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

晚間丈夫歸家之後,王氏便趕緊將今日所見所聞對丈夫原原本本說了一遍。想到今日那三個各有千秋的女子,她不由從心底生出了一股酸意,因此末了纔不無嫉妒地道:“人家是一門三誥命,就連姬妾也封了縣君,真真是頂尖的權貴人家。想當初爹爹作爲尚書左僕射的時候,也沒得到過這樣的恩典。”

“岳父大人早已去世,人走茶涼,如今哪比當日!”鄭居中早已被妻子的話攪得心煩意亂,此時聽王氏又翻出當年的舊賬,不由更覺得不耐煩。”你別忘了,就在紹聖年間,還有人抓住岳父的把柄不放,硬是把贈官都奪了還不肯罷休。要不是那一遭,我怎麼會時至今日還不得重用?”

“怎麼,你還念念不忘這些舊事?聖上即位之初便還了爹爹的官爵,如今你雖然是鄭貴妃在宮中多有照應,但一番加官焉知沒有爹爹的緣故?”

“你……”

鄭居中一時氣急,也懶得再和妻子爭辯,乾脆閉上了嘴,但心裡卻在盤算着該怎麼去和高俅拉關係。要知道,他和鄭貴妃之間的親戚關係是自己去認來的,之所以得到認可,一來是因爲自己姿態夠低,二來則是因爲鄭貴妃出身確實寒微,族裡找不到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所以纔會仿照章獻劉皇后的故事,找一個同姓之人作爲後援。但真正論起來,無論宮中的鄭貴妃還是王德妃,其實都和高俅交好,否則當初根本就不會有那新增的兩個誥命。

見丈夫不說話。王氏也覺得沒趣↓乃是王珪在四十歲上得的女兒,兼且自幼受寵非常,不免有些跋扈。但見識終究是有地。母家再盛,終究她已經是鄭家的人。倘若丈夫的官職始終上不去,她自己也同樣沒有臉面。更何況,如今掌權地蔡京當年和她父親王珪深有嫌隙,不使絆子就已經要謝天謝地了,更何況是有所助力。

“要不。我過兩天去拜訪一下高府?我今天見過那位高夫人,人是挺和氣的,聽說高相和這位原配夫人始終相敬如賓,她地話高相應該會聽。再者,許昌縣君和鄭貴妃關係不凡,這條路若能走通,你在鄭貴妃那裡也好說話。”

妻子服了軟,鄭居中自然也不好再擺出一副冷臉,雖然岳家已經有所敗落,但終究比他的本家要好得多。倘若當初不是得中進士,他也未必能夠資格和王家結親。略一沉吟,他便點了點頭:“那好。謎你便去高府走一遭吧,不用備辦什麼貴重禮物,須知高相在朝什麼珍貴物事沒見過,頭一次去太張揚反而不好。對了。你今天去的那個德記鳥鋪,知道東主是誰麼?”

“我哪裡知道東主是誰,不過是家裡的幾個使女提過罷了。再者,一個區區賣雀鳥的,左右不過有錢商賈,難道還能和朝中官員有關係不成?”王氏覺得丈夫太過小心謹慎,情不自禁地撇撇嘴道,“你呀,真是官做得越大膽子越小!”

鄭居中最怕地就是妻子的這種性子,此刻立刻沉下了臉:“京城裡的水深淺難測,別說我如今只是一個從六品小官,就是真的一舉升到了二三品,也得小心翼翼,否則一個不小心就被人掃落了!待會派人去打聽打聽,別給自己找了麻煩!”

“行了,依你就是!”

自打半年前德記開張之後,蔡攸便覺得自己的羽翼漸漸豐滿,行事也從外在的張揚轉爲了內裡的暗自經營。就是這短短的一段日子,他網羅了不少鬱郁不得志的官員,悄悄搗鼓出不少勾當。不過,他最恨那些個只把他當作蔡家大衙內的傢伙,在朝時固然還着力隱忍,在暗地發難時卻極不容情。一來二往,各色人都知道了他地手段,自然彙集了不少。

“你是說,今天高相和三位夫人去過你那裡?”

蔡攸很意外,因爲連他自己也無法確定,知道德記背後勾當的人究竟有多少′然前來趨附的大多都是些低品官員,而且各自都應該心照不宣,但是,誰能擔保事情不會傳揚開去?他和高俅已經暗中交鋒過好幾次,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從事實來講,他確實沒有一次佔到過上風,而究其原因,其一是因爲他沒有足夠地權勢,其二則是因爲他沒有班底。正因爲如此,他纔會用德記來作爲幌子。

“他們真的沒有看出任何端倪?”

“回稟大人,高相只是領三位夫人來買東西,一句多餘的話都沒問過。”那掌櫃是蔡攸千挑萬選出來的精細人,此刻低垂着頭畢恭畢敬地說道,“只是後來又來了一個口氣很大地女人,還聲稱自己和宮中鄭貴妃娘娘有往來,看她的樣子,小人認爲必定是哪家官宦的家眷,無奈她一等到高相回去就立刻走了,所以小人沒法弄清她的底細。”

“鄭貴妃?”

蔡攸不由犯了躊躇,但細細一想便立刻得到了答案,隨即流露出了一絲冷笑。”我道是誰,原來是那個想要攀龍附鳳的傢伙!你好好想想,那個女人和高相及其夫人都說了些什麼,不能漏掉一句!”

