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以戰促和

bookmark

魯拉賈帕尼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直調整策略,王示戾“幾“着。

接受國家電視臺的採訪之後。王元慶先後會見了全體代表大會各地區與各委員會的代表、中央政府主要官員、各地方政府主要官員、軍隊代表與社會各界代表,通過這些人。讓全國民衆知道元身體健康,能夠履行工作職務。

忙到大半夜,王元慶才送走了最後一批社會人士。

沒等他緩過氣來,閻尚隆就趕了過來。

“數十個國家來外交信函,大多都是慰問信函。”閻尚隆停頓了一下,說道,“下午收到印度外交部的外交信函,除了問候元之外。印度外長還提到撤軍的事。”

“什麼意思?”王元慶點燃了香菸。因爲最後一批社會人士中有幾名女性,所以王元慶憋了一個多小時。

“受各種條件制約,印度無法按照承諾完成東部地區的撤軍工作。”

王元慶立即皺起了眉頭。

“按照印度外長的說法,我軍在此之前炸燬了印度東部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導致印軍無法按照之前制訂的計劃撤離東部地區。”

“協商的時候,印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閻尚隆苦笑了一下,沒有回答元這個問題。

“看來,魯拉賈帕尼打算跟我們玩花招。”

“該如何回覆?”

“暫時不要回復,我會盡快聯繫你。”

閻尚隆點了點頭,起身告辭。

印度放緩撤軍行動,肯定不是因爲交通不便。與印度協商停火的時候,王元慶就找項鋌輝瞭解了情況,雖然空軍炸掉了印度東部地區的大部分橋樑,還摧毀了好幾個交通樞紐中心,但是印度東部地區本來就非常貧窮落後,大部分公路的情況都很糟糕,該區域內的河流也不險峻。最重要的是,東部地區的印軍主力是擅長在複雜環境下作戰的山地部隊,只要印度決意撤軍,交通的影響並不大。

魯拉賈帕尼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玩花招?

根本不用想,王元慶就能猜出魯拉賈帕尼的心思。隨着王元慶復出。魯拉賈帕尼肯定意識到上當受騙了。爲了保住政權,魯拉賈帕尼必須調整對外政策,從一味退讓變爲適當抗爭,讓印度軍民相信,總理並沒向共和國妥協,沒有出賣印度的國家利益。降低撤軍度只是魯拉賈帕尼采取的一項行動,隨後還會有更多的行動。

想到這,王元慶心裡有數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存勳帶着潘雲生來到了元府。

“外交部的消息收到了嗎?”

“早就收到了。”

“我們就是爲這件事情來的。”快力歲的潘雲生仍然給人一種風風火火的感覺。“不是我吹牛,閻尚隆收到消息之前,我們就收到了情報。知道魯拉賈帕尼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要求降低撤軍度嗎?”

王元慶笑了笑,故意搖了搖頭。

“不知道?”潘雲生也笑了起來。“小王,你什麼時候學會裝聾作啞了?”

“老潘,在您面前,我永遠都是學生。”

“得,不跟你說這些。”潘雲生晃了晃手,說道,“既然猜出了魯拉賈帕尼的意圖,你打算怎麼辦?”

“你們來的時候,我正在考慮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還沒想好對策?”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太急,會使魯拉賈帕尼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做出對我們最爲不利的選擇;太慢,會讓印度覺得我們沒有信心從而採取激化矛盾的舉措。既然你們找上門來,應該有成熟的想法吧?”

