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

bookmark

沈明鈞一家五口回來省親,畢竟住不了太長時間,就算有點兒小矛盾,等夫妻倆帶着兒子、兒媳婦離開,什麼事都沒有了。

但現在問題涉及到楊氏藥鋪的股份問題,經過楊凌和夫婦這一鬧,雙方等於是徹底撕破了臉皮,再想通過協商解決已經不可能。

沈溪猜想,下一步可能就是要鬧上官府,楊家就是拼着不經營成藥,也會把屬於他們的祖產奪回去。

接下來幾天,沈溪很輕鬆。

又回到寧化這熟悉的地方,身邊還有小跟屁蟲一樣的楊文招,無論這便宜表弟怎麼被欺負,都笑嘻嘻的,或者在楊文招心目中,能被小表哥和小表嫂欺負是件幸福的事情,平日在學塾裡沈溪對他愛搭不理,現在終於摸着機會,一定要跟沈溪玩個夠。

既然楊文招都不介意被人欺負,林黛可就“不客氣”了,林黛知道自己家裡被楊文招的爹孃欺負,她決定爲家裡出氣,乾脆用墨汁把楊文招塗個大花臉,讓楊文招進進出出都黑着臉,美其名曰“扮包公”。

院子裡有一些差不多同齡大的沈家第三代人,容易玩在一起。

而沈溪這邊則不能光顧着玩,回到寧化,他除了每天溫書,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做,就是相親。

頭年裡,沈溪在汀州府府試中得案首,在寧化着實引起轟動,媒婆界早在半年多前就開始行動,到沈家這邊來爲沈溪說和婚事者不在少數。

而媒婆所推薦過來的人,都是寧化地方上有名望的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歲數從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都有,家底很豐厚,能拿出不菲的嫁妝,還只是訂親,想先把婚事確定下來,等將來沈溪長大以後再成婚。

沈家這邊有沈永卓和呂家小姐婚事延後的教訓,李氏在沈溪的婚事上顯得很謹慎。

李氏之前的理由,孩子小不懂事,現在只是過了府試還未有功名,等將來孩子回來再商議……可那些媒婆等不起,若沈溪將來真的中了秀才當了舉人公又或者考上進士,還會看得上寧化這小地方的女子?

現在趁着沈溪回來省親,連沈溪的父母也一同回來,又是春節裡各家各戶最閒的時候,媒婆再次擠破門檻。

與成年人做媒不一樣,年歲大一些的,到閨女十五六歲,各家把閨女都藏得很好,就算是說媒,也只是找人作個畫像,然後讓媒婆拿着去給說和婚事。可沈溪這邊畢竟是訂親,小孩子有的才七八歲,就被家裡人張羅着要將來嫁給沈溪,也不用私藏着,甚至沈家人想見,隨時用小轎接過來見見都可以。

媒婆的話也是很囫圇,年歲大一點有大的好,女大三抱金磚,懂得疼人;年歲小有年歲小的好處,小丫頭水嫩,乖巧可人,不會去煩相公讀書進學,相公能鎮得住。大腳有大腳的好,腳大走路踏實,以後能多幫家裡做活;小腳有小腳的好,相公喜歡把玩,不會出來勾三搭四,在閨房裡********爲丈夫生兒育女。

再者說了,沈家七公子以後是要做大官的人,連娘子都可能是誥命夫人,怎會出來做活計?

女娃子漂亮有漂亮的好,相公看着舒心,以後不用納妾家裡就有美婦;女娃子稍微醜點有醜點的好,娶妻娶淑女,夫人姿色差一些,不會令相公沉迷逸樂而耽誤學業,女大十八變,將來還能長的漂亮,以後相公有本事,多納幾房美妾就是了……

什麼話,到了媒婆嘴裡,都是好話。

李氏接待媒婆也算是熱情,看了幾張畫像,甚至也跟周氏說了說。

周氏因爲楊沈氏責難的事,心裡有疙瘩,對於李氏很敷衍,她總是把“憨娃兒已經有媳婦”的事掛在嘴上,每當她說這個,都會被老太太埋怨:“一個童養媳而已,又沒什麼好的出身,若七郎喜歡,將來讓她做妾就是。”

林黛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這個“大婦”轉眼就被老太太給降爲“妾侍”,小妮子心裡很委屈,尤其是在她已經懂事的年紀。可就算是周氏也不敢跟老太太頂着來,更別說她這樣一個在沈家沒什麼地位的小姑娘了。

林黛也算是有危機意識,回來這幾天,無論沈溪到哪裡,她都會跟在後面。

以前林黛就算跟沈溪同榻而眠,也會背過身去,這次在沈家二人同榻,入睡前她都會看着沈溪,直到眼皮撐不住才合上眼,晚上睡着也會很自然往沈溪懷裡靠。

林黛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小姑娘,她本來應該是純真無邪的,有父母和兄長疼惜,她可以過得無憂無慮,甚至會有比陸曦兒更加燦爛的童年,可惜因爲家庭劇變,令她明白世道的辛苦,她有了一些小孩子不該有的心計。

但沈溪能感受到林黛對他真誠的依賴,在林黛心中,沈溪不但是她童年的玩伴,還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朋友,也是她將來的相公,最親的親人。

……

……

沈溪這幾天時間裡,也見了自己的老朋友王陵之。

一年不見,沈溪再見到王陵之,已經需要仰着頭去看。

這小子的身高長得實在太快,不但壯實,力氣也很大,揮舞起馬鞭來虎虎生風,肩上還扛一把很厚重的鐵棍,當作是練劍所用。

“師兄,你看我……厲害吧?”

