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

杜淹之所以對運河的情況這麼瞭解,當然是因爲好基友韋福嗣。

韋福嗣是民部員外郎,當初跟着楊銘去了洛陽,監督東京營造,本以爲東京結束之後就可以返回京城,結果又特麼上馬了一個運河工程。

長孫熾接手民部後,覺得反正你在洛陽,那運河的工程你也一併看着吧,結果韋福嗣被徹底拴死在那了。

杜淹就不一樣了,當初在洛陽,因爲出言不遜被楊暕吊起來抽打,差點把小命給交代了。

他這個人特別記仇,回京養傷後,一直在琢磨着怎麼陰楊暕一下,別看他只是個員外郎,而楊暕是齊王,人只要敢豁出去,沒有什麼事是不敢幹的。

就像今天咆孝朝堂,其實事後他也很後悔,當時真的是腦子一熱太沖動,又一次,差點把小命給交代了。

楊廣繼位兩年半,有些人還不熟悉楊廣的性格,這樣的人是非常容易吃虧的。

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一朝的官員,如果放在楊廣手下,保證一個直臣都沒有,誰敢給楊廣挑毛病,楊廣就讓他去見祖宗。

杜淹此番逃過一劫,是有技巧的,他罵的是蘇威牛弘,但不是楊廣。

他今天的話裡,敢有一丁點的指桑罵槐,大侄子杜如晦都得受牽連。

袍服冠帶都上交之後,杜淹老老實實的去看大門去了。

明德門,就是大興的南城門,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城門。

其實,如果是尋常出身的子弟,能在這混個看大門的,也是一個不錯的工作,油水非常豐厚。

沒錯,平民出身,是不可能讓你在這看大門的,看大門也得有門路。

杜淹上任的頭一天,上了一個整班,傍晚酉時交接後,跟着其他人回了衛所,直接就分到了六百個錢。

杜淹都驚呆了,好工作啊,可比我在刑部任職的俸祿多。

主要的來錢途徑是什麼呢?是商稅,有個特定名詞叫關津稅,這種稅目,在大隋只有一些特殊區域纔有,京師無疑最特殊。

關津稅的收取,有兩種方式,從價和從量。

你要過關的貨物,價格不菲,那麼就按照總價來收稅,如果都是便宜貨,那就按照數量來收。

關中地區的貨物進京師,不收稅,其它地方都收,這樣一來,也註定會將這些商品的價格推高。

那麼怎麼避稅呢?

打個比方,一個商人帶着貨物進京,需繳納一百個錢的關津稅,但你如果給守門的五十個錢,他們就會放你進去,但是不能給你開具繳稅憑證。

商人省五十個錢,守門的賺五十個錢,國庫虧一百個錢,錢就是這麼來的。

只要貨物能進了京師,不擔心賣不了,至於怎麼躲避城裡查稅的,那就是商人的事情了,都可以操作。

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對生人用,因爲一不小心就會出事的。

小錢大家分,中間的是衛所頭子和民部派在這裡收稅的分,大錢還得是軍府的將軍,沒有將軍罩着,下面不敢這麼幹。

杜淹當然不會吃飽了撐着去檢舉這種事情,大興的城防都這麼幹,牽扯的既得利益者可不是少數。

今天下午,大侄子杜如晦來找他,而杜淹當時正在守崗,於是跟城門邊上的一家酒鋪打了招呼,讓他們招待一下自己的侄子,等他下班後,叔侄倆再聚頭。

杜如晦就坐在鋪子臨街的位置,笑呵呵的望着自己的叔父,一身皮甲,頭戴輕盔,還挺像那麼回事。

實際上,不用任何人打招呼,杜淹在這裡都不會被人欺生,京兆杜氏,可是京師的地頭蛇,當地的一些幫派,還得靠杜家餵飯吃,衛所的校尉,見了杜淹都得行禮。

才幹了幾天,他已經是如魚得水了。

交接班後,杜淹先是返回距離城門不遠的衛所,換上常衣,搖身一變,從一個守門小卒,變成一位翩翩郎君。

“拿點好酒出來,這玩意喝着塞牙,”杜淹才幹了幾天,說話都一股子**味道。

老闆趕忙給兩人換酒。

“這個鋪子是韋家的,我在這喝酒,不花錢,”杜淹說罷,給大侄子滿了一杯。

城門口的鋪子,還是在朱雀大街,沒有背景你是開不了的,不誇張的說,你就是在街上擺攤賣個羊肉面,都得有人,要不憑什麼你能在這賣羊肉面?

喝酒期間,杜如晦小聲道:“您以後悠着點,別總跟自己過不去,這可都兩回了。”

一回辱罵齊王,一回咆孝朝堂,沒點背景,早特麼掛了。

杜淹哈哈一笑,拍了拍自己胸脯,道:“我洪福齊天,命大的很。”

“我剛纔這句話,是秦王讓我轉述的,只是將你換成了您,”杜如晦道。

杜淹一愣,老臉一紅笑道:“下不爲例,下不爲例。”

杜如晦又道:“秦王還有一句話很奇怪,也讓我轉告你。”

“你說,”杜淹瞪着眼睛,認真聽着,

杜如晦皺眉道:“他說咱倆將來如果鬧掰了,他會收拾你。”

“這話是什麼意思?”杜淹愣道。

杜如晦雙手一攤:“我也不知道啊,這是殿下的原話,至於爲什麼,也沒跟我說。”

杜淹沉吟道:“咱們親叔侄,怎麼可能鬧掰?再說了,爲什麼你我鬧掰,他要收拾我?我又沒惹他?”

