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

bookmark

東宮,嶽樺院。

這是一座佔地狹小的院落,房屋只得七八間,不說東宮之中了,就是開封城中的許多民房,都要比之更開闊。

院落各處有些翻新的痕跡,但老舊之處比比皆是,最嶄新的,大概地數那新掛上不久的門匾。

地處也有些偏僻,至少距離太子寢宮隔着數十道門牆,因此顯得很安靜,或者說,冷清。唯有庭院廊舍間,還未曾卸下的紅綢繁花,爲這小院增添幾分喜慶的氛圍。

這座嶽樺院,便是太子新納的蕭良媛所在了,不得不說,這級別有了,名分有了,但待遇看起來,並不優握。

當然,在東宮之中,有一棟獨立的院落,有專門伺候的宦官與婢女,這已經是地爲的體現,已然足夠引起旁人的羨慕嫉妒恨了,尤其,這座院落的主人還是個契丹人。

整座嶽樺院,裝飾最好的,大概就是廳堂了,一整套的傢俱,除此之外,並無金玉珠飾,但是足夠乾淨,足夠簡樸,足夠利落。

僕侍被摒退於廳外,蕭氏父女則坐於其間,低聲敘話。蕭思溫一張老臉上,隱隱露出少許複雜的神色,蕭燕燕則親自給他斟茶遞水,一舉一動,颯爽幹練,一張玉靨間也帶着少許自信明媚的笑容。

“偌大的東宮,就沒有好一些、大一些的庭院嗎?”蕭思溫淺淺地品了口茶,指着簡陋的居室,輕聲嘆道。

聞言,蕭燕燕嘴角的笑意綻開了些,臉上的表情就如在劉暘面前那般從容,在慕容妃面前那般恭順:“這是女兒自己要求的,蒙殿下與太子妃擡舉,雖幸得名分,但還當有自知之明,女兒只是殿下與太子妃身邊的一名婢子罷了......”

聽蕭燕燕以平靜的語氣說出這番話,再注意到她臉上的澹然,蕭思溫鋪滿皺紋的老臉上也不由得露出少許複雜之色。

作爲老父親,蕭思溫心裡可太清楚自家小女兒是怎樣一個驕傲自強的人,然而,身在這東宮之中,哪怕此時只面對着自己這個父親,仍舊只能謹小慎微地說出這番雌伏卑微的話來,就像在向人表露忠心一般。

複雜的情緒涌上心頭,張了張嘴,蕭思溫欲言又止,最終所有安慰的話,化作一縷嘆息:“只是,太過委屈你了!”

“爹爹言重了,這同樣是女兒自己的選擇,何談委屈?”蕭燕燕澹然依舊。

事實上,自從南投大漢之後,蕭思溫便一直在努力尋求融入到大漢朝廷上層中去,這一點顯然是十分困難的。

他不是那些一般歸附的契丹部民,只需要臣服大漢的統治,通過給朝廷放牧養馬,繳納貢賦,就行了的。

他蕭思溫是契丹大臣,內四部的重要大臣,身份上要更爲尊貴,同樣也更加敏感。雖然南來之後,劉皇帝將他樹立爲榜樣,以來遠人,並予以堪稱優握的待遇。

但是,蕭思溫並不願意只當個象徵性的符號,掛個有名無實的兵部侍郎虛銜。因爲那樣,在將來很可能整個蕭氏家族,都會陷入沉淪。

朝廷的這份恩賜,並不保險,一旦出現什麼差池,眼下的待遇都將化爲虛有,甚至可能有性命之憂。畢竟,大漢皇帝對於漠北契丹的那種忌憚,哪怕是他這個新附的降臣,都能感受得到。這樣的情況下,他蕭思溫得益於身份的同時,也同樣可能受累於此。

至少,在大漢待的這三兩年間,蕭思溫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佔據大漢權力頂層的那些大臣、貴族們對他的排斥與蔑視。

哪怕歷經世事,這樣觸及到內心的刺激,還是讓蕭思溫頗不好受,就彷佛有一道無形的天塹橫亙在他面前,大漢帝國真正的上層建築、權力核心,他們在那裡高高在上,引人遐想,而想要融入其中,就得跨過面前的那到天塹。

在這幾年中,蕭思溫是盡了力的,可以說是全心全意地爲大漢效力,對劉皇帝以及朝廷諸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他所熟知的契丹底細情況賣了個乾淨,還經常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求立功的機會,竭盡所能地展現着自己的價值。

這些努力,是有作用的,至少蕭思溫能夠感覺到,劉皇帝對自己是很滿意的。但是,這份滿意是有個限度的,至少到目前爲止,他還從未掌握過任何實權,哪怕是對漠北契丹部族的招攬,都有着來自周邊無孔不入的監視與防備。