王陵之見到沈溪,第一件事就是對沈溪彙報他這一年來練武的成果,大鐵棍子既被王陵之當作是重劍,也當作是鐗,耍起來令沈溪嘖嘖稱奇。

可真是個練武的奇才啊!

耍了一套下來,王陵之神情淡然。

沈溪苦着臉,鼓了鼓掌道,“你平日裡沒事,就光顧着練武了?”

王陵之甩甩頭道:“那當然,不然幹嘛?去年我爹還一直逼着我讀書,後來我對他說,我師兄鼓勵我去考武舉人,當武狀元。我爹笑了笑,以後再不管我讀不讀書的事情。嘿,師兄,你可真本事,我就拿你一句話,就讓我爹不管我了。”

沈溪心說這還真是個奇葩思維啊。或者王陵之的老爹王昌聶,只是覺得兒子既然不是修文的料,那乾脆就練武,武舉終歸算是個出路,明朝雖然重文輕武,好歹中武舉也能夠當官,算是條出路。

“師兄,你讓我學騎馬,嘿,特別簡單,我學了不到半個月就學會了,我現在正在練習在馬上怎麼揮馬刀,你多教我一點兒?”

沈溪趕緊擺手:“不用了,我自己還沒學會騎馬呢。”

王陵之大爲驚訝:“啊?師兄不會騎馬?那怎麼可能,師兄你這麼厲害,應該是騎馬射箭,刀槍劍戟樣樣都行的啊,難道師傅他老人家沒督促師兄多加練習?”

沈溪沒想到王陵之中毒如此之深。

關於師傅和武功云云,只是沈溪小時候瞎編出來的,爲的是讓王陵之乖乖當他的小弟,順帶把筆墨紙硯這些東西給他“偷”出來。這都過去多少年了,王陵之居然對有個沒見面師傅的事深信不疑。

沈溪道:“師弟啊,你看……你要考武舉,就要明白武舉是怎麼回事。光有一副蠻力是不行的,弓馬騎射是一方面,可重要的,你還要學會策略。不然,你連考弓馬騎射的資格都沒有。”

王陵之皺眉道:“師兄的話好深奧,什麼是策略。”

“就是戰略戰術,三十六計知道嗎?”沈溪問道。

王陵之很老實搖搖頭。

“那六韜呢?”

王陵之繼續搖頭。

沈溪嘆道:“考武舉,就是爲了將來在戰場上當將軍,爲國效命。兩軍對壘,不是光靠蠻力能解決問題的,如果戰爭只是比比誰的人多,誰的力氣大,那就乾脆挨個上去掰手腕就行了,還要將軍作何?”

“將軍的作用,就是陣前調度,萬馬軍中指揮若定。所以當將軍的策略一定要精通,懂得戰場上各種陣勢。其實……就是讓你好好讀書啊。”

明朝自開國以來,武舉考試就一直存在,一直到天順八年,英宗正式制定武舉法,曰:凡天下取貢,舉諳曉武藝之人,兵部會同京營總兵官于帥府內考其策略,於教場內試其弓馬,有能答策二道,騎中四箭以上,步中二箭以上者,官自本職量加署職二級;旗軍舍餘人授以試所鎮撫,民人授以衛經歷,月支米三石。能答策二道,騎中二箭以上,步中一箭以上者,官自本職量加署職一級,旗軍舍餘授以冠帶,總旗民人授以試衛知事,月支米二石。

明憲宗成化六年,會試武舉,取中劉良、魯廣等6名武進士,劉良爲第一位武狀元。成化十四年,根據太監汪直的建議,以文科爲例,設武科鄉、會試。

弘治六年,定武科六年一試,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準試弓馬。後又改爲三年一試。考試內容主要是馬步弓箭和策試。

王陵之把鐵棍子往地上一扔,道:“師兄,你這也太坑人了吧?以前跟我說考武舉武功好就行,怎的現在還要讀書?這……這不是爲難我嗎?”

沈溪笑道:“師弟不用太過懊惱,考武舉所考的策略,跟普通讀書人所學不一樣,這兩天我就會把我所知道的兵書……武林秘籍都寫給你,這些可都是師傅傳下來的,學會之後,就不再是以一當十,而是以一當萬。”

王陵之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這麼厲害?”

沈溪一臉自豪道:“那當然了,有句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好的將軍,在戰場上就是神明一樣的存在,所有人都會頂禮膜拜,連高高在上的皇帝,見了這樣的大將都要客客氣氣,你說厲不厲害?”

王陵之嘿嘿傻笑,彷彿已經置身於沈溪給他規劃的美好未來裡。

“厲害厲害,師兄,那你快把師傅傳授你的……秘籍,傳授給我。”

沈溪心說,這小子除了武功之外,似乎不會想別的,我若說兵書,他肯定無心學,但我若說那是武林秘籍,這小子學的比誰都快。

沈溪點頭道:“好,去拿紙筆來,我現在就先給你寫幾篇,第一篇叫《孫子兵法》……”

*************

ps:第四更!

謝謝大家的支持,每當倦怠的時候,天子就會看大家的訂閱、、和,對每一個留名的書友都由衷地感謝,然後突然從心底裡涌出莫名的力量,刺激天子努力碼字,碼字……

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五八三章 有忠有奸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八五四章 毒雞湯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
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五八三章 有忠有奸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八五四章 毒雞湯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