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

葉阿黎之所以幫助這些吐蕃權豪們在長安經商活動,當然不是因爲生性熱情,又或跟這些大族有多深厚的感情,而是自有其目的。

所以在發作一通,見這蔡邦氏族人低頭服軟之後,葉阿黎倒也並沒有真的將之驅逐出門,只是冷哼道:“你家那些微貨利,還打動不了我,留着自己消受吧。

但我要警告你,如今身在長安,與蕃土不同,你們這些強族如果還想像往年那般欺壓恐嚇我,那是做夢!以後在我家中,要說什麼話語,最好先思計一番,究竟該不該說!”

“一定、一定,以後再也不敢觸怒公主殿下!”

那蔡邦氏族人聞言後便連連點頭,接着便又一臉難色的說道:“那今次這一件事……”

“這件事,我幫不了你幾分。你只見到長安城內外工坊極多,卻見不到四方商賈雲集在此?大唐貨銷遠近四方,商貨的調配自有專司負責,哪怕本國的高位大臣都難插手其中。分派給蕃國的本就不多,你諸家大族哄搶,自然也就難免失手。”

葉阿黎只是冷漠的說道。

“可是娘氏怎麼……”

蔡邦氏族人聽到這回答後又是一臉的情急,雖然這一筆商事就算不順利,也在蔡邦氏承受範圍內,但卻是他本人所不能承受的。

葉阿黎聞言後又笑起來:“你蔡邦氏怎麼同娘氏相比?娘氏做的遠比你們要多得多,他族長受戒,拜在了我西康國大德高僧門下,謹持弟子禮數……”

“我也可以受戒,哪怕割須剃髮,需要去拜會哪一位高僧,請公主殿下指點明路!”

蕃人自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況且蔡邦氏本就是孫波豪門,受到藏土苯教的影響也小,所以那蔡邦氏族人不待葉阿黎把話講完,便忙不迭表態道。

“你?且不說你身份足不足夠,娘氏能得優待,也並不僅僅只有這一樁。”

葉阿黎聽到這話後先是冷蔑一笑,接着便又嘆氣道:“唉,爲了讓你不再來煩我,索性便將內情全都告你。至於聽或不聽,那就由你自己決斷。”

“公主殿下請說,但能有益於事,我又怎麼會不聽從!”

“話也不必說的太早,你們蔡邦家人素來短視得很,即便是人間良言,未必肯聽。”

葉阿黎先是順嘴奚落了這人一句,然後才又繼續說道:“娘氏之所以能夠先你家提取到貨物,除了姿態更恭敬,還因爲他們所提交的貨錢並非一般的財物,而是大唐所獨有的飛錢。”

“飛錢?這物名我聽過,據說一張紙片便可當億萬錢用。但唐人機巧太多,這些有悖人理的事情,也實在是讓人弄不清楚。”

蔡邦氏族人先是表示了對飛錢的不能理解,接着才又連忙追問道:“既然這飛錢有此便利優待,又該何處尋得?”

“那飛錢可不是什麼違背世情的妖物,雖然是一張紙便可當億萬錢使用,但這張紙也並不是輕鬆得來。須得你將相應錢款存進官倉櫃上,自會有人給你開具等價的飛錢。這一張紙,便可以當作你原本的錢款使用。”

葉阿黎這會兒倒不再嘲笑此人的無知,而是熱心的爲其講解科普飛錢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這是什麼樣的蠢計?究竟怎樣愚蠢的人,竟會用億萬錢財去換取一張廢紙?”

蔡邦氏族人在瞭解到飛錢是個什麼東西后,頓時忍不住笑出聲來,可是很快便發現葉阿黎正用一種憐憫中隱含嘲諷的目光望着他。

“你自以爲智高於人,一眼能看破旁人看不出的危害?那爲何娘氏已經提貨完畢、正待發走,而你卻仍受困京中、求告無門?若大唐就是拒不給貨,你用錢財換來的那張貨單,不是廢紙、又是什麼?”

葉阿黎聽到這人對飛錢的評價,便又冷笑說道。

那蔡邦氏族人聽到這話,頓時呆在當場,愣了好一會兒,似乎才終於理順了思路,但張嘴便是憂心忡忡的說道:“唐國難道真的要拒不給貨?”

葉阿黎聞言後頓覺無語,嘆聲道:“京中每年發貨巨數,若比作一頭犛牛,你蔡邦家這一點貨量連牤牛尾上一根毫毛都不如。值得因此小利,去損害取信大衆的道義?你肯花費錢財,換來一張兌現受阻的貨單,卻將飛錢視作邪物。殊不知,飛錢較之你那貨單更重要得多!”

“似乎、似乎也是這個道理……”

那人口中喃喃自語,雖然仍不能完全理清楚當中的邏輯,但對飛錢倒也不再只是完全的排斥。

葉阿黎聽他這麼說,便又繼續說道:“手持飛錢,不只官府優待,能夠更得關照,對你自身也是極有益處。你將錢物從國中拖運至此,損耗多少?不說全程的折耗,單從蜀中翻山抵達關中,又損失多少?一成、還是兩成?可若在蜀中便將錢款輸入官倉,換到飛錢,一紙隨身、直入長安。

這一部分折耗,那就是結結實實節省下來。你笑娘氏愚蠢,卻不知娘氏比你聰明多少!眼下你還在苦求族中許你幾分利好,卻不知娘氏押貨之人還未離京,便已經將這途中折耗節省出來,飽進了私囊。自己愚不可及,卻見怪旁人的手段精妙,能不惹人發笑?”

