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是個好孩子,所以差點成了劉備口中的賢侄。但文聘是一塊老薑,而且是絕對忠誠於劉表的那塊姜,所以劉備最終的陰謀沒有得逞。
佔據江夏不久之後,劉琦便代表荊州十萬將士和六百萬百姓向平西王遞上了表示願意歸附的陳情表。實際上,不管劉琦遞不遞這個陳情表,荊州除了江夏郡之外,皆已落入趙興手中。但是劉琦主動投上了這份陳情表,那就是對天下人的一個態度,也相當於狠狠地摑了劉備一巴掌。
如今甘寧已經率領四萬益州兵順着長江而下,抵達了江陵,將大軍駐守於江陵一帶。只要揚州方向對江夏有什麼動作,甘寧便會立即率軍東進前去支援。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今揚州被江東攻打,也很難抽出大規模的兵力逆襲江夏,除非諸葛孔明真的有撒豆成兵的本領。
圍攻許昌的趙雲、關羽和太史慈三路大軍,接到了趙興的手諭,對許昌只是圍而不攻,似乎是在等待城內的曹操和劉備主動開出條件,將皇帝送回洛陽去。
如果曹操和劉備親自將皇帝送回洛陽,那就相當於當着全天下人的面對自己抽了嘴巴,今後再也沒有資格跟趙興爭奪什麼。畢竟皇帝是他們護送着去的許昌,如今卻被他們脅迫着再次返回洛陽,這就相當於是出爾反爾,更像是賣主求榮。
如今的劉姓皇帝返回洛陽,那就只能有一種結局----禪位給趙興!雖然趙興當着天下人的面承諾過,不會誅滅劉姓皇室後裔,但皇帝若是被人搶了位置,無論如何今後的日子都開心好過不到哪裡去,無非是混吃等死而已。
也不知道趙興是從哪裡來的信心,就那麼確定曹操和劉備最終會當着天下人的面抽自己的臉,而不是當着天下人的面,在許昌城內點一把火,陪着皇帝在烈火之中獲得永生。
爲了讓曹操和劉備斷了最後的幾絲念想,張遼終於在碭山附近對張飛和夏侯淵的兩路部隊發起了猛攻。
如今張遼手中有龍騎軍、熊羆軍、飛虎軍、蒼狼軍和慶餘軍五支部隊,合計超過十三萬人。更讓人眼紅的是,自從高奴大戰結束之後,已經許多年不曾聯袂作戰的飛虎蒼狼二軍,這一次竟然同時出現在了豫州境內。
現在的張遼,心中那個美、那個得瑟,就別提了。他將熊羆軍、蒼狼軍編成一部,由本人親自率領,專門對付夏侯淵的部隊;將飛虎軍和龍騎軍編成另外一部,由典韋率領,龐統擔任軍師,專心對付張飛的部隊。至於始終沒有露面的慶餘軍,則僅爲極少數人所知曉,到現在都不知藏於何處。
碭山之名,由芒碭山的碭字而來。炎黃時期,河南芒碭山的碭湯氏家族進駐豫州境內的碭山地區,並以開鑿紋石而聞名於世,因而碭山成爲上古時期著名的採石場,黃帝曾到碭山巡視。武帝時期有位經學家碭魯賜,是申培的學生,因碭魯賜的學問博大精深,深得漢武帝寵信,被封爲東海太守,碭湯氏隨碭魯賜遷居東海。
碭山處於豫州、徐州和兗州三州交界之處,起重要的地利優勢不必多言。夏侯淵和張飛原本一路在碭山之北,一路在碭山之南,死死卡着張遼部向西挺進的道路,如今正好被兵力劇增的張遼分而殲之。
張遼給兩路部隊的編組也很有意思,讓龍虎一路(龍騎軍和飛虎軍),又讓熊狼一路(熊羆軍和蒼狼軍),還真有點動物兇猛的味道在裡頭。因爲手中的騎兵十分寬裕,這次龍騎軍便安心承擔了步兵的作用,專門跟在飛虎軍這支老牌騎兵的身後欺負張飛。而熊狼那一路的整體戰力也毫不遜色龍虎這一路,狼在兩翼襲擾夏侯淵的部隊,熊在中間發動致命一擊。
張遼對陣夏侯淵,典韋對陣猛張飛,後面還跟着龐統和徐庶,所以這場發生在碭山附近的大戰,從現在開始便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
夏侯淵麾下目前還有五萬兵馬,其中還有五千虎豹騎。若論兵力,與六萬人的熊狼編組差距不大,可若是比拼戰力和裝備,那就直落下風。更爲要命的是,如今許昌被圍的消息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可謂是天下皆知,這對於夏侯軍的士氣是嚴重的打擊。以沒有後援、士氣低落,各方面都處於絕對下風的部隊對陣如今士氣如虹的晉國步騎聯軍,戰鬥的結果在未開始之前便早已註定。
夏侯淵在無奈之下,果然如殞命的夏侯惇一般,向張遼發出了單挑的邀請,以期可以提振軍心士氣。已經憋了許久的張遼,毫不猶豫地接下了夏侯淵的邀戰,在兩軍陣前與夏侯淵大戰一百五十回合,最終用黃龍鉤鐮刀將夏侯淵拍落馬下,來了個陣前活捉。
隨後,鋪天蓋地,如熊似狼的晉國官兵衝進夏侯淵的大軍之中,以風捲殘雲之勢將其圍殲。
典韋率領的另外一路如龍似虎的大軍,在與張飛的四萬大軍接戰之後,一開始倒也打的順利,形勢與另外一路部隊很相似。到了中期的時候,張飛一怒之下也是提出跟典韋鬥將,從來沒有怕過誰的典韋自然接了下來。
張飛果然還是像當年在黃河岸邊與趙興鬥將時那樣兇猛,在與典韋的近身搏鬥中,絲毫不落下風。張飛騎得戰馬要比典韋騎的野牛靈活一些,但典韋的野牛卻比戰馬耐力持久一些,所以兩員猛將鬥了兩百回合,直到張飛的戰馬被活活累死之後,纔算結束。
典韋和趙興一樣,仍然沒有趁着張飛馬斃之時再落井下石,而是任憑張飛返回本陣。都是頂級的將領,大家雖然不在同一個陣營,但惺惺相惜的心態誰都會有。
張飛返回本陣之後,隨即率領剩餘的兩萬多士兵轉向南下,直奔壽春而去,相當於是讓開了碭山。
在明知道繼續打下去只是無謂的犧牲時,張飛毅然選擇了放棄和退讓,或許他心裡也早已看明白了天下大勢吧?
碭山大戰由此結束,張遼一直雪藏着的慶餘軍到現在竟然沒有撈着出手,這讓慶餘軍的將士們心中無比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