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結果不算太差

劉逸挺直身子,娓娓而道:“陛下、娘娘,臣覺得,對付北胡人之道,需要軍事征服與民生治理相結合纔是上策,在我大軍征服北胡各部落後,應該對所佔之地加強治理,讓那些地方牢牢地置於我大唐的統治之下——”

“臣覺得,以往我大唐對付北胡各部落,太看重於軍事上的征服,而輕視了戰後的治理,在對突厥各部的數次征戰中,我大唐軍隊基本都是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但我大軍在取勝後,差不多也就是凱旋班師了,沒有留駐軍隊或者只留下不多的軍隊在各地繼續威壓北胡各部,也沒有在突厥及其他部落地派駐官吏,進行有效的管理,依然以各部落的頭領管理那些地方,導致我大唐對北胡各部落的威懾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臣覺得,要徹底將北胡各部的威脅平滅,在強大的軍事威壓下,民生方面的治理必須要加強——”

“若是在我大軍取得勝利後,在征戰取得勝利的地方加強治理,採取一系列強化治理的手段,如將被俘的各族人安置內地,散置於我漢人間,加以有效的監看,力求讓這些北胡部落族人沒有機會再組織起來叛我大唐——征戰結束後,我們可以在適合居住的胡人地方修築城池,派駐一定數量的軍隊把守,同時朝廷派遣我漢人官吏到這些地方,以胡漢官吏共同治理,再從內地移民居之,加強我漢人的力量和影響力,這些移民可以墾荒放牧,所駐的軍隊可以在威壓胡人的同時,保護我漢人百姓的安全,同時軍隊也可以進行軍事屯田,減輕朝廷供養的壓力,使得我大唐可以在北方長期駐守——”

劉逸把他當日在李治與武則天面前講述過的言論,再以稍稍改變了一下方式的話語說了出來,而且說話的語氣非常的自信。

劉逸在說了以軍事威壓和民生治理相結合的手段對付北胡部落後,稍稍地停了一下,他想看看朝中其他大臣的反應,也希望能有人站出來反對,以使他能把後面那些漢化的理論能講得更有說服力。

“陛下,臣非常贊同劉將軍所提之議!”又是武三思第一個跳出來,支持劉逸所提的建議。

劉逸有些納悶了,這武三思與自己只在當年上官婉兒主持的評詩會上有過接觸,雖然當日武三思相邀自己希望能一起聚聚說說話,但因爲有戰事發生,再加上還有其他事忙着,劉逸也沒有和這個武則天的侄兒有過接觸,今日這個在歷史上大有名氣的武家子嗣站出來這麼強烈地支持自己,用意應該不會簡單的,不成是武則天的授意?

“陛下、娘娘,臣反對!”再次出乎劉逸的意外,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裴炎站了出來。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裴炎身上,裴炎在幾步走到殿前,指着劉逸說道:“黃毛小兒,無知之極,竟然敢在殿內妄議對胡人之策——”

裴炎的當殿指責,讓劉逸再感意外,又很是惱怒,但他卻沒有發作,保持鎮靜等候着裴炎接下來對自己的駁斥。

“陛下、娘娘,劉將軍當殿妄議先皇及陛下、娘娘對北胡部落政策,此是大不敬之爲,先皇及陛下和娘娘所制定的對待胡人之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胡人競相來附,萬國皆以我大唐爲宗,先皇也被諸部落稱爲‘天可汗’,及今,各部落依然尊我大唐爲上國,自甘以臣居之,試想,一項政策能取得這般效果,何來失誤之說,而劉將軍和裴尚書一再以先前制定的政策有誤爲由,力陳自己的觀點正確,臣請求陛下和娘娘以此治劉將軍和裴尚書之罪——”

裴炎此話,再次令其他的朝臣們愕然,這位新晉相位的朝中重臣,竟然敢這樣指責劉逸這位目前覺得皇帝和皇后寵信的新起之秀,還有裴行儉這位爲朝廷立下大功的重臣,實是不簡單。

劉逸有些忍不住了,想站出來駁斥裴炎,但就在他準備開口之際,皇帝李治說話了。

李治說道:“裴侍郎此言差矣,雖然我大唐立國以來諸胡都臣服於我大唐,然這幾年北胡的禍亂不斷,無論安西、安北都不斷有叛亂髮生,這說明我朝制定對北胡的策略需待改進,裴尚書和劉將軍爲朝廷獻計,何罪之有?還有,朕和娘娘聽了劉愛卿所提之議後,甚覺其說的有理,何來無知之極之說?”

