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

bookmark

“西域什麼情況?不是說契丹要撤軍嗎?這又過去近一年了,還沒有動靜?河西那邊也沒有最新的彙報!”劉皇帝繼續問起。

聞問,李崇矩以其一貫的幹練,回答道:“遼國欲自西域撤軍,擺脫泥潭,確有其事,其朝內贊同此事的貴族、官員也有不少。不過,從遼廷刺得的一些消息得知,黑汗國與遼國之間,事實上已然停戰許久,並且有人提出議和!”

“看來,契丹人終究還是捨不得西域那塊肥肉啊!”劉皇帝嘀咕道:“那黑汗看來也是後繼乏力了啊!這才正常嘛,否則區區一個西域小國,就能同遼軍較量至此,屢佔上風,哪怕其遠征,也不當至此!”

事實上,劉皇帝對西域的那些小國,也隱隱存有一種蔑視的心理。他能高看、重視遼軍,但在得知西域的一些戰況,得知黑汗軍隊能與遼軍勢均力敵後,幸災樂禍的同時,也有種厭惡感。

而這種厭惡感的來源則在於,劉皇帝在顧慮,倘若是大漢軍隊西征,在遙遠的天山一帶,是否能夠輕易取勝,消滅那些不臣者?

“那黑汗國如今又是什麼情況?”劉皇帝問。

面對這個問題,李崇矩先是面露難色,然後拱手請罪:“陛下恕罪,對那黑汗國,知之甚少,武德司也少有探事安排在西域......”

說到底,還是不夠重視,也沒有那個意識。當然,劉皇帝自己也有責任,哪怕他只指示一下,李崇矩也會積極去辦。

看了他一眼,劉皇帝吩咐道:“此事,還是當重視起來,多派些細作間諜,不說掌握風吹草動,但有變局,朝廷總該及時獲取,從而反應!”

“是!”李崇矩也不提這其中的困難,只是應道:“臣打算自歸附西域人氏中,吸納一些人入武德司,爲陛下張目西域!”

李崇矩的腦子,顯然還是挺靈活的,劉皇帝點了點頭,並不過多地做指示,他相信李能做好。念頭一轉,劉皇帝提到一人:“當年代表西州回鶻汗東來請援的使者僕勒,現在何處?”

“當初求援不得,此人潛回伊州,聚衆組織反抗,被遼軍擊潰後,避難大漢。自西州回鶻滅亡後,此人一直待在沙州,如今在河西邊軍擔任低級軍官......”李崇矩應道。

李崇矩的頭髮爲何白得那麼快,就是因爲需要操的心,記的人,錄的事太多。皇帝一問起,就得有所反應,連早就過時的前回鶻使者,都能有所記憶。

聞之,劉皇帝呵呵一笑:“當年,朕看此人堅韌而不乏機敏,欲賜他一官半職,被他拒絕了,一心要回去救援。今回鶻覆滅,繞了一圈,還是在大漢效力啊!”

“派人,將此人召至東京,朕要見見他!”劉皇帝隨口吩咐着。

“是!”

顯然,劉皇帝把注意力突然放到一個小小的僕勒身上,其意絕非如此,或許,他是有意摻和西域的事了。李崇矩心中暗自猜想,面上卻沒有任何表露。

西域亂也亂了六年了,到如今,總算勉強沉寂下去。雖然信息不足,但劉皇帝的猜測還是正確的,黑汗王朝確實乏力。

自東進開始,雙方在高昌回鶻故地鏖戰了三年多的時間,雖然靠着各方面優勢,一度佔據了上風,並且於開寶四年攻取了重鎮龜茲。

但自那之後,黑汗軍隊就彷彿耗盡了所有的力氣,再難存進。黑汗王朝的目標,自然是一舉擊敗遼軍吞併回鶻故地,然後統一西域。

然而,耗了這麼長的時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終也只奪取了龜茲,還是個被戰爭犁了一次一次的城池。這固然是塊膏腴之地,但相比高昌、伊州、輪臺等地來說,又有些不足道了。

人多、路近、宗教狂熱,這都是黑汗軍隊的優勢,但也不是無限的,前前後後,在與遼軍的大小戰事中,黑汗人損失了三萬多軍隊,戰果卻難孚人意。

對於人口也就百來萬人的黑汗國而言,這血流得也夠多了,哪怕有來自重要的聖戰者支持,那也不是無窮無盡的。再加上,西面還有薩曼王朝這個死敵,豈能同遼軍拼個你死我活。

黑汗王朝此前朝西面擴張過一次,收復了怛羅斯,但因薩曼王朝的力量強大,因而主動抑制着擴張慾望,轉而種田發展。此番抓住了東進的千載難逢良機,但契丹人明顯也不好對付,那理智地從心一下,也不會有太多的心理障礙。

