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

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豬血:

小時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看殺豬和吃豬血。第一次看殺豬和吃豬血是在我二嬸的孃家,我堂弟的“姥姥”——我也稱爲“姥姥”家,這也是我四五歲時發生的事,當時我們和二叔二嬸一起過,都住在東院正房裡。

我二嬸的孃家姓殷,住在城北府君山坡上的堖峪(俗稱北山坡,現在的府君山公園裡),其實那裡就他們一戶人家,隸屬於山下邊的土樓行政村管轄。二嬸的父親已經過世,大哥和二哥都是農民,自己成家立業,住在山下的土樓村。她三哥當八路軍犧牲了,三嫂子和兒子與婆婆——也就是我二嬸的母親三個人一起過。她們都到我家來過,尤其是二嬸的母親經常來,我也隨着堂弟同樣稱呼,稱二嬸的母親爲“姥姥”,稱二嬸的三嫂爲“三妗”,稱三妗的孩子(比我大兩歲)爲“表兄”。

“姥姥”當時有六十歲左右,高高的身材,身體消瘦,但身子骨很結實,飽經風霜的臉上有不少皺紋,腦後梳個“小纂”,一看就是個能幹活的農家婦女。

“姥姥”家住在府君山上,家裡果樹多土地少,需要經常到城裡來賣水果,再買回米麪青菜等。每次來都是趕着毛驢來,驢背上的馱筐裡裝着山貨,賣完水果後就到我家來看她女兒——我二嬸。由於路程不遠,“姥姥”沒有在我家吃過飯,都是呆會兒就走。當然她家樹上的水果(杏、梨、柿子、紅果)也給我家吃,有時是二嬸從孃家帶回來,有時是“姥姥”進城賣水果時順便給送來。

那是臘月的一天上午,“姥姥”趕着驢來到我家,馱筐裡有些買的年貨,說是家裡請師父殺豬,要二嬸回去幫忙做飯,還讓堂弟我倆跟着一塊去看殺豬的。於是我們就一起去“姥姥”家。我和堂弟被二嬸分別抱進驢背上的馱筐裡,我倆一面一個坐在筐裡感到很美,姥姥和二嬸趕着驢在後面步行。出了東關往北走不遠就開始上山,走的是羊腸小道,驢蹄上的鐵掌踏在山路上發出噠噠的響聲。又走一會兒就到姥姥家了,二嬸把我們哥倆抱下馱筐,就卸下馱筐把驢拉進棚裡去了。我們小哥倆,在驢背上時就聽見豬叫喚,看見三個大漢在捆綁那頭大肥豬,從驢背上下來就跑到房屋前邊去看他們殺豬。

這時我們看到那口大肥豬已被捆綁住四蹄放在一個大飯桌子(在炕上吃飯用的三十多公分高的矮腳桌子)上邊,是把左前蹄與左後蹄綁在一起,右前蹄與右後蹄綁在一起。豬的頭部伸在桌子外面,張開嘴拼命地嚎叫,那個殺豬師傅先掄起一根二寸多粗的木槓子,朝那肥豬的腦袋上猛擊一下,把豬打暈了,停止了嚎叫。接着他用一尺多長的尖刀捅進豬的脖子,往外放血,地上用一個大瓦盆接血。爲了防止豬血凝結幹固,瓦盆裡已經放了一些清水,旁邊一個人拿個木棍攪拌血和水,同時還往盆裡撒些碎鹽。只見那頭豬的鮮血從脖子上的窟窿內咕嘟咕嘟的往外流,後來“血流”越來越小,夾雜着還往外冒着血氣泡。在放血的同時,豬的身子和四肢都在抽搐,慢慢的就不動了。

殺豬師傅確認豬死了之後,解開捆綁四蹄的繩索(據說也有的師傅確認不準,解開繩索後豬又甦醒跑了的現象),先“梃豬”。就是在一隻後蹄上削開一塊皮,把一根一米多長、小手指粗細的鐵棍(俗稱梃子)從這塊皮的下面捅進去(鐵棍無尖,防止把皮刺透,又特別光滑,很亮和不鏽鋼似的),在豬的皮和肌肉之間來攪和,把豬的皮與肌肉分開。這也是一門技術,他可以從後腿處一直捅遍豬的全身,包括脖子、肚子、脊背、前肢和另一個後肢,都能從後肢上的一個入口,用這一根鐵棍全捅過來,使這頭豬的皮層與肌肉分開。

