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會稽

讒臣誤國稚君拒諫范蠡和獨山裝扮成乞丐模樣,曉行夜宿。從宛城向東南,穿過桐柏山,迂迴到吳楚兩國六十年交兵十八次的主戰場弦邑(今光山)雞父(今固始)

巢邑(今巢縣)等地方看了看地形地貌,向當地人詢問了當年兩軍作戰情況,又深入到吳國腹地察看了伍子胥在太湖訓練的水軍。范蠡本想暗暗地拜望一下他所景仰的孫武,但孫武已去陳國隱居了。范蠡和獨山回到越國都城時,已是公元前四百九十四年了。范蠡見過已經主了內政的文種大夫後。回到住處,正和獨山清理院內雜草,王宮令官急急跑來,傳令大王勾踐立時召見他。

范蠡一聽,立時洗漱了,換上新官服,跟着令官進了王宮。勾踐一見范蠡,像個小孩子似的,從寶榻上迅速跑下,拉着范蠡的手“唯唯”地叫了聲說:“你可回來了,孤正準備派人到宛城找你呢!”

范蠡見勾踐的神態十分真誠,心裡不免有些感動,掙脫了勾踐的手就勢跪下道:“請大王恕罪,微臣回家太久了。”

“唯!‘快快請起!”勾踐拉起范蠡,“快坐下,孤有要事問你。”范蠡坐下後說:“大王有何要事?臣願分憂。”

“唯!”勾踐興奮,“孤想打吳國,讓夫差豎子知道孤的厲害!”

“啊!”范蠡不由地驚叫出了聲。他剛從吳經過,深知吳國富兵強,正欲向勾踐獻圖強堅守、持久抗吳之計,沒想到勾踐竟要主動進攻強吳,這是弱國弱兵之大忌。勾踐爲何有這種想法呢?何人教唆勾踐把越往絕路上引呢?

“唯!?你以爲如何?”勾踐問。

范蠡起身施禮:“大王,臣以爲不可!”

“唯!”勾踐坐上了寶榻。

“臣以爲,吳恥喪其先王,誓矢圖報,日夜練兵,三年矣。其志憤,其力齊,不可擋也。”范蠡道,“越宜斂兵堅守,不可進擊!”

“唯!”勾踐不高興了,“-李之戰前,你是如何說的,你怕別人搶了功?”

勾踐說出這樣有損范蠡品格的話,是范蠡沒有想到的。若是別人如此說,他立時就會跳起來,或理論一番,或兵戎相見。但說這話的是勾踐,是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大王。范蠡把心中怒火壓下,說:“此次和-李之戰前完全不同。”

“唯?”勾踐望着范蠡,“有何不同?”

“當時之事,越是被迫迎戰,情勢不同,此其一;吳失信義,趁越新喪用兵,民心不同,此其二;吳先王闔閭年老志柔,而新王夫差……”

“唯!”勾踐打斷了范蠡的話,“勿再言!”

“是!”范蠡住口。

沉默。

范蠡想越國是勾踐的,隨他去吧。但又一想,若不把勾踐進攻吳國的行動止住,越必敗無疑。越若是滅國,扶越制吳助楚,便失了根基。不管勾踐如何看自己,救越爲上。想到此,范蠡叫了一聲“大王!”見勾踐沒有特別反感,接着說道:“臣以爲,國家大事有三。”

“唯?”

“一曰天時;二曰地利;三曰人事。”

“唯?說說看。”

“盈滿而不溢出合天時,富實而不驕恣合地利,和而不矜其功合人事。

如今大王你……“范蠡停住了,下面的話他猶豫是否說下去。

“唯?你說!”

范蠡只好接口道:“沒有盈滿就想溢出;沒有富實便驕恣起來;沒有勤勞卻自誇有功;天時沒有具備就先作進攻的一方;人事不具備就挑起事端,違背天意,失去人和,若一意孤行必將妨害國家,也有損大王自已!”

“你是說越國不行,孤不行?”勾踐惱怒地連“唯”字也省了,吼道:“你是不是笑孤不勇猛,不會用兵,意氣用事?!”

范蠡見勾踐發火,慌忙跪下。但范蠡畢竟是范蠡,人雖跪下,氣仍高昂,索性把話說了:“大王,臣以爲勇猛莽撞,是逆德;干戈刀劍是兇器,挑釁滋戰,是處理國事的下策;勇於爭奪,好用兇器,陰謀用兵,害人的將被人害。先玩火,必被火燒,先搬石頭,必將砸腳……”

“別說了!”勾踐吼道,“孤意已定,上大夫,離了你這個夜壺孤照樣尿尿!不要以爲,孤不會領兵打仗!孤要先發制人,打它措手不及!”勾踐生氣地吼着,狂笑着:“范蠡,你不是說過,打仗如同打獵嗎。這一次,你就在都城呆着,等孤得勝回來分你一碗肉湯吧!哈哈哈,來人,宣石將軍進宮議事!”

范蠡已無回夭之力,同時也明白了,是石買將軍妒嫉自己在-李之戰中的功勞,爭一己之私,調唆勾踐進攻強吳的-李之戰時,石買因爲怯戰,勾踐令他做後翼,沒有立上大功。爲人臣者,拿國家命運賭氣,令人不齒。

范蠡正欲和勾踐再理論一番,只見勾踐“唯”了一聲,揮手讓他離去。只好行了禮,羞愧滿面地離開了——這是被逐出宮啊!所幸其他朝臣不在。

范蠡回到住地,文種大夫正在客廳等他,慌忙行了禮,擇要敘了別後情況,問候了文種家人,然後便說起勾踐要攻打吳國的事。范蠡問文種是何態度。文種說,勾踐徵求他和幾個大臣的意見,大家都不同意,只有終日陪着勾踐遊蕩作樂的石買堅決主張先發制人,說打吳國個措手不及,徹底消滅吳國,進軍北上,威震中原。

范蠡苦笑:“羽毛未豐,就想搏擊千里,恐怕還未出巢,就會跌落在地。”

“大王起初也有些猶豫。”文種道,“石買便從市上購得一隻大烏龜帶進宮中,說是龜殼背紋象盾牌之形,興師北上吉利。又把一個死了的神巫,投入江中,說是可顛覆吳國兵船,還在都城外十幾裡修了一座巫山,把生前從事祭祀活動的人集中埋在那裡,說可以保佑越國繁榮昌盛、所向披靡,大王這才決心攻吳。”

“笑話,笑話。”范蠡道,“天時、地利、人事不行,占卜無用,鬼神難佑。石買誤國,勾踐自誤,越國危矣!想不到勾踐竟如此幼稚。此事,王后可知?”

文種嘆氣:“你走這一段時間,聽說大王已把王后冷落了,不知真假。”

范蠡抱着一線希望:“此事,王后若知真情,可以勸阻大王。”

文種搖頭:“滿朝文武已知大王決心伐吳,大王的脾氣,誰也難以勸阻。”

“那就眼睜睜地看着石買把大王把越國往死路上引。”范蠡道,“要不,採用非常手段,把石買……”

文種急止住范蠡話頭:“少伯,去了一個石買,還有木買、土買,這種人是絕不了的。上有好,下必甚。上好大喜功,下必喜功好大。此事,依他去吧。咱家鄉有句土話,不撞南牆不回頭。他要往南走,你說南面有牆不能走,他非但不信,還懷疑你用心,讓他往南走去,撞了牆,他就會回頭。那時,他纔會明白你是好心。”

“若撞得頭破血流,豈不完了。”范蠡道。

“撞的越狠,記得越牢。”文種慢慢道,“兵法上不是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嗎?”

“置之死地而後生。”范蠡笑了,“就怕置之絕地啊!”

“我看過天象,越國氣數未絕。”文種說罷起身,“該休息了。”

“好,今晚我也看看星象。”范蠡送客,“問候嫂夫人。隔日我到府上拜望。”

兵敗如水臨危受命王后姬玉爲大王勾踐送行時,才發現范蠡不在軍中,問范蠡爲何未來,勾踐顧左右而言他。當着衆人面,姬玉不便深問,心中卻打了個問號。在內宮時,她曾問過勾踐,此次伐吳,衆臣是否同意,勾踐說,討伐世仇,個個爭先。范蠡這個-李之戰的功臣,怎麼不露面呢。

姬玉回到後宮,當打聽到范蠡反對主動攻吳而要大王強國固守,以待時機時,姬玉的心收緊了。明白-李之戰後變得好大喜功的勾踐受到石買一類人哄騙,覺得不可一世,聽不進范蠡的逆耳忠言了。三萬丁壯已經出發,猶如箭已射出,收不回了。姬玉只好向先王禱告,求先王允常保佑勾踐和越軍。

但她的禱告一點也不靈,從前方傳來的消息說,勾踐率大軍與吳軍相遇在夫椒(今江蘇吳縣太湖邊)戰於太湖,吳王夫差立於船頭,親自擊鼓,激勵將士。伍子胥和伯-各乘餘皇大艦,順風揚帆,俱用強弓勁弩,箭如飛蝗,越軍逆風,不能抵敵,久未習戰,心慌意亂,倉皇南逃,死傷過半。越將胥犴中箭身死,靈姑浮溺水而亡。如今越軍已退到錢塘江邊,吳軍緊迫不捨。越軍敗局已定,大王惶惶不安。姬玉聞訊,想立即召見范蠡垂問救越之計,又覺不妥,想了一想,便用竹簡刻了幾個字,讓信官即刻送到范蠡府上。

范蠡接到信官送來的王后密簡,展開一看,只見上寫:“速到錢塘救越。”

前線傳來的壞消息范蠡也聽到了,本想趕去,協助勾踐挽救一二,但又怕違了大王讓他呆在都城的軍令。有了王后的手諭,沒了殺頭之罪,范蠡便叫上獨山,立時出發。路過文種家時,范蠡進去述說了情況,原想把王后手諭放在文種處,以便將來有事時,文種爲自己作證。沒想到文種一見王后手諭,眼睛一亮,說,有這令,我也可以去了。范蠡會意,不再多言,於是文種帶了一個家丁和范蠡獨山一道出發了。

范蠡和文種到錢塘江邊諸嵇郢帳中,諸嵇郢一見范蠡文種便滿面羞愧他說:“老將無能,使越軍一敗如此。”

范蠡說:“這是天意,哪能怪老將軍你呢?此次統兵爲石買將軍”休提石買!“諸嵇郢憤憤他說,”越軍剛到夫椒,立足未穩,便令出戰,吳兵稍卻,又趨利直進,誤入吳軍包圍,以致全軍潰退,損我兩員戰將……“諸嵇郢說到這裡竟流出熱淚,”胥犴滿身是箭,慘不忍睹,靈姑浮滿身是傷,溺死水中。石買剛愎自用,依仗大王寵信,蠻橫,把越軍帶到死路上了。“

諸嵇喘了口氣說,“越軍撤到此地,我向大王建議,把兵布到南岸,依仗天塹,扼制吳軍銳氣。石買硬在北岸設防,說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上大夫,你是懂兵法的,不到一萬殘兵,在此設防,吳國十萬精兵,衝殺過來,我軍只有葬身魚腹了。”

“大王現在何處?”范蠡問。

“現在在石買帳中。”諸嵇郢道,“沒用,大王只聽石買的。昨日,幾個老兵冒死撞進石買帳中,見到大王,說石買貪財好利,亂殺無罪,人人自危,軍無鬥志,上下怨恨,石買統兵,越軍必敗,越國必亡。”

“大王聽進去沒有?”文種問。“

“大王如何聽得進。”諸嵇郢道,“說幾個老兵動搖軍心,各打四十大棒。”

范蠡道:“我馬上去見大王,讓他收回在江北設防的自殺之策。”

諸嵇郢搖頭:“咱們大王……”

范蠡請文種留在諸嵇帳中,自己帶着獨山朝石買駐防的地方走去。已經晚了!范蠡摸黑在路上走時,只見北面亮起了密密麻麻、連綿數裡的火把,緊接着便聽到無數面戰鼓發出了雷霆般的進擊聲,渴望廝殺的吳軍將士發出了虎狼般的呼叫。范蠡感到一般人流,不,是一股鐵流、血流、火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越軍陣地滾滾而來。此時,在江岸設防的越軍,看到吳軍火把,聽到吳軍鼓聲吶喊聲,頓時慌亂起來,有的登船南走,有的跳入江中。范蠡看到這種情況,職業天性使他迅速走到就近軍營中,大喝一聲:“我是上大夫范蠡,這裡聽我號令!”獨山揮舞手中寶劍,“有不聽者,看劍!”

