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

韋玄貞走進涼亭, 步子邁得太急, 上臺階的時候踉蹌了一下, 差點摔倒。

шωш ✿TTκan ✿¢〇

“阿耶當心。”韋沉香放下琉璃茶盞,站起身, 攙扶父親, 責怪旁邊侍立的宮婢,“你們怎麼伺候的?”

宮婢們垂下頭。

韋玄貞皺眉道:“你怎麼被趕出來了?”

聖人……不, 現在是先帝, 先帝還沒下葬,香娘身爲后妃, 被相王妃逐出靈堂,頃刻間成了大臣們中間的笑柄,他剛纔被同僚們冷言冷語譏刺得老臉通紅, 只差沒挖個地縫鑽進去。

韋沉香臉色微微發白,“武氏……”

韋玄貞橫她一眼,語氣嚴厲,“慎言!”

涼亭周圍的宮婢無聲退下。

韋沉香眼圈一紅, “阿耶,先帝走了,郎君是一國之主,爲什麼我還要忍氣吞聲?相王妃只是個王妃而已!沒了先帝, 她什麼都不是!相王護着她又怎樣?郎君纔是皇帝,我早晚會讓她嚐嚐被欺辱的滋味!”

韋玄貞搖頭嘆息,“香娘……沒了先帝, 相王妃還是相王妃,沒了聖上的袒護,你纔是一無所有啊!相王甚至根本不需要插手……你動不了相王妃的。”

韋沉香怔了怔。

她知道武英娘深受先帝疼愛,自幼和相王相識,婚後感情很好,武家人對她敬而遠之,不親近她,也不得罪她,世家貴族們爭相巴結她,她可以在長安橫着走。她去了洛陽以後,那邊的公卿侯門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但是那又如何?還不是因爲先帝寵溺縱容,武英娘纔敢如此囂張。

現在先帝死了,樹倒猢猻散,沒了靠山,武英娘還能得意到幾時?

該輪到她揚眉吐氣了。

看出女兒鑽了牛角尖,韋玄貞長嘆一口氣,語重心長道,“相王妃可以支使得動宮中近侍、殿前親衛,連朝中的幾位相公也要賣她一個面子,你呢?你看看那些大臣,誰給過你一個笑臉?”

韋沉香咬了咬脣,“那是因爲他們懼怕太后!”

太后是武英娘名義上的姑母,朝臣們奉承武英娘,還不是爲了奉承太后。

“你也知道宮中還有位太后。”韋玄貞環顧一週,想了想,壓低聲音說,“既知道太后不好惹,你爲什麼和相王妃爭執?她怎麼說也是太后的侄女。”

他過來不是爲了勸解韋沉香,他了解女兒,勸了她也不會聽,多說無益,武太后纔是他一直提防着的人。

韋沉香又羞又窘,她只是嘴角彎了一下,相王妃就叫人把她拖出去,害她丟盡顏面,她如果不爭辯幾句,以後豈不是一輩子都得被相王妃壓一頭?

她不甘心,明明皇帝是她的丈夫,爲什麼相王妃還能對她頤指氣使!

“香娘,主上根基不穩,太后隻手遮天,你身爲后妃,應當爲主上分憂,不要整天想着勾心鬥角……”韋玄貞揉揉眉心,這個女兒既爭氣,又讓他失望,她成了后妃,爲韋家帶來重振家業的契機,讓他可以青雲直上,官位一升再升,可女兒志大才疏,根本沒法和太后年輕時相比。

香娘深知怎麼應對困境,但是一旦擺脫束縛,獲得高位,又會洋洋得意,妄想一步登天。

韋沉香咬咬牙,暫且拋開靈堂前的事,“太后終究只是太后,這天下終歸是郎君的。”

看到女兒終於想起正事,韋玄貞欣慰地一笑,肅容道:“雖說太后年老,可看着精神旺健,如今先帝駕崩,太后沒了掣肘,肯定還會繼續把持朝政,主上的當務之急是培植自己的勢力,以便和太后抗衡。”

新君即位,首先要穩定人心,收服老臣,提拔自己的心腹。

縱觀朝堂,李顯孤木難支,這時候,誰能比韋家更值得他信任?