裴炎也聽出了皇帝李治的話裡有些對他不滿的味道,但他並未退縮,依然指着劉逸斥道:“陛下,娘娘,劉將軍所提以我漢人官吏治理胡人之地之舉,臣覺得甚爲荒謬,胡人一向對我漢人提防有加,若公然以漢人官吏派駐胡人之地,對其進行直接管理,雖然此舉可能可以加強對胡人的有效治理,但短期內勢必招北胡人強烈反對,甚至會因此而再生亂事,臣覺得爲免胡人羣起反對我大唐,不應該採取如此過激之舉,而應該仍然以胡人部落頭領爲官員,代朝廷治理其部,更不應向胡人部落收取稅賦,免得胡人更加有反叛我大唐的心理——”

“陛下、娘娘,臣不認同裴侍郎所說的這些!”劉逸在裴炎說完後,也馬上站出來反駁,“無論是何族胡人,都不會甘願聽服於我大唐的,在我大唐兵威未盛時候,常犯我大唐邊關,只是在我大唐兵勢強盛,被我大唐打擊之後,才聽服於我大唐的。我方的軍事進攻,胡人的反抗纔是最激烈的,相對於軍事威脅來說,其他各種手段的治理,胡人的反抗肯定會弱上很多,胡人當然不希望我大唐對其加強治理,對於我大唐無論何種加強對胡地的治理手段,胡人一定是不願意接受的,有反抗發生,那是正常的,但對於我大唐來說,只要是能強加對胡人治理,能讓胡人聽服於我大唐,維護邊關穩定之舉,都是應該採取的,包括派駐官吏、移民安置、胡漢混居、軍事屯田,甚至將胡人逐步漢化——胡人在以往攻我邊關,掠殺的百姓時候,何曾想到過禮儀?爲了我大唐邊關不再生亂,我大唐百姓不再受戰亂之禍,朝廷必須要加強對胡人的進一步治理,讓其失去反抗我大唐的力量和機會,陛下、娘娘,臣以爲,只要對我大唐有利的,都是良策,都應該去施行——還有,臣不認爲臣年少,就不能提出利國利民之策!”

劉逸斜了一眼裴炎,暫時結束了自己的話。

“陛下、娘娘,臣非常認同劉將軍所說的,只要對我大唐有利的,都是良策!”在劉逸說話一停頓間,裴行儉馬上站出來,表示了對劉逸的支持,“臣也以爲,我大唐對有地加強治理之初,胡人的反抗一定會是激烈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陛下和娘娘制定的恩惠政策惠澤胡地,胡人的反抗一定會慢慢減少的,那樣我大唐對胡地的治理就會穩固下來——”

接着魏玄同、岑長倩、魏元忠等大臣也站出來支持劉逸的觀點。

“陛下、娘娘!臣覺得,除了這些強加對胡地治理的手段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那就是強勢推行對胡人的漢化!”劉逸趁這些朝臣站出來支持自己之際,又把後面的重磅炸彈拋了出來,“只有將所有胡人都漢化了,將所有胡人都變成漢人了,叛亂纔會在最大程度上減少——”

劉逸用高亢的語調,將當日在李治與武則天面前講過的那一大通漢化的理論和理由都講了起來,只講得唾沫橫飛,朝中那些重臣們都用驚異的目光看着他。

朝中的大臣們雖然有一些已經知道了劉逸在皇帝和皇后面前所提的奏議,但完整的理念還是在剛剛劉逸講述時候才知道,這驚世駭俗的理論,出乎殿內大部朝臣的意外,一些人是根本沒有想到劉逸能將漢民族的文明講的這麼完美,沒想到能用中華文明去同化胡人,將胡人漢化。

