,是本王從反王楊諒手裡接過來的,改制之後,還是我兼着,因爲某種原因,不得不暫時讓出來,但是你們倆個要清楚,我不準任何人染指右武衛,但我不能出面,所以你們倆要替我把好這個關。”

“殿下放心,”周法尚率先道:“原先東宮安排進來的人,卑職已經在疏遠他們,安排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給他們做,關鍵時刻,他們不會有任何作用。”

周法尚,原本是南陳的山陰縣侯,貞毅將軍,但是他和當時的長沙王陳叔堅素有矛盾,被人家告到老爹陳宣帝陳頊那裡,說他謀反。

不得已下,周法尚投靠了北周,大隋立國之後,跟着秦王楊俊南下滅陳。

眼下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那就是陳叔堅是陳淑儀的叔叔,而陳淑儀正在想辦法將陳淑堅弄回大興任職。

實際上,陳叔堅早就改了名字,眼下叫陳叔賢,至於避誰的名諱,一眼可知。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裴矩看周法尚有點不爽。

這與周法尚的性格有關,他幾乎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史萬歲,耿直的一批,說話特別容易得罪人。

其實就是這樣的人,楊銘才能放心用,因爲對方沒有後臺,又得罪不少人,自己庇護着他收爲己用,非常合適。

這時候,李靖也道:“關於右武衛,殿下大可不必擔心,我與周將軍非常默契,任何細微之處,都不會出問題。”

李靖能有今天,全靠楊銘,他是純正的秦王黨,任何事情都是爲了保障楊銘的利益。

如今太子過世,誰都知道秦王會站出來爭,這個時候李靖更是不敢有絲毫馬虎。

楊銘點了點頭,道:“裴矩已經來消息了,鐵勒那邊已經答應配合大隋,夾擊土谷渾,但眼下還不是時候,需要再等一年,介時我會主動請戰,你們倆做好準備。”

周法尚趕忙點頭:“願爲殿下牽馬執鞭。”

李靖也趕忙點頭。

送走兩人之後,楊銘又去了書房,會見早已等候多時的師傅,史萬歲。

“你知道我是個大老粗,還安排我在書房這種地方?”史萬歲見到楊銘道:“你不知道我看到書便頭疼嗎?”

楊銘令侍女送來一些酒菜,與史萬歲坐下對飲,

“你的左屯衛,有沒有什麼問題,早點說,我好早點解決。”

史萬歲是個直人,但不是笨人,笨人不可能取得他這樣的功勳,只見他笑道:

“以前的左屯衛,從上到下,都是我的人,但是現在,兩個將軍當中,張定和是我的人,但是那個麥鐵杖,有點複雜。”

楊銘點了點頭,麥鐵杖是南陳人士,正兒八經的綠林匪盜出身,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成了陳叔寶的侍衛,主要負責給陳叔寶撐傘。

隋滅陳之後,麥鐵杖又跟了楊素,楊素平叛江南的時候,就帶着對方,因此立下功勳,被楊素保舉爲儀同三司,後來又跟着楊素打過突厥,加封爲上開府儀同三司。

看起來,這個人應該是楊素的人,但是麥鐵杖只認楊素,楊素一死,他跟越公府就沒什麼來往了。

因爲麥鐵杖不識字,是個純莽夫,不懂得在楊素死後,應該繼續依附於弘農楊氏。

也正是因爲他這個特點,纔會得楊廣器重,任命爲左屯衛將軍。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則故事,楊素過世之後,麥鐵杖拎了一根棍子,等在樑毗返家的路上,一個人衝擊整個車隊,硬生生將樑毗從馬車上拉了下來,就要暴打對方。

要不是被湊巧路過的左御大將軍丘和撞見,將其攔下,樑毗這頓打是跑不了的。

事情當然也鬧到了朝會,但是楊廣覺得,這個莽夫對楊素忠,但卻不忠於越公房,是個可用之人,於是小示懲戒之後,加以重用。

也就說,麥鐵杖現在是楊廣的人。

這樣人的,楊銘是沒辦法調整的,除非把人家捧上去。

思來想去,楊銘道:“如今土谷渾頻繁犯境,裴矩認爲該一忍再忍,但邊境郡縣損失頗巨,我覺的,不如將麥鐵杖調任張掖,幫裴矩防禦西境。”

史萬歲道:“別帶走我左屯衛的兵馬就好,再者說,左屯衛下面那幫兔崽子,都是我的人,他也使喚不動。”

“這個好說,我會從其它軍府抽掉三千人給他,”楊銘點頭道:“加上他自己的部曲私兵,怎麼也該有四千人,張掖也有駐軍,足夠了,裴矩的意思,是抵禦而不反擊,做姿態給其它番邦看,好讓大隋將來出兵名正而言順。”