軍營中有認得范蠡的老兵,馬上歡呼起來:“上大夫,上大夫!范蠡!

范蠡!“迅速圍到了范蠡身邊叫道:”我們聽上大夫的!“

事不宜遲,范蠡大喝:“手持武器,列成方隊,弓弩手在前,長槍其後,短劍在內,點上火把,穩住陣腳,任憑吳軍衝擊,不可妄動。只要頂過前鋒,就能守住陣地,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越軍齊叫,並迅速按照范蠡的要求,排好了方隊,開戰以來,這些越軍似乎還沒有聽到過如此明白,如此堅定有力的命令,頓時勇氣大增,連眼也瞪得圓了。

吳軍衝來了,范蠡喝聲:“放箭!”

隨着箭的放出,火把停住了。但很快又衝了上來,放箭,放箭,再放箭!

箭沒有了,弓弩手先倒下了。長槍手格鬥,格鬥,再格鬥!長槍手也倒下了。

持短劍短力的正欲廝殺,吳軍從他們商邊衝過去了。留下的方陣成了鐵流中的一座孤島。范蠡往兩邊看時,火流已涌過江去了。他想,這不足三百人的孤軍,留在這裡已無用處,便令大家上船渡江,追尋大軍。

天明時分,范蠡帶着這一股隊伍衝破吳軍陣線,來到浦陽江邊(今蕭山縣境)只見黑壓壓的越軍將士,都跪在那裡,大聲呼叫:“殺石買!殺石買!”

原來衆將士都怨恨石買不會用兵,造成越軍大敗,不殺石買,便不再跟大王走了,正向大王勾踐請願。“不好,要出大事。”范蠡心想。放眼過去,只見勾踐站在遠處戰車上,雙手比比劃劃,不知說些什麼。石買站在勾踐身邊手持寶劍,仍是不可一世。范蠡知道,吳軍渡江後,定在重新排陣,一旦衝殺過來,越軍這等情況,怎堪一擊,石買已把兵逼反,大王若仍用石買,衆將士必然潰散。當此之時,爲了大王,爲了越國,必須當機立斷,舍將保帥。

但自己上前去和大王講,恐大王見疑。范蠡給獨山使了一個眼色,獨山領會,大喊一聲:“要殺石買的,跟我來!”喊聲落地,便有幾十個壯士手持利刃跟着獨山而去。獨山躍上跪着的人羣頭上,過小溪踏石板似的,朝石買那裡衝去。緊跟的武士們沒有獨山的功夫,便踏着人羣而去,起初,被踏的人還任其踐踏,後來,一哄而起,都向石買衝去,口中高叫:“殺石買!殺石買!”

石買見士兵們衝上來,害怕地叫道:“大王救我!”

勾踐沒有見過這種兵諫的陣勢,害怕起來,叫着:“唯!唯!唯!”

不知該說什麼。

范蠡擔心兵亂之後,不分青紅皁白,傷了大王,三步並做兩步躍到勾踐跟前,而此時石買己被獨山帶的兵士剁成了肉泥,勾踐嚇得癱倒了戰車上。

范蠡躍上戰車,高聲叫道:“我是上大夫范蠡,奉大王之命斬殺罪臣石買,向全軍將士道歉,英明大王一定能帶領我門反敗爲勝!”

“大王英明!”獨山帶頭喊了一句。

“大王英明!”將士們都歡呼起來,有的甚至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稱讚大王殺石買的舉動。

范蠡附身趨到勾踐跟前:“大王,我來了!”

勾踐睜眼看到范蠡,立即抓住了他鈉手:“好!好!你來了好。”此時勾踐聽到了士兵們的歡呼,聽到了士兵們對他的讚美,從心底感激范蠡救了他的駕。放心他說:“這裡你來號令!”范蠡說,“我聽大王的。

大王,大家向你歡呼,你站起來說句話。“

“唯?”勾踐道,“我重用石買,敗了,完了,如何說呢?”

“什麼也不用說,和大家招招手!”范蠡說,“話我來說。”

“唯。”勾踐強撐着站了起來,向將士們揮手。

將士們從大王的揮手中得到了安慰,得到了鼓勵,又歡呼起來:“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范蠡站在勾踐身邊,高聲道:“吳國兵強氣勝,戰事難以平息,大王體恤將士,令老者、弱者、傷者回家休養,其餘人等,願意追隨大王抗吳的,是將升一級,是兵,餉增倍,即刻整隊,向會稽山進發!”

將士聽罷,又是一陣“大王英明!”的歡呼。

范蠡看到遠處吳軍正在涌來,建議帶領剩下的精兵強將急速退到會稽(今紹興市東南)一個叫“固城”的小城,以山憑險,長期固守。勾踐點頭,越軍疾速撤離絕地,上了會稽。

吳軍跟蹤到會稽山,將山團團圍住,斷了山上取水的道路。伍子胥對夫差說:“大王放心,不出十日,越軍必渴死矣。”夫差也高興地道:“好好,越軍無人矣,到此固守,無疑坐以待斃,天助我滅越矣。傳令全軍,吃好喝好!等着越軍潰散。”

范蠡建議勾踐到會稽山固守,是他對此山地形十分熟悉,知道山頂之上,有一靈泉,不僅水清可飲,還有嘉魚可食。上山之後,范蠡請諸嵇郢分派隊伍,分兵把守要道。上山的隊伍多是自願跟來,鬥志旺盛,勾踐巡視之後,心中稍稍寬慰,但悔恨之意卻纏繞在心頭,對跟隨的范蠡說:“不聽你的勸戒而出兵,以致落到這步天地,差一點讓亂兵殺了。都是石買害了我,害了越國。上大夫,從今後,你與孤共掌國政。”

“大王,君是君,臣是臣。請大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范蠡誠懇地說。

“唯,唯。”勾踐有些感動的樣子。

重兵壓境示弱求生越軍在山上,吳軍在山下,對峙了十日。

雙方都感到奇怪。越方奇怪吳方爲何圍而不攻。吳方奇怪已斷了水道糧路的越軍爲何沒有飢渴潰散。

這一日,吳王夫差正在議事,忽聽傳報越王勾踐有重禮送吳王,夫差命擡進,只見廿個越兵兩人一組擡了十個大桶,進帳後,放在地上。夫差問,是何寶物,帶隊的獨山答道,是聖泉和嘉魚,勾踐大王不忍單獨享用,特命取魚五百頭以饋吳王嚐鮮。夫差感到蹊蹺,近前一看,果見桶內全是活魚,驚叫道,山上何來活魚?獨山答道,天賜山上有一聖泉,流入聖湖,湖中嘉魚成羣,爲越之國寶。夫差眼盯着獨山說,勾踐送禮何意,獨山從容答道,吳王英明,小兵不敢妄言。夫差哈哈一笑,好一個小兵,寡人偏要讓你“妄言!”獨山見狀,想起范蠡的交待,壯膽說,天不滅越!請吳王退兵!夫差高叫了一聲,“退兵?”狂笑起來,邊笑邊抽出寶劍,刷地一下將一木桶劈開,頓時,水流滿地,活魚亂蹦。夫差又揮劍向活魚斬去,瞬時,成了一灘肉漿。獨山見狀,使了一個眼色,衆越兵隨他退出,夫差和左右吳將,也沒有難爲他們。將出帳時,只聽夫差高聲叫道:“明日勾踐,就是今日之魚!”

給吳王夫差送活魚是諸嵇郢的主意,意思是告訴夫差,山上不怕圍困。

范蠡起初不同意,說一動不如一靜,若是惹惱了夫差。豈不弄巧成拙,後來見勾踐也十分贊成,一時又無良策,趁機摸一下吳軍動態也好。便挑選了十九名壯士,由獨山帶隊去吳方送禮,臨行,范蠡根據君王普遍迷信天意的特點,囑咐獨山見機行事,把夭不滅越之意告訴夫差。以便爲下一步議和做些鋪墊。

獨山回到山上,講了送禮經過。范蠡感到事情不妙,立即和諸嵇郢商議做好應付吳軍攻山準備。范蠡帶着獨山到各個關口看了看,鼓勵越軍官兵爲保越國,保大王而戰,還親自和官兵們一起搬運石頭,加固城關,堆做滾石。

自從斬殺石買退守會稽山之後,越軍上下把范蠡當成了軍事統領。都樂意照他的話去做,見他沒有上大夫架子,都很喜歡他。在這種情形下,范蠡實際上已經有了部分兵權。

不出范蠡所料,送魚的第二天,吳軍開始攻山。由於旱有準備,吳軍一攻,越軍便放響弩滾石,一連三天,吳軍不但沒有奪下一個上山的關口,還死傷了不少人,氣得二十七八歲的吳王夫差大罵不止。令吳軍把山坡上下越人墳墓陵基全部毀壞,想以此激怒越軍下山決戰。被掘了祖墳的越軍將士雖然憤怒萬分,但明白下山如同進入虎口,都含淚強忍。

吳國宿將伍子胥知道越軍有備,會稽山一時難以攻破,便建議夫差在山下築堡屯兵,長期圍困,以待山上水盡糧絕。夫差雖然着急,但一時又無良策,只好點頭同意。於是吳軍改攻山爲築堡,在會稽山下築起了環環相連的一座座城堡,斷了越軍的逃路。

一個多月過去,吳軍的困山戰術發生作用。山上,聖湖之水已波舀幹,腐臭泥水也被淘淨,聖泉的水只剩下滴滴嗒嗒的水珠,兵士們晝夜排隊接水,望水欲穿,糧食已吃完,野菜已挖完,樹葉、山草,都成了充飢的東西。少數身體瘦弱的越兵倒下了。將士開始不安起來,紛紛要求下山決戰。說戰死比困死強。諸嵇郢和范蠡商議後,組織了一次突圍,還沒接近吳軍陣地,就被吳軍的亂箭射回。

這天晚上,明月高懸,勾踐在山上固城中臨時王宮召集范蠡、文種議事,勾踐喝了一口聖泉水,嘆氣道:“自先王至孤,三十年來,未嘗有此敗也。

悔不聽二大夫之言,以至於此。孤知二大夫,爲上天派來助我的,請設計救越。“

文種說:“我聽人講,夏備皮襖,冬備紗,澇備車馬,旱備船。閒時置下忙時用。無患時不養謀臣,遇難時方求良策,豈不太晚了嗎。”

勾踐想起平日只聽石買的話,吃喝玩樂,把諸位賢臣的話全不放在心上,臉不由地紅了,說:“朝聞道,夕死不晚,今日聽到上大夫的話。還不算晚。”

勾踐爲了表示親近,走到文種跟前,拉着文種的手說:“孤謹記教訓,請大夫放心指教。”

文種見勾踐這樣;不安地說:“大王,巨冒犯了。”

“哪裡,哪裡。”勾踐內疚地說:“孤誤了越國,是孤之過。”這位二十六、七的君王,到了這種地步,不得不把脾氣壓住了,要是在戰前,文種這樣說,他早把文種趕出去了。勾踐明白,當此之時,只有依靠謀臣,才能化險爲夷,若不是聽了范蠡的話,上山固守,恐怕早已被吳軍象剁嘉魚那樣,剁成肉泥了。想到這裡,勾踐又過去拉住了范蠡的手,十分謙恭地說:“範上卿,恕寡人拒言之過。救救越國吧!”

范蠡見勾踐態度誠懇,言詞肯切,心想,一國之君,能如此待臣,也夠難爲了,心中有些感動。說:“大夫,臣說過,爲國三件大事。”

“天時,地利,人事。”勾踐搶先說:“寡人已記住了,快說如何辦呢?”

范蠡同文種交換了一下眼色:“如今天時未至,地利不吉,取決於人事了。”

“唯?”勾踐見范蠡已有主意,眼睛放亮。

范蠡猶豫了一下說:“只有卑詞厚禮,以求和解。”

“唯!”勾踐鬆開拉文種和范蠡的手,眼光黯淡。

文種、范蠡見勾踐這樣,不便再言。

沉默。

山上,巡更的棒子聲,傳了進來,令人心顫。

“唯,”勾踐打破沉默,“山上實有多少將士?”

