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亂情

bookmark

在漢帝飄飄然,放蕩無忌,忙着滅火挽尊之時,視線再度投向西南,蜀中的叛亂依舊,漢軍的進剿,也進展得如火如荼。

11月,乃是蜀亂聲勢最大,鬥爭最爲激烈的階段,皇帝的態度與漢廷的制命,就如冬日裡的一汪清泉,溫暖的大部分蜀中小民之心,也徹底斷了舉叛賊衆的後路。於叛衆而言,那道強硬的制書,就是一道催命符,熱油裡注水,自然是劇烈沸騰。

誠然,十幾萬叛衆,禍連十數州,聲勢確實不小,但終究難成氣候,就像一羣秋後的螞蚱,蹦躂得再歡快,也不過墳頭蹦迪,長久不了。

初期,叛亂的勳貴、豪強地主,能夠憑藉着對地方的影響,再加蠱惑無知小民,聚衆謀亂,但隨着朝廷對於土地的政策明布蜀中之後,普通的蜀民,舉亂之心立減。

底層的百姓們,忍耐力是很強的,在孟蜀的壓榨剝削下,都能苟活,而況於換了漢廷,並且新的統治者,還給他們減少負擔,給予希望。又是在大冬天的,能有多少人願意冒着蕭風寒霜,去做那掉腦袋的事情。

猛虎有打盹的時候,漢軍的素質擺在那裡,一旦收心,仍舊是天下強軍,腰包裡裝得鼓鼓的漢軍將士,也更有動力,去平叛,對於大部分中下級官兵而言,蜀地的叛亂,又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而對於那些高級將帥們而言,在皇帝的鞭策與督促,爲了彌補之前的過失,當然也十分用心賣力。

而有一批人,比起入蜀的漢軍,還要賣力,那就是那些被收編的蜀軍,僅一個軍功授田的政策,就給足以提高他們殺賊平亂的積極性。

是故,在即將跨入12月時,蜀中的亂事,便開始由盛轉衰。

臘月的成都,對於本地人而言,還是有些冷的,但對於來自北方的漢軍,卻有算不得什麼了,駐守的漢軍將士,大多隻添了一層衣,或絲制、或綢制,突出一個“豪”字。

成都已然恢復了往日的安定,趙普到任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正,構建大漢的統治秩序,是以人心漸安。最重要的,還是街市之間,除了巡邏的兵卒外,再無漢軍橫行的場面,成都的駐軍,要麼被約束還營,要麼被調出去平亂。

有的事物,就是這般奇妙,蜀亂未發時,成都氛圍緊張,士民驚惶,甚至給人一種烏煙瘴氣之感。然而,當各州亂事頻發之時,成都反倒安定了。當然,這既有漢軍收斂的緣故,也因爲士民配合,做大漢的順民,以免被波及,此前只是有被搶掠的風險,但若與叛亂扯上關係,那就是家破人亡的結局了。

自十月叛亂髮生後,向訓便將成都城完整地交給趙普,自己則移駐城外,另設帥帳,發號施令,彈壓叛亂。

經過足足一個半月的用武,局勢已然趨於掌控,綿州與梓州、遂州這幾股較大的叛軍,已然被打壓下去,其餘州縣,也多有勝報。而成都近州,如漢、簡之地,更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雷厲風行地處置,由王仁贍領軍,基本肅清。

帥帳之內,火爐之中,木炭被燒得通紅,釋放熱量的同時,也發出耀目的光亮,並伴着一陣噼啪響。

向訓一身常服,拿着一封軍報瀏覽了一遍,嚴肅的表情間浮現出一抹怒意,冷斥道:“這個郭進,殺性怎麼如此之重,不知輕重,這是把蜀民當獠人殺嗎?”

蜀亂爆發後,平蜀大軍的高級將帥們,基本都派出去了,趙匡胤去了北邊,負責統一指揮各州漢軍的平叛,這有皇帝意思,向訓照辦,也有借趙匡胤良好的名聲,用以招撫人心。

王全斌則帶着奉國軍去了南邊,進駐瀘州,並繼續向南,施以影響,將川南的廣大地區,徹底納入大漢的統治體系之中。那是個苦差事,但王全斌也不敢有怨言,尤其在得知天子已瞭解他在成都的作爲之後,只能用鎮定川南的功勞來挽回形象了。

而留在成都的高級將帥,只剩下向訓以及高懷德了。高懷德雙手正擲於爐上,烤着火,聽向訓之言,不由說道:“怎麼,郭進又殺俘了?”

向訓放下軍報,起身走到高懷德對面,也伸出生了些凍瘡的手烤着,張緊幾下,發出一陣舒服的聲響。看着高懷德,向訓淡淡道:“那倒也不是,郭進雖然膽大,卻也還不敢以身試法。只是眉、嘉境內一萬多叛軍,三戰下來,死者逾萬,生擒者不到三千,傷亡之人也不理會,這是以上萬條性命成就他的功績啊!”

畢竟是同袍,有共進之澤,聽向訓之言,高懷德倒是替郭進說話了:“前者,亂情洶涌,川蜀震動,非重典難以定之,震懾不臣之徒。郭進所爲,殺傷或許大了些,但效果應當還是不錯,眉州想來也安定,蜀人不敢復叛,官府也可從容治之,收拾殘局!

向公總率大軍,征討不臣,也是殺人如麻,怎麼如今心腸倒軟了起來,悲天憫人,可減將帥志氣啊!”

向訓喟然一嘆,帶着自嘲:“也許是人老多情吧!”