而想要真正融入大漢,除了竭忠盡誠,展現價值之外,最便捷也最有效的,毫無疑問就是聯姻的,正好蕭思溫也有一個引以爲豪的女兒。

最初,蕭思溫是打算在大漢那些顯赫權貴中,選擇一家把蕭燕燕推銷出去的,並且默默觀察,權衡利弊,當然,最主要的考量是看選的後臺夠不夠硬。

然而,這個想法被蕭燕燕自己給否決了,並且堅定地提出,與其去攀附那些權貴,不如進入漢宮,並且直接選中了東宮。

在蕭燕燕看來,蕭家要求得一份保障,一份融入大漢上層的邀請函,再沒有比同宮廷攀上關係更有效的。

那些權貴,再是顯貴,終究是臣,而於蕭燕燕個人而言,與其作爲政治籌碼嫁給一些看不清未來的權貴子弟,還不如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哪怕,只是從一個奴婢做起。

以蕭燕燕的身份,想要嫁給太子、皇子,哪怕是一些權貴家族的嫡子,都是十分困難的,而不願意埋沒了自己的蕭燕燕,也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

想要入宮爲妃,別說蕭思溫了,就是大漢貴族家養的名門淑媛都不容易,但是,把蕭燕燕送入漢宮做宮女,做婢子,卻顯然要容易得多。

於是,蕭思溫的運作下,十八歲的蕭燕燕,成功地進入東宮,成爲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名宮娥,稍微起眼一些的,大概也只有契丹女子的身份了。

至於蕭燕燕在東宮中的經歷,自然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運氣不錯,算是因緣際會,又或者是本身的資質讓她得到了上進的機會。

最關鍵的一點便在於,得到了慕容妃的賞識,提拔爲侍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跨越式的進步,到太子妃身邊,也就意味着離太子殿下更近了。

接下來的事情,則更顯得水到渠成了,蕭燕燕以其性格,以其姿容,以其見識,以起氣質,成功吸引了劉暘的注意。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蕭燕燕始終保持的,是對太子妃的恭敬與忠心,哪怕擡舉一個良媛的名分,都是慕容氏主動提出的。

也不得不說,自從趙妃產子之後,越發得寵,帶給了太子妃無限壓力,也成就了蕭燕燕的機會。

到如今,名分已定,蕭燕燕卻沒有任何的得意,對自己的身份仍舊有着清晰的認知,把自己定位成太子與慕容妃身邊的奴婢,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在這數日之間,伺候慕容妃更加恭敬,忠誠謙順的姿態,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哪怕在自己父親面前,也表現着這種幾乎形成了本能反應的態度,言行也沒有任何出格的姿態。

“這宮廷之內,是比宮牆之外更加複雜的一個世界,燕燕你,還需小心啊!”看着自己的女兒,蕭思溫語氣中充滿關懷,目光中滿帶憐惜。

對此,蕭燕燕微微一笑,輕點頭:“女兒明白!”

見狀,蕭思溫又張了張嘴,最終露出點苦笑。心中暗道,是啊,自家女兒,自己還不瞭解嗎,何需他來囉嗦,教她怎麼爲人做事,如何在宮廷之中生存。

於是,拋卻稍顯複雜的情感與思緒,蕭思溫感慨道:“還在你少時,我便斷言,你將來必成大器,如今看來,我並未老眼昏花,整個蕭氏一族的未來,都寄託在你一人身上了......”

聽蕭思溫說出這番發乎內心的話,蕭燕燕的表情終於多了幾分認真。

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6章 軍中俊才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9章 寫得不錯!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380章 投漢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5章 襄陽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1695章 袁家莊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80章 進攻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9章 勸諫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6章 名將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59章 亂情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39章 韓常案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51章 聽政2第184章 教訓第88章 童謠第132章 做媒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6章 虒亭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49章 醫政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1章 何謂開寶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5章 東歸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92章 事發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5章 漸不自知第73章 紙上談兵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29章 叔父第398章 虞美人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54章 滅門第371章 殺,不殺?第187章 瑣屑第150章 蜀亡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65章 看衰
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6章 軍中俊才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9章 寫得不錯!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380章 投漢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5章 襄陽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1695章 袁家莊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80章 進攻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29章 勸諫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6章 名將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59章 亂情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39章 韓常案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51章 聽政2第184章 教訓第88章 童謠第132章 做媒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6章 虒亭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49章 醫政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1章 何謂開寶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5章 東歸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92章 事發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5章 漸不自知第73章 紙上談兵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29章 叔父第398章 虞美人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54章 滅門第371章 殺,不殺?第187章 瑣屑第150章 蜀亡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65章 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