“五千。”范蠡答。

“山下吳軍有多少?”勾踐又問。

“十萬!”范蠡用嚴峻的口氣答道。

二十比一!外行也明白其中的含義。

勾踐嘆了口氣:“去安排吧。”

文種、范蠡同時跪下:“是。”

文種和范蠡來到諸嵇郢處,把勾踐允許和解之意同諸嵇郢說了。

老將諸嵇明白眼前的上策是求和,便主動提出去見吳王。在勾踐同意後,第二天,諸嵇郢便帶了兩個貼身隨從打着使者的旗幟下山了。當時規矩,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吳軍見一將軍只帶兩名衛士,一路放行。吳王夫差本想速戰速決,沒想到深入越地兩個月了,供給越來越難,官兵們開始思鄉,心中十分焦燥,難道說真是“天不滅越”。他正在帳中和伍子胥計議破越之策,門官報告,越國大將軍諸嵇郢求見。夫差對諸嵇郢的名字早有所聞,不知這位以厚道著稱的將軍求見何事,令門官傳進。

諸嵇郢讓隨從站在帳外,自己進帳,行過大禮,不等夫差問話,便開口道:“吳王在上,寡君勾踐,遣臣下郢,未帶重金厚禮,只帶一顆求成之心。

越王自不量力,聽從石買讒言,北上得罪了吳王。今石買已被大王誅殺,越王深感罪重,每日叩拜于山頂,乞求吳王赦兔寬宥。吳王英明之君,率十萬精兵,圍而不攻,君王臣民兵甲免於塗炭,此大恩大德,越人沒齒不忘。“

諸嵇郢邊說邊看着吳王夫差,他見夫差似乎還聽得進,便接下去說,“越王勾踐願訂立盟約,把越變成向吳貢物獻禮的小邑,每年按時向王府納貢進獻,決不懈怠。吳王若許越和解,盛名必將播傳天下,若不許,惡名也將傳揚天下,四方諸候,必以越爲戒,結盟制吳,請吳王權衡利弊。”

吳王夫差雖然年輕氣盛,卻是外剛內柔,貌勇實怯,十分重視自己名聲的人,見勾踐派大將來求和,虛榮心已滿足一半,又聽諸嵇郢講的有些道理,心裡便有不忍心打下去的意思。伍子胥看吳王臉色,知夫差心動,忙說:“大王,吳越世仇,吳國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寶有寶,不稀罕越國的貢禮,要的何物,大王忘了嗎?”

夫差想到了殺父之仇,頓時咬牙切齒:“回去讓勾踐把首級送來,寡人許其和解!”

諸嵇郢狠狠瞪了伍子胥一眼,忿忿施禮告退。

諸嵇郢回到臨時王宮,稟報了情況,勾踐一聽便哭叫起來:“夫差不讓我活,我也不讓他活!”拔出佩劍,“走!有種的跟我下山,和夫差決一死戰!”說着就要衝出宮門,宮內武士見狀,忙跟了上去。文種、范蠡、諸嵇郢等忙上前攔住,好說歹說,把勾踐勸到宮中坐下。待勾踐平靜之後,范蠡說:“大王之命乃越國之命,何以憑一時之忿去硬拼呢!”

“和不能和,拼不能拼,爾等說如何是好?”勾踐竟又嗚咽起來,“我這個大王還有什麼當頭,不如爾等把我的頭交給夫差算了!”

文種、范蠡、諸嵇郢等見勾踐如此說,立即跪下,文種忙說:“臣等無能,使大王蒙羞,請大王恕罪!”

勾踐本是生性多疑之人,說拿自己頭去是想試試臣下是否有此心。話一出口,見紛紛跪地,心中暗想,還沒有背君之人。於是,“唯!”了一聲,揮手讓大家站起。說:“爾等何罪,全是石買置寡人於此。爾等下去再議如何是好,是和是戰總得有個結果。”衆臣唯唯告退。范蠡未走。勾踐見了,知道範蠡有話要說,沒催他退去。

范蠡見只剩下了大王和自己,便說:“大王,臣有一計。”

“唯?”

范蠡湊近勾踐道:“臣曾遊歷諸國,知吳國太宰(最高行政長官)伯-,先祖伯宗爲晉國人,官至大夫,被-氏在殺。其子伯州黎逃楚,義被殺。孫子伯-逃亡奔吳,靠伍子胥推薦,當上大夫後,便踩着伍子胥之肩百般讒言,受到闔閭和夫差寵信,夫差對其言聽計從。此人貪財好色,若派人暗中會見伯-,結其歡心,訂其盟約,太宰伯-言於吳王,吳王一定應允,子胥聞訊勸阻亦晚矣。和局可定。”

勾踐聽范蠡講得有理,靠近了些說:“以何重禮見太宰伯-?”

范蠡頓了一下說:“軍中所缺者,即爲重禮。”

“寡人明白了。誰可擔當此任?”

“臣以爲非文種大夫不可。”

“上大夫爲何不自去?”

范蠡:“-李戰後,吳人對我恨之如骨,我去只會激起夫差之怒,於事無補。”

勾踐:“寡人明白了。此計甚妙,即辦。”大聲吆喝,“宣上大夫文種!”

文種巧說夫差許和文種大夫按照勾踐的旨意;帶着勾踐的密簡和一名隨從,連夜從懸崖順繩滑下,悄悄地穿過吳軍營壘,跑回都城,面見了王后姬玉,稟報了會稽山的危險處境,求王后照大王密簡上說的辦。

王后姬玉一直關心着戰事。當她聽說石買已被亂兵殺死,范蠡、文種、諸嵇郢等人已取得勾踐信任時,心中鬆了一口氣。但她深知越弱吳強,對越軍固守會稽山後的情況不明,一直放心不下。她一方面讓留守大臣組織市民保衛都城。一方面派人和會稽山聯絡,幾次都沒有成功。現在見到文種,知道了山上困苦情況,心中壓的石頭更沉了。她展開竹簡一看,眉頭緊鎖說:“你們男人,一用計,就想到了女人!”

文種頓時羞愧地說:“沒有辦法之法。請王后寬宥。大王說,女子也要爲國效力。”

姬玉苦笑:“好一個爲國效力!”

姬玉雖然對用美人計不悅。但還是照勾踐密簡的要求,從宮中選了八個美女,盛其容飾,一一囑咐。又從庫中取出白壁二十雙,黃金千鎰(古時計量單位,一鎰約二十兩)含淚交給文種說:“上大夫,越國交給你了!”

文種也流淚說:“王后放心,臣知份量,若辱此行,無顏回越。”

文種從宮中選了人員車輛拉着美女、寶石、黃金,朝會稽山急進。一更時分,到了太宰伯-營地,即刻求見。伯-剛剛躺下,聞越文種大夫求見,心中不快,本想不見,又想到文種此時到來,一定不會空手。指使手下人探明情況。手下人立即出門,探明文種帶來了八名美女和寶石、黃金,向伯-稟報了。伯-一聽心中高興,面上怒道:“宣文種進來!”起身離牀,穿着睡衣坐在了會客帳裡。

文種被帶進後,立即跪下道:“太宰在上,寡君勾踐,年幼無知,獲罪上國,今已追悔。願舉國爲吳臣,恐上國天王不納。知太宰功德巍巍,一言九鼎。寡君使下臣文種,叩首英明太宰轅門,借重貴言,收寡君於宇下。不腆之儀,聊效薄贄,自此源源而來矣。”文種從懷中掏出禮單跪前呈上。伯-接過禮單,一折兩半;作色生氣道:“破越指日可待;凡越所有,皆吳所有。區區薄禮,小視吾乎!”文種又跪前一步說:“越兵雖敗,尚有精兵五千,以一當十,堪當一戰。戰而不勝,將盡燒庫藏之積,竄身異國,以圖再舉,安得越有爲吳有耶?即吳盡有,然大半歸於王宮,太宰同諸將,不過瓜分一二。太宰若主越吳之和,越非降於吳王,實降於太宰也,春秋奉獻,未入王宮;先入宰府。是太宰獨享全越之利,諸將不得見焉。況困獸猶鬥,依山一戰,越軍同氣敵愾,如猛虎下山,太宰之營,敢保無不測之事乎?”

文種這一席話,入了伯-之心。伯-不自覺地點起頭來。心想,若是不許和解,越軍真向自己營地衝來,自己從楚到吳,好不容易混到的太宰高位,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就可能付之東流。

文種見伯-心動,又說:“此次進獻八人,皆出王宮,寡君若生還越國,定當搜尋民間美於此者,送於宰府以備太宰灑掃庭除之用。”

伯-本是貪財好色之人,出兵兩月,深感寂寞難耐。眼見美女、寶石、黃金到手,裝腔做勢了一會,便露出本相。笑臉請文件站起,說:“文大夫舍子胥右營而來吾左營,信吾無害越之意。此事好說,明日,”我引上大夫面見吾王,以決其議。“文種見伯-答應,鬆了一口氣,忙又跪道:”越國全仗太宰成全。這裡我代寡君勾踐叩拜了!“伯-笑道:”快快請起,伯-承受不起。“命左右安排文種留宿營中,以禮相待。又令左右將寶石、黃金入庫,將八個美女引入帳中。

次日一早,伯-帶着文種來到中軍夫差帳中。伯-讓文種在門口稍候,自己先入帳見夫差。文種戲言道:“太宰,勿忘昨夜之歡。”伯-也笑道:“越女別有風情,-終生難忘。”壓低聲音說,“-不敢獨享,昨夜已向大王獻了一名。除子胥外的諸位將軍,我亦各獻了一名,哈哈。”文種聞言,心中真不是滋味!

伯-進帳,見到夫差,行了君臣之禮,問了寢食之安後,述說了越王勾踐派文種來營請降之意。

夫差不高興地說:“寡人與勾踐有殺父之仇,如何許其降和?”

伯-不慌不忙道:“大王不記孫武之言乎,‘兵者兇器也’,可暫用不可久用。勾踐得罪大王,已表示降服,其君爲吳臣,其妻爲吳妾,越國之寶器珍玩,盡掃貢於吳宮,乞求大王者,僅存宗祀一線耳。受越之降,厚實也,赦越之罪,顯名也,名實雙收,有利無弊。若不許降和,勾踐將焚廟毀寶,率死士五千,與吳死戰。越人向以不怕死著稱,-李之戰時,三百死囚亂我吳軍,先王負傷致死。臣擔心越人拼命,必衝中軍而來,安得不傷大王乎?”

夫差對越人在-李之戰中用三百死囚亂了吳軍的事記憶猶新,圍山之後,也曾擔心這一幕重演。伯-提起此事,心中不禁發怵。伯-見狀,又進一步說:“吳軍離國太久,人心思鄉,臣擔心夫概之事……”夫差打了個手勢,止住了太宰的話頭。

伯-提到的夫概之事,是吳王闔閭伐楚佔領郢都之後,其弟夫概在吳都姑蘇自立爲王的事。夫差對此事十分清楚,故而止住了伯-話頭。話頭制住了,但此事象陰影一樣立時罩在了心頭。夫差瞬時思慮了國內情況,雖然一時想不起哪個王叔王弟敢自立爲王,但自己王位如何來的,自己清楚,往往就是一瞬之間,一句話決定了誰是君王啊?

“臣以爲,”伯-又說,“接受越降,利大於弊。曠日爭戰,彼在山上,吾在山下,前景難料。”

伯-一席話,使夫差感到,殺父之仇已降到了次等位置。若不許越降,三百死囚一幕重現,自己也可能遭殺身之禍。對峙下去,國內有變,王叔、王兄們被誅的下場,可能落到自己身上。想到這裡,覺得許降倒是上策,便問道:“文種大夫安在?”伯-道:“現在帳外候宣。”夫差道:“宣他進來!”

文種聽到宣聲,知道事情已成,便膝行進帳,步步叩頭,行至夫差近前,泣聲說道:“亡臣勾踐使陪臣文種告上國天王,願天王赦勾踐之罪。勾踐願將越國寶器獻天王左右,君爲天王賤臣,臣爲天王賤民,任聽天王驅使。天王若不允,勾踐將……”

夫差打斷文種的話,他不願再聽到死戰之語,高聲說:“汝君勾踐爲臣,能從寡人人吳否?”夫差想,若能把越王勾踐帶到吳國,越國等於無王,勾踐雖生猶死,且生死操自己之手,隨意撥弄,殺父之仇隨時可報。

文種見夫差有允降之意,叩首說:“既爲賤臣,死生在君,敢不侍奉天王左右。”

伯-幫腔道:“如此,大王已得越國,還圖什麼呢?”

夫差想了想說:“好吧!”

文種又在地下叩起響頭:“天王英明!天王大德,高於上天!”

