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對李敬玄最終的處罰決定

似乎也知道劉逸定下神來,一旁焦急神色的上官婉兒也放下心來,對劉逸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很有深意。

劉逸面無表情,略斜眼看了上官婉兒一眼,再把眼睛轉回殿上,想看看這場戲後面如何演。

這名長相英俊的中年大臣說了一通後,很是滿意地退下。

“陛下,臣以爲明大夫此言荒謬!”吏部侍郎裴行儉在稍沉思了一下後,即站出來,駁斥道,“我大唐軍隊征伐外夷,所依據的都是天利地勢,還有敵我雙方兵力的對比,以此做出戰爭佈置,爲將帥者,奉朝廷命令出征後,即針對敵軍,在最有利用我軍作戰的時候發動攻勢,以最小的代價奪取最大的勝利,此次青海兵敗,制定的戰略計劃很是周詳,原先我軍一直佔優勢,即使是前軍被吐蕃人圍困時候,若中後大軍能及時支援,與前軍裡應外合,必定能給予吐蕃大軍有力的痛擊的…”

“還有,我大軍行致青海,發動攻擊時候,是在儀鳳二年秋,今三年春後,戰事也是非常的順利,殲滅吐蕃數萬之衆,剛纔明大夫所言之事,乃五月才發生,一年已經將半,何來上天懲誡之說?”裴行儉說得斬釘截鐵,“若是李敬玄能及時率軍馳援,敗績將不可能發生,所以臣認爲,此戰的失利是李敬玄一人之因!”

“裴吏郎此言差矣!”那位明姓的大臣又跳了出來,“天意之懲誡,非人力可相抗,諸位不是看見,朝廷最終與吐蕃議和,止了兵戈,天下也再沒有什麼異樣出現…”

“明大夫,征戰之事,豈是爾等可以隨意以天意論之?天意何爲?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下詔派兵征伐,此即是天意,若與你般說,那領兵作戰的將領都不需要謀劃了,按你所說的天意行事即可?”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張大安也站出來批駁這位明姓大臣。

接着其他李義琰、劉仁軌、高智周等人也站出來,指責這位明姓大臣妖言惑衆。

劉逸弄不明白,爲何這些在朝中身居高位的大臣們,雖然對這位明姓大臣這樣的言論進行了駁斥,卻沒有人站出來要皇帝治其罪,劉逸也想不明白,大唐的朝堂上,竟然有這等人物,聽其言行,看他神色,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好像還深得武則天或者李治的寵信。

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陛下,娘娘,臣覺得,應該宣李中書令進殿陳情,允許爲他自己辯解,再定其罪!”這位明姓大臣有些吃不消其他大臣的輪番批駁,轉而要求皇帝讓李敬玄進殿來陳述。

李治與簾後的武則天商量了一下,即喝道:“傳李敬玄上殿!”

“傳李敬玄上殿!”站在御坐前的兩名千牛衛中郎將接李治的聲音吼道,接着劉逸上面的李逸風順着往下傳,劉逸也馬上接口,下面幾位備身左右再將聲音再往下傳。

這是值守的千牛衛軍士傳聲的一項使命,劉逸也不敢失職。

他心內已經百感交集,也感激於朝堂上有這麼多位替父親主持公道,要求懲誡李敬玄的大臣,也憤於有這樣一位妖言惑衆的大臣,竟然能堂而皇之地說這些在他看來荒謬至極的話,並且未得到皇帝與皇后的斥責。

劉逸再微微地轉頭看了看剛剛上官婉兒所站之處,卻看不到她這個人了,不知是隱於幃幔中還是走到另外地方去了。

“父皇,母后,兒臣覺得,前方戰事失利,定是主帥調度失誤所致,所以兒臣覺得,一定要治領軍主帥的罪,”在傳喚李敬玄的時候,太子李賢站了出來,“上一年中書舍人魏元忠曾上表,建議朝廷應該對作戰勝利的將領給予重賞,對戰敗的將領以嚴懲,父皇與母后當時曾盛讚此議,並給予忠勇不降的工部尚書劉審禮以重賞,此是鼓舞士氣之舉。爲了給領兵出征的將領示誡,所以兒臣覺得,一定要給予兵敗的將領以重責。吐蕃人因爲遭受黑齒常之將軍和婁師德將軍所部的襲擾,纔不得出並退回到青海附近,並非如明大夫所言,我大唐有這麼多忠臣良將,這纔是天意,上天還是佑我大唐,並非明大夫口中的天意…兒臣覺得,對明大夫這樣在朝堂上口出妖言,混淆事實者,也應一併懲誡!”

作爲太子的李賢,說話的份量自是不一般,那位明姓大臣雖然被指責,卻也一下子不敢上來指責。

劉逸也對這位站出來駁斥妖言的太子有了份好感,李賢說話方式上還真的不一般,還把上一年皇帝與皇后盛讚魏元忠,重新制定獎罰制度的事提了出來,讓人一下子不能反對,若是反對的話,那就是反對上一年朝廷剛剛制定的獎懲制度,皇帝的威嚴將大受打擊。

“太子此言在理,朕也認爲,獎罰必須要分明才行,”李治對李賢這番話也很是稱讚,“不過朕還是想聽聽李敬玄如何爲自己辯解!”