“也許秦王覺得,咱倆如果鬧掰,肯定是你的不對,”杜如晦嘿嘿笑着。

歷史上,杜淹和杜如晦不和睦,誘使王世充殺了杜如晦的大哥,那時候的杜淹,在王世充的鄭國做吏部尚書。

後來李世民滅了王世充,打算殺了杜淹,還是杜如晦求情,保了他一命,算是以德報怨了,以至於杜淹後來在李世民一朝也做到了吏部尚書。

楊銘不希望看到叔侄倆有矛盾,所以提前警告一聲。

“算了算了,秦王是多慮了,咱們倆怎麼可能鬧掰,喝酒,”杜淹率先舉杯。

楊銘之所以讓杜如晦跑這一趟,警告對方,一來是不想再給杜淹擦屁股了,再者,也賣個人情,畢竟兩次,都是楊銘出面保他。

京兆地區最的兩家地頭蛇,韋杜,韋家跟楊銘不沾邊,杜家就不能再失去了,京師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是這兩家最容易獲得消息,將來肯定會用得着的。

杜如晦在族內輩分低,沒有杜淹說話管用,但這並不代表楊銘就會信任對方。

因爲楊銘的地位,就已經決定,他不可能輕易相信任何一個人。

這幾天,楊素病情突然加重,王妃楊茵絳已經住進了楚公府,而楊銘則是奉旨查看楊素病情。

沒錯,他是奉了楊廣的旨意。

楊廣想知道,楊素還能挺多久。

“挺不了多久了,現在就是能熬一天算一天,”楊素整個人躺在榻上,面黃肌瘦,人時而清醒,時而湖塗。

見到楊銘,他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楊銘知道他不是裝的,因爲楊素在他這,從來不裝。

楊素顫顫巍巍的朝楊銘擡起手來,楊銘趕忙上前握住,只聽楊素道:

“趁老夫現在清醒,有些事情,還要託付殿下。”

楊銘臉色凝重,點頭道:“楚公請說。”

楊素艱難的擡起眼皮,掃視屋內的晚輩,虛弱道:

“你們都聽好了,別以爲我是在危言聳聽,今後你們只能以秦王馬首是瞻,否則否則必將必將大禍臨頭。”

楊玄感和他的兄弟們,以及楊素的幾個弟弟楊詢、楊慎、楊嶽、還有堂兄弟楊實、楊宏都在。

還有族內的楊文思等等,足足四五十個人,都有官職在身。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

楊素多少有點交代後事的意思,因爲他不知道,自己下次清醒會是什麼時候,又或者,不會再清醒了。

接着,楊素握緊楊銘的手,道:“我族內不少幹才,殿下可以放心的用,我死之後,恐楊約出事,還望殿下傾力保全。”

“您老放心,我在,楊約就在,”楊銘點頭答應。

楊約不會出事的,歷史上的楊約雖然也就幾年的活頭了,但不是被判死的,而是自然病死。

自然死,楊銘可管不了。

楊素又看向衆人:“今日之事,誰敢泄露出去,就把他踢出族譜,永不復錄。”

接着,楊素開始大喘氣,似乎已經沒有力氣再說話了,

見狀,玄感趕忙跑過來,扶父親躺下,楊素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楊銘,好像還有話要囑託,但也已經說不出來了。

楊茵絳不忍再看,掩面跑出房間,她不能哭出來,現在哭,按照迷信的說法,不吉利。

半晌後,楊銘離開屋子,找到妻子,安撫道:

“人固有一死,咱們倆也會有這一天的。”

“不要說這樣的話,”楊茵絳勐的撲進楊銘懷裡,忍着沒有哭出來,道:

“要死我也死在你前面,因爲我承受不了沒有你的日子。”

楊銘安慰道:

“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沒有楚公,我們該怎麼辦,楊家該怎麼辦,大廈將傾,我們如果沒有周全安排,楊家的苦日子就要來了。”

楊茵絳這個人,不是尋常女人,是知大勢的,她擡起頭,沉吟片刻,道:

“族曾祖楊文思,與宇文述關係匪淺,這時候,我們應該把他推上來,否則單靠叔公,獨木難支。”

“可行,”楊銘點了點頭。

楊文思,是楊素的族父,他的父親楊寬,是北周小冢宰,北周大冢宰,是楊堅。

這個人很厲害的,北周時期非常風光,但是入隋後,是靠着楊素扶持。

歷史上,長孫熾之後,這個人就是下一任民部尚書,甚至還做到了門下省納言。

弘農楊氏,龐然大物,怎麼可能說倒就倒。

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47章二二二章 牛、羊、豬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484章 僧籍道戶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二十六章 河東裴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三三章 李月暉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540章 沒錢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762章 主動請辭四五三章 苦肉計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746章 齊王楊暕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二十二章 撩妹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六八章 入山剿匪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761章 勸酒第485章 造橋大匠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26章 不差錢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59章 條件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八九章 宇文都知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八一章 嚴重警告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96章 關稅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八九章 宇文都知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七十章 一車美酒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六一章 背鍋俠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
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47章二二二章 牛、羊、豬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484章 僧籍道戶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二十六章 河東裴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三三章 李月暉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540章 沒錢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762章 主動請辭四五三章 苦肉計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746章 齊王楊暕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二十二章 撩妹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六八章 入山剿匪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761章 勸酒第485章 造橋大匠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26章 不差錢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59章 條件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八九章 宇文都知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八一章 嚴重警告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96章 關稅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八九章 宇文都知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七十章 一車美酒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六一章 背鍋俠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