韋家的榮寵興衰都系在韋沉香身上,他們會無條件地擁護李顯。

韋沉香陷入沉思。

她比武太后強,武太后出身不高,而她們韋家這一支雖然沒落,但往上追溯,也能算得上是一地名望大族。

當年武太后能以比丘尼的身份再度回到長安,打敗王皇后和蕭淑妃,成爲母儀天下的皇后,她也可以!

她不僅能當上皇后,還有孃家支持,地位只會比武太后更穩固。

李顯耳根子軟,趙觀音死了以後,他對她幾乎言聽計從。

今日靈堂前遭受到的侮辱,她永生難忘,一定要找相王妃討回來!

李治生前留有遺詔,一切喪葬儀式、陵園制度務必從簡,不可靡費。

新君李顯當然不敢真的照辦,真把喪事辦簡單了,他會被天下人指着鼻子罵不孝。

於是喪事依舊操辦得極爲隆重。

大臣們跟隨武太后和李顯舉哀,哭聲震天。

年老的大臣受不住繁瑣的禮儀,時不時有人暈厥,被近侍們擡下去休息。

夜裡爲了照明,一車車的名貴木材徹夜燃燒,做法事的僧道吟唱着古怪的調子,繞着靈柩走了一圈又一圈。

裴英娘幾日幾夜不睡,時時刻刻守在靈前,很多人過來勸她,有各家命婦,相熟的宗室公主,還有朝中大臣。

她無知無覺,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

李旦沒有勸她,囑咐宮人們好生照看她。他有很多事情要忙,一有空閒,他便過來陪她,讓她可以靠着自己睡一會兒。

渾渾噩噩熬過最開始的幾天,裴英娘瘦了一大圈。

期間,李顯期期艾艾圍着她打轉,東拉西扯,一會兒回憶李治生前的事,一會兒說李賢爲太子時他們的日子有多難,一會兒忽然扯到趙觀音身上……

說到最後,他哭着道:“十七娘,你不要生氣。香娘她不是成心笑的,她很尊敬阿父,那天她只是太累了……”

韋沉香說的話只有裴英娘聽見,她當然不會傻到把自己說過的話如實告訴李顯,當晚她哭哭啼啼一個勁自責,說自己不該失禮惹怒裴英娘,她身子不好,生李裹兒的時候沒有細心調養,落下一身病,跪了太久腦袋發暈,纔會失儀。

李顯覺得,以裴英孃的性格,不會冤枉韋沉香,但是李治剛剛離世,她那麼尊敬李治,傷心難過之下,難免會看錯。

韋沉香那麼柔順怯懦,怎麼會對阿父不敬?

“我已經罵過她了,她很後悔,十七娘,你消消氣。”李顯不敢提再讓韋沉香爲李治哭喪的事,他怕裴英娘一氣之下和他鬧翻。

“陛下。”裴英娘面色冷淡,神情麻木,“我現在心情不好,很不好,不要煩我。你要庇護韋氏,是你的事,告訴她,以後出入宮闈,最好多帶幾個人,我見她一次,打她一次,打到她真心悔過爲止。”

聽裴英娘態度生疏,稱呼他爲陛下,李顯手足無措,“十七娘……”

裴英娘擡起眼簾,冷笑一聲,一字字厲聲道:“別拿韋氏來煩我!阿父的英靈還沒走遠呢!”

她很少發脾氣,一直都是和和氣氣的,使壞告狀的時候,也是古靈精怪,促狹居多。忽然喝出這一句斥責,冷冽疏遠,看着他的眼神,不帶一絲溫情。

李顯愣了一下,又是羞愧又是茫然,哭着走開。

裴英娘吩咐忍冬,“韋氏住哪裡?備一壺茶湯,你親自領着人去她房裡,她不是身體不好,不能久跪嗎?給她補補身子。”

忍冬會意,讓尚食局的宮婢熬煮了一鍋苦澀辛辣、臭不可聞的藥湯,送到韋氏跟前。

韋氏不肯喝,宮婢們的態度恭敬而殷勤,連勸帶哄,強迫她喝下三碗藥湯,才放開她。

韋氏大哭一場,誰知道那碗藥湯裡擱了什麼髒東西!