正在此時,接到消息的伍子胥急進中軍帳,聽到文種的話,滿面怒容道:“大王!已許越降乎?”

夫差雖然是伍子胥扶上王位的,但立王之後,便對相國伍子胥常以父輩口氣教訓他不滿意。現在見伍子胥進帳,沒有行君臣之禮便質問自己,有些不悅他說:“已許之矣。”

伍子胥一聽連叫:“不可!不可!”其聲若洪鐘,震得軍帳顫抖。文種嚇得倒退了幾步,一時不知如何辦好。

“爲何不可?”夫差冷冷地說。

伍子胥道:“越吳勢不兩立。吳不滅越,越必滅吳。中原之國,戰而勝之,得地不能居,得車不能乘。戰越而勝,地可居,舟可乘,此社稷之利。

不可棄也。況又有先王大仇,不滅越,何以還立庭之誓言?“

夫差一聽伍子胥如此說,覺得也有道理,一時語塞,眼瞅着伯-,意思說,你說該如何辦。

伯-見狀,立即衝着伍子胥說道:“相國之言差矣。若以地可居,舟可乘,謂吳越不能共存,則秦、晉、齊、魯皆爲陸國,地可居,車可乘,如何共存至今乎?若謂先王大仇,必不可赦,則相國之仇在楚,爲何不滅楚命允其和耶?今越王願以臣服,比楚仍答王更低一等,相國自行忠厚之事,讓大王落刻簿之名,此爲忠臣所爲乎?”夫差聽了,高興起來。一拍大腿說道:“太宰之言有理,孤有大志於齊,允越和議,越已稱臣,孤有何求。相國且退,越國貢品到時,孤分一份給你。”伍子胥氣得面如土色,大罵伯-是誤國佞臣,伯-看着夫差,也不還口。夫差對伍子胥指桑罵槐很不滿意,叫左右:“相國醉了,扶他回營!”左右上前扶伍子胥,被伍子胥甩開,邊罵邊步出了中軍帳,含憤回到右營。途中遇到將軍王孫雄,高聲叫道:“不出二十年,吳宮便爲沼澤矣!”王孫雄看着伍子胥,嘆道:“子胥老矣!”

伍子胥走後。夫差問文種:“越王夫婦何時入吳?”

此事,文種事先沒有請示,只好說:“寡君蒙天王不誅,天王大德,容寡君回都,悉斂玉帛子女,以貢於吳,願天王稍寬時日。”

伯-道:“大王既已許降,不怕勾踐不來,若其失信,臣願代大王誅伐。”

“好!好!”夫差急於回國,說道:“五月中旬,寡人在姑蘇等汝君到來。”

夫差命王孫雄押文種問至越營,具體敲訂盟約條款。太宰伯-屯大軍於江北吳山,如勾踐過期不至,滅越歸報。安排停當後,即令伍子胥撤軍北歸。

伍子胥望了望會稽山長嘆了幾聲,下達了班師的號令。

大王發病軍師巧治“寧可戰死,也不入吳爲奴!”勾踐聽到要他和王后入吳爲奴三年議和條款後,大叫了一聲,昏了過去。從爲主到爲奴,這個變化太大了!勾踐,這個一生下來就被捧着的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條款。

在場的人,立時慌忙起來。勾踐的一個貼身衛士,抽出寶劍朝文種刺去,他認爲文種的話氣昏了大王。范蠡眼疾手快,一腳將寶劍踢飛後,喝了一聲:“安靜!”如同響了一聲炸雷,把臨時王宮中的人都震住了!

范蠡疾步向前,抓住勾踐的手脖號了號了脈,又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勾踐的腦袋,翻了翻勾踐的眼皮,轉身說:“大王無事,歇一會便好,盟約事,大王好了再議。”他看着諸嵇郢說:“大將軍以爲如何?”

此時的諸嵇郢在越有一言九鼎之位。他知目前情勢只有等一等再說,便高聲說道:“上大夫說得有理!大家暫且退下吧!”

在會稽山的大臣、將軍見手握兵權的諸嵇郢這麼說,都悄悄離開了。范蠡見大家已離開,便指揮侍人將勾踐擡到內室牀上,叫來了醫生。范蠡見醫生笨手笨腳,就讓醫生站在一邊,自己拿起醫生箱裡的骨針,朝勾踐的幾處穴位刺去。不一會兒勾踐吐了幾口白沫,喘了一口氣後,呼吸勻稱起來。

“無事了!”范蠡拔出骨針,交到醫生手裡:“再給大王按摩按摩,熬點清醒湯喝。”

醫生見范蠡醫術高明,佩服地連連點頭:“上大夫放心,”

范蠡走出內室,來到議事廳,諸嵇郢、文種仍在,關切地問大王病情。

范蠡看看宮內無人,對文、諸二位悄聲說:“大王害有癲狂症。”

二位一驚:“啊?”

范蠡:“不是太重,氣迷心時纔會發作,此事且莫外傳。”

文種摸摸頭,苦笑道:“降吳盟約一事,王孫雄將軍還在山下等着回覆呢。”范蠡對諸嵇郢說:“大將軍,你說如何辦?”

諸嵇郢道:“當前,和是上策,且吳已撤兵。若再反悔,不僅惹惱吳軍,還會失信於天下。至於大王……上大夫,老夫佩服你一向神機,由你安排吧。”

文種也說:“少伯,計從你出,說吳,我已辦了,說王,就看你了。”

“好吧。”范蠡說,“既然二位信任我,我就妄言了。正如大將軍所言,當此之時,只有與吳講和纔是上上之策。戰死容易保國難。要保越國不滅,只有保住大王不死。只要大王還在,越國臣民就有希望,復興越國就有希望。

敵太強我太弱,大王只有屈尊爲奴,滿足夫差虛榮心,大王才能下死。這是上天對越國的懲罰。不如此,越國就會被夫差吞掉了。庶民尚且知道,留得青山在,不伯沒柴燒。爲君爲臣,更應明白。文大夫,大將軍,這山上已經水盡糧絕,也不好再呆下去,吳軍大部已撤,咱們不如趁大王尚未清醒之際,撤離下山,返回諸暨都城,再說服大王如何?其它條款,也只有回都城才能辦。“

文、諸二位想了想,都點了頭。

范蠡見二位同意,又說:“請文大夫去和王孫雄周旋,告他回都城後再訂盟約。請大將軍向將士們解釋忍爲上、和爲上之理,整好行裝,威武下山回都。”

文、諸二位都說好,分頭去辦。范蠡返回內室去看勾踐病情。在這之前,他只覺得勾踐言行怪異,沒想到勾踐竟有癲狂症。百里長河老師對他說過,伴君如伴虎,囑他小心。如今伴了一隻病虎,更得加倍小心纔是。

醫生向范蠡稟報了治療經過。范蠡看到勾踐躺在那裡,雙眼緊閉,疲憊不堪的樣子時,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他對醫生說,大王太勞神了,山上沒什麼好吃好喝的,快令左右備轎,將大王擡回都城調理。醫生也巴不得快回都城,連聲說好,讓侍人、衛士,趕快安排。

范蠡走出勾踐寢室,已是黃昏。無邊的雲霞把會稽山罩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對人間爭鬥不感興趣的一羣麻雀在附近叢林裡嘰嘰喳喳地叫着,更顯山上十分安靜。范蠡信步走到一個關口哨前,一個年輕士兵正警覺地望着山下。

范蠡同哨兵交談了起來:“小夥子,山下有什麼情況?”

哨兵回頭見是范蠡,忙答:“稟報上大夫,吳國大軍已經撤走,少數營盤還有人。”

“你當兵幾年了?”

“回上大夫,這次北上攻吳才當的兵。”

“家中有何親人?”

“回上大夫,家中還有母親和妹妹。”

“父親呢?”

哨兵流下眼淚:“夫椒戰敗後,父親和一羣在-李打敗過吳軍的老兵,向大王請願,罷免石買……被石買刺殺了……”

哨兵的話,使范蠡心中很不是滋味。他突然想起了“百里論政”中說:“不怕國弱,就怕君弱,不怕敵強,就怕心散。”夫椒一戰,弱君錯策,上下離心,如何不敗呢。他對哨兵說:“下山回去照顧母親、妹妹吧!”

“不!”哨兵擦了擦眼淚,“大王殺了石買,爲我報了仇,我要保護大王。”

“好!”范蠡說,“吳越訂立盟約和解了,你們知不知?”

“知道!”哨兵答。

“大王和王后,要去給吳王爲奴三年,你們知不知?”

“啊?”哨兵驚訝地瞪大眼睛,“這不可以!”

范蠡心一緊:“要真是這樣呢?”

“那就拼個死!”哨兵咬着牙說,“也比去爲奴強!”

“大王自己爲了越國,甘願去爲奴呢?”范蠡看着哨兵。

哨兵的眼淚淌了下來:“那我們聽大王的!”

“好!你對大王一片忠心,上天保佑你和家人平安。”范蠡安慰了哨兵,急步離開了。

夜色籠罩了會稽山,范蠡感到山上瀰漫着一種恐怖情緒,一旦勾踐醒來,說出不願人吳爲奴的話,生性倔犟的五千士兵就有可能衝下山去,同留下談判的王孫雄部拼命……結果必然是魚死網不破,整個越國就徹底完了。當務之急是儘快離開會稽山,回到都城,讓勾踐回到大事不糊塗的王后懷抱,讓五千士兵回到庶民的親情中。訂盟和解纔有希望,越國纔有希望。想到這裡,范蠡急忙走到諸嵇郢帳中,說出自己擔心。諸嵇郢也感到事關越國存亡,決定連夜下山,隨即頒佈了撤退回都的軍令。

忠言說後存君爲上范蠡告別諸嵇郢,到文種下榻處,商議了護送勾踐下山事,然後便下山了。

范蠡提前趕回都城,是要辦三件事。一是拜見重臣舌庸,通過舌庸做好留守大臣和王公貴族的工作;二是爲吳國留下的議盟代表王孫雄及其隨行安置好住處;三是向王后姬玉陳明“存君爲上”之理,求王后說服大王屈身入吳爲奴。

范蠡回到都城,已是午時,連自己“官邸”也未回,飯也未吃,就先拜見了舌庸。從舌庸家出來,又到都城的“賓館區”爲王孫雄安排房子,到城外爲王孫雄率領的吳軍安排了紮營地。

辦完兩件事,己是掌燈時分。此時越軍先鋒已開始入城,范蠡上前向指揮詢問了情況,得知撤離會稽山十分順利。大王正在中軍車隊回都途中,心情稍安。

在市上胡亂吃了點東西,范蠡讓獨山先回官邸,自己朝王宮走去。他預計勾踐夜半可回到王宮,在此之前一定要說服王后。范蠡不由加快了腳步。

范蠡急急來到王宮,請門官向王后通報:上大夫范蠡從會稽山回都有要事向王后稟報!

王后姬玉自從接到勾踐密簡,將金銀財寶美女交給文種帶到吳營議和之後,便病倒了,爲越國命運擔心,爲大王性命擔憂!今日接到消息說議和成功,心情纔好了些,讓阿青給她燒了一碗可口的湯喝了,才起身下牀梳了妝在屋裡輕輕地走動,邊走邊想着議和條款,割地賠款,子女或親屬做人質是少不了的。除了這些,驕橫的夫差還會有何條款呢?不管是何條款,只要大王活着只要越國存在,姬玉覺着都可以接受,誰讓自己去打人家,文打敗了呢。想到這裡,姬玉又想起了范蠡。是范蠡在大王危難之時,殺掉石買,聚攏殘兵,據守會稽,和吳軍對峙,贏得了議和機會。范蠡這個楚國宛人,兩次拯救了越國,他圖的什麼呢。

正在姬玉揣摩范蠡這個人時,門官稟報,上大夫范蠡求見!

