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

午後開始,宮中便分遣中使陸續將諸宗王家眷召入禁中,而武家諸王也不可避免的跟隨同入禁中,想要探問一下聖皇陛下何以要這麼做。

禁中安福殿裡,諸王各坐席中,神情各不相同。這其中,尤以魏王武承嗣與樑王武三思神情差別最爲巨大。

武承嗣雖然一臉喜怒不形於色的平靜,但眉梢頻頻挑動,顯示出他此刻的心情非常舒爽。他雖然遠在洛東的魏國寺,但得知此事後便一路快馬加鞭的趕往禁中,倒是第一個進入宮中。

至於樑王武三思,這會兒則是不加掩飾的憂愁。實在是沒有辦法不愁,早在月前上巳節時,他家人便因小女任性遭了大殃,髮妻被入囚內佛堂爲尼,嫡女也被奪除宗籍,到現在還幽禁在家。更重要的是,前事得罪了宮中女官代表人物的華陽夫人,這一次家人入宮,真的是禍福未定。

所以武三思心裡是真的對這一樁召令犯怵,本在南省直堂,一俟得訊後便着急忙慌的入宮,而家人已經被引往禁中閒苑安置,也沒來得及當面仔細叮囑一番,這會兒自是滿懷的惴惴不安。

在堂其他武氏諸王們,心中也都是憂大於喜。如今雖然已經是大周之世,他們也都各憑宗屬而分居顯在,但心裡也都始終存着一份小心。

他們這些武家子,真要講起親情,與聖皇之間真的沒有多少。前怨舊事不需多說,僅僅通過月前聖皇陛下對樑王妻女的處置方式,便能看得出聖皇對他們家人的態度如何。

如果說聖皇對於他們還有藉以控制朝局的需要而有所包容,那麼對他們的家人可就是全然沒有親情可言,一旦犯錯則就是零容忍。

這一次突然將他們各自家眷招引入宮,具體原因、何時出宮也都沒有明說,所以這會兒一個個也都是憂心忡忡。

察覺到殿中氣氛有些凝重,武承嗣咧嘴一笑道:“尋常庶民人家,尚且講究聚族同居,人倫和睦。天家倫情,不異俗常,這一次聖皇陛下招引各家入宮,已有所示是爲了歡敘論誼,君恩荷重,各自感懷,稍後入見,一定要重謝皇恩!”

衆人聽到這話,紛紛擡眼看了看武承嗣,眼神中不乏不滿。這些場面說辭能騙個鬼啊,聖皇所以將各家家眷在此時召入宮內,無非是因爲皇嗣被誣謀反之事。

他們在場諸人,或因關係遠近不同,未必能夠確知魏王與來俊臣究竟有什麼樣的勾連。但從年前年後,魏王便幾次信心滿滿的表示要給皇嗣來一次狠的,所以就算不知詳情,也能猜到魏王跟來俊臣肯定是有勾結的!

本來各自心情都不算好,再見魏王那一臉掩飾不住的賤笑,衆人心內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要爭儲位的是你,要當皇帝的是你,你搞皇嗣一人就好了,搞我們幹啥!

別人興許還有幾分忌憚,不敢明言,可是樑王武三思已經一臉不悅的望着武承嗣低聲道:“阿兄做事之前,能不能小通聲訊?如此事關重大,至親都無所覺!諸兄弟各自成家,各有生活,卻因你一事妄動而家室不安……”

武承嗣雖然心情頗好,但聽到武三思這麼說,又被戳中了心裡痛處,指着武三思低斥道:“你還有臉訓我?外人知我兄弟羣立在朝,我爲代王所辱時,你等身在何地?魏國寺佛堂空寂,我在其中度日如年,你等又在何處?我所奮求,豈是一人榮辱?