之後就是“吹豬”,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要求吹豬的人肺活量要大,還要有力氣。只見那個師傅坐在小凳上,用右手握住那個削開皮的後蹄,用拇指和二指抻着那塊被削開的豬皮,把嘴對準皮與肉之間的小孔,用力往裡面吹氣。每吹完一口氣,就用手掌握緊小孔的上部(後蹄),防止裡面的氣跑出來。然後扭頭做一次深呼吸,吸進一大口氣,再次吹進後蹄上皮肉之間的小孔裡,同時緊握的手掌要放鬆,吹完後再緊握。隨着殺豬師傅一口一口地往後蹄上的小孔裡吹氣,這頭被殺死的豬逐漸肥胖起來,最後如氣球的形狀,連脖頸部位和肚子下面的四個肘窩處都鼓脹起來了。這時師傅就用細麻繩把後蹄的氣孔上部綁緊,以防止跑氣。

下一步就是“刮豬毛”了。在刮豬毛之前要用開水把豬毛燙軟,俗話說“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是從這道工序而來的。據說專門殺豬的屠戶家裡有個很大的鍋臺和大鍋,可以把整個豬放在鍋裡燙。姥姥家沒有那麼大的鍋,就用普通的鍋竈,半身半身的燙毛刮毛。用來刮毛的是一個五六寸寬的鐵板,上半部捲成圓桶狀,以便用手把握,下面有二寸寬的弧形刀面,底部是刀刃形狀非常鋒利,在鼓脹的豬身丄一刮,就掉下一片黑毛,露出粗糙的髒肉皮。刮掉一片的黑毛後,再重複刮幾下,把毛茬和表皮外面的髒皮一起刮掉,就露出了白白的細肉皮。大鍋的熱水裡除了豬毛還有髒皮。

刮完豬毛,就把拴在後蹄吹氣孔上部的細麻繩解開“放氣”,氣球形狀的裸體豬慢慢的憋了下來,逐漸恢復了生前的形狀,只是全身的黑毛沒有了,變成了雪白的肉皮。接下來的工序就是“開膛”,也就是給豬開膛破肚了。殺豬師傅在豬的臀部兩側各插進一個肉鉤子,然後兩個人從鍋臺上把豬擡到院子裡,掛在提前在院內的兩顆柿子樹中間綁好的一根橫槓子上。這頭豬頭朝下耷拉着,地上放了一個大瓦盆。殺豬師傅先用刀從上面,也就是豬的尾巴處向下劃開豬的肚皮,取出腹腔內的腸子、“肚子”(肚音堵,胃的俗稱)、“尿泡”(膀胱的俗稱)等物(俗稱下水),放進大盆裡。吩咐他的助手(徒弟)端到一邊去翻腸子。然後他再劃開下面豬的胸腔的肉皮,取出心肝肺包括氣嗓管等器官(俗稱上水),放在另一個大瓦盆裡。

開膛也是技術活,要求只能劃開肉皮,不能劃破裡面的器官,不能在豬腹腔和胸腔裡沾上豬的屎和尿。尤其是豬的“苦膽”(膽囊)更不能劃破,據說裡面的黑色膽汁味道是很苦的,沾在肉上就麻煩了。殺豬師傅是用手把苦膽完整的揪下來的,之後放在一邊保存,據說可以當中藥使用,是“大涼”的。

這時殺豬師傅的助手(也是徒弟),就端着盛“下水”的大盆到豬圈外的糞堆處去“翻腸子”。這道工序雖然稱爲“翻腸子”,實際則是先捋後翻,首先要把豬肚子(胃)裡的殘餘食物捋出來,然後才把胃的內壁翻到外面來,進行沖洗。農戶家的豬“尿泡”(膀胱)一般沒用,把裡邊的“尿水”捋出來後,從尿道管往裡吹氣,吹成一個大圓球,再把尿管繞個扣“系死”,就成了個大氣球。那年代沒有塑膠氣球,小孩們就拿豬“尿泡”當氣球玩。屠宰戶的豬“尿泡”多,洗淨後可以在裡邊裝滿肉餡,和“灌腸”一樣,俗稱“小肚”。最費事的是捋腸子,較細的小腸和較粗的大腸連在一起要有幾十米,從小腸的前端捋到大腸的末尾要很長時間。把裡邊的糞便捋出去之後,在從大腸的尾部開始,把腸子的內壁翻到外面,從尾部到前端整個翻過來,需要的時間更長。並且在“翻腸子”的過程中,要一邊翻一邊用活水沖洗乾淨。那時沒有自來水,“活水”沖洗,就是旁邊的一個人用水瓢從桶或者缸裡舀水,往下倒在“翻腸子”人手中拿着的腸子上,翻腸子的人一手託着腸子,另一隻手在上面擦拭,把粘在腸子內壁上的贓物沖洗掉。