“這、這……我此前並不知有此事!那麼,現在做還來得及?”

當中的彎彎繞繞,蔡邦氏族人未必盡懂,可當聽到自身利益相關時,登時精神起來,在葉阿黎的講解提點之下,才知自己錯失了怎樣的謀利機會,一時間不免懊悔不已,忙不迭追問道。

“錢款已經入京,甚至都已經被繳入官府有司,你說還來不來得及?”

葉阿黎聞言後便沒好氣的說道,待見這人一臉的沮喪,又微笑安慰道:“此前或是不知,但眼下知曉也並不算晚。畢竟兩境之間,常年往來,此次不可,還有下次。下一次再入唐時,直將錢財於蜀中支兌成飛錢,輕身往來,行程不滯。這飛錢,就是方便了你們這些翻山越嶺、逆路行走的旅人啊!”

講到這裡,她又不無神秘的壓低語調說道:“不說往來的錢款,你自己的私財,大可以兌成飛錢貼身收放,如此也能免於巨財扎眼所帶來的危害。日後無論輾轉何方,但入大唐境內,一紙隨身便可保證你家財無失!

唉,當年的我就是患於寡識少知,若那時便將家產變換、兌成飛錢,何至於將諸產業都拋棄國中,赤貧入唐啊!如今爲了西康這封領的安全,還要將許多不需要自己操心的鄉人懇求招攬在身、積攢情義,旁人還未必會真心助我關照產業。”

那蔡邦氏族人聽到這話後,一時間不免也是心意大動。他倒不想葉阿黎那樣身份特殊、在國中被逼得沒有立足之地,本身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投唐的打算。

但葉阿黎所講到飛錢的便攜和隱蔽性,還是讓他非常動心的。他代表整個氏族入唐經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雖然勞累,但從中所分得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

這些錢財囤放在吐蕃本土的家中,已經招惹到許多族人的嫉妒,所以他也不無擔心,那些人或許就會因爲嫉妒而搶奪他往來押貨運輸的事務,乃至於趁他不在家時侵佔搶奪他的財產。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熱門神作 抽888現金紅包!

如果他能將家財兌換成飛錢收存着,此一類的擔心自然可以免除。只不過,飛錢的便利性只是聽了葉阿黎一面之辭,他對大唐的信用如何也是有所保留,也實在不敢輕易做出決定,將家產寄放在敵國之中,決定還是要仔細看一看,再做出決定。

且不說這人心思如何,此一類的談話,葉阿黎也進行過了許多次,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眼見這人已經有所動心,便就此打住,若再接着說下去,表現得太熱切,則就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於是她便又轉過話題,接着說道:“這一次的事情,官面上我實在無從插手幫助,但可以先用自己的飛錢將你商貨調取出來。至於你先前所繳納錢款,便留質給我。要麼下次入京拿等量飛錢來還補,要麼乾脆就抵給了我。”

那人聽到這話後,自然也是滿心歡喜,連連道謝。不過他這裡還在思忖是否將家財兌換飛錢的事情,態度便不如此前那樣熱切殷勤了。

葉阿黎對此倒也不在意,讓這人取出貨單來,直接當場計點給這人等量的飛錢,讓其憑此前往取貨。

那人誠惶誠恐的將幾張飛錢接在手中,大氣都不敢輕出,哪還有此前那種認爲飛錢乃是一張廢紙的輕蔑態度。待到葉阿黎擺手送客,便忙不迭將幾張飛錢揣入懷中,與奴僕們一同往城南提貨的官倉而去。

送走了蔡邦氏族人後,葉阿黎便開始接見下一個來訪的賓客。節奏之忙碌,實在不遜於朝中任何一個勢位高在的大臣。

午後時分,有中使入邸宣讀皇帝敕令,着西康女王引青海贊婆入宮面聖。接到敕令後,葉阿黎又是一喜,直將堂中的賓客逐走,一邊吩咐府員去請暫居王邸中的贊婆,一邊快步返回後堂去梳妝打扮。

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123 兵事再興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053 誤我少王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053 誤我少王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050 太平公主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092 仇人相見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051 《逍遙王》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062 禁中亡命徒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212 獨不見,自惶恐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152 潛龍怒音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270 兵入武氏邸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33 太平歸邸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118 從子昌嗣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069 大麴《萬象》0291 獻業求命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281 牡丹花下死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088 貌類乃父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076 祈求長生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274 只待神都制命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345 雲韶府諸王鬥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292 留財不留人
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123 兵事再興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053 誤我少王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053 誤我少王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050 太平公主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092 仇人相見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051 《逍遙王》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062 禁中亡命徒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212 獨不見,自惶恐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152 潛龍怒音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270 兵入武氏邸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33 太平歸邸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118 從子昌嗣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069 大麴《萬象》0291 獻業求命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281 牡丹花下死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088 貌類乃父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076 祈求長生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274 只待神都制命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345 雲韶府諸王鬥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292 留財不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