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

雍王府門前,列戟森嚴,賁士林立。

張氏族人們行至此處後,受此肅殺氣氛感染後,也都不敢大聲喧譁,放慢了步伐先着家中子弟入前投帖,他們則在距離府門十丈外默立等候。

雍王府門前多有賓客出入,自然也注意到張氏這一行。最開始有的賓客不知當中糾紛,還微笑上前打聲招呼,但隨着張家人站在這裡時間越來越久,便也漸漸察覺出了不妙,內外相告之下,再行過此處時都要繞着走。

一直過了有大半個時辰,入府投帖的張氏子弟才垂頭喪氣的行出來,在一衆家人們滿是期待的眼神中黯然搖頭道:“雍王府家奴轉告,殿下無暇接見……”

聽到這話,一衆張氏族人們無不露出失望的神色,甚至有人已經眼帶絕望。

他們一路行來,親友避之不及,甚至就連路人們都敬而遠之,就算心裡還有什麼出身名族的矜傲,這會兒也早已經磨平。

真正對他們不離不棄的,大概也只有那幾個在張循古門前被抓捕的看客了,但那幾個人腿腳都被緊緊綁住,嘴巴也被堵了起來,只是眼中的怨毒幾乎要化作實質噴涌出來。

張循古站在族人們當中,也隱隱感覺到族人們身上散發出來的負能量都在向他一身彙集,默然半晌後,才語調沙啞道:“結怨兩位殿下,是我失智。但禍及家人,未必能夠止我一身。我自去府前叩拜請見,你等速速走告親友,再將困情詳述,盼望他們能探手施救。”

說完後,張循古便自己往雍王府大門行去,頗有一種風蕭蕭易水寒的氣勢,但身後卻無人擊築高歌送行,同行來的張氏族人們都在低頭盤算該要如何免禍。

張循古行至雍王府門前,還沒來得及開口,便有數名持杖親事將其團團圍住。張循古撲通一聲在大街上跪了下來,面向府邸大門叩拜道:“觸怒殿下,乃老朽智昏私計爲之,今日登門請罪,是打是殺,一身領之,惟求殿下能垂憐納見。”

雍王府門前,倒不像張循古坊居那麼多看熱鬧的閒人。即便是府門內外有許多出入的賓客,但當聽到張循古講出這番話後,對其也是避恐不及,根本不好奇張循古究竟怎麼得罪了雍王。

過片刻,府中行出楊思勖,站在門階上垂首望着張循古,漠然說道:“殿下着我轉告張少卿,若只是浮於事表的糾紛,少卿罪不至死,也不必府前自辱求恕。但若真有幽隱邪計,此罪又絕非張少卿一命能了,歸家待訊吧。至於潞王殿下此前索求之物,着人送來府上即可。若再等到殿下親往索求,那就真的只能較量人勢了。”

傳達完雍王殿下的話之後,楊思勖神色又是一變,對府前親事們沉聲吩咐道:“殿下督領都畿道,神都安危一身所繫,若有邪流侵入府前危及殿下起居,即刻打殺當場!”

衆親事轟然領命,再望向張循古的時候,眼神中已經閃爍起危險的光芒。他們這羣親事還不是此前南衙那些紈絝兵,而是真正的敢戰士精銳,唯雍王殿下馬首是瞻,纔不管眼前這老翁究竟是什麼出身、什麼官位。

張循古眼見這一幕,一時間也是有些慌了神,終究沒有求死於府前的決心,只能失魂落魄的退出。

這一次前來拜見,非但沒能達成什麼諒解,反而見識到了雍王對此此事是如何的態度強硬。如果說潞王登門討要譜牒還類似意氣鬧劇,可是雍王竟然讓人將張錫投入憲臺,那可就露出了已經要對他們整個張氏直接下手的意圖。

這會兒再說什麼懊悔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眼下最重要的是該要如何自救。可問題關鍵是,張循古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清楚雍王究竟想要什麼?

所以剛纔纔要壯着膽子入前求見,事到如今,雍王無論有什麼意圖,如果能滿足得了那就儘可能的滿足,如果滿足不了、也就安心等死,或者準備橫下心來作臨死反撲。

張循古與家人們心事重重的退出了積善坊,迎面卻見到天津橋南正站着一羣人對他們指指點點,爲首那一個正是侍御史來、不對,應該是徐俊臣。其人爲了活命,自認宮奴爲母,甚至因爲有人喚錯姓名而窮追不捨,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敢當面直呼故號了。

徐俊臣與其黨徒站在天津橋南肆無忌憚的言笑着,待察覺到張氏族人們打量的眼神,笑聲不免更大,更對着張循古做出一個兇惡的表情,這不免讓張循古一顆心更加的如墜冰窖。

“合籍之事已經是不可不應,你們歸家先召集族中長者,準備好譜牒,我再入省訪問一下聲援……”

張循古心亂如麻,吩咐家人一聲,便自領兩名隨從往天街而去。

“張少卿,造化了結只是倏忽,要緊是飲食盡興,可不要把滿倉的米帛便宜了外人!”

