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斷脈

雖然心緒雜亂,但進了太后寢宮,看到了太后那枯黃灰敗的臉色,我還是鎮定了下來:“屋裡除了侍病的醫婆以外的人,最好都出去,人多氣濁,對病人有大害。”

坐在太后榻側的齊略掃了我一眼,吩咐:“梓童,你請太妃和王美人她們都下去休息吧,彭歧和壽延留下。”

皇后宋氏應了,屋裡擠滿着的各路妃嬪聞言都各自起身,無聲有序的退出了太后寢宮,室內頓時空了一大片,將那股令人心氣浮躁的熱氣帶走大半。

我將醫藥箱放下,提醒齊略:“陛下,您坐的位置,正是請脈查病的佳位。”

齊略不聲不響的側移幾步,在剛纔皇后坐的九重席上重新坐下,看他的樣子,似乎是準備看着我怎麼施救。

莫非他準備在我一說出太后的確是喜脈後,立即將我格殺當場?

我在太后身邊坐了下來,探了她的體溫,數了心跳,看過舌苔,然後再扣住她的腕脈——初來這時空的時候,我這西醫出身的人本不會斷脈,好在有個極好的學習環境,老師又悉心的教導,經過十年磨練,我自認斷脈水平絕不會低於太醫署的任何一位太醫。

太后的脈象很虛弱,很像喜脈,但綜合她的氣色、體溫、心跳、舌苔等表相來看,應該不是喜脈。可如果不是喜脈,那能讓老師判錯,又能誤導我的卻是什麼病?

我放下太后的腕脈,想將她身上蓋着的錦被掀開,不料我才伸出手,便有一隻手按住了錦被的邊沿,齊略冷冷地看着我:“你想幹什麼?”

他在緊張?我心頭一跳:“陛下,太后娘娘的病有些詭異,雲遲想觸診,以便確定病情。”

“天冷,掀了被子會凍着太后。”

他的話讓我在心裡啞然失笑——這永壽殿的地下,燒着四條火龍,熱氣薰上來,整個宮殿都溫暖如春,只是掀開被子觸診,怎麼可能凍着太后?這人在心虛,難道太后的肚子果然大着麼?

我目光一凝,注視着他,慢慢地說:“陛下,既然您讓我來替太后娘娘看病,您就應該信任我,讓我能夠採取所有必需的手段。”

齊略的眼裡有什麼複雜的情緒一閃而過,遲疑一下,還是放開了手。

我掀開太后身上蓋着的被子,只一眼,就看到了太后那鼓起的小腹,如果真是懷孕,那便是個四個月大的胎兒。可我摸過去,太后小腹鼓起的地方硬梆梆的,卻沒有孕婦的肚子那股生氣。

我打開醫藥箱,取出一枚銀針,問齊略:“陛下,雲遲要解了娘娘的衣裳下針,您不需迴避一下麼?”

齊略坐側了身體,將目光轉到了一邊。

我在太后小腹的“衝門”穴上紮下銀針,慢慢的捻動。

良久,齊略隱有焦急疑慮的聲音詢問:“如何?”

“不是喜脈。”我收起銀針,如果是喜脈,剛纔我下的針足以引起胎動。

身後是一聲長長的吁氣之聲,顯然天子的心情終於輕鬆了一下。

像喜脈,但又不是喜脈的病症,我現在已經可以肯定這必是太后的子宮裡出現病變了。子宮發生病變,引出這麼大一塊腫脹,這個病,以這個時空的醫療設備來說,端的險惡!

齊略的聲音又透進耳來,他問的是:“我母后到底得的什麼病?”

“倉促之間,不好下定論。”我再看了太后枯黃的臉色一眼,想到這是個無法用B超、CT、血檢等種種手段的疾病,忍不住嘆氣:“我寧願這是喜脈!”

如果僅是懷孕,以長樂宮太醫署羣醫的手段,無論墮胎或者幫助太后順利分娩,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可如果是這腫脹是瘤子,他們是毫無辦法。

齊略聽到我的話,臉色一下變了,澀聲問:“母后的病很危險?”

“雲遲不敢欺君,太后娘娘的病確實兇險!”我把醫藥箱裡的針囊取出來,給太后施針:“太后娘娘的脈像很虛弱,已經有好幾天沒有正常進食了,還是先救醒了再說。”

齊略側着臉等我給太后下針,問道:“母后已經四天五夜沒醒了,你能救?”

依太后的脈像,用針炙之技刺激穴道,將她救醒,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不止我和老師,就是太醫署那些大夫級別的醫生也能救。爲什麼他們急救了四天五夜,太后依然不醒?