好罷,既然兄弟不可仰仗,我自作謀計!如果不是我,你能獨理秋官案事?代王舊年辱你,出言入刀,現在看來,也真是言中你的本質!虛位於刑曹,一無所事!成日不知用計謀事,只知道折墮家門虛榮去逢迎內幸!”

被武承嗣拍案一通怒斥,武三思一時間也是激怒得臉色通紅,移席湊近武承嗣、瞪眼恨恨道:“來俊臣是什麼人?那是聖皇陛下豢養的兇禽惡鬼,阿兄以爲他真會俯首供你驅使?此番用計,你以爲是什麼良謀?

陛下將各家人衆收入禁中,防的是什麼?慎之更借勢入掌北衙,更加難遏!如此通天大案,阿兄以爲我還能安在刑曹推案?陛下能允,朝士能允?此位須臾即失,我還要謝你替我謀事?”

聽到武三思一通聲色俱厲的詰問,武承嗣也頓時愣了一愣。

他與來俊臣所謀,在場衆人或還所知深淺不一,但武三思是知道的,而且也一直跟進此事,之所以能夠踢走崔元綜,也是武三思藉助秋官尚書的便利所提供的直接資訊。

他一通忿聲斥責武三思,誠是忿怨之言,對武三思不乏貶低。但實際上,這件事由蓄謀到引爆,武三思都參與極深,這會兒說起來,彷彿其人真的無涉此事,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作主張。

武承嗣對武三思的態度自是有些驚疑不定,但這會兒自覺事態進展良好,特別皇嗣一旦勢威,聖皇陛下即刻便對他見重起來,所以對武三思的態度變化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他此前苦求入宮暫居而不得,便藉此達成了目標。

但不放在心上是一方面,武三思敢如此跟他說話,仍然讓他有些不滿,擡手抓住武三思衣襟,指着他的鼻尖怒聲道:“你敢這樣跟我說話?自身已經失於檢點,難怪家人失禮禁中!”

殿中侍者雖少,但也並非全無,眼見二王似乎要扭打起來,忙不迭趨行入前勸告。其餘武氏諸王見狀後也連忙起身,將這二人給拉開。被拉開之後,二人各自分坐一席,互不理睬。

又過一會兒,纔有女官匆匆行入殿中,御正李氏等殿後,先向諸王見禮然後說道:“陛下有令,諸位大王在事者各歸本司,閒時可以入宮與家人歡聚遊戲。”

衆人聽到這話,心中更有幾分不確定,下意識擡眼望向魏王與樑王。但這兩人各自神情陰鬱,也根本不理睬他們的眼神徵詢,只能各自起身告退。

待到諸王退去之後,御正李氏又走向魏王。武承嗣不敢再作姿態,從席中站起來,望着女官神態和煦道:“我知陛下事務繁忙,本身也是閒散,不敢急切求見,暫候閒堂,隨時待傳。”

李氏聞言後,神情有幾分尷尬,擺手向身後一招,自有宮人擡來幾個箱籠,裡面裝着滿滿的佛經。

李氏低頭,避開武承嗣好奇的眼神,低聲道:“陛下有言,佛事尤需謹慎心誠,否則冥福便無足稱厚。魏王殿下乃宗家長息,且歸魏國寺,畢竟大德高僧,開壇普渡,勝作水陸法會,厚積功德、裨益宗家。”

武承嗣聽到這話,頓時瞪大眼,吃吃道:“可、可是我兒女,他們、他們都已入宮……”

“這一點請魏王殿下放心,聖皇陛下也有制令,諸館閣學士、內外命婦都會循時入宮,幾位大王、縣主絕不會失教。”

李氏繼續低頭作答。

聽到這裡,武承嗣再無此前的篤定與暗喜,一臉的失魂落魄,上前一步甚至要擡手去抓御正手腕,卻被李氏機警退後避開。

他仍瞪着眼疾聲道:“陛下駕在何殿?請御正歸告陛下,我、承嗣年雖虛長,卻仍懵懂,請直叩陛前,當面奉制……”