一會,被押於大理寺監內的李敬玄被幾名軍士帶到殿內。

鬚髮皆已白的李敬玄一進殿內,就撲通一聲跪伏在地,“陛下,娘娘,臣有罪,因爲臣的猶豫,致使劉尚書和數萬大唐將士蒙難殉國,臣不敢爲自己辯解,還請陛下與娘娘治罪!”

李敬玄說着,已經是痛哭流涕,數萬將士罹難,是他心中永遠的惡夢。

這樣的情況更是出乎殿上所有人的意外,包括劉逸。原本劉逸以爲,李敬玄進殿後,會爲自己辯解一番,爲自己開脫,以求減輕處罰,沒想到一進殿,就認罪,並要求朝廷重責自己,那剛剛姓明的那位大臣這一番話又是何爲?

劉逸又看到御座上的李治與簾後的武則天又在悄聲商量着什麼,這樣的場面讓劉逸有些莫名的怒火,李治這皇帝是如何當的,凡事都要聽從武則天的嗎?

“諸位愛卿!”李治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李敬玄兵敗青海,必須要做出處罰,然朕與皇后都念及李愛卿能悔罪,並處理後兵敗後的善後,與吐蕃人議和,再加上這些年爲我大唐做出不小的貢獻,應當從輕處罰…”

“朕決定,除李敬玄中書令職,奪其爵位,貶爲衡州司馬,五年內不得回京,另因尚書左僕射劉仁軌薦人失當,罰三個月俸祿!”李治宣佈了處理的決定。

“陛下…”吏部侍郎裴行儉站出來,還想表示什麼,但被李治打斷了。

“此事即如此處理,諸卿不必再議!”李治大手一揮,“散朝…”

“散朝!”千牛衛的軍士跟着吼道…

第1章 西市奇遇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27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11章 劉逸的疑問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第155章 友軍的攻擊即將開始第167章 心思不同第59章 真是上官婉兒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123章 這是皇帝的反擊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3章 揚刀立威第8章 事情有些意外第154章 戰事很快就能結束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18章 首屆武舉開始第29章 你陪我出宮去玩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51章 被召入宮第53章 戰事的準備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64章 當苦力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41章 結果不算太差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64章 當苦力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109章 新的任命第8章 事情有些意外第68章 捲起千刀血第106章 婉兒的生辰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29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119章 李治駕崩第140章 裴行儉的戰前警言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133章 太平公主新的想法第126章 朕是皇帝,大唐的皇帝第43章 青海的事要如何處斷第24章 我想在長安城外蓋個莊院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52章 有了定論第92章 大婚(下)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145章 準備襲營第19章 上官婉兒何意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8章 爲何你陪我來辦這些事?第59章 上元夜(上)第102章 安西傳來的好消息第69章 你陪我去祭奠第56章 你的生辰幾何?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108章 透點風第30章 沒有看錯人第160章 所有的機會都要把握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63章 千里躍進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26章 上上之作第101章 擔心會成爲可能嗎第127章 並不意外的解決手段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91章 大婚(上)第60章 奪情授官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55章 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第99章 約見第30章 洛陽北市第22章 對你可以完全信任第103章 算不算偷情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51章 阿史德奉職跑了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38章 進宮第35章 噩耗傳來第1章 西市奇遇第36章 這裡將會是至關重要的地方第78章 你要題一詩第106章 婉兒的生辰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167章 心思不同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153章 阿史德奉職被擒獲第100章 你要當父親了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163章 怒了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96章 郎情妾意第25章 有女人侍候,感覺還真的挺好
第1章 西市奇遇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27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11章 劉逸的疑問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第155章 友軍的攻擊即將開始第167章 心思不同第59章 真是上官婉兒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123章 這是皇帝的反擊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3章 揚刀立威第8章 事情有些意外第154章 戰事很快就能結束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18章 首屆武舉開始第29章 你陪我出宮去玩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51章 被召入宮第53章 戰事的準備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64章 當苦力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41章 結果不算太差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64章 當苦力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109章 新的任命第8章 事情有些意外第68章 捲起千刀血第106章 婉兒的生辰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29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119章 李治駕崩第140章 裴行儉的戰前警言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133章 太平公主新的想法第126章 朕是皇帝,大唐的皇帝第43章 青海的事要如何處斷第24章 我想在長安城外蓋個莊院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52章 有了定論第92章 大婚(下)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145章 準備襲營第19章 上官婉兒何意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8章 爲何你陪我來辦這些事?第59章 上元夜(上)第102章 安西傳來的好消息第69章 你陪我去祭奠第56章 你的生辰幾何?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108章 透點風第30章 沒有看錯人第160章 所有的機會都要把握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63章 千里躍進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26章 上上之作第101章 擔心會成爲可能嗎第127章 並不意外的解決手段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91章 大婚(上)第60章 奪情授官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55章 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第99章 約見第30章 洛陽北市第22章 對你可以完全信任第103章 算不算偷情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51章 阿史德奉職跑了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38章 進宮第35章 噩耗傳來第1章 西市奇遇第36章 這裡將會是至關重要的地方第78章 你要題一詩第106章 婉兒的生辰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167章 心思不同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153章 阿史德奉職被擒獲第100章 你要當父親了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163章 怒了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96章 郎情妾意第25章 有女人侍候,感覺還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