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

練兵大營安排的訓練強度遠遠超過通常的標準,將士們每天的體力消耗都很巨大,因此胃口也就變得驚人。單靠大營調撥的糧食無論如何都不夠滿足需求,所以洞庭湖與湘江的魚肉魚湯,就派上了用場。

偶爾,還有一些去往山林打獵的兵卒弄來一些肉食,改善一下伙食,讓這些淮南兵們堅持下去。

五代時,軍人的地位雖然高,但那只是軍官,普通的兵卒日子並不好過,經常飢一餐飽一頓,肉羹更是難得,當第一次敞開吃米飯,無限提供魚湯的時候,許多淮南軍中悍勇的兵士,都忍不住哭泣起來。

若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會當兵呢?

而且,五代的武將以及朝廷認爲,對於士兵,平常不能喂的太飽,吃穿也不能太好,不然就會養尊處優,打仗時就是畏死,不敢向前。

所以,此時的打仗消耗其實微乎其微,甚至有的節度使乾脆就不發糧餉了,直接讓兵卒打獵捕魚,到了打仗時,就會大肆發放金錢,激發士氣,沒錢的,就會許下諾言,剽掠地方,軍紀極差。

李嘉這種放開手腳,讓士兵大肆吃食的,除了禁軍外,西北軍、淮南軍也是想不通的。

過了數日後,練兵大營的訓練強度也是不斷地提升,已經達到了禁軍的水準,在美食的誘惑下,淮南軍終於堅持下來。

而那些兵油子,貪圖享樂的,李嘉直接斬首示衆,練兵大營的轅門上,掛着數十刻腦袋,在這夏日,已然發臭。有人求情,想放了他們,李嘉不許,這夥兵油子已經不習農事,又憊懶,放走後必定爲禍地方,那些巡檢營還不一定奈何住他們,一定要斬首。

白日裡進行嚴酷的訓練,到了夜間,請來的教書先生則會進入軍營,讓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大頭兵們,讀書認字。

李嘉要求不高,只需認識一千字,就足以了,而且,這是軍官的提拔標準,都頭、營正,必須會書寫漢字,不然看不懂軍令就完蛋了。而隊正、夥長一類的,則只需要勇武,識字與否,並不重要。

練兵大營的訓練,無外乎左右轉向、跑步,正步,以及一些刀盾、長槍的用法,主要就是讓磨平這些淮南軍的菱角。

至於其他的陣列、軍旗、器械等,自有本來的章法在,穿越者對於軍隊的幫助除了獎賞與基本訓練外,其餘的地方需要將領們主持,其他的想法都是幼稚的,難以實行的。

自炎黃而至夏商周秦漢,每朝每代都誕生於戰火之中。中國古代史,幾乎就是一部戰爭史。無數血戰積累之下,自然會形成先進的軍事制度和軍事管理思想,唐朝的軍陣已然屬於大成。

可以這樣說,天下各國完施行軍法陣勢與唐朝相差無幾,而各國差距甚大,限制軍隊戰鬥力的,就是訓練力度,以及後勤支持。

一月一操能與三日一操,甚至一日一操的軍隊比擬嗎?

數日後,數千西北軍也加入了練兵大營,與淮南軍一起訓練,摻沙子一般,使之打散、重組。

一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在嶺南練兵時未曾發生的——語言不通。

向左轉——

西本軍的將士們感受一下未穿鞋且涼爽的左腳,毅然決然的轉身向左。

淮南兵卒,也一臉迷茫,有往左的,有往右的,更多的是站在原地不動,迷茫的看着前方的後腦殼,似乎在幫他看看有沒有跳蚤——前幾天在湘江的大型洗刷現場,的確舒服。

淮揚話與嶺南話,差距甚遠,簡直雞同鴨講,沒有多少人會洛陽正音的。

所以到了夜間,士兵們不僅要識字,而且還要學習洛陽正音,這是唐朝時期的官方語言,讀書人都需要學習,不然見了皇帝,還要翻譯,豈不可笑?

於是這般磕磕碰碰,練兵大營不斷地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總算維持下來。

一個月後,練兵進展順利,藉此,淮南軍除了五千餘名傷兵留在嶽州修養外其餘所有人加上剩餘的西北軍,都在練兵大營中休整訓練。

長沙城甚至有些不夠用,每天跑步的兵卒前頭都能碰到尾巴,甚至還吵鬧起來。

加上一些不足的禁軍回爐重造,湘江畔,待在練兵大營中的兵卒達到了三萬人,每個月的消耗,達到了三萬餘石,加上每天十萬斤的魚肉。

強度的訓練,糧食的消耗如同流水一般,令人心驚,哪怕有魚肉補充,但卻做不了主食,糧食只能支持半個月了,哪能到秋收之後?

無奈,李嘉厚着臉皮,向湖南的土豪、地主借糧,沒想到,他低估了這時代,地方豪族的力量,不消幾日,光是長沙府,就借來了三萬石糧食,大軍一個月的口糧。

如果加上湖南其餘州縣的借糧,足以撐到了十月份,到時候秋糧入庫,足以維持了。

兵卒們在訓練,軍官們自然不例外,也是爲了讓軍官離開兵卒,方便訓練整合。

淮南軍的數百軍官,在隨軍學堂中也在努力學習軍紀軍規,瞭解大唐軍隊的情況,如特殊的輜重營、憲兵司,當然還有重要的識字量,沒有三千字,無法畢業。

如,在射術比賽,一個名喚沈北的將士脫穎而出,可謂是神射手,百步內,百發百中,目力極佳,其他同比的也不差,直接讓李嘉將這近百人聚攏一起,組建神射都,作爲一特別部隊,戰場上有大用。

還有一人,力大無窮,摔跤無人能比,名號張無敵,真名卻忘了,那個田常,只能屈居第二。

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1260章離譜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1357章人選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171章第九百二十九章番外3世系變更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九百八十章第1390章治河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34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七百五十二章第1320章千歲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番外2——觸目驚心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1335章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1345章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44章治浙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341章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三章雄心壯志第1349章小子第1165章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48章暫住證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
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1260章離譜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1357章人選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171章第九百二十九章番外3世系變更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九百八十章第1390章治河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34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七百五十二章第1320章千歲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番外2——觸目驚心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1335章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1345章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44章治浙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341章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三章雄心壯志第1349章小子第1165章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48章暫住證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