我心裡疑惑,突一眼看到太后榻側那因爲我入診而攏到一邊的花幔,恍然大悟:天家恪守男女大防,后妃傳太醫診病皆需隔簾請脈,不能當面望問。而且號脈時往往在腕脈上蓋一層絹紗,以免太醫的手觸及后妃的肌膚。

號脈本就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事,怎能隔紗而爲?難怪那麼多太醫會診,還拿不出章程來,也難怪老師會誤診。

再說這宮裡太后的針炙吧,太醫根本不能直接施針,而是由太醫口授,侍候太后的醫婆代爲施針。

宮裡的醫婆多是由巫入醫,醫術往往由太醫署醫博士按文口授,自身不識字,也不明醫理,沒有量病下針的能力,只會照本宣科。以這樣的醫療機制來應對昏迷不醒的病人,太后昏迷四天五夜,竟也無人能救,實在不足爲奇。

“陛下,針炙與薰藥相輔,能救醒昏迷的病人,雖然有些難度,但太醫署的大夫們並非沒有這種能力。”我暗裡嘆了口氣,不抱希望的遊說這高高在上的天子:“人命關天,容不得絲毫馬虎,這宮中的男女大防,應該對醫、患網開一面。庶可使醫術得其所以,不至徒生謬誤,耽誤病情。”

齊略輕哼了一聲,聲調裡沒有什麼惱怒之意,但在男女大防上讓他對醫患網開一面,也不會是這一句話的功夫,我另轉了一個方向:“再不然,陛下應該恩准宮中的醫婆識字。免得她們宥於醫博士按文口授的狹小空間,難於正確判案。”

齊略緩緩地問:“識字能讓她們精通醫理?”

這可真是明知故問,我纔不相信堂堂天子,竟會連這樣的常識都沒有。不過是在這個時空,所有書籍都還是用竹冊或絲帛篆成,文化由貴族壟斷,成爲他們統治社會的一項利器。

身爲頂級貴族的齊略,自然不會想打破這種壟斷,引得士族階層不滿。

再者,以這樣昂貴的成本來教導服侍他人的醫婆,只怕也不是宮廷中人肯做的事。

“識字能明理,這醫理亦不例外。”

我捻動針尾,見太后眼皮下的眼球轉動,略鬆了口氣,看了一眼跪坐在太后榻後的長樂宮大長秋壽延,道:“太后要醒了,有勞阿監派人備碗稍濃的芑實湯來待用。”

壽延一臉喜色的應諾而去,我身側的齊略卻猛的撲了過來,聲音有些發顫:“我母后果然要醒了?”

我看了一眼真情流露的齊略,主動退了開去,將自己原來坐的那個絕佳位置讓了出來。

太后初醒,神智尚不清明,猛見天子鬍髭參差,眼眶青黑的憔悴樣子,不禁驚詫莫名,問道:“大家,你這是怎麼啦?”

她久未開口,這嗓子乾枯發澀,一句話問完,又醒悟道:“原來是我嚇着你了。”

齊略點頭,乍見母親醒轉的狂喜,讓他忘卻了帝王身份,如尋常人家的癡兒一般的嗔怪:“可不是!母后那天突然厥倒,可把孩兒嚇壞了。”

太后見兒子癡嗔,知他爲自己的病情憂心,不禁心疼,趕緊道:“好孩子,阿母沒事了,你快去歇歇。”

齊略卻放心不下:“母后,孩兒不累。”

我在他們廢話了十幾句後開口阻止:“陛下,娘娘初醒虛弱,不宜勞神,您有什麼話,可過幾天再說。”

太后側了側頭,似乎想看看發聲阻止他們母子情深的人是誰,不過她躺的時間太久,身體虛弱,腦袋擡不起來,目光宥於狹小的一方,卻沒落到我身上來。

倒是齊略回頭看了我一眼,輕聲說:“母后,說話的這女祇侯乃是太醫署大夫範回春的弟子,此人無禮冒犯,不過醫技不錯。”

我雖然是老師的親傳弟子,但在宮裡的奴籍卷冊上,卻還是御藥處的宮婢。今天承他金口玉言,終於變成了太醫署的一名祗侯醫官。祇侯醫官份位雖低,但我心裡卻十分高興——不是爲了這個芝麻小官,而是因爲有他賞的這個小官,我就算脫去了奴婢賤籍!

我微微一笑,行禮如儀:“雲遲謝陛下讚賞。”

說話間皇后和壽延提着只雲紋雙耳廣口圓肚暖壺進來,自裡面取出一罐濃濃的芑實米湯。皇后挹出一碗,本想給太后餵食,但齊略卻半途截住湯碗,自去給太后餵食。

可他是天皇貴胄,餵食這活計他只看過,卻沒自己做過,湯湯水水弄灑了不少,真到了太后嘴裡的卻沒幾滴,看得我暗暗搖頭。

幸好旁邊壽延是在宮裡四十幾年的老宮人,身份既高,與天子情份又不同,見狀趕緊開口:“大家,您不會做這事,還是讓奴婢來吧。”

