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

bookmark

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

這五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極好”,南半球本來就已經比較偏僻,其還處在美洲,距離亞歐大陸更加遙遠,東非雖然國土主體位於南半球,但是東非依靠印度洋和亞歐大陸聯繫還是比較緊密的,到歐洲和亞洲都比較方便。

而這幾個國家就不一樣了,事實也是如此,畢竟是兩次世界大戰都能避開的地方,連前世非洲這種全世界最落後的地方都是一,二戰戰場之一,大洋洲那個地方也有日本人覬覦過,而南美的這種與世無爭狀態,也正說明南美在全球貿易中位置上的劣勢。

當然,這種劣勢對東非而言反而是優勢,非洲和南美之間的航線也是最便利的,所以東非西海岸經濟中南美國家佔據重要地位。

“科裡德,這次你們帶來了什麼好東西?有沒有茶葉和咖啡?”

東非的茶葉和咖啡質量都是絕佳的,所以兩種飲料對羅列而言還是國產的東西好,尤其是出口的咖啡和茶葉。

科裡德搖搖頭道:“這一次我們的船帶過來的都是工業品,畢竟南美本來也產咖啡,雖然味道上可能差一點,不過我還有一點存貨,等會我叫人送過來一點,至於茶葉我本人是不喝的,不過船上的其他人可能有喜歡的,不過這次專門我給你帶了一些蚊香,畢竟巴拉圭的蚊蟲可不少。”

“太好了,這裡的蚊子可比東非多,像蚊香這種驅蚊產品雖然也能在當地買得到,但是比我們國內貴的多,這裡的很多驅蚊產品都是我們出口過來的。”羅利吐槽道。

……

萊茵市。

商務部大臣約翰李耳正在和恩斯特彙報過去幾年中東非和南美各個國家的關係。

“從1891年後,我們就已經正式和巴西建立外交關係,不過阿根廷和秘魯,烏拉圭直到1892年才陸續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而這幾個國家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接受我們的橄欖枝主要還是因爲其經濟依賴英國資本的支持。”

“尤其是阿根廷,目前阿根廷經濟主要是和英國人合作,英國進口阿根廷的羊毛,牛肉等農產品,然後,阿根廷把自己的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交給英國人,兩家實現了利益互補。”

“所以在南非戰爭之後,阿根廷對和當時東非建立外交關係還是比較剋制的,至於秘魯和烏拉圭,估計也有這個考慮。”

“不過自從我們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以來,雙方的經濟合作飛速發展,尤其是阿根廷對東非工業產品的需求比較旺盛。”

由不得東非不對19世紀的阿根廷另眼相看,這個僅有四百萬人口的國家,卻排在世界經濟前十中,所以可以想象到如今的阿根廷有多富裕。

這其中的關鍵自然是英國,目前阿根廷的羊毛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一,而目的地自然是英國,雖然其他行業也在發展,但是紡織業的地位依舊不可動搖,在19世紀,紡織業依舊是世界第一大產業,而作爲紡織業最發達的國家,英國對羊毛的需求量極其旺盛。

光是羊毛收入,就足夠阿根廷人吃的盆滿鉢滿,畢竟英國和其殖民地市場需求量相當大,阿根廷只要充當好英國牧羊人的身份就足夠了,而在這個基礎上,阿根廷的牛羊肉出口也非常可觀。

而與之相比,巴西在這個時代就不夠看了,在和阿根廷的競爭中,如今的巴西完全處在劣勢地位。

從地理上來說,阿根廷氣候適宜,更容易吸納歐洲移民,平原面積廣闊,河網密佈,比巴西更容易開發。

不要看巴西國土遠超阿根廷,但是受制於交通原因,巴西內陸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北部又是亞馬孫雨林,所以經濟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但是巴西地盾的存在,使得巴西沿海多陡崖,在交通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港口難以帶動內陸發展,形成經濟核心,反觀阿根廷,其海岸線絲毫不輸巴西,並且地形平坦,河流衆多,內陸和沿岸之間容易互動,所以在早期阿根廷比巴西更容易發展。

其他方面,巴西原宗主國是葡萄牙,而阿根廷的宗主國是西班牙,西班牙對阿根廷的控制力度弱,這也導致阿根廷比巴西更早獨立,受到宗主國盤剝時間更短。

還有就是政治生態上,對兩國的影響也很重要,在南非戰爭的時候,巴西國內同樣爆發了革命,在1888年,巴西廢除奴隸制後,共和派深受鼓舞,在1889年推翻了巴西皇室。

巴西的政局動盪,還影響到了東非,那就是進一步推動了東非奴隸貿易的終結,在此前一段時間裡,巴西一直是東非最大的黑人目的地。

當巴西也不再畜奴後,東非的奴隸貿易自然更加難以維繫,這也是東非乾脆停止奴隸貿易的重要原因。

當然,廢除帝制的巴西,並沒有如共和派所想象的那樣,實現巴西經濟的飛躍發展,反而政治上更加動盪,首任總統任職不到一年就下臺,所以巴西政局不穩定的情況下,經濟自然更是稀爛。

所以東非對南美貿易中,阿根廷和巴拉圭是要排在巴西之前的,阿根廷人富,消費能力強,而巴拉圭完全是和東非的關係最好,在東非尚未和其他南美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前,東非對南美的貿易主要由巴拉圭進行中轉,通過巴拉圭,東非商品可以間接賣到巴西,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三國。

當然,隨着時間發展,東非國際地位穩固,東非自然不可能只依靠巴拉圭這個抓手,所以從九十年代開始,東非開始加強和其他南美國家的關係。

不僅僅是南美五國,其他南美國家和東非也有交流,只不過地理位置和經濟原因,其他國家並非東非的重點。

其實,從各個角度來看,東非和南美國家之間的貿易和交流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遠不如東非和歐亞國家之間的貿易和交流。

但是在國際大環境之下,東非也不得不主動拉攏這些國家,畢竟全球市場就那麼大,東非工業發展只能不斷開闢新的市場,而南美國家雖然和英國牽扯頗深,至少明面是比較獨立的。

所以對於這些國家的交流,雖然費力不討好,也不至於完全沒有效果,這同時也是東非對外經濟影響力擴張的過程,在不通過戰爭手段的前提下,這個過程只會非常緩慢。

畢竟,戰爭是打開對方國門最有效的手段,在19世紀末,東非實力還遠遠夠不着,光是海軍實力上,東非就排在英,美,俄,德,法之後。

所以東非學習的對象自然只能是之前美國,美國作爲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卻沒有掌握世界話語權,那美國的商品自然無法在全世界暢銷,總要受到英,法這些規則制定者的約束。

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98章 貝拉市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39章 利薩海戰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45章 援助團第1185章 速成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399章 加入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326章 野望第624章 要人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02章 爭論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01章 城市化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413章 拉攏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25章 造船業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95章 拜訪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58章 方針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154章 斷案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94章 矛盾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560章 記者會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615章 交流電第1018章 磋商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658章 方針第1250章 謠言第35章 牛馬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536章 間諜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42章 宣戰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92章 條件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05章 封賞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791章 圖窮匕見
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98章 貝拉市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39章 利薩海戰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45章 援助團第1185章 速成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399章 加入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326章 野望第624章 要人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02章 爭論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01章 城市化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413章 拉攏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25章 造船業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95章 拜訪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58章 方針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154章 斷案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94章 矛盾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560章 記者會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615章 交流電第1018章 磋商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658章 方針第1250章 謠言第35章 牛馬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536章 間諜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42章 宣戰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92章 條件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05章 封賞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791章 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