而遼軍那邊,同樣困難重重,由於大漢在南面的威懾,來自國內的支持始終不足,精力還要分兩半,一半對付黑汗人,一半鎮壓回鶻人。

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在最近的一年半載中,戰心進一步消減,同時減少了大打出手,由鏖戰,徹底變爲對峙,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對遼國而言,原本就有放棄西域,擺脫困境的想法,如果能夠議和,沒有道理不答應。至於被黑汗侵佔的龜茲,也就無所謂了。

而綜遼軍西征,雖然中後期屢屢受挫,並投入了不小的力量,但總體而言,還是賺到了。不只是滅了西州回鶻所獲取的大量財富物資戰利品,對內則震懾住了不少不臣,且徵調了不少漠北族羣的青壯,削減其力量,減弱不穩定因素,加強了對草原的統治。

同時,還在長年的戰爭中,通過鐵血與刀兵,又鍛煉出了一支精銳。在這一點上,大漢是略有不足的,畢竟,自北伐之後,大漢的軍隊已經快十年沒有經歷過大戰血戰了。

而後續的戰爭,不論是平南,還是河西、安南、流求,這些對大漢而言,太輕鬆了,而不算統一戰爭,都是小打小鬧。

軍隊缺少鐵血的澆灌,僅靠訓練,是難以成大器的。當然,這也只是相對而言,是一種趨勢。

現實的情況,大漢在綜合實力上,仍舊對遼國具備絕對的優勢,但是,如果拋除一些裝備上的差距不談,拉出一支軍隊,同西域的遼軍硬碰硬地打,漢軍也未必能勝。

到如今,劉皇帝一統天下,已然進入第六個年頭,很多情況也都趨於成熟了,劉皇帝也開始按捺不住,將目光集中的北方,去解決契丹遼國這個大敵。

這是這一回,比起當年的北伐,戰爭顯然也將更有難度,對付幾乎佔據整個漠北以及東北的遼國,各方面都需有所調整的。或許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鏖戰,甚至於不是三兩年間就能出結果的。

因此,以劉皇帝一貫謹慎穩妥的作風,時刻準備着,卻不會輕易動手。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遼國想做的,大漢就要阻止,就要設置障礙。西域,也就不出意外地進入劉皇帝視野。

這麼多年,遼黑兩國爭鋒,大漢也看足了戲。如今,他們想停下來,緩一緩,求和平,謀發展,劉皇帝怎能允許。

西域亂不亂,劉皇帝要是發話,作用自然是強大的。

“聽說你家郎君也要成家了?”從軍國大事中回過神來,劉皇帝突然改變話題,問李崇矩。

李崇矩答:“是,初定親,準備今歲成婚!”

“哪家的小娘子啊?”劉皇帝又問。

李崇矩應道:“只是潞州一鄉黨小族,小門小戶,難入陛下慧眼!”

聞之,劉皇帝笑了笑,考慮了一陣,說道:“成家立業,成親之後,也當給你子安排個職事,爲朝廷初出出力纔是!”

李崇矩的兒子李繼昌,算是勳貴子弟中,比較出彩的一個了,如今也才二十出頭。對此,李崇矩立刻表示道:“多謝陛下賞拔之恩,只是,犬子年輕,不堪時務,還需多加學習歷練,輕易委職,只恐誤了公事!”

聽其言,劉皇帝當即表示道:“又不是要授他高官重職,誰還不是從年輕淺薄時鍛煉出來的,百里侯當不了,當個主簿、記室總可以吧......”

第269章 愛將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4章 外戚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83章 降將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7章 附議第1765章 三郡公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06章 倒趙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34章 回府第398章 虞美人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17章 輕狂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52章 對峙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317章 修法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45章 剝削者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32章 進宮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18章 商賈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64章 孺魏王第45章 靖江軍第84章 夏州降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38章 回宮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8章 殿議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465章 “教匪”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243章 不自知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33章 納了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58章 正面互懟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34章 回府第5章 春闈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417章 輕狂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78章 滄州府第47章 陶谷自薦
第269章 愛將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4章 外戚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83章 降將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7章 附議第1765章 三郡公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06章 倒趙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34章 回府第398章 虞美人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17章 輕狂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52章 對峙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317章 修法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45章 剝削者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32章 進宮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18章 商賈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64章 孺魏王第45章 靖江軍第84章 夏州降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38章 回宮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8章 殿議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465章 “教匪”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243章 不自知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33章 納了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58章 正面互懟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34章 回府第5章 春闈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417章 輕狂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78章 滄州府第47章 陶谷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