那三寸深纏枝花漆碗盛的米湯,太后連進兩碗依然有未盡之意。齊略見母親吃得高興,就想再盛一碗。

我開口阻止:“陛下,娘娘脾胃虛弱,用這米湯不過是起個引子之意,不可多食。”

大約是因爲我剛纔把太后弄醒的原因,齊略雖然不耐我多嘴掃興,但依然罷手。轉而對皇后說:“梓童,你叫人給朕在母后腳邊鋪上被褥。天冷,朕今天便睡在母后腳下,給母后暖暖腳。”

皇后趕緊派司帳女史去收拾被褥,太后卻吃了一驚,叫道:“大家,這如何使得?你是一國之主,怎能放着朝政大事不管,卻窩在阿母身邊暖腳?這叫臺諫大臣知道了,又是一場是非。”

齊略打了個呵欠,一臉倦意:“母后,今日是休沐日,並無廷議。我朝以孝治天下,孩兒爲母后暖腳乃是份內之事,臺諫的大臣便是吃撐了也管不到這塊上。”

太后還想再說什麼,我再替她號過脈,將她的手腕放進被窩裡,便勸道:“娘娘,凡母慈子孝之家,寒時兒子替母親暖腳乃尋常事。皇家禮法雖重,天子和國母地位雖尊,但母子天性,亦與常人無異。”

太后身上有這樣的病,如果不治的話,也就只年餘的性命。這麼短暫的時光,何必再去顧忌什麼皇家禮法?

還是趁着性命還在的時候,盡情的享受一下這母子情深的天倫之樂吧!

可惜這位皇太后,似乎年齡才三十七八歲,竟就患上了這種在這個時代來說九死一生的重病。

這天下至尊至貴的女子,在病魔面前,性命也未見就比黎民賤奴的強韌。

“陛下近日心憂娘娘病情,若不陪侍娘娘身側,恐難安神入眠。奴婢想,若陛下能臥於娘娘足下,則陛下能安心入眠,娘娘亦能寧神養病,乃是數利皆得之事。”

我再勸一句,見太后果然含笑允了齊略之請,便退後幾步,辭陛而出。

太后醒了,暫時沒有什麼突發的危險,我開了兩張溫補的藥方,就急着去探望被下在詔獄裡的老師。

這麼冷的天,老師年老體衰,可別出了什麼事纔好。

第二十章 生活第八章 定案第四十章 年關第四十五章 叢林第六十章 皇子第九章 託付第三十二章 離都第四十五章 叢林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四十章 年關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二十五章 紈絝第十五章 拜節第十一章 無謝第七章 訪人第二章 斷脈第十章 未負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六章 治病第六十四章 東進第一章 風起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三十章 意外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四十章 年關第十一章 無謝第二十五章 紈絝第五十五章 異況第三十章 意外第四章 面君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十一章 無謝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六十四章 東進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二十三章 釋懷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五十二章 偷閒第十九章 離宮第四十章 年關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一章 風起第五十四章 隱憂第五十章 所會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章 面君第十二章 冬至第六十二章 國璽第十六章 驚情第二十七章 遇險第六章 治病第十二章 冬至第二十七章 遇險第六十八章 霧重第五十二章 偷閒第四章 面君第五十四章 隱憂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五章 赦詔第二十七章 遇險第五十章 所會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二十章 生活第三十二章 離都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十四章 爲臣第十九章 離宮第二章 斷脈第四十四章 戰事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六十二章 國璽第四章 面君第五十一章 一夢第十五章 拜節第三十七章 衝突第十三章 鏡奩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五十一章 一夢第三十一章 決裂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三十七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離都
第二十章 生活第八章 定案第四十章 年關第四十五章 叢林第六十章 皇子第九章 託付第三十二章 離都第四十五章 叢林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四十章 年關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二十五章 紈絝第十五章 拜節第十一章 無謝第七章 訪人第二章 斷脈第十章 未負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六章 治病第六十四章 東進第一章 風起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三十章 意外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四十章 年關第十一章 無謝第二十五章 紈絝第五十五章 異況第三十章 意外第四章 面君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十一章 無謝第五十七章 長安第六十四章 東進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二十三章 釋懷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五十二章 偷閒第十九章 離宮第四十章 年關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一章 風起第五十四章 隱憂第五十章 所會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章 面君第十二章 冬至第六十二章 國璽第十六章 驚情第二十七章 遇險第六章 治病第十二章 冬至第二十七章 遇險第六十八章 霧重第五十二章 偷閒第四章 面君第五十四章 隱憂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五章 赦詔第二十七章 遇險第五十章 所會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二十章 生活第三十二章 離都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十四章 爲臣第十九章 離宮第二章 斷脈第四十四章 戰事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六十二章 國璽第四章 面君第五十一章 一夢第十五章 拜節第三十七章 衝突第十三章 鏡奩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五十一章 一夢第三十一章 決裂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三十七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