“幹這種陰險的事情,沒有比裴矩更合適的了,”史萬歲笑道:“不過你既然想讓麥鐵杖離開我的左屯衛,就需要跟裴矩打個招呼,小功按大功算,把人捧走。”

“這是自然,”

師徒倆對視一眼,相視大笑。

十六衛當中,有兩座軍府,那是鐵板一塊,兩個大將軍不死,根本換不動,因爲這兩個人,掌控軍府的時間太久了,從開皇年間到現在。

一個是史萬歲的左屯衛,一個是賀若弼的右候衛。

右候衛被楊廣安插進去的兩個將軍鄭元壽和韋保巒,幾乎就是個擺設,被賀若弼直接架空,對此,楊廣的心裡也是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賀若弼的不肯放權,也是遭至日後被殺的一大要素。

皇帝改制十六衛,用意已經很明顯了,你不知道順着來,就是給自己挖墳呢。

接下來,楊銘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就是將蕭摩訶手下的五千私兵洗白,河東軍府,因爲征討楊諒的時候,損失了一部分,尤其是在蒲津關,可謂是損失慘重。

剩下的,又跟着李靖開赴河北山東,又損失了一些,十六衛改制的時候,偏偏河東軍府被編入了賀若弼的右候衛。

好在河東有王,楊銘的兒子楊瑞,所以對當地軍府,還有擁有據對的控制權。

但是楊銘想要調整河東軍府,也得跟賀若弼打個招呼,因爲這個人特別的小心眼

“如今的河東軍府,編制不足從前的一半,老夫也知道那裡是世子的地盤,所以並沒有招募衛士,殿下這是打算安排點人?其實不用跟老夫打招呼的。”

宋國公府,賀若弼將楊銘迎入府中,他沒有去洛陽的原因,和史萬歲如出一轍,楊廣看見他,都吃不下飯。

楊銘笑道:“宋國公說的什麼話,您老是開國元勳,本王很多事情,都需要向您請教,如今打算換一個驃騎將軍,自然要知會您老一聲。”

軍府,最早叫折衝府,後來改爲驃騎府,主將就是驃騎將軍。

賀若弼這個人,最喜歡被人捧着,楊銘已經把他摸透了。

被人當回事的感覺,是很好的,所以賀若弼笑道:

“河東的事情,殿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老夫絕對不會過問。”

楊銘笑道:“事情還是要說清楚的,本王一向敬重宋國公,如今越公過世,國家大事,你老就得多擔待一些了。”

“這是自然”賀若弼捋須微笑。

他這個人也是一個話癆,平日又鮮少與楊銘交流,如今話匣子一開,兩人聊的沒完了

驃騎將軍,肯定就是蕭摩訶了,同時,他還會兼任河東王府司馬一職,那五千私兵,原先都是匪盜,如今會被楊茵絳想辦法編入河東戶籍,這樣一來,就能分田,無需再靠秦王府撥錢養活。

再被編入軍府,就算是徹底洗白了。

這纔是楊銘真正的部曲私兵,現在秦王府的那些,大多都是楊廣的人,楊銘是不會絕對信任的。

解決了蕭摩訶的問題,爲王府省了一大筆開支,至於襄陽水軍,這個也好辦。

楊銘現在於京師主持政務,有批款的權限,他已經跟襄陽太守杜吒打了招呼,讓對方將水軍的預算報上來,他這裡會協同民部審批。

花國家的錢,養自己的兵。

九二章 建成小兒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520章 大柱國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九零章 鞭罰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九五章 返京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三六章 晚宴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93章 不可能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595章 嘔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25章 登高之門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30章 謹慎持重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684章 五五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730章 殺心起第736章 徐景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零六章 上嫁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二九八章 洗白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37章 救荒法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二六七章 教坊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698章 一鍋飯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762章 主動請辭六三章 舊時主僕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00章 皇帝帶貨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574章 平反第691章 謝恩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66章 體面第760章 右僕射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47章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九七章 吃軟飯七八章 五牙大艦二二六章 進士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
九二章 建成小兒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520章 大柱國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九零章 鞭罰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九五章 返京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三六章 晚宴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93章 不可能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595章 嘔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25章 登高之門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30章 謹慎持重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684章 五五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730章 殺心起第736章 徐景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零六章 上嫁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二九八章 洗白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37章 救荒法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二六七章 教坊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698章 一鍋飯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762章 主動請辭六三章 舊時主僕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00章 皇帝帶貨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574章 平反第691章 謝恩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66章 體面第760章 右僕射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47章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九七章 吃軟飯七八章 五牙大艦二二六章 進士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