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

bookmark

沈溪要參加太學入學考試,蘇通堅持去送考,因爲他還沒到過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看過。

用蘇通的話說,這輩子沒機會入國子學讀書,進去看看總是可以的,或者將來可以在這裡爲官。

京師國子監坐落於安定門內,修建於元大德十年,毗鄰孔廟和雍和宮,左廟右學,沈溪前生曾去北京國子監內遊覽過,國子監經過幾朝修繕,其內建築有所增多,但基本保持了正統年間大修時的佈局。

國子監坐北朝南,從集賢門而入,東西爲井亭,有持敬門與孔廟相通。中軸線依序爲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彝倫堂、敬一亭,主體建築有二廳六堂、御碑亭、鐘鼓樓等,形成傳統的對稱格局。

從周代開始,國子學內就習慣種槐樹,而京城國子監內的風貌爲“古槐、紫藤、四合院”,其中院子中最有名的一棵槐樹爲種植於元代的“文昌槐”。傳說中,文昌帝是掌管考試的神仙,考生進學考試都要先拜文昌帝,而這棵槐樹也被認爲是與國子監內考生的文運有關,歷代爲學子所膜拜。

國子監內,分爲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

在大明,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平日裡官兵把守大門,可這一天畢竟是國子監入學考試之日,門禁鬆弛,就連送考的蘇通也得以順利入內。

當日來參觀國子監的普通學子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進京備考會試的舉人,他們的地位要比之普通的國子監生高許多,卻爲沒能進入高等學府就讀而遺憾。對天下學子來說,這國子監就是心中的一個結。

剛到進士的題名碑,蘇通看着題名碑上一個個的人名,一時有些挪不開步子。

榜上有名者,雖大多淹沒於歷史長河,但也有許多位極人臣。遙想他們當初入榜時英姿,圍觀的人不由悠然神往。

此時有人過來,不耐煩道:“不是監生的,趁着晌午之前出去,這裡不是普通學子駐足之地。”

很顯然,這人也是新來的,因爲他手裡拿着筆墨紙硯,顯然要參加入學考試。此人將沈溪當作是來參觀的考生,因爲沈溪臉上稚氣未脫,穿着也極爲儉樸,並不像能獲取監生資格之人。

沈溪只是看了此人一眼,旁邊蘇通面色則有些羞愧。

“知道今日的考校需要考覈些什麼?”那新監生還沒來得及耀武揚威,旁邊就有認識的人主動過去打招呼,他也就沒心思搭理沈溪和蘇通了。

沈溪道:“蘇兄毋庸掛懷,一個舉人,總比監生來得實在。”

之前已經交代過,明朝國子監監生,從正途來說,大致可分爲“舉監”、“貢監”和“廕監”,再加上景泰年間開始的“例監”。

監生等同於秀才,無論之前是否有功名,只要入監之後,就可以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即便是在國子監肄業,也可以選官授職。

而明朝以監生做官,做得最轟轟烈烈的莫過於嚴嵩的兒子嚴世藩,他壓根兒就不是從正規科舉之路走出來的,全靠老爹的廕監,最後卻做到尚寶司少卿、工部侍郎,權傾朝野。

因爲這幾年朝廷對西北用兵,加大了國子監內“例監”的數量,這次入學的六百多名國子監新生中,有一百多人爲“例監”,一百多人是“廕監”,比例看似不大,但在一個國家最高學府內,有小半監生都是關係戶,對於國家最高學府的聲名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明初許多人希望通過入南北兩雍來獲得參加鄉試資格,或者授官,但到弘治年間,科舉迴歸征途,走正常途徑歷經院試、鄉試、會試爲官成爲普通士子的選擇,至於入監,成爲少數特權之人的專利。

與蘇通在國子監各處走了走,沈溪正要送蘇通出門,正好遇到一位熟人,也是與沈溪和蘇通參加同屆鄉試而獲得亞元的吳省瑜。

吳省瑜顯然沒料到會與沈溪和蘇通相遇,本來三人同爲汀州府舉人,進京應該結伴而行,但沈溪拿瞭解元,令自視甚高的吳省瑜臉面無光,所以他根本就不想跟蘇、沈二人有何聯繫,連到了京城也是能避多遠就多遠。

吳省瑜見到二人,臉色有些發黑,正要裝作看不見低頭過去,可蘇通畢竟是熱心人,連忙上前打招呼:

“這不是吳公子嗎?福州一別匆匆數月,聽聞吳公子正準備迎娶京城名媛,不知可否讓在下去吃杯水酒?”