那掌櫃原本以爲王氏只是個尋常官眷,見蔡攸如此注意,只得拼命地回想着每一句話,末了才擦了一把汗道:“就這些,他們統共也沒說過幾句話,小人絕對不敢妄言。”

本作品k小說網獨家文字版首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更多最新最快章節,請訪問!蔡攸揮手把人打發走,然後便開始仔仔細細地盤算了起來。鄭居中不過是個小人物,無論才幹還是能力全都有限,投到哪一邊都無所謂,但重要的是,宮中那位鄭貴妃絕不可小覷。昭懷皇后暴崩之後,後宮便又恢復了平靜。可大權固然重歸王皇后,這位皇后卻是不管事的,如今內宮處事,反倒是鄭貴妃和王德妃說了算,這樣一衡量下來,父親和高俅在宮中的力量對比已經嚴重失衡。也就是說,只要那個向伊容一句話,高俅便能通過兩位寵妃影響趙佶,而父親卻無論如何做不到那一點。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事關重大,無奈父親今日在都堂當值,他又不能就此事和別人商量,只得耐着性子翻看着書房中的書。只是他生來就不喜歡這些聖賢書,從骨子裡更是認爲所謂仁恕節義都是儒家矇騙人的玩意,因此不到半個時辰便看不下去了,思量片刻便決定索性去禁中點個卯。

二十七歲,直秘閣,集英殿修撰,他這個官職如今最大的任務便是編修《國學大典》但是,那裡有的是飽學大儒和各色才子,他不過是一個前來混資歷撈功勞的大臣公子,混跡於其中就連自己也覺得無趣,枉論他人。久而久之,他也就點個卯就去幹自己的事,旁人也不理會。

誰料,他剛剛經過都堂便看見了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辨清其人面目後,他略一思忖便悄悄跟了上去。不一會兒,他便瞥見對方和一個十七八歲的小黃門在角落裡嘀咕了一陣,又交給了對方一件東西,這才輕咳一聲現出了身形。

“蔡……蔡大人!”

“這不是書藝局的樑守道麼?哦,如今聽說你已經換了福寧殿的勾當,怎麼跑到外頭來了,是替聖上辦事?”蔡攸用一種漫不經心的目光掃了那個噤若寒蟬的小黃門一眼,突然厲聲喝道,“樑師成,你的膽子着實不小啊!”

事到臨頭,樑師成反而鎮定了下來,他看也不看那個渾身發抖的小黃門一眼,深深一揖道:“蔡大人,我那一次不過偶爾撞見了蔡相,並未存有異心,你爲何苦苦相逼?師成只是一介閹宦,於蔡氏並無任何阻礙,那一天也並未聽到什麼有干礙的話。”

原來,那一次蔡氏父子正好在禁宮內某處秘商,不料卻被樑師成偶爾撞破,惱羞成怒之下,蔡京當即回稟趙佶撤了樑師成的差事′然如此,但趙佶仍舊念在樑師成寫的一手好字從輕發落,調了他在福寧殿作雜役,反而讓其多了在御前出現的機會。

蔡攸冷哼一聲,纔想開口譏諷兩句,突然又生出了另一個念頭。

“以前的事情我沒工夫繼續追究,不過這個小黃門看上去面生得很,究竟是哪個宮裡的?”

不待那小黃門開口,樑師成便搶着答道:“他是韋才人跟前的人。”

“韋才人?”蔡攸眉頭大皺,要知道,趙佶眼下正是年輕風流的時節,宮中有封號的妃嬪足有好幾十,他當然不會認得區區一個才人。只是,這個姓氏怎麼聽上去這麼熟悉?沉思良久,他突然覺得眼前一亮,連忙問道:“可是先前鄭貴妃宮裡的那位韋才人?”

樑師成見蔡攸意動,心中不由大定,卻只是微微點頭一言不發。蔡氏父子權傾前朝不假,但後宮中自昭懷皇后薨逝之後便沒什麼後援,這樣看來,自己倒是可以藉此機會用一用。

果然,蔡攸眼珠子一轉便有了主意,旋即換上了一幅高深莫測的臉。”想不到老樑你還有如此手段,好了,宮中之事和我無關,你自己好自爲之就是!”

“蔡大人請留步!”樑師成見蔡攸要走,這才疾步奔上前將其攔住,而後低聲道,“蔡大人,實話不瞞你說,韋才人已經有孕了!”

第22章 防微杜漸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2章 曾布回朝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8章 鉅商雲集第20章 重拳出擊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8章 此消彼長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37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7章 紛至沓來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22章 金蟬脫殼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4章 百日抓週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1章 萬事俱備第29章 揚帆出海第4章 緊鑼密鼓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3章 貌合神離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35章 柔情蜜意第3章 尋人有果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9章 風波再起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章 花魁雙姝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3章 元符皇后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
第22章 防微杜漸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2章 曾布回朝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8章 鉅商雲集第20章 重拳出擊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8章 此消彼長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37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7章 紛至沓來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22章 金蟬脫殼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4章 百日抓週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1章 萬事俱備第29章 揚帆出海第4章 緊鑼密鼓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3章 貌合神離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35章 柔情蜜意第3章 尋人有果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9章 風波再起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章 花魁雙姝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3章 元符皇后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