她找李顯哭訴,“妾身爲皇妃,竟然受此侮辱,無顏再陪伴郎君身側,請郎君准許妾落髮爲尼,也好減輕相王妃的怒火。”

李顯支支吾吾,安慰韋氏,“十七娘平時不這樣的……哎,怎麼說你也有不對的地方,正好你需要好好養病,這段時日就別出去了,免得十七娘看到你不高興。”

韋氏不想把李顯逼得太緊,含淚跑開,迎風灑淚。

新仇舊恨讓她恨得牙根發癢,總有一天,她會手握權力,把看不起她的人全部踩在腳下!

宮中的喪儀結束後,李旦把裴英娘抱回之前住過的東閣,強迫她吃飯。

他親自喂她,擡起她的下巴,輕撫她瘦削的臉頰,“英娘,乖,阿父看到你餓肚子,一定會不高興,吃點東西。想吃什麼?”

以前住在東閣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論陰晴雨雪,裴英娘幾乎天天去含涼殿請安。

日復一日,風雨不輟。

她歡歡喜喜踏進內殿,李治坐在軟榻上,招手叫她,“小十七,過來。”

他的語氣偶爾會低沉一些,偶爾會明朗一些,唯有笑容始終溫和。

她走過去以後,挨着他坐,食案上琳琅滿目,全是好吃的茶點吃食。

武太后和李顯決定將蓬萊宮改爲原來的名字大明宮。

李顯很快會攜家帶口搬進大明宮,含涼殿要換主人了。

不會再有人準備精美的山珍海味,斜靠憑几,含笑等着她邁進內室。

“我吃。”裴英娘回過神,接過李旦手裡的銀匙。

她要好好的。

李旦暗歎一口氣,看她一口接一口吃完醴酪粥,命人撤去碗碟,抱起她走進內室,把她放到牀榻上,攏緊錦被蓋住,俯身輕吻她的眉心,“英娘,不許再傷心了。”

第一次在裴家門外見到她時,她瘦小可憐。

之後她入宮居住,生活起居都是比照着公主的待遇,慢慢嬌養成一個面頰紅潤的小娘子,長胖了,也長高了,明眸皓齒,嬌俏可人。

當着外人的面,她是個端莊沉靜的高貴公主,彬彬有禮,不驕不躁。

私底下則軟糯乖巧。每次仰着臉和他說話時,一雙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盯着他,認真思索,小大人一樣,甚是可愛。

熟悉以後,她試探着朝他撒嬌,確定他會一直縱容她,她似乎覺得難以置信,想靠近他,又覺得膽怯。

李旦不動聲色,他其實很享受小十七圍在他身邊笑鬧。

她主動靠近他,他的心情會變得很好,那種喜悅能持續好幾天。

發現她疏遠害怕自己,他恢復陰沉冷漠,看什麼都不順眼。

他有些猶豫,覺得應該掩藏自己的冷淡,小娘子們不喜歡古板無趣的兄長。

可小十七沒有討厭他,她在他面前越來越放鬆,越來越活潑,偶爾還會壯起膽子打趣笑話他。

眼下她卻如此頹廢瘦弱,臉色蒼白,雙眼無神,彷彿所有活潑鮮活氣都離她而去……

平時她只要皺一皺眉頭,稍微有個不高興的地方,李旦心裡就會惦記很久,現在他卻只能眼看捧在手心裡的人一天天憔悴下去。

微涼的吻落在眉間,裴英娘閉一閉眼睛,旋即睜開,擡手摸李旦的臉,嗓音沙啞,“阿兄,你又忘了刮鬍子。”