吳省瑜過了年便是十七歲,這年頭,少年郎十七歲娶妻已經不早,吳省瑜本身就是官宦子弟,他又以福建鄉試亞元的身份入太學,想娶什麼樣的千金小姐都行。可他並沒打算在婚宴上宴請同窗好友,至少他不會請蘇通和沈溪二人。

吳省瑜被蘇通逼得沒法,只好行見面禮,之後語氣有些敷衍:“在下專心向學,今年春闈還要一求金榜題名,至於婚事,等春闈結束之後再說。到時候若有機會,再請二位蒞臨。”

蘇通笑道:“那先說聲恭喜了。”

吳省瑜面色不善,連正眼都沒瞧沈溪,匆忙以要參加考校爲由進到校舍裡面,蘇通搖搖頭:“可惜我不是吳公子……”

言外之意是,京城裡這些世家名門的小姐沒我的份兒。

沈溪送蘇通到了門口,正要作別,有個揹着包袱,看起來年紀輕輕,眉清目秀的考生走了過來,恭敬行禮:“兩位有禮了,不知這裡可是國子學?”

蘇通最煩的就是這兒的人一遍遍重複這裡是國子監,畢竟他自己不是監生。蘇通道:“這位官人說的好生有趣,這不是國子學,難道是孔廟?”

此人不知爲何蘇通會有這麼大的火氣,他愣了愣,才行個禮道:“學生嚴惟中,謝過二位指路!”

既然蘇通和沈溪對他不是很客氣,此人也很識相,謝禮之後便往國子監大門而去。

沈溪送出蘇通兩步,心裡把“嚴惟中”的名字默唸一遍,腳步不知不覺停了下來,回頭打量着那個正擡頭看着國子學大門,側臉上帶着一抹驚喜,風塵僕僕的年輕人。

嚴惟中,本名嚴嵩,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惟中是他的字。此人九歲入縣學,十歲過縣試,號稱神童,弘治十一年江西鄉試舉人,弘治十八年乙丑科進士,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專權國政二十年的明朝權臣,被稱爲“青詞宰相”。

沈溪十歲參加縣試之時,還是馮話齊說起江西袁州府有個神童十歲過縣試,想讓他去試試,這一試便一發不可收拾,結果沈溪這個“神童”後來居上,只用了三年時間就以福建鄉試解元的身份入太學。

此時嚴嵩已經虛歲二十,遠行在外,連表字都有了,惟中……唉!

想到這裡,沈溪不由長長嘆了口氣。

蘇通有些驚訝地看向沈溪,問道:“沈老弟,你怎麼了?”

沈溪苦笑着搖了搖頭:“剛纔那人的名字,你可記住了?”

“好像是……嚴惟中?沒聽說過有這麼個人,沈老弟你爲何提及?哦,莫非也是太學生,以後跟沈老弟你是同窗?”蘇通笑着問道。

嚴嵩是舉人不假,但來京城是備考會試順帶到國子監看看,還是準備入太學當學生,沈溪全然不知。

歷史上的嚴嵩是沒有入太學經歷的,當然沈溪這個人也早在五歲時爬樹意外摔死了。

轉眼沈溪來到這世界已有七年多,從他推行種痘之法,再到參加科舉,一路揚名,他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對這世界的改變正在以幾何速度放大,對嚴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尚不得而知。

沈溪送走蘇通,便想進去找到這個嚴惟中,準備試試他的學問和修養。

沈溪的想法很簡單,我的出現,哪怕只是與你一個眼神的交流,對你未來的人生就會起到很大的轉變,如今我跟你說幾句話,你的人生或者就要重新改寫,至少嚴世藩想在幾億分之一的機會中脫穎而出那是微乎其微。

可惜沈溪進去轉了半晌,都沒找到嚴惟中的人。

“快開考了,還不進去,等什麼?”老遠有個先生模樣的人出來對外面還在遊覽和觀賞的監生喝斥一句。

沈溪收拾心情,正要步入考場,旁邊就有訕笑聲響起:“看來連門在哪兒都找不着,不過往北走也對,這國子學的正門豈是你等隨便出入的地方?”

字正腔圓的京腔,而且是十幾個公子哥聚在一起嘻嘻哈哈調侃,說明是京城官宦子弟,互相熟識,一起到國子監入學。

沈溪本不想搭理,此時卻有一個聲音從人堆裡發出:“既爲學子,到國子學來,不走正門,又走何門?”

沈溪沒想到有人爲自己聲援,轉過頭一看,這個爲自己聲援的人竟然是之前跟他問路的嚴惟中。

嚴惟中依然揹着個包袱,似乎進京城後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找,直接便到國子學來了。

相比京城這些剛入學的監生,嚴惟中今年已經十九歲了,要大他們兩三歲。但或者是嚴惟中生了一張“娃娃臉”,看起來卻只有十五六歲的模樣,英俊中透出幾分稚氣,看上去也就比沈溪大個兩三歲。

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一四一五章 西進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見客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
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一四一五章 西進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見客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