最後的工序是“劈肉”,這是與“翻腸子”同步進行的。殺豬師傅先用切肉刀和尖刀把豬頭和四隻豬蹄、豬尾巴“卸”(從骨縫裡切開,俗稱卸)下來,再把豬的“後坐”(臀部)、“前槽”(脖頸部位)卸下來。之後再用剁骨頭的“大砍刀”把豬的脊背劈開,分成兩大扇肉。再把兩大扇的裡脊、軟肋、硬肋等部位的肉分開,就算完成任務了。

還有一項可以與吹豬、刮毛、開膛、劈肉等同步進行的是“浸豬血”:在師傅吹豬和刮毛的同時,等待血盆裡的豬血凝固後,就把它切成方塊體,放在鍋裡“浸”一下。這裡的“浸”是薊縣人對“白水煮”的俗稱,一般是指在燉肉之前,先把肉塊放在鍋裡用白水煮,待水沸騰(俗稱開鍋)後,水面呈現一層比較髒的油沫。鍋裡的肉塊並沒有煮熟,可是比起生肉來,要緊密硬實些。之後把肉撈出來,“浸肉”的水扔掉。再重新加水,把肉和各種調料放進鍋裡煮熬,也稱爲燉肉。“浸豬血”就是用清水煮已經凝固的“血塊”,煮成半生不熟的,但是比較結實的“血豆腐”。據說,一頭豬的血可以熬出十幾斤的“血豆腐”。“血豆腐”可單獨炒吃,也可以配其他蔬菜一起炒吃,還可以做湯吃。平時,街上也有人賣這種“血豆腐”,可是賣豬肉的攤位上卻不賣“血豆腐”,也不知這些屠戶的豬血都幹什麼用了。

上面說的殺豬過程,大約要幾個小時才能結束。本來這天早晨,姥姥來接我們去她家看殺豬時,我心裡很高興,以爲中午吃飯一定會有肉吃了。可沒想到中午吃飯時,還沒有完活,沒有肉吃。中午飯吃的是小米乾飯、大白菜燉“血豆腐”,雖然也算改善生活了,可沒吃到肉,還是使我心裡有些失望。吃完午飯繼續看殺豬師傅幹活,到下午兩三點鐘才結束。之後,姥姥讓師傅割下一塊肉,給我們拿回來留過年吃。同時備好驢垛子,又把二嬸我們娘仨送了回來。

這次吃的“血豆腐”,不僅是我在幼年時期唯一的一次,也是我三十歲以前唯一的一次。小時候聽我母親說,“血豆腐”喜腥,只有多放油炒纔好吃,所以一般人家很少買“血豆腐”吃。因爲這次在姥姥家吃的豬血是和大白菜一起熬的,也沒感覺到血豆腐有多麼好吃。1980年以後,市場上也有了賣“血豆腐”的,我妻子買來血豆腐炒着吃,感覺好吃多了。

過去農村自己家請師傅殺豬的很少,小孩子看殺豬的機會不多,這次姥姥家殺豬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熱鬧”。1958年吃大食堂後,春節前幾天食堂總要殺幾口豬,孩子們也都跑去看“熱鬧”,我又看過幾次殺豬的,整個過程都一樣。所以對過去農村殺豬的程序,記得比較清楚。

在看到“梃豬”和“吹豬”時,也給我增加了一個疑問,既然通過梃子的穿插和吹氣,已經把豬皮和豬肉分離開了,爲什麼刮完豬毛和表面的糙皮,在開膛破肚之後,切下一塊塊的豬肉時,豬皮和豬肉又連接成一體了呢?這個謎題多年來一直沒有解開。

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七節 住姥家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七節 住姥家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七節 住姥家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七節 住姥家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七節 住姥家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七節 住姥家第七節 住姥家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
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七節 住姥家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七節 住姥家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七節 住姥家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五節 母子二人苦熬歲月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七節 住姥家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四節 母子二人單獨生活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第二節 出生在貧苦家庭第四章 我的嬰幼兒時期序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七節 住姥家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七節 住姥家第七節 住姥家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一節 林家衚衕的父老鄉親第六節 我與父親的關係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九節 看殺豬和吃炒豬血第八節 表兄的三次婚禮第三節 離婚潮中三歲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