姬玉一驚,她知范蠡性格雖然急躁,但處事一向謹慎。輕易不會直接求見後宮,一定有要事,情不得已。便令宣進前廳等候。

姬玉喊過阿青,幫着自己重新梳妝,由阿青扶着到了前廳。

前廳等候的范蠡見王后駕到,忙施了一禮說:“冒昧打擾,請王后恕罪。”

“上大夫有功于越,何罪之有,坐下說話吧。”姬玉坐卞輕輕地說。

“謝過王后。”范蠡沒有坐,接着說。“大王夜半即可回宮,臣特來稟報。”

“此事,信官稟報即可,何勞上大夫?”姬玉看着范蠡說:“上大夫此時到內宮,不是爲了報信吧。”

范蠡知道王后不是等閒之輩,但沒想到王后如此敏捷,言鋒如此犀利。

他沒有開門見山,是擔心王后身邊的侍女走漏消息。

姬玉會意:“阿青不是外人,但說不妨。”

原來她就是阿青!自從上次獨山講過阿青的事後,范蠡已記住了阿青名字。范蠡望了一眼阿青,清了清嗓子說:“王后想必知道,周文王曾被殷紂王拘於-裡,以後奪了殷的天下;晉公子重耳曾經流亡了十八年,最後奪得了王位;越之先祖少康……”

“以十里之邑,五百之師,中興了夏國。”姬玉接道,“上大夫到此,不是給我講故事吧?”

范蠡對王后熟悉歷史的程度感到驚訝,同時也爲自己從歷史“破題”勸諫的做法感到高興。王后既熟知歷史,自己欲說之話,也就好講了。范蠡說:“王后英明!臣覺着朝代不同,君臣不同,但故事可以重演……”

范蠡不說了,用眼睛望着王后。

姬玉明白了范蠡之意,吸了一口涼氣:“難道吳王夫差要把大王拘禁或流放不成……”

范蠡鼓足勇氣:“臣等無能,難爲大王分憂洗辱,吳王夫差令大王和王后入吳爲奴三年!”

“啊!”姬玉吃驚了。古往今來,對戰敗國君王處置舉措她都想到了,但沒想到要她和大王一起入吳爲奴三年,這是何等的羞辱啊!

范蠡看到王后吃驚,心裡涼了半截。王后若象大王一樣,和議必然不成,越國必然滅亡。

“王后!”范蠡說,“越國己被吳國打倒,渾身是傷,遍體流血,倘若再戰,必死無疑。當此之時,存國爲上,存君爲上,只要大王還在,越國就在……”

“你不必再說了。”姬玉說,“非如此,不能議和嗎?”

“王后,那夫差驕橫虛榮得很,非如此不能議和,不議和越就難存。”

“大王同意嗎?”

“大王同意議和,但入吳爲奴事,大王說要王后同意。”

“大王真是如此說嗎?”

“真的。大王一向敬重王后。”事情到了這種地步,范蠡只好把“慌話”

說到底了。反正這種事情,也難以覈實。只要能把越國保住,用何方法不必拘泥。范蠡索性把事情推到極至,他說:“越國存亡系王后一身,若是王后同意去吳,大王也必然同意。若是王后不同意,大王也必然不同意。和議不成,屯在江北吳山的伯-幾萬大軍就會捲土重來,那越國……”

姬玉打斷范蠡的話:“上大夫智謀過人,你認爲只有如此,越國可存嗎?”

范蠡:“臣以爲,存越,此爲上上之策。”

шшш◆тt kΛn◆C〇

沉默姬玉畢竟是姬玉。回味歷史故事中那些忍辱負重的君王,她的思緒平靜了下來,說:“我明白了。轉告議和的大臣,是文種吧?準備答應吳國的條款。”

范蠡:“王后同意入吳了?!”

“越系臣妾身,不可做罪人。”姬玉嘆道。

講的好啊,王后!范蠡心中讚歎。同時也爲說通了王后而興奮。這一步成了,下一步要王后去說大王啊。范蠡似乎擔心的樣子說:“大工會同意嗎?”

“上大夫放心,大王會同意的。”姬玉肯定地說。

范蠡情不自禁地跪了下去:“謝過王后,越國臣民有如此大智、大勇、大德、大仁王后,實乃上天恩賜!”

姬玉見范蠡言詞誠懇,心中也很感動,難得一個楚國人爲越國事競如此上心。勉勵說:“越國依仗上大夫謀劃!”

范蠡答道:“臣願爲大王、王后效命!”

范蠡走出王宮大門,感到有些輕鬆。從臨危受命去錢塘救駕到今晚見到王后,一場滅頂之災在自己運籌中避免了,拯救越國的謀劃一步步實現了。

他突發狂想,即使孫武亦不過如此吧。孫武居於強國強兵之境,若處在弱國弱兵之勢,主張爲“客”,主張速決,主張爲“剛”,主張“全破”的兵法還靈嗎?想到此,心頭一熱,生出一個和孫武比試的念頭。創造一套弱國弱兵需要的“先‘主,後’客,,韜光養晦,持久防守,以柔克剛,多管齊下,‘全破’強敵的全新兵法來。范蠡感到來越國來對了,幫越國幫對了。弱越,正是實現報負的好地方!

宛玉至越少伯完婚范蠡回到自己官邸時,守門兵丁稟報他,夫人已來了幾日。“夫人?”

范蠡楞住了。“難道是百里宛玉來了?”事先一點信都沒有。范蠡急步走進客廳,只覺得眼前一亮:一個女子正坐在燈下做着女工。那是師妹百里宛玉嗎?那就是自己夫人嗎?

范蠡正不知道如何說好,百里宛玉站起身來,羞答答笑笑吟吟地道:“少伯兄,回來了?”

“嗯。回來了。”范蠡答道,頭上竟刷地冒出了熱汗。

范蠡雖然和百里宛玉相處多年,但一直把宛玉當妹妹看待,從未想過婚嫁之事。上次回鄉老師把宛玉許配給他,雖然答應了,但走得匆忙,不僅連儀式也沒舉行,甚至連面也未見。宛玉突然到來,范蠡覺着象夢一般。他在脫外罩時,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手臂,很疼,不是做夢。范蠡雖然對千軍萬馬號令若定,但對突然來到的夫人,還不知如何相處。

宛玉上前接過他的外罩,他很不習慣,叫起了獨山。獨山聞聲從竈間端水而來,邊走邊高興地叫道:“來了!來了!”

宛玉掛起外罩,見獨山進屋,忙過去接端水的木托盤。獨山:“不用,不用,你坐吧,坐吧,同少伯說說話。”說着將兩碗水分別放在范蠡和宛玉面前,“你倆說話吧,我去給少伯燒洗澡水。”“我去燒吧。”宛玉欲動身。

“哪能讓你去呢?還是老樣子,這些活我全包了。”獨山擋住宛玉,笑道:“上大夫夫人,這些粗活,哪能勞你插手。”

宛玉滿面羞容:“獨山何時貧嘴了。”

獨山不服氣:“我如何貧嘴了?”

宛玉笑道:“啥子夫人,多難聽啊!還是叫我宛玉好。

獨山正色地:“那可不行,官場上興這個,我若不叫夫人,是沒規矩呢?”

宛玉:“在家不叫總行吧。”

獨山想了想:“不行,規矩就是規矩,少伯常說的。少伯,你說是吧?”

范蠡不好說話,笑了笑:“這話,叫你抓住了。算了吧,你也坐下,咱們說話。”

“我得丟燒洗澡水呢。”獨山說。

“我啥時用過熱水洗澡,別撤故了,坐下吧。”范蠡說。

獨山不情願地:“夫人從老家來,你倆說說話,我坐這兒算啥?”

范蠡:“好吧,好吧,你到文種大夫家,請文種夫人過來。”剛纔這一會兒,范蠡想,宛玉一來,生米已成熟飯,總要舉行中儀式才行,於是。他想請文種夫人過來幫幫忙。

“請她過來幹啥?”獨山問。

范蠡不高興:“叫你去,你就去唄!”獨山慌忙答了一句,出門去了。

屋子裡只剩下范蠡和百里宛玉,兩人分坐一邊。

范蠡:“老師、師孃、師兄可好?”

“好,都很惦記你,父親聽到吳越又打了一仗!有些擔心,就讓我來了。”

宛玉道。

范蠡:“你是如何來的?”

“宛邑一隊商人到這邊販貨,父親託他們把我帶來了。”

“路上順利?”

“順利。”

“那隊商人呢?”

“等不着你,辦完貨就走了。”

“你來這幾日,生活習慣?”

“還好。”

范蠡嘆了口氣。

宛玉看着范蠡神色:“少伯,我不該來嗎?”

“不,但不是時候。”范蠡緩緩地說,“實在太忙,無暇陪你。”

宛玉擡起頭:“你忙你的,我不要你陪伴。父親已經交待,不誤你的前程,淡了你的大志。”

范蠡心頭一熱:“多謝老師。宛玉,我這個人,你知道的,脾氣古怪,性格急燥,辦事不循常規,人稱瘋子,你跟着我,要吃苦的。”

“苦,就是人吃的,我既然來了,這些,也就想好了。”宛玉看着范蠡的臉色說,“你不要爲我所累,還象過去一樣,想幹何事就去幹。”

范蠡心頭又一熱:“謝謝你,宛玉。難得你,如此通情達理。我是出入戰場的人,兵者兇器也,一旦我……”

宛玉打斷范蠡的話:“不要說了。生是你的人,死是你是鬼。我知道你是何人,既然同意了父母安排,一切你儘管放心。少伯,你不瞭解我們女子,對事情,對婚姻,一旦認準了,比你們男子還執着。”

范蠡感到,幾年不見,宛玉的確不是小孩子了,從談吐看,不愧是百里家後代。自己能娶宛玉爲妻,是上天的安排,也是自己的福份。

文種夫人——一個端莊慈祥的老大姐來了。一番寒喧之後,范蠡請文種夫人坐下敘話,文種夫人說:“路上我已問過獨山,你倆是天生一對。一更天了,快快儀式一下,好入洞房,有話明日再講。”

文種夫人令獨山到院裡擺了一個小桌,點上了兩個火把。然後對范蠡、百里宛玉說:“別裝扮了,照我說的辦。”

范蠡、百里宛玉對視了一下,按照文種夫人指點,跪在了當院,獨山和幾個家丁,站在了一邊笑着。

文種夫人喊:“一拜天地!”

范蠡和百里宛玉磕了三個頭。

文種夫人:“二拜高堂!衝着老家方向拜就行了。”

二人又磕了三個頭。

文種夫人:“夫妻互拜,要拜的真才中。”

二人同時磕了三個頭,差一點磕到了一起。

文種夫人:“入洞房!獨山、洞房安置了沒有?”

獨山:“夫人,這院裡就有平房,哪有洞房?”

文種夫人笑了:“你這個傻瓜,新房就叫洞房,還能去住山洞?”

大家一聽都笑了。

獨山不好意思地:“洞房咋安置?”

文種夫人:“這般時候,還安置啥,把牀挪在一起就中了。”

獨山大聲地:“明白了!”揮手帶着幾個兵丁進屋去了。

百里宛玉站起對文種夫人說:“謝謝你了,夫人!”

文種夫人:“別這麼叫,叫我大姐好了!”上前拉住宛玉的手:“長得真俊,象朵花一樣。”扭頭見范蠡還在跪着,卟哧一聲笑了:“上大夫還跪着幹啥?”

范蠡:“你沒有下令起來嗎?”

文種夫人笑道:“入洞房,下就是下令了嗎。挺機靈的人,這事咋這般糊塗?”

范蠡笑着站起:“書上沒有,又是第一回,誰知入洞房就是下令站起呢?”

文種夫人:“上大夫真夠咯的了。哎,姑娘叫啥名字來,剛剛說過,我就忘了。”

“百里宛玉。”

文種夫人說:“記住了,這名字好,百里之後,宛邑之玉,好,當今王后叫姬玉呢。”

范蠡心裡格登一下。

宛玉:“謝謝大姐誇獎,今後依仗大姐多多關照。”

文種夫人:“沒說的,誰讓我比你大一截子哩,子禽和少伯一起從楚到越,情同兄弟,咱倆還不是好姊妹嗎?以後有事儘管找我。”

范蠡想到以後少不了麻煩文種夫人之處,就說:“我就替宛玉謝過夫人了。”“喲,沒入洞房,就變成一家子口氣了。好,好!”文種夫人說,“別等獨山他們幾個了,笨手笨腳的,走,一起去收拾。”

人走夜靜之後,新房裡剩下了范蠡和宛玉。

范蠡看着姣小的宛玉,又進入到了夢境之中:自己有了夫人啦,這可能嗎?昨日還在會稽山上困守,今日有了溫馨之家,可能嗎?

