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洞庭看着剩下的那些人,“諸位選擇留在武鼎堂繼續爲國效力,朕很欣慰。朕也相信,你們中間有人日後定然能入榮耀殿,成爲千古留名的豪俠。不過朕也卻有醜話要說在前頭,既然留在武鼎堂,那就是朝廷的人,是官身,不再是以前仗劍殺人全憑一時意氣的遊俠,所以還希望諸位能夠潔身自好,不要藉着武鼎堂的名頭行些宵小之事。朝廷派下來的任務,也希望諸位不要消極怠工,得過且過。你們雖然不是軍卒,但武鼎堂也有武鼎堂的規矩,要是諸位中間有人把控不住尺度,那也不要怪朕和諸位殿主不留情面。”
“是!”
一衆供奉答應,神色稍微凝重。
以前,武鼎堂可還從來沒這麼正經過。現在看來,皇上顯然是打定主意要將武鼎堂化作朝廷的刀。
只是拿朝廷的,吃朝廷的。這又有什麼不應該呢?
這日,趙洞庭算是將武鼎堂規模化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只是當做豢養着一羣江湖人的閒散部門而已。
在武鼎堂內,他並沒有多呆。
回到寢宮內去後不長時間,就有正式聖旨頒佈到武鼎堂內,洪無天、許夫人等人都有正式的冊封文書。
而除此外,還有趙洞庭親自書寫的安衛殿供奉訓練方法送到朱宗耀的手裡。
安衛殿的供奉,說白了就是保鏢,就像是現代的中南海保鏢。
這樣的人,可不是說武力超羣就行。做安保,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
這邊,朱宗耀看到趙洞庭的訓練手冊以後,如何驚爲天人不提。
趙洞庭那邊馬不停蹄,用過午飯,又帶着鐵離斷往軍科部而去。
熱氣球和轟天雷的製作方法送給西夏以後,便可以說這大半個天下都已經掌握這樣的火器。大宋軍中雖然還有神龍銃和擲彈筒,但這兩者都沒法剋制熱氣球。所以,趙洞庭也是急切想要弄出新的能夠對付熱氣球的武器來。
只有這樣,他才能保證大宋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軍不敗,國,就能強。
到軍科部。
在朝中素來以辦事嚴謹而聞言,兢兢業業數十年的軍科部尚書許月鬆等得趙洞庭快要走到府衙正殿才收到消息,忙不迭跑着出來相迎。看他消瘦如枯竹的身形,還真讓人擔心他雖是會被風颳倒,就再也沒爬起來的可能性。
這老臣跑到趙洞庭面前,還沒來得及跪下,就被趙洞庭給攔住了,“許大人免禮吧!”
他實在不忍心看着許月鬆這樣年級的老臣再下跪。因爲,光是這個動作,就硬有些風雨飄搖的感覺。
趙洞庭看着臉上已經有老人斑的許月鬆,心中也是無奈。
其實按照許月鬆這個年紀,早該是時候掛個什麼殿學士的位置安心養老了。可惜,現在朝中急缺賢能,只得繼續壓榨他們的殘燭年華。也幸得是這些老臣都是甘願爲朝廷嘔心瀝血的人,要不然,朝中怕是早有微詞。
跟着許月鬆進正殿。
趙洞庭聽得許月鬆的彙報,這近年來,軍科部並沒有研製出太過先進的武器。這個年代的工匠到底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是有限的,總不能跳過上千年的時間直接研製出後世的武器。趙洞庭沒有驚喜,但也沒有什麼失望。
起碼,軍科部又找到改進神龍銃的辦法。只要再有些時日,想必又能讓得大宋的禁軍戰力更上一籌。
在正殿只呆過片刻,趙洞庭這位九五之尊便親自鑽進了軍科部的作坊裡。扎進去,就很長時間都沒再出來。
其後長達月餘的時間,趙洞庭的大部分時間便都是在軍科部作坊裡過的,比那些軍科部工匠更像是在軍科部當差的人。
樂無償、黃六甲帶着數十供奉回到了海康,出乎意料的,竟然將高瘦子、矮胖子這兩個伸手不俗的人也帶上了。
除此外,還有之前蒲家的十餘位身手或高或低的供奉。但總的來說,都不算差。
蒲家終究還是樹倒猢猻散了。
樂無償讓蒲立信死得悄無聲息以後,蒲家衆人已經是離心離德。哪怕蒲夫人再有手段,也沒法讓蒲家繼續保持巔峰。
於豪門貴族而言,沒有能接班的後代翹楚,實在是硬傷。就好像是沒有太子的朝廷,總讓人感覺要少些底氣。
趙洞庭現在年紀還極小,這個問題在宋朝中倒還不明顯。可在蒲家,蒲夫人已經是那樣的年紀,又是女流,就明顯得很了。
反正如高瘦子、矮胖子這樣的供奉們,是沒得什麼心思再爲蒸蒸日下的蒲家效力的。
那幾日裡,留在福州觀望的江湖高手可謂不少。
後來高瘦子、矮胖子兄弟兩主動找到樂無償,表明想要入武鼎堂的心思,樂無償索性就將這些人吸納到武鼎堂了。
作爲武鼎堂堂主,他還是很樂意看到這麼多高手入武鼎堂的。
雖然,高瘦子、矮胖子這些人的品行實在還不好下定論。但入了武鼎堂,不有的是矯正他們的機會?
而這些高手願意入武鼎堂,大概也是在蒲家過慣錦衣玉食、衆人敬仰的生活,不想再重回到江湖上刀口舔血了。
他們武藝不錯,可並不代表就有發財的門路。宋元議和,也讓他們意識到江湖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能肆無忌憚。
朝廷安穩下來,不整頓江湖纔是怪事。
且不說以前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就說現在宋朝,當初剛剛拿下雷州,皇上可不就親率這軍伍馬踏了秀林堡?
秀林堡在雷州江湖已經是首屈一指,結果呢,還不是被軍隊給不費力氣的給灰飛煙滅了。
副國務令陳文龍離開海康,趕往長沙。
趙洞庭已經將要遷宮長沙的事情說給陸秀夫等人聽,陸秀夫等人並無異議。
只待陳文龍在長沙將行宮、府衙事宜安排妥當,這事便是要公佈天下的時候。
而這其中,還有件事情需要提下。
趙洞庭說要遷宮以後,曾經在朝中權傾朝野的宰相陳宜中終於得以見到趙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