待張循古踏上天津橋時,徐俊臣突然對着他背影怪叫一聲,嚇得張循古一個激靈,不敢轉頭去看,只是低頭疾行。

過了端門進入皇城之後,張循古便直往鸞臺而去,途中倒也見到不少朝士。但不待彼此靠近,那些朝士們便紛紛轉行,不願與張循古照面。

此時張錫被拘入憲臺的消息早已經在皇城中傳揚開來,而此前便有風傳宰相李昭德對張錫多有不滿,現在又招惹了雍王,那真是沒救了,自然能避則避。

儘管張循古此時也沒有心情與朝士們閒談,但遭受了這樣的待遇,心中也多多少少有些悲愴之感。

他索性擡起頭來昂首而行,視線不斷的望向每一個躲避他的朝士,突然視野中闖入一個人,正從長街往另一側巷道而行。

看清楚其人面目後,張循古不免更加悲憤,大聲叫嚷道:“王舍人要往何處去?”

被張循古突然喚住的乃是鳳閣舍人王勮,聽到其人呼喊,心中暗暗叫苦,正準備裝作沒有聽到、加速行開,然而身後又傳來張循古一聲喊叫。

察覺到周遭人衆怪異的眼神,王勮終於停了下來,彷彿剛聽到張循古的呼喊轉過身來,強擠出一絲笑容對張循古點頭道:“原來是張少卿,我道誰人敢在皇城喧譁。我奉相公所命下省問事,不暇閒談,事務了結後再登府探望。”

一邊說着,王勮還一邊往後退,似乎真是有急事在身。

然而張循古卻不容他退避,闊行入前低聲道:“王舍人應該已知了吧,雍王他……”

“知道什麼?雍王殿下近日忙於河務防備,雖知歸邸,但卻不暇拜望。”

王勮搖着頭,神情頗有幾分茫然。

張循古聞言後只是直勾勾望着王勮,嘴角掛着譏誚的冷笑,自然看穿了王勮的裝傻。

別人迴避他,那是本性逼害,可是王勮卻從頭到尾參與了他們針對雍王一家的謀計,甚至三王冊書都是由王勮擬成。現在纔來裝傻,不覺得可笑?

“莫非張少卿所言是張相公入憲臺事?這件事我也聽說了,只是不問刑司事務,內情所知不多。稍後訪問一番,再來與張少卿細述。”

王勮見狀後乾笑一聲,然後回身一指則天門,又說道:“大夫眼下正在政事堂,似與諸相公論事,少卿若欲訪大夫,可直往政事堂去。”

爲了擺脫張循古,王勮開口就把王美暢給賣了。果然,張循古聽到這話後,也不再與王勮糾纏,恨恨瞪了對方一眼,然後便又急匆匆往則天門走去。

王勮站在原地看了看張循古背影,口中長長一嘆,低頭想了想之後,也不再下省問事,直出端門,往積善坊行去。

他本來還存幾分僥倖,但見張循古已經是儀態大失,顯然是招架不了雍王的施壓。現在早早趕去認錯,希望雍王能看在他弟弟王勃與丈人裴行儉一家的面子上,原諒他此前的冒犯。

政事堂位於則天門內,張循古並沒有資格隨意出入,所以只能止步於則天門南,請守門的南衙將士入內通報。

當南衙兵長進入政事堂通報的時候,王美暢還在堂中與狄仁傑一起,希望能從楊再思口中挖出一些隱情。

聽到張循古要見他,王美暢下意識要拒絕,但他還沒來得及開口,楊再思已經先一步說道:“既然王大夫有事,那就請自便吧。堂務繁忙,我與狄公就不遠送了。”

狄仁傑想了想之後,便也示意王美暢出堂去見張循古。

待到王美暢離開後,楊再思也從席中站起來,對狄仁傑說道:“近日朝廷大任外臣於省中,雖然也是從宜,但也還是不可失於審察。銓選事務繁忙,我就不留堂了。”

狄仁傑聞言後點了點頭,送走楊再思後,他回到自己的直堂裡,翻看諸司奏狀,從裡面抽出司屬寺所奏冊封文書,裡面是講爲皇嗣諸子議封的事宜,其中次子李成義議封周王、少子李隆業議封相王。

提筆否決之後,狄仁傑又想了想,索性讓人取來火盆,將這份奏狀割裂成條,直接當堂焚燒爲灰燼。

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027 南衙北衙0319 巽郎才壯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056 金吾衛大將軍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305 門牆生隙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304 待罪慈烏臺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229 心似雙絲網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308 吾皇萬萬歲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067 協律頌今0068 食心婢子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62 謀殺河東王0014 一窩小雞崽兒0006 人盡敵國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036 身不由己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019 一隻大青鵝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098 禁宮隱細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111 少王人物如何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212 獨不見,自惶恐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
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027 南衙北衙0319 巽郎才壯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056 金吾衛大將軍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305 門牆生隙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304 待罪慈烏臺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229 心似雙絲網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308 吾皇萬萬歲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067 協律頌今0068 食心婢子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62 謀殺河東王0014 一窩小雞崽兒0006 人盡敵國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036 身不由己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019 一隻大青鵝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098 禁宮隱細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111 少王人物如何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212 獨不見,自惶恐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