正在范蠡遐想之中,街上傳來了喧鬧之聲,范蠡叫聲:“不好!”對宛玉說,“差一點忘了,我得去王宮接駕。你先歇着吧。”說完,不等宛玉回話,起身披衣,迅速地走出了門。

范蠡知道已經晚了,沒有喊醒獨山,沒有叫醒門衛,蹭地上了房,從這個房脊到那個房脊刷刷地抄直道竄到王宮那邊。還好,大王勾踐尚未到達。

火把下,大臣們已列好了兩隊。范蠡悄悄地站到了舌庸的跟前,拉了一下舌庸的手。

舌庸口頭,見是范蠡,便附在他耳邊說:“大家都願議和。”

鼓樂聲響了。

大王的重帷之車過來了。

諸嵇郢和文種扶着車過來了。

諸嵇郢高聲叫道:“大王龍體欠安,訓示大臣免禮,隔日上朝議事!”

文種叫道:“大王今日頒詔!令吾等,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慰憂者,賀喜者,送往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休養生息……”王公大臣們聽了諸嵇郢和文種宣示的大王旨意,山呼,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勾踐躺在車裡,聽到臣民們的歡呼,掙扎着要起來:“唯?唯?”勾踐叫着。醫生弄不明白勾踐意思,只好說:“已到王宮門前了。”

“唯?唯?唯?”勾踐掙扎着叫了幾聲,又倒下了。

醫生鬆了口氣,按照諸嵇郢將軍和文種大夫的吩咐,醫生給勾踐服了睡眠藥,一路上勾踐十分安生。車到王宮門前,王宮侍衛們迅速將勾踐擡進宮內去了。

諸嵇郢揮手,令停了鼓樂,然後叫道:“列位,回去吧,上天保佑越國不滅,一切全憑大王做主!”

大臣貴族們散去。街市上的火把開始熄滅。范蠡走到文種跟前:“順利?”

“順利。”文種說,“大王一句話沒說。這邊?”

“順利。”范蠡說,“三件事都己辦完。王后答應入吳。”“好!”兩人相視一笑,告別。

范蠡重又回到自已新房時,宛玉還未睡。范蠡:“你爲何不睡?”

宛玉害羞地:“你不回來,我睡不着。”

范蠡:“以後這種事多着呢,你不睡如何行。”

“宛玉低頭:”明白了“”

“宛玉!”范蠡心頭格登了一下,上前擁住了宛玉說:“以後不要叫宛玉了。”

“爲啥?”宛玉擡起了頭。

“因爲王后叫姬玉。”

“聽說王后仁慈賢慧。”

“權勢能使人心變壞。”

“宛……玉明白了。不叫宛玉,叫什麼呢?”

“就叫宛女吧。”

宛玉點頭。

“範蠢擁緊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宛玉:”委屈你了!“

宛玉情不自禁的淌出了一行熱淚。委屈、痛苦、激動、羞澀,自已也說不清。但有一點是清楚的,今日起,宛玉姑娘消失了……

越王喪氣越後教夫勾踐回到寢宮後,仍然昏睡不醒。

姬玉問大王何病,醫生照文種大夫吩咐,說大王染了山上風寒,吃了藥,發發汗,醒來就會好。

姬玉讓衆人退下,坐在牀邊,握着勾踐鷹爪似的細手,端祥着勾踐疲憊的臉,心中百感交集。原想棧李之戰後,大王能承繼先王遺德,勵精圖治,振興越國。沒想到竟聽佞信讒,孤行己意,以致兵敗國破,入吳爲奴蒙辱。

勾踐哪勾踐,何時才能真象大王呢。夫差比你大兩歲,雖然驕橫,氣魄之大,你不能比;范蠡比你小兩歲,智謀之奇,你只能望其項背。你空有君王身,卻無君王心;你生有君王命,卻無君王才。周天子寄你予厚望,越國臣民視你爲主宰。可你,把國家帶到如此地步!如今,勢如壘卵,稍不留意,越就會被吳所滅。越,越,越!這個字只要還在,臣民們心中就有面旗幟。“越”

字不能丟啊!

勾踐驚醒了。他是被惡夢驚醒的。勾踐夢見他率領五千將士衝下山去和吳軍廝殺,血流成何,他浮在鮮血之上,隨血飄到一個萬丈深淵前,他伸手去抓救命的樹枝,沒有抓住……

“大王!”姬玉見勾踐驚恐的樣子,急叫。

勾踐睜眼看到姬玉,弄不清是夢景,還是現實,大叫了一聲“玉姐!”

一下子死死摟住了姬玉,眼淚鼻涕流淌下來。當他意識到不是夢境時,竟像娃娃般嗚嗚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完了,全完了,割地,進貢,爲奴,奇恥大辱啊!玉姐,我不當這個大王了,你也不要當王后了,咱們去做老百姓。誰願意當大王、當王后,就讓他們去吳國爲奴吧……”

“糊塗!”姬玉叫了一聲,從勾踐懷中掙脫出來。起初她見勾踐樣子實在可憐,聽着聽着,就覺得可氣可恨了!一瞬間,她真想責問周天子爲何把自己許給了這樣的王子!

勾踐驚呆了!在他記憶裡,還沒聽到王后如此和他說話。他兩眼直直地望着姬玉,嘴脣做出了“唯唯唯”的動作,卻沒有發出聲音。

姬玉索性說了:“你全是自作自受。你聽石買讒言,把好端端的越國糟踏了。你說大王不當就行了,死去將士的魂靈能饒恕你嗎?列祖列宗能饒恕你嗎?你我若不入吳爲奴,和議不成,越國臣民必然以爲大王、王后爲己不辱,而不要國家。此等大王、王后要之何用!當了老百姓,臣民也不會饒恕。

你捨棄了國家臣民。國家臣民也必然捨棄你。那時恥辱則更甚。夫差巴不得讓你去當老百姓,讓本國的臣民唾殺你。夫差原是要你命的。如今不要你的命,要你爲奴,他只想到取悅天下,顯示仁義,忘了在天下人面前會顯出虛僞殘暴,忘了會激起越人蒙羞後的憤怒,這對我們是有利的。大王,你說,只要我同意,你就同意嗎?“

姬玉一席話猶如一記重錘,使勾踐猛然驚醒。他也沒細想王后的問話從何而來,更沒去想自己如何回到了王宮,稀裡糊塗點了頭。

“好!”姬玉說,“我已下決心陪你去,你要振作起來,越國是你的,你自己不心疼,能讓別人心疼嗎?”

“唯!”勾踐用衣袖擦了擦鼻涕眼淚。

姬玉接着說:“你說讓別人來當大王,這大王能是隨便讓的嗎,大王!

你的王位是先玉傳的,而先王是周夭子封的越王,讓別人當……“姬玉冷笑,”那就不叫越國了!當了幾年大王,越當越糊塗了!“

勾踐平日只知道姬玉聰慧,沒想到她講起道理來,言詞犀利,氣壯山河,真不愧是周天子的本家人。勾踐覺着昏昏的頭變清醒了,疲疲的身體開始有勁了。

“不過,”姬玉說,“早先商湯入夏,把國政交給了大臣文杞;周文王入殷朝,把國政託給了姜尚。文杞、姜尚都是盡忠之人。如今,王位不能讓,但國可以託,大王,你看託誰爲好?”

勾踐想了想:“論能耐,范蠡最強。”“嗯。”姬玉說,“此人太強,跟咱們一起入吳爲好。”

“唯?此人幫了越國大忙。”

姬玉說:“正因如此,纔要留在身邊。去吳後,難料之事甚多。沒有謀士,難以與夫差周旋。再說,這樣奇才。留在國內,若有異心,就可能翻江倒海。”

“唯!”勾踐佩服夫人說得對,道:“他若不去,如何是好。”

姬玉冷笑:“他是精明人,會去的!”

“唯。”勾踐不知夫人爲何如此肯定。

“除了范蠡,還有誰可託?”姬玉問。

勾踐覺得自己身體已詼復了正常,起身穿衣。一邊穿衣,一邊想着大臣們的德行。穿了衣,下了牀,想出了頭緒,說:“諸嵇郢很忠厚,但只會領兵;舌庸只會辦交涉,皓進、苦成、皋如,這些人司其職尚可,管全盤欠缺。

只有文種心忠而又善謀,爲人謙和,辦事老練、政經法紀、農桑耕戰都懂,大臣們也都尊重他,百姓們也知其賢能,只可惜是從楚國來的。“

姬玉:“大王先祖不亦是中原人嗎?文種大夫情形我亦聽到過,此人胸懷沒有范蠡大,心比范蠡細,我看可以。大王,和議之事,宜早不宜遲,我聽說,吳國王孫雄將軍正在候夏,就讓文種和舌庸他們去復吧。”

“唯。”勾踐點了點頭,“我餓了。”

“阿青!給大王上早點!”姬玉喊了一聲說,“吃罷早點,該去上朝了!

別忘了,你是越國的君王,不是老百姓!“

“唯。”勾踐又擦了一把鼻涕,真的傷風了。

敗君試臣能臣智對范蠡婚後次日,仍象往常一樣,早早起牀到後院晨練。練了一會兒,獨山才走了過來。

“少伯,你?”獨山吃驚。

“你如何晚了?”

“想讓你陪夫人多睡一會兒:”獨山笑道。

“你這個油嘴,着劍!”范蠡一劍刺了過去。獨山忙接招兒。兩人一來一往對練了起來獨山邊練邊說:“想着今日你不會起早,我就多睡了一會兒。

沒想到你和往常一樣,精神頭蠻足!“

范蠡滿面羞紅,使了幾個狠招兒,把劍峰逼住了獨山的嘴巴說:“你再說;我把你嘴片削下炒了吃。”

“不說了,不說了!”獨山求饒。

“去做飯吧,吃過飯說不定還要上朝呢!”范蠡收劍。

“飯已經做好了。”不知何時,宛玉已站在了後院門口。

獨山惶恐:“那咋中呢,這是我的活兒。”

宛玉笑嘻嘻地:“誰做還不一樣,我又沒事。快去吃吧。”

獨山知道自己身份,宛玉這樣對待他,使他十分感動。他慌忙收劍,到竈間張羅去了。

范蠡望着晨曦中的宛玉,覺得她比咋晚燈下更美了。

宛玉望着范蠡覺得他比幾年前更高大更強壯了。

倆人對視一笑,心裡都象吃了芥未一般,麻酥酥,辣的。

“吃飯吧。”宛玉說。

“嗯。”范蠡答應着,腿卻感到挪不動。此時此刻,他滿心希望宛玉多呆一會兒。有些後悔今晨起牀太早了。他兩眼發直看着宛玉,恨不得一口把宛玉吞下去,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少伯,你咋啦?”宛玉看着范蠡的樣子,有點吃驚。

“我俄了!”范蠡喘着粗氣。

“快去吃飯吧。”宛玉溫柔他說。

“我想把你吃下去!”范蠡張開手臂。

宛玉滿面羞容,轉身跑開了。

范蠡楞了一會兒,笑了。心裡說,“難怪人們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尤物,確實讓人心醉呢。”

范蠡剛吃過早飯,王宮信官便來通知他速到宮中議事。范蠡知道當前情勢非常嚴峻,越國命運就在這一兩夭決定,內外要辦之事很多,囑咐宛玉不要等他回來吃飯。然後換了官服,匆匆上朝。

范蠡跟着信官到了王宮,只見宮廷內冷冷清清。范蠡有些詫異,信官告他今日大王、王后一起上朝,個別召見各位大臣,前面已召見了文種和舌庸大夫。范蠡問大王召見文種,舌庸何事,信官說,只管召人,不管何事。范蠡想起宮中規矩,王后不上朝議政,今日爲何上朝。他問信官,信官又說道,此事上大夫應該清楚。說完,信官停步,看了一眼范蠡,意味深長他說:“今日天氣不好,上大夫保重。”范蠡正要和信官再攀談幾句,議事廳到了。信官高喊:“上大夫范蠡到!”門官接腔宣:“上大夫范蠡進宮!”

范蠡向信官道了謝,整整衣帽,進了議事廳。見大王、王后端坐在主榻之上,上前頓首道:“上大夫范蠡蒙大王召見,誠惶誠恐。敢問大王,龍體安好。”

“唯!”勾踐先叫了一聲,“孤挺好。醫生說,你在山上給孤診治了,上大夫會醫道?”