潘雲生呵呵一笑,故意賣了個關子。

李存勳遲疑了一下,說道:“我跟老潘商量了一下,認爲最好按兵不動。”

“按兵不動?”王元慶立即皺起了眉頭。

“我們的想法是”

小李,你認爲元真的想不到嗎?”潘雲生笑着搖了搖頭,說道。“與其說魯拉賈帕尼在試探我們的底氣,還不如說魯拉賈帕尼在尋找自救的方法。展到現在,局勢已經徹底明朗,再蠢的人都能看出名堂。魯拉賈帕尼最大的對手不是我們,而是國內反對派。他在此時故意宣佈放慢撤軍度,很有可能是要迫使我們採取行動,因爲按照之前達成的協議,只要印度停止撤軍,我們就將恢復軍事打擊。此一時、彼一時,對魯拉賈帕尼來說。炸彈不再是追命索,而是救命稻草。戰火重新點燃,魯拉賈帕尼就有了向民衆交代的理由,也就有了穩住印度國內局勢的機會。如果你想搞垮魯拉賈帕尼,讓印度爆政治動亂。就應該像朋友一樣的對付魯拉賈帕尼,而不是把魯拉賈帕尼當作敵人。”

王元慶呵呵一笑,沒有反駁潘雲生的觀點。

“當然,以漆是不想對付魯拉賈帕尼,可以藉此機會重創印度軍隊傑淵雲生的目光在王元慶身上停留了一陣,說道,“兩者各有好處,到底哪種選擇對我們有利,還得看最終能否達到預想的目的。除了考慮印度,還得考慮美國。我們把印度打得越狠,美國的行動就越積極。從長遠來看,如果無法確保除掉魯拉賈帕尼,就得退而求其次。如果大規模軍事打擊能夠達到部分目的,比如拖累美國,我們也應該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你是說,應該採取積極行動?”

潘雲生點了點頭,說道:“關鍵就是美國能否讓魯拉賈帕尼聳在臺上。”

“這個問題是也考慮了很久。”王元慶不再遮遮掩掩,說道,“最初,我確實想在戰後除掉魯拉賈帕尼,讓印度走上歧途。現在看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即便魯拉賈帕尼還在臺上,印度也會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走上歧途。如果我們的意圖表現得過於明確,反而會使印度全面投靠美國,或者迫使美國做出其他對我們更加不利的選擇。正如老潘所說,關鍵是能否達到我們預想的目的。我們能夠阻止印度投入美國的懷抱嗎?毫無疑問,這場邊境衝突將不可逆轉的使印度成爲美國的附庸,即便我們做出多大的努力,即便印度生政治動盪,美國都有足夠的把握拉攏印度。也就是說,我們不大可能阻止印度投入美國懷抱,也就無法達到我們預想的目的。既然不能達到目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通過削弱印度達到牽制美國的目的,爲下一場戰爭做好準備。”

“你的意思是

“魯拉賈帕尼是一個很厲害的對手,也是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對手。與其對付一個陌生的敵人,還不如對付一個熟悉的敵人

潘雲生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就應該儘快採取行動。”

“我們這邊定下來之後,隨時可以讓外交部照會印度。”

李存勳遲疑了一下,說道:“我認爲,應該先聽取總參謀部的意見

王元慶與潘雲生都皺起了眉頭,朝軍情局長看了過去。

“重啓戰火不是小事,具體軍事行動最好聽總參謀部的意見。”李存勳停頓了一下,說道,“更重要的是,打好了,很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元慶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李存勳的意思。

“什麼意思?。潘雲生卻有點不明白。

李存勳微微一笑,說道:“新一輪軍事改革已經開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一代武器裝備即將投產。就我所知,6海空三軍的新一代無人作戰裝備已經具備了實戰能力。至於無人武器裝備的戰鬥力如何,能否全面取代現有的有人裝備,只有經過戰火考驗,才能做出最後的結論。如果能夠通過這場衝突得到結論,對我們今後的軍事展肯定有很大幫助。

更重要的是,只要我們的工作做到位,很有可能使美國的軍事展策略走上歧途,讓美國輸掉新一輪軍備競賽。”

潘雲生是搞軍事情報出身的,立即明白了李存勳的意思。“確實如此,最好讓項鋌輝那小子好好規劃一下

“現在負責作戰行動的是裴承毅。項總基本上不過問軍事行動。”

“裴承毅?”潘雲生皺了下眉頭。“那小子有點本事,不見得比項鋌輝差,這也算得上是對他的一次考驗吧

李存勳點了點頭,沒與潘雲生糾纏這個問題。

“既然如此,我們立即去總參謀部。”