“陛下、娘娘,臣以爲,隨着我大唐國力、軍力的進一步增強,胡人對我大唐的仰慕程度也在增加,若在軍事威壓的同時,大力推行漢化手段,迫使胡人習我漢字、說我漢話、從我漢俗、行我漢禮、着我漢服,那百年之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胡人必將被我漢人同化,若是天下間皆是漢人,皆以我大唐爲宗,那叛亂髮生的機率必將大大的小去,我大唐的威嚴將遍臨天下,少數不服我大唐統治的胡人,還何足懼——”劉逸在將自己所想的理論大部講完後,也即住了口,這一大通話講下來,已經是口乾舌躁了,他也在等着其他朝臣們的反應。

“陛下,臣附議!”與劉逸交流最徹底的裴行儉再次站出來支持劉逸的觀點,“將胡人或者胡人的後代皆同化爲漢人,強勢漢化的成果,很多時候是軍事征服手段所不能達到的,若是以軍事征服、加強民生的治理,再加漢化手段,胡人的威脅還何足懼?不聽服的胡人可以輕鬆將其消滅,胡人還將何在?”

劉逸看到朝中一下子沒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再加上前面出來反對的人也不多,有些滿意,自己所提的這些計議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結果不算太差——

(未完待續)

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50章 少了點什麼?第57章 求字畫第29章 馬上對戰第122章 李賢的怒吼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38章 欲訴還休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26章 不一般的表現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51章 馬球比賽(一)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98章 竟然就沒事?第60章 上元夜(下)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103章 算不算偷情第69章 一幅名貴的畫第141章 戰前軍事會議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95章 公主府內的一切事都要聽從駙馬的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25章 詠 柳第124章 裴行儉的三個要求第17章 對李敬玄最終的處罰決定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57章 求字畫第97章 不太簡單第46章 太平公主的責難第73章 劉逸知道和不知道的事第12章 這不是好事第134章 拒婚並斥責文成公主第92章 大婚(下)第104章 更高的職位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28章 抵達洛陽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1章 慶功宴會第42章 喬傳旨意第24章 又出來一名強勁的對手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43章 青海的事要如何處斷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40章 面聖申訴(下)第7章 灞河邊第14章 進宮當值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117章 你將這幾人帶進宮去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52章 有了定論第31章 母后壽辰快到了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10章 好馬第30章 沒有看錯人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142章 要全殲這部突厥人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21章 武舉決賽開始第109章 這是婉兒最開心的生日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90章 鎮守玄武門的羽林將軍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16章 太平公主更意外的招招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18章 上官婉兒的提醒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58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46章 劉備身,身手不錯第53章 新的追贈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16章 問策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嚇第55章 我想帶孝從軍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129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上)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24章 我想在長安城外蓋個莊院第29章 你陪我出宮去玩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149章 援軍抵達第2章 太平公主的變化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議
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50章 少了點什麼?第57章 求字畫第29章 馬上對戰第122章 李賢的怒吼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38章 欲訴還休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26章 不一般的表現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51章 馬球比賽(一)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98章 竟然就沒事?第60章 上元夜(下)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103章 算不算偷情第69章 一幅名貴的畫第141章 戰前軍事會議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95章 公主府內的一切事都要聽從駙馬的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25章 詠 柳第124章 裴行儉的三個要求第17章 對李敬玄最終的處罰決定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57章 求字畫第97章 不太簡單第46章 太平公主的責難第73章 劉逸知道和不知道的事第12章 這不是好事第134章 拒婚並斥責文成公主第92章 大婚(下)第104章 更高的職位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28章 抵達洛陽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1章 慶功宴會第42章 喬傳旨意第24章 又出來一名強勁的對手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43章 青海的事要如何處斷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40章 面聖申訴(下)第7章 灞河邊第14章 進宮當值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117章 你將這幾人帶進宮去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52章 有了定論第31章 母后壽辰快到了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10章 好馬第30章 沒有看錯人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142章 要全殲這部突厥人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21章 武舉決賽開始第109章 這是婉兒最開心的生日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90章 鎮守玄武門的羽林將軍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16章 太平公主更意外的招招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18章 上官婉兒的提醒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58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46章 劉備身,身手不錯第53章 新的追贈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16章 問策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嚇第55章 我想帶孝從軍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129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上)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24章 我想在長安城外蓋個莊院第29章 你陪我出宮去玩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149章 援軍抵達第2章 太平公主的變化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