“聖皇陛下言止於此,妾也只是恭走傳聲,請殿下不要留難。”

李氏講到這裡,又轉頭望向武三思,說道:“陛下着樑王殿下入見。”

武三思本來還在席中冷眼看戲,聞言後忙不迭立起,一直提着的一顆心也放鬆下來,如果不是顧忌武承嗣還在場,幾乎已經忍不住要擊掌暗賀起來。

他站起身來,對着武承嗣說道:“設壇普度,積福宗家,禮事莊重,不遜祭祀。此事必阿兄能爲,餘者誰敢代勞?阿兄宜速往,須知神佛難欺啊!”

武承嗣這會兒還沉浸在巨大的失落與茫然中,聽到這話後,緩緩轉頭望向武三思,眼神已經是怨毒至極。

武三思見他這副模樣,心裡也是一慌,不敢再說什麼風涼話去刺激武承嗣,忙不迭快速離開殿堂,並在宮官導引之下,快速往內殿行去。

大內武成殿中,武則天擡眼看着武三思入殿禮拜,舉手示意對方入席,緩緩開口道:“來某上書訴變……”

不待武則天說完,武三思便斬釘截鐵道:“此事臣所知不深!”

“說得不是這個,早間正在此殿,我以此問慎之,他覺得皇嗣有沒有反實?慎之答我,皇嗣若反,則世道無人能以忠貞自詡。現在以此問你,你覺得他說得對不對?”

武則天擺擺手,微笑着問向武三思。

武三思聽到這話,額頭頓時沁出冷汗,屁股剛剛捱到座席,忙不迭又翻身拜道:“臣、臣不敢輕論,若循事以論,事出則必有因,代、代王雖享譽當時,事才卓然,但終究少涉刑事,大事輕論,未、未可……”

武則天聞言後驀地長嘆一聲:“循事以論啊,是啊,你是刑曹官長,立言當然要着眼於事。”

武三思聽到這話,額頭汗水更多,叩拜道:“臣、臣正有事奏,來某所訴變事,委實、委實……臣實在不宜再居刑曹,請自退事外!”

眼見武三思汗如雨下,武則天默然片刻,然後臉色才略有和緩,擡手道:“咱們姑侄所想,倒是不謀而合了。讓你退出刑曹,也是少授人話柄,你且轉爲春官,入補政事堂。”

武三思聽到這話,頓時難以置信的瞪大眼,額間汗水滴入眼眶後更覺酸澀不已,片刻後眨眼顫聲道:“臣、臣恭受命!臣、臣多謝、多謝陛下恩授,多謝陛下厚愛!臣必肝腦塗地,忠勤、忠貞無二……”

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003 前途堪憂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99 行驛命案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113 荒園生妖異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063 明月暫未有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092 仇人相見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117 權門惡事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67 協律頌今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094 大酺禮畢0096 勇宦楊思勖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264 色是殺人刀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056 金吾衛大將軍0082 武氏諸衆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048 內教坊諸事0217 西京可守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059 生人探幽0058 薛師懷義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91 獻業求命0254 邪言鑽心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284 禍水東引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說幾句話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445 死不入黃泉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326 幼宦可養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204 誰都別惹我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260 分頭入洞房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227 名馬梨花落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89 鄭女文茵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
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003 前途堪憂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99 行驛命案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113 荒園生妖異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063 明月暫未有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092 仇人相見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117 權門惡事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67 協律頌今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094 大酺禮畢0096 勇宦楊思勖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264 色是殺人刀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056 金吾衛大將軍0082 武氏諸衆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048 內教坊諸事0217 西京可守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059 生人探幽0058 薛師懷義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91 獻業求命0254 邪言鑽心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284 禍水東引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說幾句話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445 死不入黃泉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326 幼宦可養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204 誰都別惹我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260 分頭入洞房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227 名馬梨花落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89 鄭女文茵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