“臣下略知一二。”

“唯,坐到一邊敘話。山上時挺隨和的,一回到都城都拘束了”大王?“

王后叫了一聲,她對勾踐沒有君王之儀態感到不悅。

范蠡站起,但沒有坐下。

“唯!坐下呀!”勾踐催促,他對范蠡充滿了感激之情。不是范蠡,他早被憤怒的亂兵,或強大的吳軍吞沒了。當他從“癲狂”狀態清醒後,特別是聽了王后一席話後,開始清醒了,知道如今唯一出路是議和,此計就是范蠡出的。割地、進貢、入吳爲奴已成定局。下一步就是選好守國和陪他入吳之人。使他爲奴三年期滿順利回國。王后雖已決定由文種治國,范蠡伴行,但范蠡願不願意去呢,吳國君臣恨死了范蠡,范蠡能冒死前去嗎?范蠡昨晚剛剛完婚,能捨下新婚夫人去吳爲奴嗎?范蠡是楚人,沒必要爲越去當奴隸。

因此,勾踐一見范蠡,便難以張口,只好說點家常,表示一下熱情。

范蠡雖然不知大王、王后己把自己算計了,但從王后在場單獨召見的特殊氣氛中,聞出了不尋常味道,明白了信官囑他保重的深意。意識到,今日若一言不慎,輕則丟官,重則將有殺身之禍。勾踐爲人喜怒無常,王后爲人,深不可測。兩人打破宮規一塊見他,必有要事,是何要事呢?說服吳王不要大王、王后入吳爲奴嗎,不像。這一條是吳王親口所提,不能變的,王后是清楚的。是招兵和吳決一死戰嗎?不可能,夫椒慘敗,舉國惶恐,何談招兵。

即是招來,難過一萬之數。駐在越境的王孫雄、太宰-軍就有數萬之衆,對此大王應該清楚。可能是商議大王、王后入吳後,誰掌國權之事,若是此事,主意現成,文種大夫合適,當然大王令誰學都可。自己幹何事呢?輔佐文種呢,還是……范蠡驚出一身冷汗,爲何沒有謀劃此事呢,好失策啊!所幸未晚,范蠡疾速謀算,像有神靈感應一般一下子鑽到大王和王后心底深處。明白了,當此之時,欲繼續得到大王、王后信任,實踐扶越制吳助楚戰略,實現復興越國計劃,完成適用於弱國的兵法,只有一條路:伴隨大王入吳爲奴!

若不然,決不會讓他留在越國。不!決不會讓他活在世上。入吳爲奴,扔下新婚夫人,太殘酷了!爲勾踐所設議和謀略竟把自己謀進去了,上天懲罰!

范蠡在這一瞬間,把思路理清了,聲音鏗鏘地說:“謝大王賜坐,微臣站着說話爲好。”

“唯?你這人就是怪。好吧,不坐就不坐。你醫道何時學的?”勾踐似乎沒有理解王后之意,仍絮叨說。

“回大王,臣在家鄉伏牛山時學的。”

“唯!你講過在伏牛山看獵人殺雞給猴看的故事。對了,用三百死囚……

唯!那一仗太好了!石買這傢伙,孤以爲他能,沒想到他把孤害了,把越害苦了……“勾踐說到此處,想起夫椒慘敗情景,不由地抽泣起來。

“大王!”姬玉對勾踐的失態不滿。

“大王!”范蠡說,“事情已過,不必再提了。”

“唯!事還沒過,越國如此,全是寡人之錯,寡人不配當大王。范蠡,寡人看你有君王之才,你來當越王如何?”勾踐說着站起,欲走下寶榻。

范蠡聞聲,撲騰一聲跪了下去:“大王折殺微臣!越王乃周天子加封,越國萬民景仰。兵家勝敗,乃是常事,吳國今勝,不記昨日敗乎!請大王不必自責,求大王收回戲言,不然,微臣即刻離越,免遭國人唾罵。”范蠡沒想到勾踐說出這等話。但他明白,大王試探於他。同時,更明白了自己處境:只有伴隨大王一起入吳。不然,大王、王后是不放心的。

姬玉一向對勾踐的才智瞧不起,破規上朝召見范蠡,就是擔心勾踐把事情辦砸。勾踐絮絮叨叨,不扯正題,她心中正有氣,沒料勾踐突發奇招,把范蠡逼到牆角。好!大王,臣妾小看你了。她見勾踐敲山震虎已見成效,笑嘻嘻地打圓場說:“大王,看把上大夫嚇的,收回成命吧!”她擔心勾踐把戲演過了,不好收場。

勾踐哈哈笑着坐下說:“上大夫,起來吧,寡人收回成命!”

范蠡叩拜:“謝大王,王后!”

姬玉:“上大夫,大王已收回成命,起來吧!”

范蠡站起,擦了額頭上冷汗,想起老師的話:伴君如伴虎!

勾踐咳了一聲說:“上大夫,寡人問你,孤王和王后入吳以後,誰可執掌國政,以保越國不亂。”

范蠡已有思想準備,答道:“回大王,臣以爲文種大夫可當此重任。”

“唯?”勾踐叫了一聲,“文種大夫說你可當此重任。你說他可當,你二人這是何爲?”

范蠡沒想到文種推舉自己,心裡叫苦:子禽,你對大王心思沒看透啊,你一番好心,說不定害了我。范蠡忙答道:“回大王,文大夫推薦臣下,是對微臣擡舉。臣下原是草民時,文種已是宛邑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把宛邑治理得政清風www.Qingfo.Cc純,庶民稱心。入越以來,關注境內百姓之事,臣以爲使百姓安居樂業,不違夭時,不亂民務,人衆谷豐,上下睦和有序,臣實不如文種。”

“唯!言之有理。你幹何事好呢?”勾踐似乎徵詢范蠡意見。

“是啊,上大夫,越國已敗,依你之才,何事稱心呢?”姬玉也說道。

范蠡明白此是關節之處,是大王和王后的心病。事已至此,無路可走。

范蠡大聲說:“臣自以爲應付敵國,當機立斷,柔而不屈,強而不剛,順陰陽,循天地,以仁德刑殺治軍,審天度地因人,文種不如臣下,臣斗膽求大王,恩准微臣伴隨大王、王后入吳,侍奉大王、王后左右,效犬馬之勞!

雖是大王和王后期望的,但二人還是裝出驚訝樣子,王后姬玉還輕輕地“啊”了一聲。

勾踐此時心情,就像看到獵物跳入自己布的陷阱一般,若在狩獵場,早已手舞足蹈“唯唯”連聲了。但此時,獵物是人,是個謀略超羣之人,強壓內心喜悅說:“唯!寡人和王后入吳爲奴,不可連累大臣!”姬玉附和說:“大王說的是。”

“大王、王后一國之尊,爲了越國臣民,不被強吳所滅,甘願入吳爲奴,微臣若能伴行,是微臣有幸。大王、王后雖在吳爲奴,在越國臣民心中,永遠是英明大王,賢德王后,微臣伴隨左右,是職之所在,亦是微臣之福。”

范蠡又請求道,“乞大王、王后恩准。”

勾踐覺得戲還不夠味似的,仍不放心地說:“吳國前已知你謀劃了-李之戰,今又知你助孤退守會稽,壞了吳軍一舉殲滅越軍之計,對你恨之入骨,你不怕去之後,夫差要了你的首級。”

范蠡說:“夫差最恨是大王,今已許議和。不至於罪及微臣,即如遭戳殺身,爲大王而死,死而無怨。微臣得大王信任,爲君設謀,是臣之幸。若爲此而死,臣感榮光。”

“唯!”勾踐興奮地叫了一聲道,“難得你如此忠心,王后,讓上大夫隨我們入吳吧。”

“大王!”姬玉說,“你忘了,剛纔文大夫講,上大夫夫人從楚剛來,是故推薦上大夫執掌國政。讓上大夫離家入吳似不近情,”姬玉如此說,是想再試一下范蠡。

范蠡心中熱流滾過,原來文種是爲他着想,怕他新婚別離。但他是聰明人,馬上答道:“回大王、王后,微臣尚未向大王、王后稟報,臣的內人幾天前從宛邑來到都城,因前已有婚約,昨日由文種夫人主持結了連理,情急事迫,未邀任何嘉賓。”

姬玉關切地:“上大夫是越有功之臣,如此大事,怎能草率。大王,我們理應送上一份禮纔是。”

“對!”勾踐說,“不知你已訂親,孤原想賜一個越女給你,哈哈,不賜了,不賜了!”

范蠡鞠躬:“謝過大王、王后,。”他知此時不是說家常之時,急道:“微臣賤內,出身殷實人家,知書達理,臣伴大王、王后入吳,她定會以國事爲重,支持微臣。”

“唯?你會捨得?”勾踐眼望着范蠡笑眯眯地問。

范蠡道:“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戀親情,臣謹記者師教誨,爲大王、王后安危,爲越國日後圖強,雪今日降和之恥,臣別妻入吳,義無反顧,請大王、王后放心。”

“好吧。”王后開口道,“上大夫不怕殺頭,不戀親情,令人敬佩,越國將臣若都象上大夫,越國復興有望。”

“謝王后誇獎。”范蠡施了一禮說,“大王、王后若無他事,臣即去料理入吳之事。”

“唯,你不用去了,孤已讓苦成、皋如去辦了,禮物、美女一應物品,帶的,送的,都交待他們了。寡人已定,隨孤入吳三百人,讓文種同王孫雄去說了。這幾日,你就陪夫人吧,一去三年,見面就難了。”原來已安排了!

范蠡慶幸今日沒有說錯話,不然,走不出這扇大門,戰敗的大王仍是大王,說要臣的命,仍是一句話。

“謝大王,微臣告退。”范蠡欲走。

“慢,上大夫!”王后發話。

范蠡心裡一驚,不知多謀的王后還有何事。

“夫人尊姓大名?”王后問,“難得一賢淑女子。”

范蠡遲疑了一下:“百里宛女。”

“唯!複姓,好,好記。上大夫,可以走了。”勾踐發話。

范蠡叩拜後走出大門,似乎聽到了大王的笑聲。心裡說:“這個癲狂病人!”

夫君撫琴賢妻知音范蠡回到家中,獨山、宛玉吃了一驚。

獨山:“這麼早回來,出事了嗎?”

范蠡笑笑:“沒事,大王、王后得知我完婚,特表祝賀,許回家陪伴夫人。”

“是嗎?”宛玉驚喜,“大王、王后如何知道?”

“文大夫稟報的。”范蠡淡淡地說,他怕宛玉引起誤會,又解釋道:“不是特爲稟報,是言他事,順便提起。” ωwш ▪тt kΛn ▪c o

“大王、王后如何祝賀?”獨山關心地問。

“就是幾句話。”范蠡笑笑,“去把琴房打開,今日無事,我去操會琴,好久沒摸了。”

獨山知道範蠡習慣,心裡有事就去撫琴。范蠡心中有何事呢,獨山不好問破,去琴房收拾去了。

聰慧的宛玉看出丈夫神色不對,不安地問:“少伯,可有煩心之事?”

范蠡邊脫身上官服邊說:“昨夜我和你說過,我這個人的性格脾氣和乾的事,不該成家的……”

敏感的宛玉說:“大王、王后對你成家不悅嗎,是我連累了你嗎?”

“不。”范蠡知道宛玉誤會了,“我是說,你跟着我這號人,一輩子都要吃苦,弄不好,還有殺身之禍。”

“這個我早想好了,能和喜歡的男人過上一天,死了也值。”

宛玉的肺腑之言,令范蠡十分感動,情不自禁把宛玉擁在懷中。

“少伯,琴調好了。”獨山在琴房叫了。

“我去撫琴,你若願意,跟我一起,看我技藝有何長進。”

宛玉點頭。

二人來到琴房。獨山告退。

范蠡讓宛玉坐在一邊,自己舒了舒身子,靜心站了一會兒,然後端坐在琴旁,呼了一口氣,雙手鄭重而又輕輕地撫住了琴絃。先把琴絃從細到粗撥了一遍,屏氣聽了聽絃音,然後俯身,邊彈邊吟:桑中蠶兮,自以爲能,癡心吐絲兮,不顧前程。

絲盡成繭兮,始覺纏縈。

蠶兮蠶兮,可憐小蟲。

范蠡唱了兩遍,宛玉聽出弦外之音。在范蠡第三遍撫琴彈完前奏後,宛玉步范蠡之韻接唱:桑中蠶兮,可尊可敬。

食葉吐絲兮,滿腔忠誠。

作繭自縛兮,爲了新生。

韜光養晦兮,繭破蛾飛!