向訓倒如今,歲不過四十六,對於一個統帥大將而言,可謂盛年,但已屢屢在人前感慨言老,讓很多人都不理解。

高懷德輕笑道:“向帥都言老,這讓大漢那麼多老臣宿將,何以自處啊!”

聽其玩笑,向訓這才嚴肅了些,指着眉州所呈軍報,感慨道:“此番平蜀,陛下亟欲得者,城池、土地、丁口、兵甲,我北路大軍,從三泉首戰,一直到進入成都,一路征伐進軍,雙方前後所殞之性命,也就一萬多人。

而今,僅一個眉州,就殺亡逾萬,北面的平亂,已然死了不少人,再加因此亂遭受兵燹罹難的蜀民,更是難以計數。

我所慮者,即便成功平息此番蜀亂,蜀中生靈死傷過重,難免元氣大傷,日後,不好向陛下與朝廷交待的啊!”

聽完向訓的顧慮,高懷德默然,沉吟一陣,方纔感慨道:“向公顧國憂民,真統帥也!”

“不敢當!”向訓擺了擺手。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所幸,亂髮於冬季,也沒有太多的黔首參與其中,否則若值農忙,耽誤了田耕,後果將更嚴重!”高懷德繼續道:“如若想要減少蜀地的破壞以及蜀民的傷亡,也唯有儘快平滅各州叛賊了,亂事拖延得越久,造成的傷害與損失就越大!”

向訓表示認可:“此言得之!”

“或可降下一道帥令,督促各州將士,進剿餘叛,戡定禍亂!快過年了,也將至國慶,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高懷德建議道。

“敦促之令倒也不急需,趙匡胤是個有見識的人,也知曉輕重緩急,相信會處理好的。陛下可謂識人啊!”向訓說道,語氣中不乏對趙匡胤的欣賞。

高懷德點點頭,算是同意此點,走到標註着叛軍形勢的軍事地圖前,籌思道:“經過這月餘的進剿,劍州境內,叛衆已被夷滅,綿州之叛也已式微,剩下的也只有梓州、遂州爲患最劇。等徹底解決綿州亂賊,略作休整,再集中兵力打兩仗,當可平之。梓、遂若定,餘者不足道哉!”

聽其分心,向訓考慮了一陣,迴轉帥案,提筆寫下一道軍令,而後喚來帳前軍校,由其安排發往在北面督剿的趙匡胤。

不是一道催促的軍令,只是再作強調,命進剿諸軍不需侵犯平民,並在征討過程中,儘量減少殺戮。

戰爭就意味着破壞與死亡,向訓還是明白的,不可能完全杜絕,只能盡他所能,儘量給蜀中多留幾分元氣了......

“啓稟都帥,成都趙府君進營求見!”

“快請!”

趙普掀帳入內,腳步匆匆,身上帶有的冷意迅速被帳中的溫暖驅散。這段時間,漢軍平亂雖急,但忙碌,還得屬趙普。他雖然只掛着權知成都府的職位,但實權很大,作爲由漢廷派入蜀中職銜最高的官員,可以參與整個川蜀的政務,沒有任何問題,皇帝給了他便宜之權。

手裡有多大權力,就需要承受相應的繁累與壓力。當然,對於趙普而言,川蜀的履歷是他仕途生涯一***的機會,自然是盡職盡責,未敢有絲毫廢怠。

“不知向都帥,召本府前來所謂何事?”入帳,也顧不得寒暄了,趙普直接問道。

“這段時間,成都及周遭的平穩,辛苦趙府君了!”向訓平和一笑。

不過,見他一副“我很忙”的表情,向訓將眉、嘉的軍報交給他,道明意圖,說:“郭進發來捷報,眉、嘉境內叛亂告平,餘賊也已肅清,趙府君可以安排人整治政務,釐分田畝了!”

爲“土改”之事,漢廷緊急調遣了一批幹吏入蜀,“協助”地方整治土地,那些人,基本由趙普統一安排。聞言,趙普接過一覽,沒有多話說,當即點頭應允。

向訓又繼續道:“北面的州縣,也可派人去了!”

趙普有些意外,提出疑問:“若本府所知無誤,北面的叛亂,尚未平定,叛衆尚在結聚頑抗吧!”

向訓輕輕一笑:“頑抗是實,不過其勢已日薄西山,被我軍完全壓制,亂情得到控制,前方打仗,後方分地,並不衝突......”

第362章 分封?第28章 封疆大吏第57章 七月大朝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364章 過韓府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9章 獨眠孤館第41章 高麗國王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38章 破寨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00章 禦敵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64章 沉默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91章 酬功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9章 王峻歸來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70章 御宴第24章 巡遊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480章 “新對策”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17章 機會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62章 難得遲疑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4章 聽政湖湘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69章 禍事了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80章 春夜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771章 襄陽王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3章 夜宴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84章 夏州降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27章 派系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5章 小人行徑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99章 又窮了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4章 苦難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38章 從長計議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17章 輕狂第1713章 機遇第349章 邊情
第362章 分封?第28章 封疆大吏第57章 七月大朝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364章 過韓府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9章 獨眠孤館第41章 高麗國王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38章 破寨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00章 禦敵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64章 沉默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91章 酬功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9章 王峻歸來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70章 御宴第24章 巡遊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480章 “新對策”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17章 機會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62章 難得遲疑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44章 聽政湖湘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69章 禍事了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80章 春夜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771章 襄陽王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3章 夜宴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84章 夏州降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27章 派系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5章 小人行徑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99章 又窮了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4章 苦難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38章 從長計議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17章 輕狂第1713章 機遇第349章 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