時下的貴族男兒們以留髯須爲美,裴英娘偏偏不喜歡鬍子,每次被胡茬扎到會念叨好幾天。李旦沒有說什麼,時常提醒自己刮鬍子,以免被她嫌棄。

這些天沒有心思顧及其他事,胡茬又冒出來了。

李旦按住裴英孃的手,送到脣邊,逐根吻她的指尖,“你快好起來。英娘好了,阿兄就去刮鬍子。”

裴英娘勾住他的脖子,小聲嘟囔,“阿兄,你別走,留下來陪我,等我好好睡上一覺,我就好了。”

她不能難過太久,阿兄會擔心的,阿父地下有知,也會發愁。她要高高興興的,認真過好每一天。

李旦低低嗯一聲,脫下木屐,擡腿上榻,把裴英娘按進懷裡,右手在她背上輕輕拍着,“阿兄陪着你……十七,好好睡吧。”

裴英娘很快睡着了,夢中偶爾會顫抖兩下,發出幾聲模糊不清的呢喃,眼角滑下一串淚珠。

李旦沒有閤眼,垂眸凝視着她的睡顏,發覺她在發抖,低頭吻去她的淚水,柔聲哄她,“英娘不怕,阿兄在這兒。”

她反覆折騰了幾次,慢慢平靜下來。

一覺睡到夜色黑沉,水晶簾外人影晃動,半夏掀開竹簾往裡張望。

近侍在外面等李旦。

裴英娘睡得很沉,李旦小心翼翼鬆開她,爲她蓋好錦被,手指輕撫她的面頰。就這麼靜靜地看了一會兒,他起身走出內室。

近侍稟明來意。

本朝帝王墓葬因山爲陵,李治遵從李世民立下的規矩,即位不久,就選定以梁山築陵。

梁山位於長安西北,定名爲乾陵。

李治將會長眠於此。

武太后任命李旦主持修築乾陵之事,即刻啓程。

第68章 六十八第90章 九十第66章 六十六二百二十五第120章 一百二十二百一十四二百二十六第206章 二百零六第201章 兩百零一第17章 十七二百一十六第113章 一百一十三第50章 五十第158章 一百五十八第58章 五十八第64章 六十四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二百一十六二百二十六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二百三十第49章 四十九第78章 七十八第64章 六十四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第209章 二百零九第44章 四十四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80章 八十第95章 九十五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第62章 六十二第6章 六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31章 三十一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第54章 五十四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二百三十第44章 四十四第153章 一百五十三第2章 二第150章 一百五十第2章 二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56章 五十六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11章 十一第14章 十四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二百二十八第207章 二百零七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61章 六十一第44章 四十四第103章 一百零三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32章 三十二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第80章 八十二百二十七第4章 四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13章 十三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60章 六十第88章 八十八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99章 九十九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第98章 九十八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70章 七十第76章 七十六第2章 二第195章 一百九十五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205章 二百零五第30章 三十第96章 九十六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30章 三十二百二十八第18章 十八第77章 七十七第130章 一百三十第91章 九十一第76章 七十六第96章 九十六二百二十五第27章 二十七
第68章 六十八第90章 九十第66章 六十六二百二十五第120章 一百二十二百一十四二百二十六第206章 二百零六第201章 兩百零一第17章 十七二百一十六第113章 一百一十三第50章 五十第158章 一百五十八第58章 五十八第64章 六十四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二百一十六二百二十六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二百三十第49章 四十九第78章 七十八第64章 六十四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第209章 二百零九第44章 四十四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80章 八十第95章 九十五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第62章 六十二第6章 六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31章 三十一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第54章 五十四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二百三十第44章 四十四第153章 一百五十三第2章 二第150章 一百五十第2章 二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56章 五十六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11章 十一第14章 十四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二百二十八第207章 二百零七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61章 六十一第44章 四十四第103章 一百零三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32章 三十二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第80章 八十二百二十七第4章 四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13章 十三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60章 六十第88章 八十八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99章 九十九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第98章 九十八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70章 七十第76章 七十六第2章 二第195章 一百九十五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205章 二百零五第30章 三十第96章 九十六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30章 三十二百二十八第18章 十八第77章 七十七第130章 一百三十第91章 九十一第76章 七十六第96章 九十六二百二十五第27章 二十七