范蠡彈完最後一個音符,激動地站起,望着剛剛走到一起的知音,發自心底叫了一聲:“宛玉!”然後把伴君入吳的事說了。臨了,范蠡嘆氣道:“計從我出,我被計累,株連及你,新婚即別,這等殘酷,全因我起,宛玉,對不起你了。”

宛玉完全明白了范蠡的心思,心中深爲感動。從范蠡離開百里奚村時未和她見面一事,她已知范蠡爲人,決不會爲親情誤了大事。今日能如此想着她,已感到很滿足了。關鍵時刻,不能因自己使范蠡爲難。她說:“少伯,你不要爲難,只管伴大王入吳,我嗎……或作爲三百人中一員隨你而去,或返回宛邑老家,讓你安心去吳。”

范蠡苦笑:“傻女子,如今已是人質了,何處都不能去,只能在此苦守三年!”

“爲何?”宛玉不解。

范蠡說:“大王、王后既依重於我,又對我不放心。讓我伴他們入吳,是怕我在越,奪了他們江山。真是笑話,君王可能都是如此。我入吳,就不會允許你去,怕我們一起逃走。也不會許你回宛邑,怕我離越返楚。你只有在此苦守,他們才放心。故而你如今已是人質。你若不信,我猜測,今日王后就會有所動作,你等着瞧。”

宛玉似有所悟:“想不到宮中之事,竟是如此,大王、王后這樣待你,你爲何還爲他們設謀效力。”

“我不是爲她們!”

“爲誰?”

“爲百姓;爲楚國;爲自己……”

“爲楚國,爲自己?”

“吳爲楚世仇,扶越則是爲了助楚。人生一世,總要做件事,才無愧於家鄉父老。百里老師教我之謀,自忖不亞於孫武,高於諸侯,總得有地方施展。弱越適合於我,可以在此幹出孫武一樣的事業。我沒稱王封侯的野心,可有導領君王的志向。我決定入吳,一是情勢所迫,無路可走;二是三年伴君,摸透大王脾性,取得勾踐信任,成就我振興越國事業,證明我有治國本領。”

宛玉點頭:“明白了。既如此,你就放心地去。百里家後人,不會給你丟臉。再大的苦,也是人吃的,自忖能夠吃得了。”

范蠡更爲感動:“謝謝你了,宛玉,我不知如何表達對你的感激之情。

老師教我本領,又讓你來助我,這是上蒼的恩典。啊,上蒼,我如何做,才能不負於天呢!“

宛玉看着范蠡的樣子,不覺走到范蠡跟前,撲到他的懷中。

大門口響起一陣鼓樂聲。

范蠡、宛玉詫異之時,獨山前來稟報,大王送來了金銀珠寶,王后送來了兩名宮女,說是給上大夫的新婚賀禮。送禮貴人已進了院子。

范蠡令獨山:“快迎貴人到客廳。”

獨山去了。

“我猜得不錯吧。嗨,我昨晚就說過,你來的不是時候。我作繭自縛,你自投羅網。”范蠡苦笑道。

宛玉平靜地意味深長地說:“人人皆在網中,勾踐在夫差網中,夫差在少伯網中。”

范蠡從心裡笑了,宛玉知音,知心!

“禮物都收下?”宛玉問。

“收!”范蠡堅定地答道。

“宮女呢、我年輕輕的,不要侍候。”宛玉說。

“收!”范蠡道,“你以爲是侍候你的,是王后派人盯你的!不僅禮物、宮女要收,還要請宮中貴人轉告大王、王后,給我們換一座大一點,好一點的院子。”

“明白了,只有如此,大王、王后才放心,你不會棄越而去。”

“對!不愧是百里家的人,不點即破。”范蠡嘆道,“快走吧,別怠慢了貴人。”

“好!”宛玉說,“讓貴人轉告王后,再賜我些首飾!”

君臣泣別望斷天涯大王、王后同意入吳爲奴後,議和進行得相當順利。割地、進貢諸項條款敲走後,吳國代表王孫雄提出要越王畫押。文種以吳王未畫已走爲由拒絕。

王孫雄及部下欲早日回國,勉強同意,由他和文種畫押。和約簽定後,王孫雄催促大王和王后上路,就在此時,姬玉生下一個王於名叫-與。文種以寶物、美女尚未備齊,王后身體不便爲由請王孫雄寬限時日。王孫雄見越都市蕭條,民有飢色,又想王后尚未滿月,不便行走,有寬限之意,無奈太宰-從江北派人連連催促,王孫雄知自己身份,不敢擅專。硬着頭皮催促大王、王后上路。文種再三交涉,終於敲定五月中旬最後一天——夫差講過五月中旬。到了五月十九日,王孫雄帶着一隊人馬檢查了越王準備情況,看到一切已經就緒,決定吳軍先行一日,讓大王、王后二十日必定出發。說定之後,文種、舌庸設宴爲他餞了行,並送了他及左右人一些財主,請王孫雄回吳之後,多多關照越王。

五月二十日,大王、王后率領羣臣到宗廟祭祀了一番,又乘車到都城鬧市處,接見了垂泣市民。在上萬臣民的簇擁下,來到浙水邊上,眼見入吳的幾條樓船一字擺開,臣民們不由跪地大哭,哀慟之聲響徹天空。

范蠡此時已在江邊送君亭中,昨日,他就告別了宛玉,帶着獨山,到達此地。他把運送越王、寶器、美女的幾條樓船調到江邊,搭起一個簡易亭子,名叫送君亭。臨行,他囑咐宛三今日不要來送,以免傷心,宛玉含淚答應,囑他自己保重。

勾踐見臣民們如此這般,十分內疚,大哭起來。

姬玉爲臣民們對大王的擁戴而感動,也爲未滿月的王子不得不留下而心痛,禁不住也抽泣起來。

哭聲,動地的哭聲。

整個越國在哭泣!

沒有云彩,太陽把大地燒得如同蒸籠。

汗水、淚水、打溼了江邊土地。

范蠡見狀,擔心大王、王后傷了身體,帶領左右上前把勾踐和姬玉及衆大臣迎進送君亭。范蠡舉碗向勾踐說道:“臣聞,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古之聖賢,皆遇困厄之難,蒙不赦之恥,豈獨大王乎?請大王舒展眉頭,慷慨登程!”

勾踐端碗垂涕,仰天嘆息,口不能言。

范蠡接道:“今大王入吳,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臣民慟地之聲已是佐證,大王何必悲傷呢?天下之事,安危互換,吉凶交替,吉者兇之門,禍者福之根,今日越降吳,來日,能保吳不降越乎。困厄之際,正是興旺發達之兆!”

王后擦淚點頭:“上大夫說的是。大王,事已至此,眼淚洗不掉國恥。”

勾踐明白,哭下去,於事無補,便說:“寡人悔聽石買之言,遭此慘敗,今人吳爲奴受辱,越國興亡全在諸臣軍將、大夫身上,若能生還,不會忘了諸位功德,若遭不幸,這是天命,諸位可另立新君,或分越而治,只要爾等祭祀時,能想到勾踐,我死也瞑目了!”說完,把碗中酒一飲而盡,又淌下了眼淚。

諸臣聽大王如此說,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時,不知如何表示才能使大王放心滿意。

范蠡有上次經驗,知勾踐心思,大聲說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有去國之憂,臣吳之辱,今我浙東志士,豈能不爲大王分憂辱乎?”

諸臣明白,齊聲呼道:“惟王聽命!肝腦塗地!振興越國!迎王歸來!”

勾踐得到了安慰,心想走後,不至於另立新君或分越而治,便說:“請起吧!諸大夫不棄寡人,寡人就把越國交給諸位了!”

姬玉知道諸臣已在王宮表過態,此時不宜逼之太甚,便說:“大王,越國雖敗,但沒貳臣,咱們可以放心地去了。”

范蠡知勾踐是有病之人,疑心極重,渴望諸臣發誓,於是,先說道:“蒙大王不棄,入吳輔主,忍垢含辱,與之共安,與之共危,與之共存。必使大王往而有返,興盛越國而報吳仇,若有二心,天誅地滅,如同此碗!”說罷把手中陶碗摔得稀碎。

文種見范蠡如此,明白了大王的意思,也說道:“蒙大王不棄,託國政於我,文種不才,當竭盡全力,內修封疆,外修耕戰,使四野無棄土,三時有收成,百姓無忘於大王。若負大王之託,諸臣之望,百姓之寄……自割以謝罪!”說完也摔碎了陶碗。

大夫舌庸、苦成、皓進、皋如、諸嵇郢等諸臣全按各自職責宣了誓,也都象范蠡一樣把陶碗摔了個粉碎。

勾踐放下心來,說:“諸大夫懷德抱術,各顯其長,以保社稷,孤無憂矣。”

范蠡見時候不早,催大王、王后上船。

勾踐走出送君亭,仰天大呼:“蒼天哪!先祖啊!保佑越國吧!勾踐無能,越人無罪啊!”

臣民們見大王這樣,又跪了下去,哭喊起來:“願上天保佑大王平安歸來!”

勾踐見臣民一呼就應,十分滿意,增添一種英雄之氣,對身邊王后說:“今日明白,入吳爲奴,死了也值。如今對死,已無畏懼矣!”說完,向臣民們抱拳拱手,登上樓船,再也沒回過頭來。

范蠡在登船回頭時的一剎那,發現了擠在人羣中的宛玉。雖然是那麼遠,但宛玉的目光就像一束閃電,射到了他心裡,他的血液瞬時沸騰起來。他不忍心再看,扭頭上船,大喝了一聲:“開船!”

“這聲音宛玉聽得到的。她明白我的心思的!”他心裡想。獨山聽到范蠡喝聲,順手解纜,躍上船頭。

船隊在一片哭聲中駛離了河岸,慢慢地北去了。

王后姬玉見水鳥在兩邊飛來飛去,甚是閒適,觸景生情,依舷哭而歌之:仰飛鳥兮,凌空翩翩。

情閒恣肆兮,奮進雲間。

啄蝦飲水兮,任意往返。

妾無罪兮,爲何受譴。

飄飄北上兮,再返何年。

心輟如割兮,淚流船舷。

我願如鳥兮,翱翔浙水。

坐在一旁的勾踐聽完夫人的哀歌,安慰道:“我們會象水鳥一樣飛回來的。”

站在船頭,指揮水手駛船的范蠡,聽到王后歌聲,想到別離宛玉,禁不住用宛語唱起了歌:望斷天涯兮,-水-水。

望斷天涯兮宛玉,宛玉,(注:宛邑獨山出王,這裡語意雙關)

望斷天涯兮,宛邑宛玉。

何年得見兮,宛邑宛玉。

光照吾心兮宛玉宛玉。

勾踐聽到了范蠡的歌,小聲問姬玉:“他唱的什麼?”姬玉能聽懂中原話,說道:“他在想老家的山水。”

“唯!調子滿好聽,這小子,歌唱的不錯,真是個全才。”勾踐嘟嚷道。

第二章 宛邑第六章 姑蘇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二章 宛邑我寫范蠡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我寫范蠡第一章 槜李我寫范蠡第五章 浙水第二章 宛邑第二章 宛邑第二章 宛邑第一章 槜李第六章 姑蘇我寫范蠡第二章 宛邑第二章 宛邑第四章 石室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第三章 會稽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我寫范蠡我寫范蠡第四章 石室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六章 姑蘇第六章 姑蘇第三章 會稽第六章 姑蘇第一章 槜李第五章 浙水第四章 石室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第四章 石室第五章 浙水第五章 浙水我寫范蠡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我寫范蠡第五章 浙水第四章 石室第六章 姑蘇第四章 石室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六章 姑蘇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四章 石室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我寫范蠡第三章 會稽第五章 浙水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五章 浙水第二章 宛邑第六章 姑蘇我寫范蠡第六章 姑蘇
第二章 宛邑第六章 姑蘇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二章 宛邑我寫范蠡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我寫范蠡第一章 槜李我寫范蠡第五章 浙水第二章 宛邑第二章 宛邑第二章 宛邑第一章 槜李第六章 姑蘇我寫范蠡第二章 宛邑第二章 宛邑第四章 石室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第三章 會稽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我寫范蠡我寫范蠡第四章 石室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六章 姑蘇第六章 姑蘇第三章 會稽第六章 姑蘇第一章 槜李第五章 浙水第四章 石室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第四章 石室第五章 浙水第五章 浙水我寫范蠡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二章 宛邑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我寫范蠡第五章 浙水第四章 石室第六章 姑蘇第四章 石室第五章 浙水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六章 姑蘇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一章 槜李第四章 石室第三章 會稽第三章 會稽我寫范蠡第三章 會稽第五章 浙水第三章 會稽第一章 槜李第五章 浙水第二章 宛邑第六章 姑蘇我寫范蠡第六章 姑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