“最好讓裴承毅過來。”

王元慶愣了一下。

“元剛剛復出,現在就去總參謀部,恐怕影響不好。”

“小李說愕沒錯,讓項鋌輝當裴承毅過來,我們就在這裡商量。”

王元慶沒多說什麼,把焦魁山叫了進來,讓他去通知項鋌輝與裴承毅。

“具體作戰行動由總參謀部確定。但是衝突規模必須由元親自掌握。”潘雲生看了王元慶一眼,說道,“打得大厲害,會增大沖突演變爲全面戰爭的風險。打得不夠狠。不足以使印度遭受重大損失,也無法達到目的。從根本上講,重啓戰火的短期目的是迫使印度履行停火協議。我建議,最好按照停火協議逐步擴大打擊規模,不要一開始就全都用上。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以戰促和的目的

聽潘雲生說完,王元慶笑着點了點頭。

決定打的時候,王元慶就想到了這一點。衝突必須結束,而且越快越好,拖下去不會有多少好處。只有適當的軍事打擊,才能迫使印度回心轉意,從而以對共和國最有利的方式結束衝突!

第39章 九天之上第3章 日印結盟第5章 變革時代第64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2章 提前開始第66章 勢成騎虎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4章 苗頭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4章 拉幫結派第60章 軍備競賽第6章 錢的問題第13章 政治風暴第22章 風向轉變第29章 法定程序第39章 地面戰鬥第61章 由冷轉熱第43章 重逢第59章 同與不同第41章 應對措施第94章 喘口氣第1章 鬼話連篇序十七偃旗息鼓第32章 大殺器第71章 劇7941第55章 冷遇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9章 熱點時局第55章 多用途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章 鬼話連篇第27章 擋箭牌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13章 倒計時第84章 內訌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37章 新世界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78章 少壯派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8章 人才第76章 強將弱兵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1章 戰爭到來第89章 狗急跳牆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87章 殺心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章 時過境遷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43章 重逢第42章 兩難處境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111章 新風向第17章 殊途同歸第92章 裝甲比拼第19章 遷都問題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7章 時過境遷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42章 冷戰陰影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5章 地面戰鬥第20章 做文章第51章 醉翁之意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0章 新人報到第50章 防禦部隊第28章 戰術調整第82章 調整第53章 碧空逞雄第12章 實力第34章 亂局第152章 聯合第5章 權衡利弊第7章 惡魔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7章 統一意見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25章 加速第83章 雙管齊下第82章 大好機會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5章 權力交接
第39章 九天之上第3章 日印結盟第5章 變革時代第64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2章 提前開始第66章 勢成騎虎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4章 苗頭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4章 拉幫結派第60章 軍備競賽第6章 錢的問題第13章 政治風暴第22章 風向轉變第29章 法定程序第39章 地面戰鬥第61章 由冷轉熱第43章 重逢第59章 同與不同第41章 應對措施第94章 喘口氣第1章 鬼話連篇序十七偃旗息鼓第32章 大殺器第71章 劇7941第55章 冷遇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9章 熱點時局第55章 多用途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章 鬼話連篇第27章 擋箭牌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13章 倒計時第84章 內訌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37章 新世界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78章 少壯派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8章 人才第76章 強將弱兵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1章 戰爭到來第89章 狗急跳牆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87章 殺心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章 時過境遷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43章 重逢第42章 兩難處境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111章 新風向第17章 殊途同歸第92章 裝甲比拼第19章 遷都問題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7章 時過境遷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42章 冷戰陰影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5章 地面戰鬥第20章 做文章第51章 醉翁之意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0章 新人報到第50章 防禦部隊第28章 戰術調整第82章 調整第53章 碧空逞雄第12章 實力第34章 亂局第152章 聯合第5章 權衡利弊第7章 惡魔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7章 統一意見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25章 加速第83章 雙管齊下第82章 大好機會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5章 權力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